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标准的构成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5859619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3.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建设标准的构成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工程建设标准的构成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工程建设标准的构成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工程建设标准的构成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工程建设标准的构成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建设标准的构成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建设标准的构成ppt课件(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建设标准 编写要求,.,一、标准及其作用 二、标准制定原则 三、标准编写要求 四、案例分析,主要内容,.,一、标准及其作用,.,标准化和标准,标准化:为了在既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促进共同效益,对现实问题和潜在问题确立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条款以及编制、发布和应用文件的活动。 注:标准化的主要效益在于为了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预期目的改进他们的适用性,促进贸易、交流以及技术合作。,.,标准化和标准,标准:通过标准化活动,按照既定的程序经协商一致制定,为各种活动及其结果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供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文件。 注: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是标准形成的基础。,.,标准的作用,约束 引导

2、,规范秩序 保证质量 提高效率 保障安全,.,标准的特点,内容适用性 技术先进性 经济合理性 相互协调性 编写规范性,.,二、 标准 制定原则,.,标准制定的7项原则,符合法律法规 贯彻国家政策 以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成果为依据 结合国情 协商一致,共同确认 相关标准协调配套,避免重复或矛盾 符合标准编写规定,.,标准编写依据,关于印发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的通知(建标2008182号); 适用于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编写,企业标准可参照执行; 2008年10月7日修订稿。,.,三、标准编写要求,.,格式规范:表达形式符合规定,典型用语; 逻辑严谨:内容表述符合逻辑,思维严谨; 结构

3、清晰:技术内容排列有序,章节清楚; 用词简明:执行程度用词恰当,概念不变; 规定明确:最终要求直接规定,重点突出。,标准编写要求 (20字方针),.,标准的构成,1 前引部分 2 正文部分 3 补充部分 4 说明部分,.,前引部分,1)、封面 2)、扉页 3)、公告 4)、前言 5)、目次,.,封面,.,扉页,.,公告,.,前言,.,目次,.,英文目次,.,正文部分,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3) 技术内容,.,1) 总则,制订标准的目的 标准的适用范围 标准的共性要求 执行相关标准的要求,.,标准的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是标准的使用界线,应准确具体,不能与相关标准的适用范围交叉或重叠。 适用

4、范围应与标准的名称及其规定的技内容相一致,避免“大套小” 或“小装大”。 在包括的范围中,有不适用的内容时,应规定标准的不适用范围。,.,标准的共性要求,应为涉及整个标准的基本原则,或是与大部分章、节有关的基本要求。 当内容较多时,可独立成章。,.,与相关标准关系,.,除应符合本标准(规范或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术语和符号,术语术语名称、英文名称、 定义 (按条编号) 符号符号和涵义(按字母顺序排列) 包括:数字符号、文字符号、 字母符号、代号、 图形符号,.,技术内容,1)呈述结果:应规定需要遵守的准则和达到的技术要求以及采取的技术措施,不得叙述其目的或理由。 2)

5、定性定量:定性和定量应准确,并应有充分的依据。 3)文字优先:纳入标准的技术内容应成熟且行之有效。凡能用文字阐述的,不宜用图作规定。,.,技术内容,4)协调一致:标准之间不得相互抵触,相关的标准条文应协调一致。不得将其它标准的正文作为本标准的正文或附录。 5)结构清晰:章节构成应合理、层次划分应清楚、编排格式应符合统一要求。 6)简洁无误:技术内容表达应准确无误,文字表达应简练明确、通俗易懂、逻辑严谨,不得模棱两可。,.,技术内容,7)用词准确:表示严格程度的用词应准确。 8)表述一致:同一术语或符号应始终表达同一概念,同一概念应始终采用同一术语或符号。 9)公式不推:公式应只给出最后的表达式

6、,不应列出推导过程。在公式符号的解释中,可包括简单的参数取值规定,不得作其他技术性规定。,.,强制性条文,应为直接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环境保护、能源资源节约和其他公共利益,且必须严格执行的。 完整的条(款)。 采用黑体字标志。,.,标准的层次划分和编号,.,标准的层次划分和编号,章:是标准的分类单元,相关内容的若干节组成“章”; 节:是标准的分组单元,相关内容的若干条组成“节”;当内容复杂或层次过多时,可在“节”内用数字“”、“”组成次分组单元,编号连续; 条:标准的基本单元,只表达一个具体内容或规定; 款:是“条”的进一步细化,只有当“条”所包含的层次较多时,才细分为款; 项:是

7、“款”的进一步细化,只有当“款”所包含的层次较多时,才细分为项;项以下不再细分。,.,标准的层次划分和编号,1 总则 2 术语与符号 3 材料 4 基本设计规定 5 构件计算 6 连接设计,7 方木与原木结构 8胶合木结构 9 轻型木结构 10 防火设计 11 木结构防护,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表和注的编写3.2.8 采暖对冻融的影响系数应符合表3.2.8的规定。 表3.2.8 影响系数t (mm),注:1 外墙指; 2 *指。,.,公式的编写,3.2.9 预应力直线钢筋由于锚具变形和预应力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可按下式计算: = (a / l) E (3.2.9 ) 式中:

