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采石场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866746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114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采石场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安全生产采石场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安全生产采石场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安全生产采石场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安全生产采石场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采石场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采石场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生产采石场初步设计及安全 专篇 安全生产采石场初步设计及安全 专篇 前言 于都县逸璟石料厂属个人独资企业,于 2010 年 11 月由江西赣州 地质工程勘察院于都县逸璟石料厂地质普查报告 ,2013 年 5 月于 都县国土资源局给该矿颁发了采矿许可证 ,开采矿种为石灰岩, 矿山为了规范开采,保障安全,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保护环境,委托 我公司进行开采设计及安全专篇的编制工作。 于都县逸璟石料厂的委托,我公司自 2013 年 8 月起开始为该单 位从事矿山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的编制工作,派出了相应技术人员赴 该矿进行实地踏勘,收集相关资料,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安监总管一字201245

2、号文件精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 39 号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规定 的要求,坚持规范 设计、体现行业政策和产业方针、合理利用资源、确定科学的开采方 式、提高机械化水平、保护环境的原则。结合该采石场的实际情况, 对该矿山开拓方案的选择、采矿方法和工艺、运输、排水、环保进行 了设计,认真分析了该矿山在各项施工及采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安 全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开采过程中安全生产。 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矿方的大力支 持,设计中难免存在缺陷和不足,望各级领导及专家批评指正。 第一部分初步设计第一部分初步设计 第一章概论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目的与任务第一节

3、目的与任务 为使矿山企业走上“依法办矿,科学采矿,安全生产,保护环境” 的轨道,杜绝乱采滥挖,充分利用当地的矿产资源,繁荣地方经济, 满足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工业用料的需要, 受于都县逸璟石料厂的委托, 我公司依据江西赣州地质工程勘察院于都县逸璟石料厂地质普查报 告以及矿方所提供的相关资料,派技术人员实地踏勘后对该矿场进 行开采设计及安全专篇的编制工作。 第二节地理位置及交通第二节地理位置及交通 一、交通位置一、交通位置 于都县兴旺石料厂位于江西省于都县城关镇桥儿沟村一带,属于 于都县城关镇管辖范围。矿区地理座标:东径 110125511013 09,北纬 321451321459,矿区面积 0.

4、04km2。 矿区距 305 省道 2km 左右,距鲍竹路段 1km 左右,进入矿区有村 级公路约 1 公里,直抵矿体南缘,交通运输较为便利。 (见图 1)。 矿区位置图矿区位置图 二、自然地理二、自然地理 矿区为中低山区。地形北高南低,变化较大。山体坡度为 30。 -45。,釆场段呈陡坎状。海拨高程一般在 370-465m 之间。紧邻矿体东 侧有一近南北向常年性小溪流入桥儿沟后向东流入堵河。距釆石场西 平距约 220m 为桥儿沟水库坝顶,洪水期库水位 354m,库容为 12 万 m ,重力坝海拨标高为 364m,距原釆石场北西平距约 295m,为于都县 地震监测台站;距釆石场上空 77m 有

5、地震监测电信网线通过。 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潮湿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全年无霜期 237 天,年平均降雨量为 800mm,雨季为 5、6、9、10 月 ; 年平均气温 16,元月平均气温 3,最低气温-12,七月平均温 度 28,最高 38。 三、矿区开发现状三、矿区开发现状 矿区内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麦、薯类、豆类、 水稻;经济作物有油菜、油桐、核桃、黄姜、杜仲、鲜果等。矿区西 北 220m 有桥儿沟水库座落,内有渔业养殖。 矿山建有一个简易办公室,位于谷口处,屋后有一道通讯线路; 办公室紧邻 209 国道,企业沿沟谷谷底修有一条宽约 6m 的运输公路 与 209

6、 国道相接。采场沟谷口西北方向 300m 处建有公路管理维护站。 矿区目前以西侧山体开采为主,山体表面已部分剥离,沿山坡修 有一条宽约 4m 的简易上山公路,现场作业面未修建作业平台,沟谷 底部堆埋有大块石料,形成了一个简易的工作场地。 矿区范围及周边不属于地质遗迹、风景区、国道、军事、电力、 水利、电信等设施保护区。 第三节设计依据及内容第三节设计依据及内容 一、设计依据一、设计依据 (一)建设项目依据的批准文件和相关的合法证明 1、采矿许可证(副本) ,证号:; 2、企业营业执照(副本) ,证号:; (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7.1) ;

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11.1)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7.5) ;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5.1) ; 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5.1) ; 6、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01.10.27) ; 7、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管理与监 督检查规定第 39 号(2011.7.1) ; 8、 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国 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18 号(2009.7.1) ; 9、矿山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2003年,煤矿安全监察局第5号) ; 10、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

8、评价管理办法 (劳动部 令第 10 号,1998) ; 11、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 397 号,2004.1.13) ; 12、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监局、煤 矿安监局令第 9 号,2004 年 5 月 17 日) ; (三)主要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1、GB16423-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2、GB50187-9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3、GB6722-2003爆破安全规程 4、GB8196-87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 5、GB6067-19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6、GB/T16856-1997机械安全风险评价的原则 7、GB18218-2005重

