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铁路施工危险源评价表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861718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37 大小:620.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管理铁路施工危险源评价表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建筑工程管理铁路施工危险源评价表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建筑工程管理铁路施工危险源评价表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建筑工程管理铁路施工危险源评价表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建筑工程管理铁路施工危险源评价表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管理铁路施工危险源评价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管理铁路施工危险源评价表(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工程管理铁路施工危险源评 价表 建筑工程管理铁路施工危险源评 价表 xxx 工区 危险源评价表危险源评价表 二一四年九月二一四年九月 危险源评价表编制说明危险源评价表编制说明 根据项目经理部及工区 xx 标各类施工及各类施工设施、机械设备和人员活 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调查结果,依据公司 E&OHSMS管理手册4.3.1危 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确定、程序文件中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确定管理控制程序有关规定,运用“作业条件风险 性评价法”(LEC 法)对调出的危险、有害因素的风险程度进行了评价。 由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均在工区大部分主体工程尚未正式开工的情况 下进

2、行的预辨识和预评价,工区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应急措施暂未完全进行培 训、演练,所以,在运用 LEC 法进行风险评价时,“发生事故可能性”(L)全 部取值“1”,也就是假设所有风险控制措施按计划全部落实到位;“暴露于危 险环境的频次”(E)大部分取值“6”,是因为当假设的危险情况出现的时候, 工作人员均在处于正常施工的状态;“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C),是考 虑该事故一旦发生,将会产生的后果程度。所以“风险值”(D)是在最佳管理 状态下的风险, 而不是工区的实际风险。 当任何风险控制措施落实不到位时, “发 生事故的可能性”(L)值至少发生 3 倍的变化,原“低风险”立即转化为“中 风险”,

3、原“中风险”立即转化为“高风险”,原“高风险”立即转化为“极高 风险”;原“极高风险”工点必须停工整改。 本危险源评价表只供工区在制定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方案时 提供依据,为工区在风险管控及危险源事前控制方面提供参考,工区安质部将会 在危险源实际监测过程中结合本单位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安全管理方案的编制和执行情况、队伍素质和现场实际,综合考虑“发生事故的 可能性”(L)值,从而准确判断本单位各类危险、有害因素的风险度,以采取 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实现安全生产。 关于危险源评价表中风险分级说明: I 级、II 级为“低风险”危险源,III 级为“中风险”危险源,I

4、V 级为“高 风险”危险源,V 级为“极高风险”危险源。 关于危险源评价表中“控制措施”说明: 为了使危险源控制措施标注更加简化,“控制措施”中采用“1、2、3、4、 5、6”进行标注。其中: 1、“1”代表“个人防护措施”; 2、“2”代表“运行控制”; 3、“3”代表“日常安全监督检”; 4、“4”代表“安全教育培训”; 5、“5”代表“应急预案”; 6、“6”代表“安全管理方案”。 通过对“隧道施工”、“桥涵施工”、“路基施工”中所有分部、分项工程 以及“模板工程”、“钢筋工程”、“预应力作业”、“砌体施工”、“起重吊装 作业” 、 “高处作业” 、 “临边作业” 、 “悬空作业” 、

5、“操作平台” 、 “脚手架” 、 “特 殊场所作业”、“季节性施工”、“施工用电”、“施工现场和生活区防火”、“材 料的储存运输”、“材料的储存运输”、“危险物品”、“施工机械”、“锅炉 及压力容器”、“临时建筑”、“施工便道”、“炸药库”、“交通运输”等施 工作业活动类型以及“办公管理活动” 、“餐饮活动”中 481 个危险源点的风险 评价,其中 : “低风险”危险源共 276 个,占 57.3%; “中风险”危险源 180 个, 占 37.4%,“高风险”危险源 25 个,占 5.3%。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危险源的风 险评价结果,是在假设所有风险控制措施全部落实到位、风险全部受控的条件下 的

