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技术对棉纺高效工艺的认识及培训教材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866157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53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艺技术对棉纺高效工艺的认识及培训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工艺技术对棉纺高效工艺的认识及培训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工艺技术对棉纺高效工艺的认识及培训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工艺技术对棉纺高效工艺的认识及培训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工艺技术对棉纺高效工艺的认识及培训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艺技术对棉纺高效工艺的认识及培训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艺技术对棉纺高效工艺的认识及培训教材(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艺技术对棉纺高效工艺的认识 及培训教材 工艺技术对棉纺高效工艺的认识 及培训教材 对棉纺高效工艺的认识 孟进(杭州中汇棉纺织有限公司) 0 前言 众人瞩目的南京会议之后, “高效工艺”已成为当前棉纺行业的热点和值得关注的话题。国 内许多棉纺企业正在积极尝试和探索之中。对“高效工艺”的深入研究,将推动我国棉纺工 艺的创新和发展,并起着积极促进的作用。笔者就“高效工艺”的实质和发展谈一点粗浅的 认识。 第 3 楼方志同发表于 2006/10/1109:32 1、什么是高效工艺? 从高效工艺的本质来看,高效工艺具有三个显著特征。 一是前纺重定量,从棉卷到粗纱均采用重定量,一般采用机械厂或手册中推荐

2、的上限,使得 设备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 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高, 使得前纺设备配置减少或开台时间减少, 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二是细纱大牵伸,这是高效工艺的核心。只有细纱实现了大牵伸,前纺才能采取重定量。细 纱要实现大牵伸有几个条件,一是细纱机本身牵伸机构运转稳定,二是细纱后区重新布置附 加磨擦力界,三是合理的半制品内在结构。 三是成纱质量水平的稳定和提高。这是实施高效工艺所必须保证的,不能以牺牲产品质量作 为实施新工艺的代价。从一些企业的实践看,实施高效工艺后,产品质量的某些指标得到了 显著改善。 从上述三个特征看, “高效工艺”称为“棉纺重定量大牵伸高效工艺”似乎更确切。 第 4 楼方志同发

3、表于 2006/10/1109:33 2、高效工艺的发展历程 2005 年第 3 期棉纺织科技 上,曹小华先生发表了一篇题为现代纺纱设备高效工艺的实 践与探索的文章,在业内引起了强烈反响。随后,中国纱线网论坛上对高效工艺进行了热 烈的讨论。2005 年 10 月,在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和中国纱线网在江苏东台举行了“马佐里 (东台)德昌杯”棉纺细纱知识大奖赛颁奖活动,曹小华在活动中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观 点。东台活动后,全国许多棉纺企业开始尝试高效工艺。中国纱线网论坛上对高效工艺进一 步展开热烈的讨论。2006 年 6 月,中国纱线网在杭州召开“重定量高效工艺及新型压力棒专 利上销高层技术研讨会” ,

4、国内对高效工艺有研究的重点棉纺企业无锡一棉、山东德棉、天 津田歌、太仓利泰、山东华乐等国内一些知名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对高效工艺的发展进一 步进行了探讨。在 2005 年下半年至 2006 年之间国内的几次棉纺专业技术研讨会上均有对高 效工艺的讨论。2006 年 9 月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和中国纱线网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棉纺重 定量高效工艺纺纱新技术研讨会” ,参加南京会议有 240 余家企业,近 500 名代表,参会企 业纱锭数达 3000 多万,约占全国棉纺总锭数的三分之一,会议征集了论文 30 余篇,总结了 高效工艺的发展经验。参加南京会议的许多企业表示将积极尝试高效工艺。南京会议以后,

5、高效工艺将得到更多的关注,高效工艺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第 5 楼音符发表于 2006/10/1109:33 好消息,请方志同引领大家展开讨论,也希望各专业网友发言 抨击?没关系!认同?讲理由! 希望通过争论找到高效工艺的真缔,不希望纺织企业进入误区. 第 6 楼方志同发表于 2006/10/1110:05 对!存在既是合理! 高效工艺的出现,提出了有别与传统工艺的工艺理念,必然会引起纺纱工艺研究的进一步深 化,必定促进纺织工艺技术的进步。 希望通过大家不懈的实践、研究、总结、探讨,使高效工艺尽快的完善和推广开来,实现真 正的高质高效,全方位提升我们纺织行业整体的技术水平。 第 7 楼方志

