小学作文片段训练(2020年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872219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744.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作文片段训练(2020年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小学作文片段训练(2020年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小学作文片段训练(2020年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小学作文片段训练(2020年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小学作文片段训练(2020年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作文片段训练(2020年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作文片段训练(2020年整理).pdf(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小学作文训练之一小学作文训练之一: :怎样把句子写完整怎样把句子写完整 一个完整的句子,要符合两个要求:一是表达的意思要完整;二是结构要完整。一是表达的意思要完整;二是结构要完整。结构完整的句子 一般有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主要讲“谁”或“什么”,后一部分主要讲“干什么”、“是什么”或“怎 么样”。要告诉别人一件事,或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一定要把句子的两个部分都写出来,意思才能表 达清楚。 如下面例句: 1、 姐姐 学打字。 2 、妈妈 是优秀教师。 3 、菊花 真好看。 这三个句子各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第一句告诉我们“谁干什么姐姐学打字”;第二句告诉 我们“谁是什么妈妈是优秀教师”;第三

2、句讲“什么怎么样菊花真好看”。如果少了一个部分, 句子就不完整,意思就不清楚了。 又如: 1 、你 星期天去图书馆吗? 2 、房子 建好了吗? 3 、爸爸 下班了吗? 这三个句子是向别人发问的。都表达出了完整的意思,也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句问:“你星期 天干什么”;第二句问:“房子怎么样了”;第三句问:“爸爸是不是下班了”。为了表达出发问的语 气,句子的末尾用了表示疑问语气的“吗”字和“?”,句意更清楚,听的人就更明白了。 还有一种表达感情的句子,也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 例三: 1、这棵白杨多高啊! 2、我玩儿得多么开心啊! 第一句讲“白杨高”,第二句讲“我开心”,都是讲“谁”或“什么”“怎

3、么样”,都有两部分, 意思完整。为了表达对白杨的赞美和“我”的高兴心情,句子的末尾加上了“啊”字和“!”。 把句子写完整,最重要的是掌握好我们在语文课中学过的单句的三种基本句式:“谁 干什么? 什 么干什么?”、“谁 是什么? 什么 是什么”?、“ 谁 怎么样? 什么 怎么样?”。 想一想,练一练想一想,练一练 1、按三种基本句式写句子,回答问题。 _ _ _ _ 谁 干什么? 什么 干什么? _ _ _ _ 谁 是什么? 什么 是什么? _ _ _ _ 谁 怎么样? 什么 怎么样? 2、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同学们( ) 小猴子( ) 2 太阳( ) ( )是我的好朋友。 ( )真大。 (

4、)在海上航行。 3、照“例”把句子写完整。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 修辞学使人善辩。” 读读培根的话,想一想,读书还有哪些好处,请你仿照培根说的句式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语文使人_。 体育使人_。 音乐使人_。 美术使人_。 不读书使人_。 作文训练二:怎样把句子写通顺作文训练二:怎样把句子写通顺 3 作文,除了要把句子写完整外,还要注意把句子写通顺。写通顺,就是写的句子要合乎语法规则、 合乎事理,合乎人们的语言习惯。如果句子写出来词序颠倒、不合事理,不合语言习惯,别人就难理解 句子的意思,甚至闹出错误和笑话来。 要把句子写通顺

5、,最重要的是要注意词语在句子中的先后顺序。哪个词在前,哪个词在后,哪个词 和哪个词搭配,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排列,不能颠三倒四。 例如:1、我告诉妈妈,鸡生蛋了。 2、妈妈告诉我,鸡生蛋了。 3、弟弟告诉我,妈妈生蛋了。 4、告诉弟弟我,生蛋妈妈了。 上面四个句子所用的词都一样, 但因词的顺序变了, 所以句子的意思跟着起了变化。 第一句是讲 “我” 告诉妈妈一件事;第二句则是妈妈告诉“我”一件事;第三句闹成了笑话“妈妈生蛋了”;第四句 由于词序排列混乱,意思表达不清楚,别人无法理解。上述例句说明,要把句子写通顺,一定要注意词 序的排列与词的组合。 把句子写通顺,还要注意合乎事理。 例如:1、

6、春天到了,种子在发芽、生根、长叶。 2、春天到了,种子在长叶、生根、发芽。 第一句,通顺,合乎植物生长的规律,第二句虽然也通顺,但不合事理。植物的生长规律是发芽 生根长叶。违背事理的句子,在意思上是讲不通的。 把句子写通顺,还要注意合乎人们的语言习惯。如我们常说“刮风了”“下雨了”。如果说成“刮 雨了”、“下风了”。人家就要说你是胡说八道。 把句子写通顺,可以经常做如下练习:把句子写通顺,可以经常做如下练习: 1、扩词成句。例:树松树两棵松树栽了两棵松树院子里栽了两棵松树我在院子里栽了两 棵松树。 2、整理词序。 例:好孩子是个小勇懂礼貌的 小勇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3、按要求写句。 例:_

