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编号关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论文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868708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0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5编号关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35编号关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35编号关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35编号关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35编号关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5编号关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5编号关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论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考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考 作者:船滩小学赵江波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指的是幼儿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幼儿当 作小学生来要求,在幼儿园阶段教授小学课程,企图拔苗助长的一种做法。它属于 一种超前教育,是当前幼儿教育的误区。幼儿教育之所以“小学化” ,在于其将小学 的课程资源、管理模式、评价标准、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引入渗透于幼 儿教育实践中,并使之在幼儿园层面常规化、教学化和状态化,而在区域层面上普 遍化和趋势化。 关键词关键词 幼儿教育 小学化 观点 建议 引言引言 教育心理学家早就指出,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小学化”

2、不良倾向不仅增添了幼儿的心理压力,也束缚了孩子的独立个性和想象 能力。同时,对孩子正常的生理发育也不利。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透析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透析 (一)现代社会发展的大环境 社会变迁加剧的基础和动力是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社会知识化程度的急剧加 深,而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知识化根本上又是依赖于教育发展的。大量的事实证明, 要得到公务员位置, 门槛是大学本科以上, 要想成为社会白领, 摄取丰厚的财富资源, 必须先取得硕士、博士身份。社会流动上升的空间日益缩小,优势人群与弱势人群 之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人们认为只有受到好的教育才能在社会变革立于不败之 地,把教育视为走向成功的通

3、道,教育就赋予了神话般的色彩,这种对教育的期望 便延伸到幼儿园。 (二)应试教育的影响 所谓应试教育,指的是为了考试而开展的教育。这个概念,是与为了学生发展 第 1 页 共 11 页 而开展的素质教育相对立的。只要是教育,只要是学校,都必然会有考试。考什么 和如何考,决定了教什么和如何教,考试制度决定着教学制度,教学制度则决定着 学生受教育的命运。在中国的应试教育中以分数来体现教育,而分数是评价学生好 坏的标准。教育只是灌输统一的知识结论,训练特定的技能技巧,让人死记硬背, 被动掌握。应试教育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已经延伸到幼儿教育,导致单纯的孩子 过早地进入应试的围圈。 (三)幼儿教育自身存在

4、的弊端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幼儿园的管理体制和经费来源发生了很大变化。 许多幼儿园被推向市场实行自收自支,幼儿园经费问题成为幼儿园发展的一大问题。 特别是目前私立和民办幼儿园进行市场化运作,自负盈亏,成本包括前期装修和购 买设备,房租、教师工资、奖金、宣传费用等大量成本,这些都需要赢利来维持。 非义务教育过多地强调“经济性” ,逼迫教育机构不得不与金钱捆绑在一起,不得不 变着法“赚钱” 。同时由于当前很多地方政府不再投入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数量越 来越少,公办幼儿园的示范和引导作用难以发挥,民办幼儿园便失去了制约。这类 高收费的幼儿园,全有自己的特色课,办园者认为只有专业者所办的“高度

5、专业化” 的幼儿园,才更能吸引孩子喜欢幼儿园,课程设置几乎是“各自为政” ,幼儿从小就 开始受不公平的教育。在我实习单位船滩小学教书的张老师说,他亲戚的孩子一段 时间内去幼儿园前总要问“我还不会 20 以内的减法怎么办?” “田字我还没有 写好,怎么办?” 担忧:超前教育“误”人不倦 某幼儿园教小学课程,危害并不仅在于拔苗助长。现在明显出现两大问题,一 来不得法使孩子学习误入“歧途” ;二则不必要,简单内容不断重复,导致一些孩子 出现厌学等不良心理。 “有很多上过这类幼儿园学前班的孩子,刚开始表现还比较良好,似乎老师教 的他都会,但过了不久,就容易出现了厌学情绪,以及平时的日常行为习惯没有正

