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设计破损山体生态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862215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634.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设计破损山体生态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建筑工程设计破损山体生态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建筑工程设计破损山体生态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建筑工程设计破损山体生态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建筑工程设计破损山体生态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设计破损山体生态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设计破损山体生态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工程设计破损山体生态治理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建筑工程设计破损山体生态治理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施施 工工 组组 织织 设设 计计 第一部分:编制依据和工程概况第一部分:编制依据和工程概况 一、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 (1) 矿山及其他工程破损山体治理工程设计编制规范 (DB 21/T2429-2015) ; (2) 矿山及其他工程破损山体植被恢复技术 (DB21/T2019-2012) ; (3)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DZ/T 0219-2006) ; (4)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GB/T 15776-2006) ; (5)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13) ;

2、 (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GB/T 16453、4-2008) ; (7)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88-1999) ; (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 ; (9)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 (DZ/T 0223-2011) ; (10) )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DB21/T2052-2012) ; ( 11) 矿 山 及 其 他 工 程 破 损 山 体 植 被 恢 复 治 理 验 收 规 范 (DB21/T2230-2014) ; (12) 挡土墙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04J008) 。 二、编制原则二、编制原则

3、 1、本工程本着优质、高效、经济、合理的原则; 2、以提前工期为原则安排施工进度计划; 3、以确保质量合格目标为原则,安排专业化施工队伍;配备优良的机 械设备,组织强有力的指挥机构,采用先进的质量检测手段及现代化的管理 办法; 4、全标段采用项目法施工的管理模式,严格控制、科学管理、精心施 工; 5、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原则; 6、以确保安全生产为原则制定各项安全措施,严格执行技术安全规则。 三、工程概况三、工程概况 综合说明综合说明 工程包含:1、危岩清理工程;2、场地平整工程;3、砌筑工程;4、客 土工程;5、种植工程。 项目区位于营口市鲅鱼圈区海东办事处青龙山狐仙堂段,

4、距离沈大高 速 1.9km, 交通条件良好。 (1)项目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220905,北纬:401558 ) ; (2)项目区破损山体形成原因:历史上采石造成; (3)项目区破坏现状:项目区两侧破坏现状主要表现为基岩石材被开 采,形成陡崖,项目区内丢弃部分生活垃圾、建筑废料和炉渣堆,形成深坑 等一系列不规则地形等; (4)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 项目区地形地貌: 1、项目区地形地貌 项目区总体地貌单元归属于丘陵地貌,根据道路和地形分成三个区块。 (1)项目区西南侧为缓坡平台地形,由南至北长 200m 左右,高程为 27.6-38.4m, 场内堆积部分建筑废料和弃土。 (2)项目区西北侧

5、为高陡土质边坡,坡面表面存留少部分生活垃圾, 坡顶与坡底高差相差 20m 左右, 坡面东侧靠近道路一侧缓坡上有少量原有植 被以及小庙 。 (3)项目区东北侧由于采石后留下的岩质陡崖;东侧中部区域堆存了 大量炉渣; 东南侧有大量弃土,其中含有少部分建筑废料。 项目区气象、水文: 鲅鱼圈区依山傍海,属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其特征是:四季分明、雨 热同季、 气候温和、 降水适中、 光照充足、 气候条件优越。 年平均气温 9.8, 最高气温 36.9,最低气温一 31,年平均降水量近 700 毫米,年平均日 照达 3000 小时, 无霜期为 172188 天。雾况历年平均日数为 5 天,冰况有 流冰,但

6、不影响万吨船舶进港。春季(35 月)多西南风和大风天气,气候 干燥少雨;夏季(68 月) 多偏南风,降水量集中,气温较高;秋季(910 月)天高气爽,气候宜人;冬季(1112 月)多北风或西北风,天气寒冷、 气候干燥。平均风速 24m/s。无台风影响。 项目区土地类型与植被: 项目区内土地为国家所有,区内西南侧陡崖区域下存在少部分火炬树、 杂草等植被。项目区东北侧基岩裸露,崖底存在零星杂草。 项目区边坡情况评述: 项目区内东北侧的高陡的岩质边坡,石材开凿过后,坡面岩体陡峭,节 理裂隙发育,在暴雨、冻融等不利因素作用下,容易造成崩塌掉块,对行人 以及车辆产生安全隐患。 项目区北侧为高陡土质边坡,