9、大危险源辩识 8、AQ20052005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 9、DL5073-2000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10、SL274-2001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11、GB7231-200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12、GB/T50266-1999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 13、GB12265-90机械防护安全规程 14、GB50070-94矿山电力设计规范 15、GB500599235110KV 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 16、GB500394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17、GB50029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18、GB50052-1995供配电系统设

10、计规范 19、GB50055-1993通用用电设备设计规范 20、GB139551992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 21、GB121581990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22、GB/T13869-1992用电安全导则 23、GB4064-83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 24、GB5005219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25、GB50058-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26、GBL52-83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 27、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28、GB3836-2000爆炸性环境用电设备 29、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30、JGJ468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11、安全技术规范 31、GB12801-91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32、GB5083-199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33、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34、LD801995噪声作业分级 35、GB5817-86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 36、GBZ22002作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37、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8、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2001 年修订版) 39、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40、GB50191-1993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41、GB13495-92消防安全标志 42、GB15630-95消防安全标志设

12、置要求 43、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44、GB2894-96安全标志 45、GB2893-2001安全色 46、 GB18599-2001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 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四)其他设计依据 1、 于都县逸璟石料厂辉绿岩矿地质普查报告由襄樊三六零矿 山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编制; 2、 于都县逸璟石料厂地质勘查简报评审意见书; 3、 于都县逸璟石料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评审意见书; 4、 于都县逸璟石料厂矿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说明书湖北 省鄂西地质工程勘察院(2012.1) ; 5、 于都县逸璟石料厂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评审意见书; 6、 于都县逸璟石料厂矿山地质环

13、境恢复治理方案评审意见; 7、 于都县逸璟石料厂安全预评价报告江西安安全评价有限公 司编制; 8、于都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同意于都县逸璟石料厂建 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备案的通知,丹安监函201222 号。 二、设计内容二、设计内容 依据设计规范,设计主要内容包括采矿工程开拓方案的选择,采 矿方法的确定、运输、排水、爆破方法、矿山安全、环保措施及排土 场安全等方面。 三、设计原则三、设计原则 矿山开采设计力求适合该矿山特点,进行规范设计。 1、体现国家的行业政策和产业方针,最大限度地回收矿区范围 内的资源。 2、充分利用已有的设备、设施和相关的固定资产,并发挥其效率。 3、在矿方提供各项技术

14、资料的基础上分析该矿区范围内的资源 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合理的开拓方式,采场布置和采矿方法。 4、配备切实可行的采区装备,提高机械化水平。 5、生产系统和其它生产设施,力求灵活方便,以少投入早见效 为目的。 6、对矿石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工业卫生、环境保护给予充 分重视,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四节设计规模及主要建设方案第四节设计规模及主要建设方案 一、设计规模一、设计规模 根据矿山储量和采矿许可证规定,设计矿山生产规模为5 万m3/a。 二、设计服务年限二、设计服务年限 根据矿山储量,设计服务年限 4.5 年。 三、产品方案三、产品方案 根据该矿的地质简报 ,进行开采设计矿种为建筑用辉

15、绿岩矿, 破碎加工后销售。 四、设计范围四、设计范围 根据县国土资源部门核定的矿区范围,由以下 4 个拐点圈定。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矿区范围拐点坐标 1980 坐标系1980 坐标系 点号点号 X XY Y 1285239438648444 2285239438648924 3285264438648924 4285264438649074 5285234438649074 6285234438648644 7285183438648644 8285183438648444 矿区面积 0.04km2,设计开采深度+418m+368m。 五、开采方案五、开采方案 1、采场划分 根据该矿区内的地形、

16、交通和生产条件,选择一条生产线进行设 计布置。 2、开采方式 根据矿体的赋存状况,选择露天开采。 3、开拓方式 设计选择公路运输开拓方式。 5、采矿方法 采用水平台阶采矿方法,自上而下逐个台阶开采,选用挖掘机装 车、载重汽车运输,潜孔钻打眼,爆破落矿方法采矿。 第二章矿山地质第二章矿山地质 第一节地质概况第一节地质概况 矿区区域位置为南秦岭印支褶皱带北大巴山复向斜竹溪一官渡 褶皱束东段。青峰断裂从矿区南缘通过。该区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变 形,区域构造线总体呈北西西向。区域上出露地层主要为元古界武当 群,震旦系耀岭河组群、陡山沱组、灯影组,寒武系志留系。上古 生界地层主要分在北部的北大巴山复向斜中。侵入岩主要为辉绿岩、 辉长辉绿岩。另外沿现代河床及地表低洼地段零星有第四系的松散堆 积物。 矿区位于竹溪官渡褶皱束东段,矿区仅出露上元古界武当群 上部变沉积岩组。 第二节矿区地质第二节矿区地质 一、地层一、地层 矿区地层为中元古界武当群的上部变沉积岩组(Pt2-3c)由变酸 性火山岩碎屑岩开始,向上渐为变酸性熔岩、熔凝灰岩、变石英角斑 岩,至间歇期沉凝灰岩、变凝灰质粘土岩、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