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服务(三)建立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867433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69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售后服务(三)建立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售后服务(三)建立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售后服务(三)建立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售后服务(三)建立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售后服务(三)建立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售后服务(三)建立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售后服务(三)建立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售后服务 (三)建立与农业产业化发 展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售后服务 (三)建立与农业产业化发 展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目 录目 录 第一章 玉林工业化的基础现 状.8 第一章 玉林工业化的基础现 状.8 一、工业发展的主要成就8一、工业发展的主要成就8 (一)工业经济快速发展8(一)工业经济快速发展8 (二)投资规模持续增加.9(二)投资规模持续增加.9 (三)经济效益显著提 高.9 (三)经济效益显著提 高.9 (四)强优企业发展壮大9 (五)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实力增强.9 (四)强优企业发展壮大9 (五)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实力增强.9 (六)中小企业发展迅猛9(六)中小企业发展迅猛9

2、 (七)园区经济异军突起.9(七)园区经济异军突起.9 二、推进工业化的主要问题和差距.10二、推进工业化的主要问题和差距.10 (一)规模不大、水平不高、结构不优,与全国、全区相比 还存在差 距.10 (一)规模不大、水平不高、结构不优,与全国、全区相比 还存在差 距.10 (二)综合实力不强,大产业、大企业少.10(二)综合实力不强,大产业、大企业少.10 (三)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发展方式粗放.11(三)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发展方式粗放.11 (四)知名品牌不多,核心竞争力不强.11(四)知名品牌不多,核心竞争力不强.11 (五)改革创新力度不够,体制机制制约明显.11(五)改革创新力度不够

3、,体制机制制约明显.11 三、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有利条件.11三、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有利条件.11 (一)发展基础成熟.11(一)发展基础成熟.11 (二)发展机遇良好.12(二)发展机遇良好.12 (三)区位优势明显.12(三)区位优势明显.12 第二章 总体思路与发展目 标.15 第二章 总体思路与发展目 标.15 三、总体思 路.15 三、总体思 路.15 四、发展目 标.15 四、发展目 标.15 (一)工业经济快速发展16(一)工业经济快速发展16 (二)工业化进入中级阶段16(二)工业化进入中级阶段16 (三)中小企业名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16(三)中小企业名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16

4、(四)产业结构明显优化16(四)产业结构明显优化16 (五)工业就业比重明显提升17(五)工业就业比重明显提升17 (六)工业竞争力明显增强17(六)工业竞争力明显增强17 (七)工业投入明显增加17(七)工业投入明显增加17 (八)工业科技水平明显提 升.17 (八)工业科技水平明显提 升.17 (九)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18(九)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18 ( 十 ) 环 境 保 护 控 制 指 标 比 “ 十 五 ” 期 末 下 降 30%.18 ( 十 ) 环 境 保 护 控 制 指 标 比 “ 十 五 ” 期 末 下 降 30%.18 第三章 工业化发展重 点.18 第三章 工业化发展

5、重 点.18 六、产业发展重 点.18 六、产业发展重 点.18 (一)重点发展壮大优势产 业.19 (一)重点发展壮大优势产 业.19 (二)改造提升特色产业.23(二)改造提升特色产业.23 (三)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24 (三)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24 (四)做大做强大型核心企 业.25 (四)做大做强大型核心企 业.25 (五)大力发展中小企业.26(五)大力发展中小企业.26 (六)加强工业品牌建 设.28 (六)加强工业品牌建 设.28 七、运用工业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29七、运用工业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29 (一)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29(一)建设农产品加工基

6、地.29 (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 (三)建立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30(三)建立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30 第四章 工业化与城镇化联动发 展.31 第四章 工业化与城镇化联动发 展.31 八、 构建一线两带的工业布局.31八、 构建一线两带的工业布局.31 九、加快工业园区(集中区)建设.34九、加快工业园区(集中区)建设.34 (一) 重点工业园区.34(一) 重点工业园区.34 (二) 县域特色工业集中区.36(二) 县域特色工业集中区.36 (三) 临海产业园.36(三) 临海产业园.36 (四)海峡两岸(广西

7、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产业园.36(四)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产业园.36 十、 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发展.38十、 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发展.38 (一) 构建与工业发展相协调的城镇空间格局.38(一) 构建与工业发展相协调的城镇空间格局.38 (二) 推进中心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38(二) 推进中心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38 (三)围绕工业发展提升城镇服务功能.39(三)围绕工业发展提升城镇服务功能.39 第五章 构建工业化的支撑体 系.39 第五章 构建工业化的支撑体 系.39 十一、人才资源支撑体系.39十一、人才资源支撑体系.39 (一)高层次人才开发工程.39(一)高层次人

8、才开发工程.39 (二)新型工业化人才开发工程(二)新型工业化人才开发工程.4040 (三)外向型人才开发工程.41(三)外向型人才开发工程.41 (四)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程.41(四)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程.41 十二、完善科技支撑体系.42十二、完善科技支撑体系.42 (一)完善技术创新体系.42(一)完善技术创新体系.42 (二)构建科技服务平台.42(二)构建科技服务平台.42 (三)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工程.43(三)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工程.43 十三、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43十三、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43 (一)金融市场.44(一)金融市场.44 (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44(

