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xin(2020年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870295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46.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xin(2020年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xin(2020年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xin(2020年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xin(2020年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xin(2020年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xin(2020年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xin(2020年整理).pdf(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第七章第七章 力力 7.17.1 力(力(F F)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 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

2、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牛顿(N)(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大小、方向方向、作用点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 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 意图。 7.27.2、弹力、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塑性:物体受

3、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如压力,支持力,拉力) (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发生弹性形变 。 二、弹簧测力计 (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 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 越长。 (5)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A、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量程和分度值分度值, 不能超过它的 测量范围。测量范围。(否

4、 则会损坏测力计) B、使用前指针要 校零校零 ;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 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C、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 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 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的方向一致轴线的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 E、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 垂直垂直 。 7.3 重力重力 (G G) 1 产生原因:由于地球与物体间存在吸引力。由于地球与物体间存在吸引力。 2 定义:由于 地球吸引地球吸引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用字母 G G 表示。 3 重力

5、的大小: 又叫重量(物重)重量(物重) 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正比。 计算公式:G=mg G=mg 其中 g 9.8N/kg 9.8N/kg , , 2 物理意义:质量为质量为 1 1 千克的物体受到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的重力是 9.89.8 牛顿。牛顿。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地理位置有关物体的质量、地理位置有关,即质量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在地球上,越靠近 赤道,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小,越靠近两极,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 4 施力物体: 地球地球 5 重力方向: 竖直向下竖直向下 , 应用:重垂线 原理:是利用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性质制成的。 作用

6、:检查墙壁是否竖直,竖直,桌面是否水平。水平。 6 作用点:重心重心(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7 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重心上。同一物体同 时受到几个力时,作用点也都画在重心重心上。 第八章第八章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 8.18.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控制变量法) ,是为了使小 车滑到斜面底端时有相同的速度;阻力的大小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的长短来体现(转化法) 。 2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一切物

7、体在没有受到力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事实和科学推理得出的,它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 4、惯性 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 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形状、速度、 物体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 防止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安全气囊,汽车安装安全带。 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 拍打衣服可除尘。 解释现象

8、: 例: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 答:汽车刹车前,乘客与汽车一起处于运动状态,当刹车时,乘客的脚由于受摩擦力作用,随汽 车突然停止,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所 以. 8.28.2 二力平衡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称为平衡状态。 2、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叫平衡力。 3、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同物、等大、反向、同

9、线) 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当物体不受任何力不受任何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 当物体受平衡力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 当物体受非平衡力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 3 注意:在判断物体受平衡力时,要注意先判断

10、物体在什么方向(水平方向还是竖直方向)处于平 衡状态,然后才能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受到平衡力。 当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加速或减速运动、方向改变)时,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5、物体保持平衡状态的条件:物体保持平衡状态的条件: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6、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8.38.3 摩擦力摩擦力 1 定义:两个 相互接触相互接触 的物体,当它们发生 相对运动相对运动 时,就产生一种阻碍相对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 种力叫摩擦力。 2 产生条件:A、物体相互接触并且相互挤压相互接触并且相互挤压;B、

11、 发生相对运动或将要发生相对运动发生相对运动或将要发生相对运动 。 3 种类:A、滑动摩擦滑动摩擦 B 静摩擦静摩擦、C C 滚动摩擦滚动摩擦 4 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压力的大小 和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 5 方向:与物体 相对运动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6 测量摩擦力方法: 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等。 原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 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 (二力平衡)力平衡) 7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

12、法:A A、增大压力增大压力 B B、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 8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A A、减少压力减少压力 B B减少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少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C C、 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D D、 使两接触面分离使两接触面分离( (加润滑油、气垫船加润滑油、气垫船 ) )。 第九章第九章 压强压强 9.19.1、压强:、压强: 压力压力 1、定义:垂直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2、方向:垂直于受力面垂直于受力面 3、作用点:作用在受力面上作用在受力面上 4、大小:只有当物体在水平面时自然静止时,物体对 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才与物体受至的重力

13、在数值上相等数值上相等,有:F=G=mgF=G=mg 但压力并不是重力 压强压强 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定义:物体单位面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压力叫压 强. 4、公式: P=F/SP=F/S 5、单位:帕斯卡(帕斯卡(papa) 1pa = 1N/m 2 意义:表示物体(地面、桌面等)在物体(地面、桌面等)在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 1 1 牛顿牛顿。 6、增大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力增大压力 举例:用力切菜易切断用力切菜易切断 2)减

14、小受力面积减小受力面积 举例:磨刀不误砍柴功磨刀不误砍柴功 7、减小压强的方法: 1)减小压力减小压力 举例:车辆行驶要限载车辆行驶要限载 2)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受力面积 举例:铁轨铺在路枕上铁轨铺在路枕上 9.29.2、液体压强、液体压强 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重力作用,对支持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 液体具有流动性流动性,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特点: 4 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底部和侧壁侧壁有压强,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各个方向的压强随着深度深度增加而增大; 3)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相等的; 4)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

15、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的公式:P Pghgh 注意: 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体积积、质量质量无关。与浸入液体中物体 的密度无关(深度不是高度) 当固体的形状是柱体时,压强也可以用此公式进行推算 计算液体对容器的压力时,必须先由公式 P Pghgh 算出压强,再由公式 P=F/SP=F/S,得到压力 F=PSF=PS 。 4、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特点: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不流动时, 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液面总保持相平, 即各容器的液体深度总是相等相等。 应用举例: 船闸、茶壶、锅炉的水位计船

16、闸、茶壶、锅炉的水位计。 9.39.3、大气压强、大气压强 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气体受到重力受到重力,且有流动性流动性,故能向各个方向对浸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3、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其它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现象:吸盘挂衣钩能紧贴在墙上吸盘挂衣钩能紧贴在墙上、利用吸管吸饮料利用吸管吸饮料。 4、首次准确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一标准大气压等于 76cm76cm 高水银柱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即 P0=1.01310 5Pa,在粗略计算时,标准大气压 可以取 1010 5 5帕斯卡 帕斯卡,约支持 10m10m 高的水柱高的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