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5859678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第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宏观经济学第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宏观经济学第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宏观经济学第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宏观经济学第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第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第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ppt课件(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第一节 失业 第二节 通货膨胀 第三节 菲利普斯曲线,.,2,第一节 失 业,一、失业及失业的分类 二、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三、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四、失业的治理,.,3,一、失业及失业的分类,失业指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失业率是指劳动大军中失业人数所占的比率。 凯恩斯认为,失业包括摩檫失业、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若失业仅限于摩檫失业和自愿失业则实现了充分就业。 自愿失业是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而形成的失业。非自愿失业是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4,失业的分类,摩檫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檫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结构

2、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5,自然失业率,西方经济学家通常以失业率高低作为衡量充分就业与否的尺度。 失业率指失业者人数对劳动力人数的比率。 充分就业是指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货币市场自发供求,.,6,二、失业的经济学解释,劳动供给曲线和劳动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均衡工资和均

3、衡就业量。 自愿失业是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而形成的失业。 非自愿失业是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劳动市场的均衡,W/P,0,N,Nd,Ns,(W/P)0,E0,N0,(W/P)1,N1,N2,(W/P)2,N3,.,7,P,0,y,P1,P2,0,W/P,N,NS,ND,N*,W/P0,没有伸缩性的工资导致非自愿性失业,.,8,三、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中国社科院2008年的一份调查显示,就业与社会保障成为城市居民最关心的社会问题,高失业率也成为了目前我国主要社会风险之一。 社会影响: 经济影响: 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将低于潜在国内生

4、产总值2个百分点。,.,9,“十一五”的头两年是劳动年龄人口增长最快的两年,也是就业压力最大的两年。,据中国社科院和国家信息中心预测显示,“十一五”期间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在500万到550万之间。如果农村每年的城市化水平提高1%,就要转移1000万劳动力,加上往年失业的人口,“十一五”期间有四、五千万劳动力需要就业。,.,10,国家信息中心高辉清博士对这个概念的描述是:“如果把知青返城算作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就业高峰,把上世纪90年代的国企工人下岗算作第二次就业高峰,那么,我国经济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导致第三次就业高峰已经到来,预计在2006年9月达到最高点,而且要蔓延“十一五”头2年。”,

5、第三次就业高峰,.,11,16岁以上人口增长达到高峰,劳动力资源增量有1700多万人。 发改委预计全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500万人,其中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约900万人,下岗人员460万人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40万人,按政策需在城镇安排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和退役军人约300万人。 而今年新增的岗位远不能满足就业需求:如果经济增长和就业弹性保持近年水平,今年可增加就业岗位800万个左右,加上自然减员提供的就业岗位,预计今年城镇可新增岗位仅有1100万个。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数量达1400万人.,2006年,劳动力供大于求压力进一步加大,.,12,据新华社报道,“2006年中国失业率大约在4.6以内,中

6、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将达900万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从2003年的83下降到2005年的72.6。” “目前国家公布的失业率只统计了城镇失业情况,并没有包括现在农村的1.5亿富余劳动力。如果把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算入,我国失业率就要高达20%。”,新增就业压力大、转移就业压力大、再就业压力大、总量规模压力大,.,13,人才招聘市场人头攒动,.,14,.,15,第二节 通货膨胀,一、价格水平与通货膨胀率 二、通货膨胀的分类 三、通货膨胀的原因 四、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五、通货膨胀的治理,.,16,一、价格水平与通货膨胀率,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称为通货

7、膨胀。 价格水平描述整个经济中各种商品和劳务价格的总体平均数,价格水平是用价格指数来衡量的。主要有GDP折算指数、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 通货膨胀率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17,我怎么就感觉不到物价指数降了?,说起去年的物价,南京的李女士印象中只有一连串的“涨”字:房价涨了、水价涨了、气价涨了、学校杂费涨了、公交涨了、出租车涨了、看病吃药涨了这让居家过日子的她心理上有些承受不了。不过,江苏省物价局昨天公布的2009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是2.1,这与2008年的4.1相比,涨幅回落了一半。对这样的数字,李女士有点不理解。,.,18,物价指数200

8、8年上涨4.1,2009年上涨2.1,打个比方:“如果说去年物价水平从一楼涨到了四楼,那么今年就是涨到了六楼,只不过去年涨了4层楼,今年涨了2层楼。” 居住类价格涨势最猛,但食品类价格上涨力度减弱了。去年公用事业集中涨价也拉动了物价指数的上涨。出现小幅下跌的是家电价格,空调器、电冰箱、汽车、电视机、手机价格分别下降0.3、0.3、5.6、9.5、21.6。药品降价力度较大,统计的西药、中成药价格分别下降2.2、2.4。 房地产价格未能合理算入物价指数,专家这样解释:,.,19,例如,商品房价格目前是百姓生活开支中最不容忽视的部分,然而,在现行的“居住类”指数中,却并不包括房价这一最受关注的指标

