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法制宣讲材料(2020年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872177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0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校法制宣讲材料(2020年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小学校法制宣讲材料(2020年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小学校法制宣讲材料(2020年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小学校法制宣讲材料(2020年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小学校法制宣讲材料(2020年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校法制宣讲材料(2020年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校法制宣讲材料(2020年整理).pdf(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中小学校法制宣讲材料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感谢有机会与大家一起完成今天法制教育大会有关法制的部分。 下面我将从法制 进校园的意义,法制教育的作用及法制安全小常识这三部分与大家一起分享 对青少年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的意义: 同学们,你们是早晨初升的太阳,是蓬勃挺拔的小树,是含苞绽放的花蕾。 对于你们,祖国和人民寄予了无限的期望和关爱,因为,你们代表着社会主义中 国的未来,寄托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你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 途和民族的命运。但是,在这个如金似梦的好年华里,如果不对其加强法律意识 的培养,如果其没有把握住正确的人生航向,那么接踵而来的可能就是一失足成 千古恨,

2、无形中使自己的人生走很多弯路;如果不能遵规守法、择良从善,那么 就有可能犯科作奸,成为罪人,给自己和整个家庭带来伤害和痛楚。由于青少年 是一个从年龄上横跨少年和成年的群体,既有青年人的朝气,又有少年的稚气, 一方面思维逐步走向成熟,另一方面充满青春的躁动和思想的波动。渴望了解和 认识这个丰富多彩而又纷繁芜杂的大千世界, 也渴望融入社会并得到社会的理解 和认可。因对世界好奇而不免有时盲从、盲动。外界隐藏在美丽外表下的诱惑, 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各种阴暗现象,常常使他们在困惑、迷惑中随波逐流,甚至 于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伤害。加之同学们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如果 家长不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或者

3、家长自己就是法盲,那么在这样的家庭法制环 境中,子女的法律意识就很难增强,甚至有些家庭教育还可能产生负效应。又因 社会的发展,大部分同学的父母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外出打工,而忽 视了孩子的心理和情感致使孩子心灵缺钙,自闭,自私,自我充斥着我们这一代 人。 目前, 青少年犯罪日益成为全球化的社会问题,在校学生的犯罪率也占了很大的 比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的多元化,大多数社会人尤其是在校学生容易 迷失自我, 轻则犯错重则犯法。 调查显示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特别是在校学生犯罪, 呈现出了低龄化、团伙型、暴力型、智能化的趋势,已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 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分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

4、原因,从主体因素上看,一是自我 控制能力脆弱;二是头脑简单,解决问题的方法偏激粗暴;三是贪图享受。从客 观因素上看,一是家庭教育的误区;二是学校教育的失当;三是社会文化氛围消 极方面的误导;四是缺乏社会救济措施;五是法制教育相对滞后;六是受社会经 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今天,青少年法 2 律意识的培养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 我国光与校园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就有:学 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小学校园环境管 理的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未成年人保护法。那么如何引导和规范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提供维护他们合 法权

5、利的方式、方法?如何帮助他们学习法律知识,形成基本的法律意识,培养 他们对法律规范的内在信仰从而自觉遵守, 遏制住日益严重的青少年违法犯罪及 针对青少年的犯罪?提高青少年的法律认知水平,增强其法律意识,使其树立法 制观念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于是 在校园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是加强 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和加强、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是适应青 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满足青少年法律体验实践教育需求的积极探索。有利于提高 青少年法律意识, 帮助青少年树立法制观念, 增加法律素质, 增强自律自护能力。 有利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二、安全小常识安全小常识 (一)法制安全 1、受到不法分