8、预应力损失值(MPa); a钢筋内缩值(mm); l 张拉端至锚固端之间的距离(mm); E钢筋弹性模量(MPa)。,.,图的编写,.,计量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基本单位:长度m,质量kg,时间s 导出单位:压强Pa,光照度lx,电压V m、mm (M) kkg 、kV、kW (Kg) Pa (pa) lx (Lx),.,表述要求举例,1、长度应为5m,时间不得大于45s 2、高度应大于或等于12m ( 米、秒 ) =高度不得小于12m ( 低于、高于) 3、高度宜为2m3m (不应小于23m) 4、30%50% ( 30 50% ),.,补充部分,1) 附录 2) 标准用词用语

9、3) 引用标准名录,.,附录,附录内容属于标准的组成部分,与正文具有同等的效力; 附录内容应与正文有关,并被正文中的条文所引用; 附录的层次划分和编号方法与正文相同,编号应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编排; 每一附录视同独立章。,.,标准用词和用语,标准的用词和用语说明应采用规定的典型格式 标准条文中,“条”、“款”之间承上启下的连接用语,宜采用“符合下列规定”。,.,.,用词用语,必须 严禁 应 不应 不得 宜 不宜 可 “应符合的规定” “应按执行”,.,引用标准名录,被正文中引用过的,不包括条文说明中的 排列顺序: 工程国标GB50001; 产品国标GB1; 工程行标CJJ;JGJ ;

10、JT; TB 产品行标CJ;JG ;其他,.,引用标准原则,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地方标准,.,条文说明,条文说明能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正文的意图。 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条文说明 编写要求,1)条文规定的目的和理由是什么? 2)做出规定的主要的依据是什么? 3)执行本条时注意的事项是什么? 4)不得做补充规定或加以引伸。 5)不得写涉及国家规定的保密内容。 6)不得写有损公平、公正原则内容。,.,四、案例分析,.,例:3.1.2 修补时应尽量做到与原结构一致。 改:3.1.2 修补时应(宜)与原结构一致。,例:3.1.4 应做到平整、彻底干燥。

11、改:3.1.4 应平整、干燥。,例:3.1.6 应认真做好墙体的加固。 改:3.1.6 应对墙体进行加固。,.,例:3.1.2 塔吊司机应身体健康,能适应高处作业环境。 改:3.1.2 塔吊司机应能适应高处作业环境,应持证上岗。,例:5.2.6 遇大风、雨、雪、雾等天气,应停止室外除锈作业。 商:5.2.6 当遇6级及以上大风、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室外除锈作业。,.,例:6.4.1 桥梁布置应考虑运营和养护作业条件,设置照明、消防、检修等附属设施。 改:6.4.1 桥梁布置应根据运营和养护作业条件,设置照明、消防、检修等附属设施。,例:4.2.1 结构选型与构造设计应充分考虑耐久性要

12、求。 改:4.2.1结构选型与构造设计应根据地域环境进行耐久性设计。,.,例:6.1.1 应符合下述规定; 应遵守如下规定。 应注意以下事项。 改:6.1.1 应符合下列规定:,例:6.1.3应符合下式规定: A+B=C (6.1.3) 例:6.1.3应符合下列公式规定: A+B=C (6.1.3-1) X+Y=Z (6.1.3-2),.,例:5.1.1 本方法可适用于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加固。 改:5.1.1 当加固混凝土受弯构件时,可采用截面增大加固法。,例:5.2.6 开关是否灵活。 改:5.2.6 开关应灵活。,.,例:H结构加固前、后界面高度。 改:H结构加固前后界面高度。 例:A截面受

13、拉区、受压区新、旧纵向钢筋 截面面积。 改: A截面受拉区和受压区的新旧纵向钢筋截面面积。,出入口出、入口出口、入口国内外国内、外国内、国外上下层上、下层上层、下层,.,文字符号 章节划分,.,完善条件状态用语,.,完善条件状态用语,.,括号(打开或放条文说明),.,括号(打开或放条文说明),.,用词(缺少),.,用词(缺少、不准确),.,其他,.,其他,.,结语,.,标准制定的7项原则,符合法律法规 贯彻国家政策 以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成果为依据 结合国情 协商一致,共同确认 相关标准协调配套,避免重复或矛盾 符合标准编写规定,.,核心和重点,1)呈述结果 2)定性定量 3)文字优先 4)协调一

14、致 5)结构清晰 6)简洁无误 7)用词准确 8)表述一致 9)公式不推,.,格式规范:表达形式符合规定,典型用语; 逻辑严谨:内容表述符合逻辑,思维严谨; 结构清晰:技术内容排列有序,章节清楚; 用词简明:执行程度用词恰当,概念不变; 规定明确:最终要求直接规定,重点突出。,标准编写要求 (20字方针),.,用词用语,必须 严禁 应 不应 /不得 宜 不宜 可,.,主要问题,概念不清:不采用术语标准中的内涵,一项标准中概念前后不一致。 交叉矛盾:不注意相关标准的规定、照抄照搬、引用不规范,章节划分不合理。 技术条款规定不合理、可操作性差:技术规定缺乏理论依据及实践经验支撑。 过度标准化:脱离了标准化的本质要求。,.,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