6、确养成等问题。 ” 从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20 余载的李高风老师说,整个小学一年级都在进行拼 音教学,从认识、读、巩固、运用,整整一个学期,只有课本的最后两篇课文才没 有拼音。整个过程都在学拼音,很少存在学生跟不上的问题。如果学前班就开始拼 第 2 页 共 11 页 音教学,到小学二年级还在进行重复的学习,学生难免会产生厌学情绪。 一个小学教师说,小学课程看似简单,却是至关重要的奠基阶段,自有其教授 方法。提前教幼儿固然克暂时收效,却可能由于教授方法不当,使其养成错误习惯。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一)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 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

7、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 注意力, 大脑容易疲劳, 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 并引起心理上变化, 如表情呆板等。 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好 多孩子写字“双姿”正确率不高,据不完全统计其错误率达 70%以上,主要原因是孩 子手骨骼没有成熟,偏早用笔。 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报道 : 杭州大学儿童心理学专家 7 月上旬对萧山市 220 多名 3 至 7 岁的幼儿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认知能力测查。与此同时,日本大阪教育大学和筑 波大学的专家们也对日本幼儿进行了同一内容的测查。 测查结果表明:在总共 18 类指标中,中国儿童分辨数的概念、分

8、类、时间、序 列等能力较日本孩子强,而在运动、组合、容积、空间转换等方面则日本孩子强于 中国孩子。 这次调查结果暴露出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一些误区,主要是对幼儿过早地 进行以数学、文字为主的所谓“学前教育” ,而不注重培养幼儿的空间转换、形体感 知、想象力和创造力,结果使幼儿左脑的智力发展比右脑超前,影响了幼儿的左右 脑的均衡发展,具体表现为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较强,而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较弱。 这种状况如不及时纠正,将有可能导致幼儿今后左右脑智力的畸型发展。 (二)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 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 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

9、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 课,他们的智力水平是跟不上的,如果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 惧情绪,从而会扼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小鸟的妈妈如果在小鸟还没有长出羽毛的时候,就硬赶着小鸟飞出鸟巢,结果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年幼的小鸟掉落在地上,而且可能永远丧失了飞翔的胆略。同样, 第 3 页 共 11 页 科学家发现,儿童的许多能力是在成长中的某一段时间才会出现的,过早地将儿童 还不具备该能力的知识强加于孩子,只能引起孩子更多的困惑和恐慌,特别是当他 们面对想方设法要求他们完成任务的大人时,他们会为自己完成不了任务而感到害 怕,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这种不自信带来的

10、后果将影响孩子一生。 3 岁之前的孩子,其大多数能力的发展处于人一生中发展最快的敏感期,父母给 的刺激越适当,孩子相应能力的挖掘就越多,但是在这个大脑细胞还在继续生长的 阶段,若父母急切地想将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灌输到孩子脑子里,反而会使孩子将来 吸收知识形成障碍。 是否能学好某种知识来源于学习者本身在这方面的能力。比如,一个逻辑推理 能力不强的人,不管你怎么说,他都无法在脑中进行一遍三角函数的推算一个对色 彩感觉不敏感的人,无论怎么样都无法创造出色彩和谐的画面。而这些能力来源于 何处呢不在于成长后的教学,而在于人之初能力的培养。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让 孩子在宽松、自由的环境里接触他们喜爱的玩具、

11、花花草草,让他们为以后真正意 义上的学习知识打好基础,这是一种似乎还看不到成果,却实际上是比成果更为重 要的基石,就像没有好的视力,我们无法看清楚远处的景色没有好的听力,我们无 法听清优美的乐曲一样。 (三)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 “小学化”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幼儿游戏的权利,妨碍了幼儿的全面和 谐发展。幼儿本身处于知识经验不足、具体形象思维发展迅速和想象活跃的为特征 的年龄阶段,游戏的虚构性、兴趣性、愉悦性和集体性特征最适合于幼儿的这种特 征实践因此,游戏是最有利于其身心发展的实践形式。 (四)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要求幼儿像小学生那样