7、坡面表层留存少部分生活垃圾,坡顶与坡 底高差相差 20m 左右,现状坡度大于 30。 土壤情况和土地破坏情况及评述: 项目区内存在部分弃土中含有大量生活垃圾、建筑废料,东侧中部区域 大量炉渣堆。根据现场情况判断,区内黄色土壤 PH 值应为 5.58.5 之间, 无毒、无害、 无放射性,项目区内大约有 1170.5m左右表层弃土可利用为 种植土。 施工指导思想施工指导思想 一、治理原则 (1)生态恢复原则:根据区域规划,大力推进辽宁省“青山工程” ,创 造和谐宜居的生态环境,破损山体治理为生态植被恢复创造整齐、良好的植 被立地条件; (2)安全原则:以保障治理区稳定安全、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为首要任

8、 务; (3)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有机结合原则:矿山治理与 土地整治、工业园区建设、城镇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发展沟域经济、农民 增收致富和建立青山保护长效机制相结合。 二、治理分区 项目区根据区内地形地貌特点、地质体结构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等共分解 为 3 个二级分区。 包括 1 个西南侧缓坡平台区块, 1 个西北侧的高陡土质边 坡区块,1 个东侧缓坡区块。 三、治理模式 (1)岩质边坡治理模式:对于项目区内西侧低矮的岩质边坡,进行危 岩清理工程;项目区东北侧高陡岩质边坡进行危岩清理, 并于坡脚砌筑挡 土墙,对崩塌掉块进行拦挡。 (2)高陡土质边坡治理模式:对于项目区北高陡土质边坡进行

9、清理表 土中的生活垃圾,在对坡底深坑进行土方回填、 放坡,最后客土种植。 (3)缓坡地带治理模式:对于缓坡地带所存在的乱掘浅坑进行平整, 最后客土种植。 四、技术路线和主要治理措施 1、区 对区西侧低矮陡崖进行危岩清理,对区的不规则地貌进行平整处理 形成坡向由北至南的缓坡整齐斜坡,最后全面客土种植。 2、 区 对区高陡土质边坡深坑低洼处进行回填,再对回填土方进行放坡,坡 度与东侧小庙坡度大体上一致,最后全面客土种植。 3、 区 对区岩质陡崖进行危岩清理,在陡崖下砌筑浆砌石挡土墙;针对不规 则的乱掘地带进行场地平整,坡度由北至南缓坡整齐,最后全面客土种植。 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质量、工

10、期、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1、质量目标 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争创省级优质工程,树形象。 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 100%,苗木成活率 100%。 2、工期目标 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按合同要求工期完成全部工程。 3、文明施工、服务目标 制定详细的安全施工计划,保证安全文明施工、保护环境。 杜绝人身伤亡事故发生和大型施工机械损坏事故。 做好施工及后期养护服务,如期完成本次工程。 工程准备及机械人员安排计划工程准备及机械人员安排计划 工程施工前期工作按其性质及内容主要包括技术准备、物资准备、机械 安排进场计划、劳动力安排计划、施工现场安排计划。 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是施工准备的核心。由于任何技术的差错或

11、隐患都可能引起安 全和质量事故,造成财产和经济的巨大损失。因此必须认真地做好技术准备 工作。具体有如下内容: 1.1 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和有关的设计资料 1)仔细研究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提供的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设计总 平面和城市规划、园林工程施工等相关资料文件。 2)审查设计图纸是否完整、齐全,以及设计图纸和资料是否符合国家有 关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方面的方针和政策。 3)审查设计图纸说明书在内容上是否一致,以及设计图纸与其各组成部 分之间有无矛盾和错误。 4)审查设计图纸中的工程复杂性和难易成度和管理水平能否满足工期 和质量要求并采取可行的技术措施加以保证。 .明确设计意图及施工任务量 1

