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案例分析(第八)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861987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42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案例分析(第八)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建筑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案例分析(第八)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建筑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案例分析(第八)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建筑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案例分析(第八)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建筑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案例分析(第八)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案例分析(第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案例分析(第八)(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案例分析(第八)建筑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案例分析(第八) 第八、工程质量案例分析 目 录目 录 前言(第 1 页) 一、规划设计 (一) 总图规划设计(第 2 页) (二) 土建施工图设计(第 5 页) (三)水电安装施工设计(第 35 页) 二、土建施工 (一)基地与基础工程(第 59 页) (二)模板工程(第 76 页) (三)钢筋工程(第 92 页) (四) 混凝土工程(第 126 页) (五) 砌体工程(第 151 页) (六) 门窗工程(第 183 页) (七) 抹灰工程(第 211 页) (八) 楼地面工程(第 229 页) (九) 屋面瓦工程(第 243 页) (

2、十) 饰面工程(第 256 页) 三、水电安装及市政配套工程 (一) 电气工程(第 278 页) (二) 给排水工程(第 327 页) (三) 通风与空调工程(第 360 页) (四) 采暖工程(第 367 页) (五) 室外综合管线(第 371 页) (合计 380 页) 二、土建施工二、土建施工 (一)地基与基础工程(一)地基与基础工程 1、 存在问题:管桩感观质量差,存在裂缝且有私自修补掩盖现象。存在问题:管桩感观质量差,存在裂缝且有私自修补掩盖现象。 原因分析:监理、工程部以及施工单位对进场管桩质量检查不到位。管桩生产厂家操作工艺落后或者 说预制施工较为随意,资质差,出厂自检不到位。

3、原因分析:监理、工程部以及施工单位对进场管桩质量检查不到位。管桩生产厂家操作工艺落后或者 说预制施工较为随意,资质差,出厂自检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对桩身砼强度达不到设计强度,桩身有裂痕或明显观感质量缺陷的管桩,应责令施工 单位及时随车清退出场。 预控措施或方法:对桩身砼强度达不到设计强度,桩身有裂痕或明显观感质量缺陷的管桩,应责令施工 单位及时随车清退出场。 管桩的壁厚、桩径、桩身弯曲度、中心线偏差、裂痕等,以及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要求。管桩的壁厚、桩径、桩身弯曲度、中心线偏差、裂痕等,以及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要求。 施工单位应加强自检工作力度,项目工程部、监理必须全数对

4、进场成品管桩进行尺寸、外观质量检查。施工单位应加强自检工作力度,项目工程部、监理必须全数对进场成品管桩进行尺寸、外观质量检查。 2、 存在问题:预应力管桩全部未一次性施打到位,两节管桩分次施打,严重违反设计和规范规定。存在问题:预应力管桩全部未一次性施打到位,两节管桩分次施打,严重违反设计和规范规定。 桩头露出地面 1 米左右,给桩机移位造成困难,造成第二节桩的施打困难。桩头露出地面 1 米左右,给桩机移位造成困难,造成第二节桩的施打困难。 原因分析:管桩施打未按照经审核的专项方案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不到位,工程部、监理对方案的审核原因分析:管桩施打未按照经审核的专项方案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不到位

5、,工程部、监理对方案的审核 也不到位。也不到位。 施工作业人员操作经验和质量意识差,这样施打既增加机械的运转次数,也将因第一节桩周边土体应力 已释放,施打第二节管桩时易使桩头破碎,不能保证成桩质量。 施工作业人员操作经验和质量意识差,这样施打既增加机械的运转次数,也将因第一节桩周边土体应力 已释放,施打第二节管桩时易使桩头破碎,不能保证成桩质量。 施打过程中,施工单位自检工作不到位,项目工程部、监理也未及时跟踪检查和制止违规施工。施打过程中,施工单位自检工作不到位,项目工程部、监理也未及时跟踪检查和制止违规施工。 预控措施或方法 : 管桩的施打必须严格按照经审核的施工方案(桩机行走路线图)和桩

6、基施工规范进行, 并应认真仔细对工人加强技术交底工作,应明确管桩施工工艺,必须一次性施打到位,严禁分次施打。 预控措施或方法 : 管桩的施打必须严格按照经审核的施工方案(桩机行走路线图)和桩基施工规范进行, 并应认真仔细对工人加强技术交底工作,应明确管桩施工工艺,必须一次性施打到位,严禁分次施打。 施工单位必须自检合格后报监理检查验收,且监理必须旁站到位,工程部需复核。施工单位必须自检合格后报监理检查验收,且监理必须旁站到位,工程部需复核。 施工过程中,遇到此类异常情况,应立即制止施工,对已施打的管桩,工程部应及时召集监理、管桩施 工单位、设计、勘察以及土方开挖施工单位,研究并确定具体的处理措