7、_ _ _ 谁 干什么 谁 是什么 _ _ _ _ 什么时候 谁 在什么地方 干什么 想一想,练一练 1照样子扩词成句。 例:球:足球踢足球国安队踢足球勇猛的国安队踢足球中国勇猛的国安队踢足球。 马:_ 青蛙:_ 花衣:_ 2把下面排列错乱的词整理成把下面排列错乱的词整理成通顺的句子,写在横线上,加上标点。通顺的句子,写在横线上,加上标点。 4 土层里的 乌鸦 啄吃 喜鹊 在 和新 翻松的地老虎 _ 走来走去 大草原上 在 羊群 一眼望不到边的 _ 军民联欢 我们 兴高采烈地 庆祝 八一建军节晚会 参加 _ 3把下面的词语连成通顺的句子。把下面的词语连成通顺的句子。 妈妈 悄悄地 落下去。 小

8、勇 轻轻地 走上领奖台。 太阳 不慌不忙地 走过去蒙住小三的眼睛。 那像雪一样白的 是天空中飘着的雪花。 那像晚霞一样红的 是田野里的油菜花。 那千变万化的 是山坡上的桃花。 那像金子一样黄的 是果园里的梨花。 4下面的话应怎样排列?排好后把它写下来,加上标点。下面的话应怎样排列?排好后把它写下来,加上标点。 分给大家吃 妈妈让我把葡萄洗一洗 吃过晚饭 _ 吹得树叶乱摇 一只蜘蛛垂落下来逃走了 忽然一阵大风 _ 5下面是词序颠倒的病句,请修改后写在横线上。 春风和煦地轻轻地吹着。 _ 北风凛冽地呼呼地刮个不停。 _ 他把劳动场面热气腾腾地写下来啦! _ 小学作文训练之三小学作文训练之三: :怎

9、样把句子写具体怎样把句子写具体 把句子写具体,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后,加上一些恰当的修饰或补充说明的词语,使句子表达 的意思更加清楚明白,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1翠鸟掠过湖面。 5 2机灵的翠鸟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 第 2 句加上一些修饰词语以后,就具体多了。它告诉了我们“是什么样的”翠鸟,掠过的湖面“是 什么样的”。如果把第 2 句再修饰一下:“一只机灵的翠鸟轻轻地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表达的意思 就更具体了。但要注意一点,把句子写具体并不是堆砌很多词语,只能根据表达的需要,该修饰的就修 饰,不该修饰的就不要画蛇添足,以免造成重复、累赘。 例如:1我们高兴。 2我们高兴得跳起来。 第 2

10、句加上了“跳起来”,就把“高兴”的结果、程度具体地描绘出来,强化了表达的感染力。练 习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很多,在小学语文课中学过的,有下列三种基本方法: 1加定语。加定语。 例:队旗在空中飘扬。 “(鲜艳的)队旗在(蔚蓝色的)空中飘扬。” 括号里的词语我们就叫它定语。加上这些定语后,就知道了是什么样的队旗,在怎样的空中飘扬。 表达的意思更明白具体了。 这种练习同学们在语文作业里做过很多。 如:给下面的句子加上词语,使句子表达得更具体。 演员们的表演,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演员们( )的表演,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上面句子中括号里要加的词语就是定语。加上什么样的定语,能使这两个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

11、 呢? 根据句子的内容,可以加下列一些词语: “昨天”说明表演的时间 “在百花剧院”说明表演的地点 “精彩”说明什么样的表演 “昨天在百花剧院精彩”的表演说明了表演的时间、地点和水平。 加上这些定语以后,显然,每一句都比原句要具体。最后一句,不但告诉了表演的时间、地点,还 把表演的情况也说明了,自然是最具体的了。 2加状语。加状语。 例:弟弟跑来了。弟弟是怎样跑来的? 弟弟(摇摇晃晃地)跑来了。 括号里的词语我们就叫它状语。加上状语就把弟弟跑的样子写出来了。句子就具体了。 这种练习同学们也做过不少。 例:给下面的句子加个词语,让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具体。 战士们完成了任务。 战士们( )完成了任务

12、。 括号里要加的词就是状语。加上哪些词语,能把意思表达得更具体呢? 根据表达意思的需要可以加上与“完成任务”搭配恰当的很多词语。 如:加上“胜利、圆满、光荣”一类的词,就能表明任务完成的“情况”。 加上“提前、超额、昨天、早晨”一类的词语,就能表明完成任务的“时间”。 6 加上“都、全部”一类的词,就从“范围上”表明了完成任务的情况。 加上“在极困难的情况下”一类的词语,就表明了是在“什么条件下”完成任务的。 总之,不管加什么词语,只要与句子的中心词“完成”搭配恰当,又符合句子的本意,都能使 句子表达得更具体。 3加补语。加补语。 例:飞机飞。飞机飞得怎样呢? 飞机飞得(又高又快)。 括号里的词语就是补语。加上补语,就把飞机飞得怎样写具体了。 又如: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加上括号里的词语就把漓江水静的程 写出来了。 想一想,练一练 1、照“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