12、)为了能够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顺利地进行施工,达到符合设计要求的 最终园林产品,创造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景观景象。能够在工程开工之前,使 从事施工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分地了解和掌握设计图纸的设 计意图、结构与构造特点和技术要求,以及关键施工部位与景观构成要素。 2)工程所用的主要材料尤其是数量、规格、来源和供货日期。 3)明确建设、供材、其他施工等单位之间的协作、配合关系,以及建设 单位可以提供的施工条件。 1.3 原始资料的调查分析 为了做好施工准备工作,除了要掌握有关工程的书面资料外,还应该进 行工程的实地勘测和调查,获得有关数据的第一手资料,这对于拟定一个合 理、切合实际的施工组织设

13、计和施工计划书。 .4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施工现场全部 生产活动的技术经济文件。园林施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是非常复杂的物质财 富再创造的过程,为了正确处理人与物、主体与辅助、工艺与设备、专业和 协作、 供应与消耗、 使用与维修以及它们在空间布置、 时间排列之间的关系, 必须根据工程规模、结构特点和建设单位的要求,在原始资料调查分析的基 础上,编制出一份能切实指导该工程全部施工活动的科学地施工组织设计方 案。 物资准备 .材料、制品、机具和设备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物资基础。这些 物资的准备工作必须在工程开工之前完成。根据各种物资的需要量计划,分 别

14、落实货源,安排运输和储备,使其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 .物资准备工作的内容 物资工作主要包括山体排险和回填种植土所需的器具材料的准备。 1)山体排险的准备。按设计所要达到的景观要求准备相应的山体排险 机械,对容易滑坡的危险地段进行清理。 2)工具的准备。根据采用的施工方案,安排施工进度,确定施工机械 的类型、数量和进场时间,确定施工机具的供应办法和进场后的存放地点和 方式。编制工具的需要量计划,为组织运输,确定堆场面积等提供依据。 )土石方、种植土的品种、规格、数量确定供应商。按工程施工计划 分批依次进场。 4)种植土的采购。选用富含有机质、团粒结构完好的沙壤土,保证种 植土具有较好的通气、透水

15、和保肥能力。土壤酸碱度(PH 值)控制在 6-7 之 间。干燥土密度应小于 1200 千克/m3。去除种植土中含有的粘土或类似粘土 的物质及粗砂、石头、土块、杂草、有害粽子及其他物件,保证种植土的整 体成分与结构一致。 劳动力安排计划 3.1 施工组织机构的建立应遵循以下的原则: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特 点和复杂程度,确定工程项目施工的领导机构人选和名额;坚持合理分工与 密切协作相结合 ; 把有施工经验、有业精神,有工作效益的人选取领导机构 ; 认真执行因事设职、因职选人的原则。 3.2 施工队伍的建立要认真考虑专业、工种的合理配合,技工、普工的 比例满足合理的劳动组织,要符合流水施工组织方式的

16、要求,确定建立施工 队伍(是专业施工队伍组,或是混合队伍组) ,要坚持合理、精干的原则; 同时制定出该工程的劳动力需要量计划。计划表见附表。 3.3 工地的领导机构确定之后,按照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要量计划,组 织劳动力进场。同时要进行安全、防火和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教育,并安排好 职工的生活。 3.4 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技术交底的目的是把工程的设计内容、施工 计划和施工技术等要求,详尽的向施工组和工人讲解交待,这是落实计划和 技术责任制的好办法。 施工组织设计、 计划和技术交底的内容有工程的施工进行计划、 月 (旬) 作业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其是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技术措施、降低成 本措施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实施方 案和保证措施 ; 图纸会审中所确定的有关部位的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等事项。 交底工作应该按照系统逐级进行,由上而下直到工人、队组。交底的方式有 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现场示范形式等。 队组、工人接受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技术交底后,要组织其成员进行 认真地分析研究,弄清关键部位、技术标准、安全措施的操作要领。必要时 应该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