6、结果。在风险控制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下,276 个低风险危险源,大部分即 转化为中度风险,180 个中度风险危险源也将全部转化为高风险,25 个高风险危 险源点,将转化为“极高风险”危险源,大部分需要停工整改才能确保危险源受 控。由此看来,铁路施工工程整体的危险性较高,需要引起全体管理人员和广大 员工的高度重视,严格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否则,发生一般及以上的各类安全事 故的风险极大。 危险源评价表 单位:xxx 编号:2014-09 序号 作业场所 工序 部位 危险源 可能导致 事故 LECD 风险 分级 控制措施 一一 隧道隧道 施工施工 1洞口工程 对边仰坡、工作面崩 塌、滑坡、偏压等情 况

7、未及时处理或加 崩塌 滑坡 161590III1-5 强防护 2 土方开挖违反作业 顺序要求 崩塌 滑坡 16742II1、3、4 3 施工机具失稳及安 全性能缺失 物体打击16742II1、3、4 4 高处作业台架失稳、 安全防护失效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161590III1、3、4 5 爆破方式方法不当, 防护措施不足、违规 处理火工产品 爆炸1640240IV1-6 6 超前地 质预报 工作面坍塌 坍塌 物体打击 161590III1-5 7 高出作业台架失稳、 安全防护失效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16742II1、3、4 8突泥、突水淹溺161590III1-5 9洞身开挖开挖方法选择不

8、当塌方161590III1-5 10 开挖循环进尺过大、 支护不及时 塌方1640240IV1-6 11 爆破作业时无安全 防护,爆破作业违章 操作 爆炸161590III1-5 12 装渣与运 输 作业区域机械、车辆 对人员的伤害 车辆伤害16742II1、3、4 13 粉尘及有害气体含 量超标 16318I3 14 支护与 加固 临时用电不符合要 求,工作面光照度不 足 触电161590III1-5 15 边坡变形超限失稳、 支护强度不足、工作 面坍塌 塌方1640240IV1-6 16 施工机具失稳及安 全性能缺失 物体打击16742II1、3、4 17衬砌 临时施工用电不符 合要求,作

9、业面光照 度不足 触电16742II1、3、4 18 衬砌时机选择不当、 与开挖工作面距离 过长 塌方16742II1、3、4 19 高处作业台架失稳、 安全防护失效 高处坠落16742II1、3、4 20 施工机具安全性能 缺失、下降 机械伤害16742II1、3、4 21 电线路短路、防水板 施工引发的火灾及 有毒有害气体 火灾 窒息 161590III1-5 22监控量测 监控量测方案不合 理,元器件损坏,采 集数据失真 塌方1640240IV1-6 23 监控量测工作面未 找顶,支护不及时, 照明光照度不足 物体打击161590III1-5 24 作业平台防护不到 位,个人防护用品未

10、按规定佩戴 高处坠落16742II1、3、4 25 施工安全性评价不 准 III1-5 26施工排水 富水和岩溶隧道安 装量测仪器或钻孔 作业时,出现突水突 泥等异常情况 淹溺161590III1-5 27 排水设备不足或损 坏,排水能力不够 淹溺16742II1、3、4 28 膨胀岩、土质地层、 围岩松散地段,施工 用水浸泡地基 坍塌161590III1-5 29 地表水渗漏及冲刷 边仰坡 坍塌161590III1-5 30 有水地段电缆线破 损漏电 触电161590III1-5 31 施工排出的水质不 符合要求,污染环境 环境污染16742II1、3、4 32 不良地质 和特殊岩 土土地段

11、 隧道 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不合理、开挖方法选 择不当 塌方1640240IV1-6 33 超前地质预测、预报 工作不到位,分析判 断不准确 塌方1640240IV1-6 34 初期支护施作不及 时,支护强度不足 塌方1640240IV1-6 35 量测数据失真,信息 反馈不及时 塌方1640240IV1-6 二二桥涵施工桥涵施工 36基础施工 地下管线、地下构筑 物等调查不明,盲目 施工 管线破坏 爆炸 161590III1-5 37 机械设备未按规定 进行检查验收 机械伤害16318I3 38 危险处所未按规定 设置防护设施和警 示标志 机械伤害16318I3 39 围堰施工时,对其变 形、

