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声现象复习课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860923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课件声现象复习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教学课件声现象复习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教学课件声现象复习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教学课件声现象复习课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教学课件声现象复习课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课件声现象复习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声现象复习课(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欢迎进入多媒体课堂,横道中学 物理组,声现象复习课,第一章,知识点: 1、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4、知道回声现象。,一、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声音,声波,空气,鼓膜振动,听小骨振动,听觉神经,大脑,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人耳听到声音的途径,大脑,骨传导,知识点:知道乐音的三要素。,三、 声音的特征,音调、响度、音色,乐音(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叫乐音,响度(强弱、大小),单位为 分贝(dB),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人耳与发声体的距离有 关。,音调(高低),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

2、越低,音调越低,音色(音品),声音与众不同的原因,频率的单位为 赫兹(Hz),越长、粗、松、厚,音调越低; 越短、细、紧、薄,音调越高;,你知道吗?,发声体,知识点:知道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四 、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在声源处,在传播中,在人耳处,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五、声的利用,声 现 象,声音是 什么,声音的 特征,人耳听不 到的声音,噪声,危害:,声音的产生 :,物体的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振动发声),声音的传播:,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接收:,耳朵

3、,声音的传播形式:,声波,声速 :,空气中约340m/s固体中最快,液体中慢,气体中最慢,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音色,与物体本身有关用示波器观察到不同音色声音的波形不同,来源:,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生活噪声,噪声的生理效应、噪声的心理效、噪声的物理效应,控制,从声源处,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的振动,从传播过程 中,隔声、吸声和消声,从人耳处,戴耳罩、耳塞、头盔等,应用:,噪声测温、除尘、除草、克敌、消声、探测病灶,人耳可听声的范围,20 Hz 20000Hz,定向性好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等,穿透

4、能力无损探伤(超声波诊断仪),危害,对人体造成危害产生恐惧、恶心、神经错乱,对机器设备、建筑物造成破坏,利用监测次声波可用来预报地震、台风和监测核爆炸,超声波的特点,次声波,回声定位:v=12St,回声,定义:,声音遇到障碍能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再次被我们听到, 就成了回声,产生,声音的反射,区分回声和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秒以上。,应用:,测距离,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声音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江苏宿迁2004 ),C,点击中考,2、关于声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芜湖2004 ),D,3、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南京市2004),C,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出的 B声音传播需要介

6、质,真空不能传声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北京朝阳2004),D,5、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小的是( )(长春市2004) A钢轨 B纯水 C木材 D空气,D,6、人们交谈时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表明 能够传声;鱼能被它们喜欢的声音吸引,表明 也能传声。 (福建漳州2004 ),空气,水,7、将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花,这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的。 (南京2004),振动,空气,8、指出下列情况中声音主要是靠什么传播的:(1)耳朵贴在枕头上,可以听到放在枕头下机械手表的“滴嗒”声,是靠 传播的

7、;(2)潜水员在水下听到岸边人的谈话声,是靠 传播的. (吉林2004),枕头,水,9、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米秒。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 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河北2001 ),340,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快,而且箭筒还可以起到共鸣箱的作用。,9、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节奏不同 (苏州2004 ),C,10、当火车进站时,工人师傅总是用铁锤敲打火车轮上的部件,听了发出的声音,便分辨出部件间是否有

8、松动,他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威海2004)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C,11、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_叫声音调高,_叫声响度大。(长春2004),12、老黄牛的叫声和蚊子的嗡嗡声从声音的三个特性进行比较,老黄牛发出的声音_大,蚊子发出的声音_高. (大连2004 ),水牛,蚊子,响度,音调,13、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 ,台下观众听到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传播的(江西2004),音色,空气,14、萍萍是位音乐爱好者,钢琴独奏或手风琴独奏她一听便能分辨,她区分的依据是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_不同;她用不同

9、的力弹琴时,发出声音的_不同. (泰州市2004),音色,响度,15、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 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 不同。 (2004年河北省),响度,音色,物体(钟)振动产生声音(钟声),16、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句中体现出的物理知识有: , 。 (写出两点) (哈尔滨2004),根据声音的音色可以判断是钟声,17、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 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

10、(1)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 (2) 。,振动,物体发声时振幅越大,响度越大,18、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 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连云港2004),D,19. 在雷雨来临之前,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由于 ( ) 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 B双耳效应 C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 D电光的速度比雷声传播速度大,C,20.为防治噪声,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中减弱噪声的是 ( ) A.将市区的工厂迁往郊外 B.市区内严禁车辆鸣笛 C.种草植树搞好城区绿化 D.在机器上安装消音器,C,再见,2011、9、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