7、施并认真落实。 施工过程中,遇到此类异常情况,应立即制止施工,对已施打的管桩,工程部应及时召集监理、管桩施 工单位、设计、勘察以及土方开挖施工单位,研究并确定具体的处理措施并认真落实。 3、 存在问题:基础垫层砼浇筑厚度不足。存在问题:基础垫层砼浇筑厚度不足。 原因分析:施工技术交底不到位,操作工人浇捣随意,质量意识差,偷工减料。原因分析:施工技术交底不到位,操作工人浇捣随意,质量意识差,偷工减料。 施工单位“三检” (即班组自检、交接班组互检、专业质检员专检)不到位,工程部、监理检查验收也 不到位。 施工单位“三检” (即班组自检、交接班组互检、专业质检员专检)不到位,工程部、监理检查验收也

8、 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基础垫层砼厚度设计一般均会明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中第 8.2 节中规定: 扩展基础的垫层的厚度不宜小于 70mm,砼强度等级应在 C10,具体应满足设计要求。 预控措施或方法:基础垫层砼厚度设计一般均会明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中第 8.2 节中规定: 扩展基础的垫层的厚度不宜小于 70mm,砼强度等级应在 C10,具体应满足设计要求。 土方挖除至基底后,项目工程部、监理和施工单位均应对基底标高进行检查,垫层浇注过程中应及时对 垫层浇筑标高进行检查。 土方挖除至基底后,项目工程部、监理和施工单位均应对基底标高进

9、行检查,垫层浇注过程中应及时对 垫层浇筑标高进行检查。 4、 存在问题:地下室基础土方开挖,边坡未采取放坡或围护支撑措施,且边坡堆载过大(钢筋) 。存在问题:地下室基础土方开挖,边坡未采取放坡或围护支撑措施,且边坡堆载过大(钢筋) 。 送桩不到位。送桩不到位。 工程桩单侧受力,易形成断裂。工程桩单侧受力,易形成断裂。 原因分析:土方开挖、地下室施工未按照经审核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或施工专项方案不合理。原因分析:土方开挖、地下室施工未按照经审核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或施工专项方案不合理。 技术交底不到位,易造成管桩因土体挤压位移,甚至出现断裂。技术交底不到位,易造成管桩因土体挤压位移,甚至出现断裂。

10、多桩送桩不到位时未及时联系设计解决或设计未及时调整桩长。多桩送桩不到位时未及时联系设计解决或设计未及时调整桩长。 预控措施或方法 : 土方开挖、地下室施工必须严格按照经审核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加强技术交底深度, 特别是土方开挖前一定要做好围护支撑或土体进行放坡处理,保证管桩土方开挖时因土体挤压受影响。 预控措施或方法 : 土方开挖、地下室施工必须严格按照经审核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加强技术交底深度, 特别是土方开挖前一定要做好围护支撑或土体进行放坡处理,保证管桩土方开挖时因土体挤压受影响。 送桩不到位或压桩困难时应及时联系设计重新明确桩长或压桩压力值。送桩不到位或压桩困难时应及时联系设计重新明确

11、桩长或压桩压力值。 图例中管桩应全数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和桩位复测, 对出现质量缺陷、 位移过大、 断裂的桩及时报设计, 由设计出处理方案。 图例中管桩应全数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和桩位复测, 对出现质量缺陷、 位移过大、 断裂的桩及时报设计, 由设计出处理方案。 土方开挖过程中,未挖到位工程桩,四周应卸荷均匀,达到受力平衡。土方开挖过程中,未挖到位工程桩,四周应卸荷均匀,达到受力平衡。 5、 存在问题:土方开挖方式不当,造成大面积管桩位移、倾斜,甚至出现断裂现象。存在问题:土方开挖方式不当,造成大面积管桩位移、倾斜,甚至出现断裂现象。 桩顶标高控制不严。 桩顶标高控制不严。 原因分析:土方开挖未按