6、子侵害如何报警? 中小学生受到违法犯罪分子的直接威胁和侵害, 仅凭同学们自身的力量很难 防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公安部门报告。 (1)匪警电话的号码是 110。这个号码应当牢记,以便发生异常情况时及 时拨打。 (2)拨打 110 电话,要简明、准确地向公安部门报告案件发生的地点、时间、 当事人、案情等内容,以便公安部门及时派警处理。 (3)打报警电话事关社会治安管理的大事,千万不要随意拨打或以此开玩笑。 这也是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2。发生校园欺凌以后怎么办? (1)设法与老师或家长取得联系,以便尽快得到救助。 (2)造成伤害及时治疗。 (3)妥善保管好看病治疗的医院单据和诊断书,以备后

7、用。 (4)及时报案,要报清出事的时间、地点、打人凶手的特征。 3 3。有人拉你参与打架怎么办? (1)自己坚决不去。不管这件事和你是否有关,不管矛盾双方和你本人的 关系如何,你都不能参与。 (2)设法劝阻。尽自己的最大的能力说服对方,表明打架的危害性。 (3)及时报告。如果劝服不了,就及时向老师、家长或学校门卫、学校领 导报告,严重的要打 110 报警。 4。路上被人抢劫、敲诈和勒索怎么办? (1)要保持冷静,不要害怕,尽量说好话,说明自己没带钱,避免跟他们 争吵。 (2)如果他们继续坚持要钱,就跟他们说回家取钱,趁机跑掉,并向你认 识的人求助。 (3)如果还不行,就拖住别的大人大声喊“救命

8、”。 (4)如果一个人遭挟持,不要反抗,不要“硬碰硬”,可以给钱,但要记 住对方的相貌特征,事后向公安机关报案。千万不要拉住欲跑的持刀歹徒不放, 这样容易造成坏人过激反应,持刀伤人。 5、为防范被歹徒抢劫勒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和同学结伴上学、回家,尽量不要单独外出。 2)言谈举止一定要符合身份,不要过分张扬,避免引起问题少年的注意。 3)上学放学路上尽量走大道,不走偏僻小路。 4)穿着打扮要朴素,平时不穿名牌、不高消费,不在外人面前炫耀自家财 富,以免被不良少年盯上。 二、生活安全小常识 1。独自在家时有人叫门怎么办? 自己在家遇到有人敲门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平时一人在家,

9、要锁好院门、房门、防盗门、防护栏等。出去玩耍要 关好门窗,千万别忘记锁门,防止盗贼潜入。 (2)钥匙要保管好,要注意把钥匙放在衣服里,不要放在外面,以防坏人 跟踪入室。 (3)当有人敲门时,一定要问清来意,对不熟悉或不认识的人,坚决不要 开门。特别是遇到有陌生人以修理工、推销员的身份要求开门时,说明家里不需 要,请其走开。或可寻找其他借口,请其不要打扰。 4 (4)当坏人欲强行闯入,可到窗口、阳台等处高声喊叫邻居或去打报警电 话吓跑坏人。 2、如何预防火灾伤害。火在给人类带来光明与温暖的同时,用之不当也会 带来灾难。遇到火灾,不要慌张,应根据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1)如果炒菜时油锅起火,迅

10、速将锅盖紧紧盖上,使锅里的油火因缺氧而 熄灭,不可用水扑救。 (2)房间内起火时,不能轻易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形成大面积火灾。 (3)纸张、木头或布起火时,可用水来扑救,而电器、汽油、酒精、食用油 着火时,则用土、沙泥、干粉灭火器等灭火。 (5)被火围困时,采取不同方法脱离险境。如俯下身体,用湿布捂鼻,用湿衣 物包裹身体 如果发现火灾发生,最重要的是报警,这样才能及时扑救,控制火势,减轻 火灾造成损失。火警电话的号码是 119。这个号码应当牢记,在全国任何地区, 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火警的电话号码都是一样的。 放学或双休日,选择活动场所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1)应到没有车辆通行的 场地去玩。

