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综合测试卷(2020年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869502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30.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综合测试卷(2020年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综合测试卷(2020年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综合测试卷(2020年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综合测试卷(2020年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综合测试卷(2020年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综合测试卷(2020年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综合测试卷(2020年整理).pdf(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七下科学七下科学 第第二二章章综合综合测试卷测试卷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 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文字词句与科学知识相符合的是( ) A“锦鳞游泳”,看到水里的鱼是实像 B“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 C“浮光跃金”,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折射现象 D“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的月亮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2 我们经常提到的像: 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 放大镜成像 电影屏幕上的像 汽车观后镜中的 像,其中( ) A属于实像的是 B属于虚像的是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 3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常温(15)下,空气中的声速大于

2、水中的声速 B.“蒙面歌王”节目中观众通过音调猜出歌手的 C声呐利用次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 D辽宁舰上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4 如图为观察微小形变的装置。平面镜 M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 S 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 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 P若在图示位置用力 F 向下挤压桌面,则( ) A激光束的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减小 B激光束的入射角减小反射角增大 C标尺上的光斑右移 D标尺上的光斑左移 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 恰好在凸透镜后 20 cm 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

3、透镜的焦距是 20 cm B此时的物距大于 20 cm C当物距是 30 cm 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 D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完整的像 6 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 路图,正确的是( ) 7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 同学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 位置时,恰好在镜后 26 cm 处的光屏上 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 10 cm 处时,则( ) A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 8 游泳池池

4、边有一位运动员甲可通过水面看到路灯的倒影, 水下有一运动员乙 正在潜水可通过水面看到岸上的路灯, 当运动员甲从 A 地走到 B 地,运动员 乙从 C 地潜到 D 地,有关他们所看到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看到灯的位置在变化乙看到灯的位置不变 B乙看到灯的位置在变化甲看到灯的位置不变 C两人看到的灯的位置都不变 D两人看到灯的位置都在变化 9 把人耳贴在装满水的一根长铁制水管的一端,在水管的另一端用铁锤用力敲击,人耳可能听到的情 况是( ) A先听到沿铁管传来的敲击声,最后听到水管中水传来的敲击声 B先听到沿铁管外空气中传来的敲击声,最后听到水管中水传来的敲击声 C由于声音沿铁管和空气同时传

5、来,因此只能听到一次敲击声音 D人耳先后听到三次传来的敲击声 10如图所示,A 为信号源,B 为接收器,A、B 间有一真空区域,当信号源 A 分别发射出次声波、超声 波、无线电波、可见光和紫外线信号时接收器 B 不能接收到的信号是( ) 2 A超声波、次声波 B无线电波、可见光 C无线电波、紫外线 D可见光、紫外线 11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人都能看得特别清楚,我们能看清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 )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 B白光照在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眼 C白光照在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人眼,而黑字不反光 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12在物理学中对

6、声音的特征的描述有“响度、 音调、音色”这些词,请选出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我这破锣似的喉咙,怕唱不好”,形容发出的声音音色太差 B“这个蚊子飞来飞去,吵死了”,形容发出的声音响度大 C“他音起得太高,我唱不上去”,这里的“音”是指声音的音调太高 D“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响度大 13下列是小明列举的实验与事例,其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B吹响笛子按住不同的孔,发出不同的声音 C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 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笔,把钟敲响后,将纸从笔尖拖过,在纸上被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7、14自然界中黑色的花很少,而红、黄色的花却很多,主要原因是因为( ) A黑色花能吸收自然界的一切色光,包括黑色光,所以容易受到伤害,不易存活 B因红光外侧的红外线热效应较强,红色花将太阳光中的红光反射出去,从而使花免受伤害 C黄花能发出黄色的光,吸引昆虫传粉 D红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色光,促进自身的光合作用 15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和“影”字有关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摄影”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D放电影时,屏幕上的“影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是光在屏幕上发生了镜面反

8、射 16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 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 ) A不成像 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 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 D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 17如图甲,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中间开有“”形小孔竖直放置的 黑色薄木板 AB 上,阳光透过小孔在竖直放置与 AB 平行的光屏 MN 上形成一个太阳的椭圆形像,现在 在小孔处用一块与小孔一样形状和大小的“”形竖直放置的小平面镜填满,小平面镜镜面向左, 把太阳光反射到竖直放置与 AB 平行的光屏 MN上,MN到 AB 的距离与 MN 到