12、渗水和冲刷等情 况不进行监测或发 现问题处理不及时 溺水16742II1、3、4 40 钢板桩吊环焊接质 量不合格 物体打击16742II1、3、4 41 双壁钢围堰的尺寸、 强度、刚度、稳定性 和锚碇方法不能满 足施工要求 坍塌161590III1-5 42 基坑开挖未按规定 进行放坡 坍塌161590III1-5 43 基坑支护变形检查、 处理不及时 坍塌161590III1-5 44 基坑降水影响周围 建筑物,观测处理不 及时 建筑物倒 塌 161590III1-5 45 打桩机或钻机基底 不坚固 物体打击16742II1、3、4 46 挖孔桩护壁施工不 及时 塌方161590III1-

13、5 47 承台施工时平台及 支撑系统搭设、连接 不牢固 坍塌16318I3 48违规拆除沉井垫木坍塌161590III1-5 49违规进行爆破作业爆炸161590III1-5 50 作业人员不按规定 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物体打击16742II1、3、4 51施工现场违章用电触电161590III1-5 52墩台施工 塔吊基础不牢固;塔 吊未与桥墩基础进 行可靠连接 塔吊倾覆1640240IV1-6 53施工电梯超载运行电梯坠落161590III1-5 54 墩(台)身钢筋安装 无可靠地固定措施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16742II1、3、4 55 混凝土施工时模板 支撑不牢固 爆模161590II

14、I1-5 56 脚手架、工作平台搭 设不牢固 高处坠落161590III1-5 57 高处作业时上下重 叠施工,未按规定设 置防护棚等安全防 护设施 物体打击16742II1、3、4 58 模板及脚手架拆除 顺序及措施不当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161590III1-5 59起重吊装违规操作起重伤害161590III1-5 60 作业人员不按规定 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各类事故16742II1-5 61 高墩模板爬升体系 未设置保险装置 模板坠落161590III1-5 62桥位制梁 大型非标设备的设 计、制造、验收等不 符合要求 各类事故161590III1-5 63 支架的强度、刚度、 稳定性和

15、基础承载 力不足,排水不畅 支架倾覆1640240IV1-6 64 支架搭设完毕后未 进行验收,未进行支 架预压或预压荷载 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支架倾覆1640240IV1-6 65 挂篮拼装和拆除不 符合设计要求 挂篮倾覆1640240IV1-6 66挂篮锚固不牢挂篮倾覆1640240IV1-6 67 挂篮移位无限位装 置 挂篮倾覆1640240IV1-6 68 预应力张拉未设防 护屏障 物体打击16318I3 69 桥位制梁作业无防 风措施;雨季施工无 防雷击措施 高处坠落13721I3 70 水上作业无防护和 救生设施 淹溺16742II1、3、4 71 跨越公路、铁路施工 时无防护措施

16、交通事故1640240IV1-6 72施工现场违章用电触电131545II1、3、4 73 高处作业人员不按 规定佩戴劳动防护 用品;酒后或疲劳作 业 高处坠落131545II1、3、4 74 桥梁支座 安装 墩顶未设置防护栏、 步梯等安全防护设 施 高处坠落131545II1、3、4 75 支座在墩顶存放时 固定不牢 物体打击16318I3 76 选用的千斤顶不符 合要求 起重伤害16318I3 77顶落梁时违规操作起重伤害16742II1、3、4 78施工现场违章用电触电131545II1、3、4 79 高处作业人员不按 规定佩戴劳动防护 用品;酒后或疲劳作 业 高处坠落161590III1-5 80 支座安装无防风措 施;冬季无防滑措施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111515I3 81 桥面系及 附属工程 施工 桥面未设防护栏 高处坠落 161590III1-5 82 围栏、吊篮、人行道 和避车台支架灯安 装不牢固 物体打击161590III1-5 83 未按规定设置防坠 物设施 物体打击16318I3 84 有工程列车通过的 桥上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