11、(2)不要到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上玩耍。(3)不要在离河太近的地 方玩,以防掉进河里。不要到小河塘里去游泳。7、5 月 2 日下午,宜春市袁州 区新坊镇十余名初中学生自行组织在该镇一水库附近游玩时,部分学生下水游 泳,返回岸边时发现少了 1 名男生,另外 2 名男生立即下水营救,导致 3 人不 幸溺亡。 3、(5)不要在马路上玩耍,既危险,又会妨碍交通。 4、青少年上网注意事项(1)在网上,不要轻易给出能确定身份的信息,包 括家庭地址、学校名称、家庭电话号码、密码、父母身份、家庭经济状况等。 如需要给出,一定要征询父母的意见。 (2)不要单独与网上认识的朋友会面。如果认为非常有必要会面,要到公共

12、 场所,并且要有父母或年龄较大的朋友陪同。 (3) 受到带有攻击性、淫秽、威胁等语言的信件或信息,不要回答或反驳, 要马上告诉父母或通知服务商。 (4) 未经父母同意,不向网上发送自己的照片。 (5) 记住你在网上读到的信息有可能不是真的。例如,一个给你写信的“12 岁女孩”,可能是一个 40 岁的先生。 5 (6)单独在家时,不要允许网上认识的朋友来访。 (7) 切不可将网络(或电子游戏)当作一种精神寄托。 5、安全用电小常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 多 了。因此,我们小学生有必要掌握以下最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

13、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 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 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 绝缘胶布包好。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 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年龄小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应呼喊 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 (6)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 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并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三、 安全法制小故事 1、

14、16 岁的中学生刘某是某中学高二学生,父母都是做生意的,家庭条件很 好,刘某从小就娇生惯养,在学校学习不求上进,后来发展到经常和一些不三不 四的人来往, 几乎每天都出入网吧并染上了赌博的恶习, 花钱如流水, 时间长了, 父母知道他的恶习,便严格控制他的经济来源。由于找父母要钱这条路走不通, 又实在渴望出去潇洒一下,一天,他趁父母外出之机,将家里的 5000 元现金偷 走。一个多月之后,刘某的父母发现 5000 元现金被盗,很快就怀疑到他,于是 追问儿子有没有拿家里的钱。此时,5000 元钱都快被他挥霍光了,刘某害怕家 长责备,便一再说自己没有拿,其父亲便向公安机关报了案。公安机关经过缜密 的侦

15、查后将犯罪目标锁定在刘某身上。 在大量事实面前刘某不得不承认钱是自己 偷的,公安机关遂将其刑事拘留,后转为逮捕。父母知道窃贼是自家的儿子后, 认为儿子偷拿父母的钱财不犯罪, 他们也不想追究责任, 要求公安机关释放刘某, 但公安机关认为刘某已涉嫌犯罪,因此对于刘某父母的请求未予允 许。 盗窃父母或近亲属的财物,在是否构成犯罪和处罚上有其特殊性。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第 (四) 项规定:“偷拿自己家的财物或者近亲属的财物,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 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处罚时也应与在社会上作案的有所区别。”刘某偷盗自家 钱财达 5000 元,数额大,在父

16、母追问时又拒不承认,且把偷拿的钱用于赌博和 挥霍,结合这些情节看,刘某应当属于“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情形。司法 机关以涉嫌盗窃罪将刘某刑事拘留并批捕, 这是完全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 不过, 刘某偷盗的财物毕竟是自己家的,其社会危害性明显比在社会上作案要小,加之 他属于未成年人,因此法院在宣告其有罪的同时,通常会给予较大幅度的减轻处 6 罚,甚至可以判决免予刑事处罚 2、这是最近发生在一所学校的事件。一天在某 个学校放学的路上, 因为两个班的同学发生冲撞,然后相互指责、辱骂,以致 双方大打出手。因为这里是在偏僻的乡间路上,周围没有警察,也没有一个成年 人在场,没有人及时制止这场斗殴。斗殴的学生们越斗越激烈,越斗越火爆。先 是用拳头,后来竟抓起地上的石头互相乱砸。真是太可怕了,有几个同学被砸破 了头,昏倒在地上,其他的同学还怒气冲天,竟然踩着昏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