12、学习知识,学习本应小学生掌握的 知识,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结果将会适得其反。首先,幼儿园对知识的强化灌输 和强制学习的做法淡化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败坏幼儿学习的胃口使部分幼儿对学习 产生不同程度的害怕乃至恐惧,厌学情绪由此而产生,因为处于学龄前阶段的孩子 理解力不强,根本无法领会为什么等于,他只能机械地死记硬背,掌握得不扎实。 这样施教对孩子日后的学习没一点儿的好处其次,由于幼儿园抢学了小学低年级的 部分知识,幼儿到了小学上这些课程的时候,容易因为“我己懂”而不专心听课, 第 4 页 共 11 页 这些孩子往往有张扬的心理,认为都学过而不用心学习,导致日后学习成绩严重滑 坡。 三、克服和避免幼儿

13、教育小学化的对策性思考及建议三、克服和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对策性思考及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以科学理念为先导 教育目标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高远的教育目标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 我们应深刻认识分数至上对学生创造人格和教师教学风格的消极影响,确立对幼儿 终身负责,对社会负责的目标观。首先认识到儿童是活动的主体,是主动的学习者, 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儿童,而是出自儿童自身,应让儿童自发地和主动 地进行学习。幼儿园无论采取什么形式的课题模式,都应该使幼儿能积极地、主动 地作用于客观世界,让主体性体现到各项活动中,从而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让 儿童对教授的内容根据自己的时间、

14、精力、兴趣,根据自己的简单的价值判断进行 选择,从而表现自己的主体性。此外,以儿童发展为本,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 (二)关注教师专业化成长,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能否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幼儿生动、活泼、健康地发展关键在于教 师的素质(即教师专业化水平) 。关注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已成为每个幼儿园面临 的挑战。教师专业化成长成为越来越重视的问题。教师专业化成长,对于促进教育 质量,提高教学效果,以及教育教学科研工作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教师 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虽然随着社 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逐渐重视,幼儿园在资金、物质等方面都有了

15、很大 的发展,但是很多地方,很多幼儿园的教学方式仍旧停留在以前的教学模式上,理 论和实际严重脱节。当前幼儿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很多,各个地方各个幼儿园虽然 大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稍微大的幼儿园也都有自己的课题,但往往浮于表面,没 有做到深层次的挖掘。在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中,基层教师可以接触到最原始的信息, 这些信息对教师的成长是有益的,可是要通过这些信息提取出具有理论水平的观点 和看法,对大部分基层教师来说仍然是困难的。 (三)加强对幼儿园教育的行政监管,建立科学评估机制 幼儿教育不单纯是幼儿园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政府应加强对 幼教事业的管理,切实发挥监管与扶持职能,这是杜绝幼儿教育

16、“小学化”问题的根 第 5 页 共 11 页 本。幼儿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政府的重视,国家教 委颁布了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 、 幼儿园管理条例 ,这些都为各级政府发展 与支持幼儿教育提供了强有力政策依据。政府要清醒地认识到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密切相联,从一定的高度上本着负责的态度认真办好幼儿教 育,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应该看到,幼儿教育虽然走市场运作的模式,但它福利 性一面依然不能改变也不应改变。鼓励社会力量办园,不等于办园完全自由化,应 将其纳入教育执法范围,进行有效的管理,促使幼儿园依法办园,依法执教,从根 本上改变的失控局面。政府一方面要继续加大管理力度,建立科学评估体系,为改 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师水平提供必要的基础;一方面要给改制幼儿园提供政策援助, 使幼儿教育在进行成本核算后顺利进入市场化运作阶段。让幼儿园走出带着镣铐跳 舞的窘迫现实,把精力放在教育研究和提高幼儿教育水平上,彻底改变幼儿教育 “小学化”的现状。广泛进行社会宣传,为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创设良好的社 会氛围。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体向社会广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