6、同发表于 2006/10/1110:07 5、高效工艺的核心 高效工艺的核心有二 一是对牵伸的理解。主要是对细纱机后区牵伸的把握。后区牵伸倍数原来总是在临界牵伸以 内考虑,很少有突破的,就是在 V 型牵伸上,也在临界牵伸以内。为什么?因为后区是个简 单牵伸,一旦牵伸倍数增加,须条结构就会被破坏,条干就会恶化。那么,在后区重新布置 了附加摩擦力界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在牵伸曲线上临界牵伸的位置有可能发生变化了。简 单牵伸变成了曲线牵伸,在后区牵伸倍数适当增加后,由于附加摩擦力界的作用,后区纤维 的运动得到了更好的控制,后区的浮游纤维变速点更加集中,更加前移,减少了后区牵伸带 来的附加不匀,使得进入

7、前区的须条的结构更加合理,为前区进行大牵伸做了更加充分的准 备,最终的效果是成纱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一旦后区牵伸可以增加,就意味着粗纱定量可 以增加,而粗纱定量增加的效益或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二是对梳理的理解。采用重定量喂入,因为棉卷的加厚,刺辊至给棉罗拉、给棉板、小漏底 的隔距,就要放大,刺辊对棉层的穿刺和打击力度就减弱,这就减少了纤维的损伤,降低了 短绒率。 采用重定量喂入后,采取增加锡林速度、增加固定盖板和预分梳板、提高盖板速度等措施, 保证纤维的梳理度。 理解梳理场的问题,兼顾棉结和短绒。梳棉采用轻量慢速可以减少纤维损伤;梳棉高速、大 喂入、 大输出也可以减少纤维损伤。 记得国外的清

8、梳联厂商总是建议国内企业加大生条定量, 国内企业往往不理解,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是和高效工艺的思路是一致的 第 8 楼方志同发表于 2006/10/1110:09 6、高效工艺的效果 成功实施高效工艺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纺纱的竞争是成本的竞争,原料价格是透明的,产 品价格也是透明的,所以只有在降低成本和提高产量质量上做文章了。少投入,多产出,这 就是高效工艺的意义所在。 江苏某企业 5 万锭改造,踞该企业介绍,前纺设备配置减少带来的效益约 900 万元:原计划 5 万锭配 16 台粗纱、4 套精梳、17 台并条、36 台梳棉,生产能力日产 27 吨。实际仅配 12 台粗纱、3 套精梳、12 台并

9、条和 34 台梳棉(2 台备用) 。由于设备的减少,用工用电以及机 物料消耗也随之降低,每年节约工资、电费和机物料费用约 100 万元左右。直接经济效益就 在 1000 万元以上。质量水平得到提高:粗纱定量从 5.5g/10m 增加到了 8.0g/10m,CJ40S 成 纱条干水平由原来的 12.84%(USTER2001 公报 25%的水平)提高到了 12.16%(USTER2001 公报 5%水平)。 7、实施高效工艺的注意事项 实施高效工艺要循序渐进,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但要积极的去尝试,先小试,再中试, 再推广。 重定量、大牵伸是个相对概念,不是绝对值。不是说粗纱定量到了 8 克才算

10、是高效工艺,7.9 克就不是。笔者认为只要比原来的有突破,就是有效果。 高效工艺是个系统工程。一是工艺的系统,从配棉到清棉、到梳棉,一直到络筒。工艺的确 定需要全面的考虑,不要从单工序分割开来看问题。另一个是设备器材的系统,现在大家都 知道也认识到了器材的重要性了。上销就是一个很关键的器材,比如带压力棒的上销。当然 还有其他的专件器材。 高效工艺的实施,对机械器材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如细纱机后区牵伸倍数的配置,棉纺企 业将提出要求,牵伸倍数的配置可能达到 100 倍甚至更大。如梳棉机盖板的速度配置,也许 棉纺企业会提出要达到 400mm/min 以上,甚至提出要求配备变频控制。 高效工艺的实施

11、需要差别化对待,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器材,不同的产品,应 该是不一样的工艺。在基本原理确定了以后,应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来确定具体 工艺参数。 高效工艺更需要精细管理。高效工艺的实施,需要有坚实的管理基础,高效工艺不是万能药, 高效工艺不是雪中送炭,应该是锦上添花。例如在后区增加了压力棒(控制棒) ,对挡车工 就提出了要求,不仅要改变原来的操作法,更需要加强清洁工作。 实施高效工艺要掌握器材应用的实质。如细纱上销和中上罗拉的结合是否灵活,有没有达到 摆动的目的;针布的横密是否达到分梳的要求;细纱前区是否使用集棉器,开口是否符合纱 支要求。 8、结束语 建议有兴趣的全国同行积极