9、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44 (三)技术市场.45(三)技术市场.45 (四)人才市场.45(四)人才市场.45 十四、现代交通电力支撑体系.45十四、现代交通电力支撑体系.45 (一)公路.45(一)公路.45 (二)铁路.46(二)铁路.46 (三)水路.46(三)水路.46 (四)港口.46(四)港口.46 (五)电力.46(五)电力.46 十五、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47十五、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47 (一)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47(一)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47 (二)积极发展商贸服务业.48(二)积极发展商贸服务业.48 (三)加快发展会展业.48(三)加快发展会展业.48 第 六

10、章 加 快 工 业 化 进 程 的 主 要 措 施.49 第 六 章 加 快 工 业 化 进 程 的 主 要 措 施.49 十六、统一思想,加强领导.49十六、统一思想,加强领导.49 十七、制定完善工业发展政策.50十七、制定完善工业发展政策.50 (一)工业投资政策.50(一)工业投资政策.50 (二)产业政策.50(二)产业政策.50 (三)财税政策.51(三)财税政策.51 (四)工业用地政策.51(四)工业用地政策.51 (五)资源开发与节约利用政策.51(五)资源开发与节约利用政策.51 (六)扩大就业政策.53(六)扩大就业政策.53 (七)扶持强优企业政策.53(七)扶持强优企

11、业政策.53 (八)扶持中小企业政策.53(八)扶持中小企业政策.53 十八、进一步把改革引向深入.54十八、进一步把改革引向深入.54 (一)深化国有集体企业改革.54(一)深化国有集体企业改革.54 (二)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55(二)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55 (三)推进户籍管理改革.57(三)推进户籍管理改革.57 (四)深化人才培养使用制度改革.57(四)深化人才培养使用制度改革.57 十九、努力提高开放水平.58十九、努力提高开放水平.58 (一)实施多区域合作战略.58(一)实施多区域合作战略.58 (二)加大产业转移的承接力度,建设产业转移集聚 区 .5 9 (二)加大产业转

12、移的承接力度,建设产业转移集聚 区 .5 9 (三)增强园区吸引外来投资能 力.59 (三)增强园区吸引外来投资能 力.59 (四)加强外向型工业基地建 设.60 (四)加强外向型工业基地建 设.60 (五)实施品牌引领战略,建立完善企业自主创新机制.61(五)实施品牌引领战略,建立完善企业自主创新机制.61 (六) 结合玉林实际, 加快县域工业发展.62(六) 结合玉林实际, 加快县域工业发展.62 二十、加强工业化的组织领 导.62 二十、加强工业化的组织领 导.62 ( 一 ) 建 立 健 全 管 理 机 制 , 推 进 规 划 实 施.62 ( 一 ) 建 立 健 全 管 理 机 制

13、, 推 进 规 划 实 施.62 (二) 建立健全协调机制, 确保经济稳健运行63(二) 建立健全协调机制, 确保经济稳健运行63 (三)建立健全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增强加快发展活 力.64 (三)建立健全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增强加快发展活 力.64 (四)建立健全工业发展投资机制,大力扶持企业做大做 强.65 (四)建立健全工业发展投资机制,大力扶持企业做大做 强.65 (五)建立健全环境建设工作机制,提高服务工业水平65(五)建立健全环境建设工作机制,提高服务工业水平65 (六)建立健全工业发展激励机制,形成增强工业发展合 力 .6 7 (六)建立健全工业发展激励机制,形成增强工业发展合 力

14、.6 7 (七)建立健全工业发展督查机制,促进各个时期目标任务 的完成和超额完 成.67 (七)建立健全工业发展督查机制,促进各个时期目标任务 的完成和超额完 成.67 (八)建立健全工业宣传长效机制,营造快速发展的良好氛 围68 (八)建立健全工业宣传长效机制,营造快速发展的良好氛 围68 玉林市工业化“十一五”规划玉林市工业化“十一五”规划 工业化是现代工业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 作用,进而推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 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为依托,与农业和服务业现代化相互促进,发 展工业是推进工业化的核心内容。根据国家产业政策、 广西壮族 自治区工业化“十一五”

15、发展规划和玉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编制玉林市工业化“十一五”规 划 (下称“本规划” ) ,主要阐明加快工业发展的战略意图和政策 导向,是推进全市工业化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第一章玉林工业化的基础现状第一章玉林工业化的基础现状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实施“工业兴玉”战略,加快工 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壮大总量,优 化结构,努力实现工业跨越式发展,推动工业化跃上新台阶。 一、工业发展的主要成就一、工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新中国成立 50 多年来,我市工业发展有了长足进步。特别是 在新世纪之初,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的重大决策, 坚持走新型

16、工业化的道路,全面实施“工业兴玉”战略, “十五” 期间工业发展成就显著,工业化取得较大进展。 (一)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一)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2005 年工业增加值达到 104.41 亿 元,比 2000 年增长了 87.8。 “十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 长速度达到 15.1,高于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4.3 个百分点。 (二) 投资规模持续增加。(二) 投资规模持续增加。 “十五” 期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 175 亿元,技术改造投资 43.01 亿元,均比“九五”增长 4.8 倍以上。 (三)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三)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2004 年和 2005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 业实现税利均超过 13 亿元。 (四)强优企业发展壮大。(四)强优企业发展壮大。2005 年全市年销售收入超过 1 亿 元的企业达到 22 家,其中,超过 100 亿元企业 1 家。 (五)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