9、AB 的距离相等, 如图乙所示,则在光屏 MN上形成光斑的形状为( ) A“”形 B“”形 C椭圆形 D都有可能 18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另一侧的光 屏移动到距凸透镜 10cm 处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接着把光 源换成蜡烛,调整好相关器材的高度,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 50cm 刻度线处,移动蜡烛到光具座的左端并点燃,再移动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中央得到一 个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通过移动蜡烛及光屏的位置,下列成像符合实际 ( ) A若蜡烛放置在 10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清晰的像 B若蜡烛放置在 30cm 刻度线处,移动光

10、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缩小的像 C若蜡烛放置在 35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 D若蜡烛放置在 45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 19如图是眼球结构及成像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3 A如图表示正常眼成像过程 B近视眼原因之一是结构2过度变凸 C结构3既是成像也是视觉形成的部位 D远物和近物都能看清是因为结构1有调节作用 20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硬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C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会

11、发生改变 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 21一艘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 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 水平面等间距的 A、B、C、D、E 五个位置时, 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 间分别为 0.30s、0.16s、0.30s、0.14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 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 ( ) 22 如图(a), 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 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 脉冲信号, 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 就能测出车速。在图(b)中,P1、P2

12、是测速仪先后 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 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 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信匀速扫描,P1与 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0.9 秒,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 的速度为 340 米/秒,则被测车的车速为( ) A20 米/秒 B25 米/秒 C30 米/秒 D40 米/秒 23如图有一正方形的不透光的房间,在其中的一面墙上开有一个圆形小孔。在这面 墙的对面有一个正方形的平面镜。在房间里有一个人靠在与平面镜垂直的一侧墙 面上,当有一束垂直于圆孔的平行光通过圆孔射到平面镜上时,他能看到的是( ) A镜面上有一个圆形的亮斑 B整个正方形镜子的形状 C整个房间的各处都是亮的 D感到整个房间是

13、一片黑暗 24在光具座上自左向右依次竖直放置一个凹透镜、凸透镜和平面镜,两个透 镜的主光轴重合,凸透镜的焦距为f,此时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为L。在凹 透镜的左侧有一水平平行光束通过两个透镜后入射到平面镜上, 经平面镜反 射后,反射光恰能沿原来的光路返回,据此可判断凹透镜的焦距为( ) Af BL CfL DfL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25利用“烟”进行如下实验:(1)甲:探究“光的传播”实验 中,发现光的传播路径不易于观察,他们将一个透明的圆筒 形密闭盒中充入烟,然后让手电筒的光线从圆筒中穿过,就能清晰看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如图甲)。 该实验时利用光遇到空气中小的固体颗粒发生_, 使光进入人

14、的眼睛, 人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 (2)乙小组:在空的可乐瓶中注入浓烟, 点燃一支蜡烛,把瓶口对准蜡烛的火焰,并保持适当的距离, 拍动瓶底,可以看见“烟圈”一个一个的“射出”,并能把火焰“吹灭”(如图乙),实验现象可以 得出的结论是声波能传递_。 26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 定不动。在图 1 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由图可知,凸透镜焦距范围正确的是_。 Af13cm B13cmf20cm C20cmf40cm Df40cm (2)若将蜡烛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则应将光屏向_(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可再次 4 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

15、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_些。 (3)若将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此时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合适的 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光屏上的像又变清晰, _(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原理与此相同。 (4)把烛焰置于凸透镜焦点以内,在透镜另一侧可以观察到放大的虚像。 若将一不透明的光屏置于图中虚线处,如图 2,则烛焰的像_。 A会消失 B亮度变暗 C没有变化 D成在光屏上 27小丽用两把伞做了一个“聚音伞”的实验,如图所示,在右边伞柄的 A 点挂一块机械手表,当她的 耳朵位于 B 点时听不到表声,把另一把伞放在左边图示位置后,在 B 点听到了手表的滴答声,这个 实验表明声音也像光一样可以发生_现象,“聚音伞”增大了人听到声音的_,手表 声在两伞之间传播依靠的介质是_。 28如图所示白纸上画了两个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纸前(图乙)。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 的箭头发生了变化,那是因为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_,使下方箭头成缩小的_像 (填“实”或“虚”)。 29如图,两端开口的圆筒内嵌有一光学元件,在圆筒左侧中心轴上放一光源 S,圆筒右侧中心轴上垂 直固定一光屏。现左右移动圆筒,当圆筒左端面距离光源为 a 时,恰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将 圆筒向右水平移动距离 b 时,光屏上第二次出现清晰像。则此光学元件是_透镜,第二次所成 像的性质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