12、照专项施工方案中明确的开挖程序实施(或方案中未明确土方开挖程序) 。原因分析:土方开挖未按照专项施工方案中明确的开挖程序实施(或方案中未明确土方开挖程序) 。 技术交底不彻底,未进行分层开挖,存有一次超挖现象。技术交底不彻底,未进行分层开挖,存有一次超挖现象。 在打桩过程中,因表层土质较差,桩机行走挤土造成已沉桩倾斜。在打桩过程中,因表层土质较差,桩机行走挤土造成已沉桩倾斜。 桩顶标高控制不力,未沉至设计桩顶标高,造成管桩埋置深度过浅。桩顶标高控制不力,未沉至设计桩顶标高,造成管桩埋置深度过浅。 施工单位对桩基施工、土方开挖自检自查不力,监理、工程部对土方开挖专项方案审核不严,桩基施工 和土方

13、开挖过程中检查验收和旁站不力,发现违规施工未及时制止并要求施工单位调整施工工艺。 施工单位对桩基施工、土方开挖自检自查不力,监理、工程部对土方开挖专项方案审核不严,桩基施工 和土方开挖过程中检查验收和旁站不力,发现违规施工未及时制止并要求施工单位调整施工工艺。 预控措施或方法:土方开挖必须严格按照经审核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分层开挖,且应控制每层开挖厚 度及开挖顺序(开挖顺序视工作面与土质情况,可从基坑的一边向基坑的另一边平行开挖,或从基坑两头 对称开挖,也可以从基坑中间向两边平行对称开挖,还可交替分层开挖,管桩密集区域应用人工开挖,以 免机械碰坏管桩。最后一层由人工开挖和修整) 。 预控措施或

14、方法:土方开挖必须严格按照经审核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分层开挖,且应控制每层开挖厚 度及开挖顺序(开挖顺序视工作面与土质情况,可从基坑的一边向基坑的另一边平行开挖,或从基坑两头 对称开挖,也可以从基坑中间向两边平行对称开挖,还可交替分层开挖,管桩密集区域应用人工开挖,以 免机械碰坏管桩。最后一层由人工开挖和修整) 。 管桩施工前,若地表层土质较差(淤泥层土质) ,则应作换土处理,同时应认真控制桩顶标高,必须达 到设计桩顶标高方可停止施打(有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设计处理) 。 管桩施工前,若地表层土质较差(淤泥层土质) ,则应作换土处理,同时应认真控制桩顶标高,必须达 到设计桩顶标高方可停止施打(有

15、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设计处理) 。 施工单位、监理、工程部(或监测单位)加强对管桩位移的监测,发现异常应及时报警或调整施工工艺。施工单位、监理、工程部(或监测单位)加强对管桩位移的监测,发现异常应及时报警或调整施工工艺。 已发生位移、倾斜的管桩必须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对存在质量缺陷的桩,及时报设计处理。已发生位移、倾斜的管桩必须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对存在质量缺陷的桩,及时报设计处理。 6、 存在问题:管桩顶未进行插筋灌芯处理(基础底板钢筋已经开始绑扎或绑扎完成) 。存在问题:管桩顶未进行插筋灌芯处理(基础底板钢筋已经开始绑扎或绑扎完成) 。 原因分析:未按设计要求和施工专项方案进行施工。原因分析

16、:未按设计要求和施工专项方案进行施工。 技术交底不到位,施工单位自身“三检” (即班组自检、交接班组互检、质检员专检)严重不到位。技术交底不到位,施工单位自身“三检” (即班组自检、交接班组互检、质检员专检)严重不到位。 工程部、监理监管不力甚至可以说失控。工程部、监理监管不力甚至可以说失控。 预控措施或方法:应认真熟悉设计图纸要求,坚持并加强施工单位“三检” 。管桩桩顶与承台的连接按 照预应力管桩标准图集03SG409 的规定,分截桩与非截桩处理:A、截桩处理的桩顶内应设托板及放入 钢筋骨架,托板应用 45mm 圆薄钢板,尺寸略小于管桩直径。浇灌桩顶设计标高以下的与承台或基础梁 砼强度等级的填芯砼,填芯砼浇灌高度图集规定是 1m,也可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钢筋骨架锚入承台的锚固 长度 La 按现行规范取值,如是抗拔桩取值为 50d 且不小于 500mm,且纵向筋应全部锚入承台。B、非截桩 处理钢筋骨架应沿灌桩圆周均匀布置,纵筋与管桩端板焊接锚入承台,应采用双面焊,焊缝长度大于 5d, 预控措施或方法:应认真熟悉设计图纸要求,坚持并加强施工单位“三检” 。管桩桩顶与承台的连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