9、,只包括建房及装修材料、房租、自有住房的维修、水电气燃料等。 其次,统计的抽样选择也有很大影响。 例如在2009年的指数中,西药、中成药价格分别下降2.2、2.4,但百姓却没觉得药价负担有所减轻。因为,所监测的药品品种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为百姓常用药,这些都是关系到数字是否客观的重要因素。,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体系自身与生活存在脱节,.,20,.,21,.,22,根据价格传导规律,PPI对CPI有一定的影响。PPI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品。 产业链可以分为两条:一是以工业品为原材料的生

10、产,存在原材料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传导。另一条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产,存在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食品的传导。在中国,就以上两个传导路径来看,目前第二条,即农产品向食品的传导较为充分,,2006年以来粮价上涨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但第一条,即工业品向CPI的传导基本是失效的。由于CPI不仅包括消费品价格,还包括服务价格,CPI与PPI在统计口径上并非严格的对应关系,因此CPI与PPI的变化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是可能的。CPI与PPI持续处于背离状态,这不符合价格传导规律。价格传导出现断裂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品市场处于买方市场以及政府对公共产品价格的人为控制。,.,23,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工业品价格向最

11、终消费价格传导有两种可能情形:一是在卖方市场条件下,成本上涨引起的工业品价格(如电力、水、煤炭等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最终会顺利传导到消费品价格上;二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由于供大于求,工业品价格很难传递到消费品价格上,企业需要通过压缩利润对上涨的成本予以消化,其结果表现为中下游产品价格稳定,甚至可能继续走低,企业盈利减少。对于部分难以消化成本上涨的企业,可能会面临破产。可以顺利完成传导的工业品价格(主要是电力、煤炭、水等能源原材料价格)目前主要属于政府调价范围。在上游产品价格(PPI)持续走高的情况下,企业无法顺利把上游成本转嫁出去,使最终消费品价格(CPI)提高,最终会导致企业利润的减少。,

12、.,24,二、通货膨胀的分类,1、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分类 温和的通货膨胀,指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以内。 奔腾的通货膨胀,指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以上和100%以内。 超级通货膨胀,指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0%以上。,2、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分类 平衡的通货膨胀,即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相同比例上升。 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即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3、按照人们的预料程度加以区分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预料之中的通货膨胀具有自我维持的特点,有点像物理学上的运动中的物体的惯性,因此,又称为惯性的通货膨胀。,.,25,2010年我国消费物价指数上涨,2010年7月

13、居民消费价格(CPI)突破3%警戒线,随后节节升高。11月 CPI同比上涨5.1%,环比上涨1.1%;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1%,环比上涨1.4%。数据显然已经超出了市场预期,5.1%的CPI增速创下28个月的新高,居民物价满意度降至11年来最低。目前通胀的压力巨大。 2011年2月CPI同比上涨4.9% PPI涨7.2%食品价格上涨11%,.,26,.,27,三、 通货膨胀的原因,1、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 2、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3、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4、结构性通货膨胀 5、通货膨胀的持续,.,28,1、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表示流通中货币过量增长。结果一是物价水

14、平上涨,二是货币贬值。 根据货币数量论, (quantity theory of money)经济中存在的货币供应量决定了货币价值和物价水平,因而货币量增长是通货膨胀主要原因。现代货币学派代表人弗里德曼有一句名言:“通货膨胀永远而且到处是一种货币现象”。,.,29,我国2008年货币流通速度,现金(M0)流通量为14,653亿元, 广义货币(M2)为134,610亿元, M0的流通速度为6.0, M2的流通速度为0.66,现金平均每年被换手6次,广义货币每年换手不到0.7次。,.,30,交易方程式(equation of exchange),MV = PY, P=MV/Y, 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不

15、变,且收入处于其潜在的水平上,则通货膨胀的产生主要是货币供应增加的结果。 现代货币学派认为:货币供应量增长在短期内决定产出水平,在长期决定物价水平。,.,31,通货膨胀的总供求解释,在总供求框架中,其它条件不变时,任何移动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因素,都可能导致物价水平变动。,通货膨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32,2、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Y,AD1,P1,0,AS,Y1,P,E1,.,33,我国4次通货膨胀高峰及其原因,(1)1980高峰(6%) 高额的财政赤字。1980年财政赤

16、字为127.5亿元。 货币超额投放。货币流通增长率1980年为22.6%。,(2)1985高峰(8.8%) 信贷规模膨胀银行贷款余额增长率1985年为23.9%。 货币超额投放。货币流通增长率1985年为19.8%。,(3)1988高峰(18.5%) 政策调控导致货币超额投放。为了启动经济,1988年货币流通量增长了31.8%。 通胀预期导致抢购,需求膨胀,引起较高的通胀。,(4)1994高峰(21.7%) 政策调控导致货币超额投放。为了启动经济,1992年货币流通量增长了43.2%。 投资高增长导致货币超额投放。社会投资增长率93年为12.1%。,.,34,3、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成本提高而引起的价格水平持续而显著的上涨。 包括工资推动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通货膨胀。,工资推动通货膨胀 是指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造成的过高工资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利润推动通货膨胀 是指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利用市场势力谋取过高利润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35,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