12、试验重定量大牵伸高效工艺,探索高效工艺的经验。 高效工艺可能还不是很完美,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再来指导实践。 希望能和全国的纺纱同行来共同探讨交流棉纺高效工艺,共同提高我们的纺纱水平。 第 9 楼方志同发表于 2006/10/1110:11 棉纺高效工艺机理分析 唐文辉 (东华大学) 在棉纺行业中,纺纱工艺的研究、突破、往往意味着成纱质量的显著改善及其带来相应的经 济效益。一直是棉纺企业及其相关企业所密切关注。近年来,在中国纱线网上掀起了“棉纺 高效工艺”的研讨。现任上海东飞现代纺纱技术研究所付所长的曹小华、倪远先生,在江苏 东台、无锡和浙江萧山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上,他们介

13、绍了率先开发的棉纺高效工艺的理论和 实践,并发表在有关专业刊物上。引起了全国各地有关企业的关注,部份企业已在积极使用, 取得一些积极效果,也暴出一些问题。今年 5 月下旬在青岛召开的“2006 中国纱线质量暨新 产品开发技术论坛会”和在武汉召开“2006 全国新型棉纺设备应用交流会”上,笔者应邀对 高效工艺进行了介绍和初步分析。本文就有关问题作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一、高效工艺的典型示例 以国产设备为主,一万纱锭精梳全棉生产线示例如下 开清棉:FA002 型圆盘抓棉机FA032 混开棉机FA106 鼻型开棉机FA161 振动棉箱 FA076E 成卷机(一套一头配置) 梳棉:上海克罗斯罗尔 MK6

14、 型梳棉机 5 台 予并:FA306A 并条机 2 台 条卷机:A191B 条卷机 2 台 精梳机:A201E 精梳机 16 台 末并:DV2AL 并条机 2 台 粗纱机:FA458A 粗纱机 2 台 细纱机:FA507AVC480 锭细纱机 20 台 络筒机:N02160 锭自动络筒机 2 台 高效工艺使用细绒棉(单麦)以 8.5 克/10m 粗纱定量纺制全棉精梳纱:JC9.8tex.细纱重量 牵伸 86.3 倍,细纱后区牵伸 1.41 倍。成纱质量如表 1。 表 1 高效工艺 JC9.8tex 成纱质量示例 项目 CVm(%) H(%) 细节个/Km 粗节个/Km 棉结个/Km 40% 5

15、0% +35% +50% +140% +200% CJ9.8tex 11.86 3.57 51 0 157 16 174 46 针织用纱 Uster5%水平 12.6 13.1 2.87 2.97 93 113 2.4 3.0 220 272 24.0 28.6 210252 4353 紧密纺 Uster5%水平 12.4 12.8 2.25 2.34 91 110 3.01 3.53 216 257 124 153 124153 39.6 47.5 表中数据反映了采用高效工艺棉纱品质及其与 Uster2001 公报统计值 5%水平的比较。 一般来 讲,Uster 统计公报中 JC9.8tex

16、 以下多为长绒棉纺纱,即便如此,除毛羽,强力两项数据有 差距外, 细纱条干 CV 值, IPI 常发性纱疵测试值均达到, 或优于针织用纱 Uster20015%水平, 特别是条干 CV 和粗细节甚至比紧密纺 5%水平也好得多。 第 10 楼丹砂发表于 2006/10/1111:09 高效工艺的内涵太深了,没有亲身实践不可能掌握其中的要领,多实验常总结,才能灵活运 用。不过用一些成功的经验来指导实践,是可以合理的避开一些误区少走点弯路的。关注中。 第 11 楼方志同发表于 2006/10/1111:30 高效工艺半制品品质如表 2、表 3 所示 表 2 半制品质量 项目 半制品 条干 CV% 重量 CV% 伸长 予并条 4.5 2.5 精梳条 3.54.5 33.5 末并条 1.82.2 0.70.9 粗纱 3.33.6 0.81.1 1.151.2 表 3 半制品内在质量示例 项目 半制品 棉结数/g 12.7mm 短绒率(%) 16mm 短绒率(%) 棉卷 310 7.6 16.73 生条 49 7.42 14.76 予并条 38 7.15 11.99 精梳小卷 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