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震视图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幻灯片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5853620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眼震视图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眼震视图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眼震视图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眼震视图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眼震视图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眼震视图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震视图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幻灯片(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眼震视图结果分析与临床意义,眼震视图的应用价值,(一)支持诊断 如单侧周围性前庭损伤、BPPV的诊断,及前庭系统中周围性和中枢性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术前评估 如听神经瘤、人工耳蜗植入术术前前庭功能评估 (三)发现前庭功能异常并定位诊断 (四)即使结果正常也不能排除前庭功能障碍,前庭功能检查的适应症,任何原因所致的眩晕症 听力损伤,特别是低频听力损伤者 空间定向障碍(包括飞行人员发生严重错觉者) 可疑小脑病损 颅骨外伤 脑供血不足,特别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者 运动病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或可疑占位病变 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眼球运动异常或可疑异常,前庭功能检查禁忌症,眩晕急性发作期,不做诱发

2、试验,可做自发试验 颅内压增高 脑血管意外急性期 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精神病患者、智力障碍,前庭功能检查内容,凝视试验(Gaze Test) 扫视试验(Saccade Test) 平稳跟踪试验(Tracking Test) 视动性眼震试验(Optokinetic Test,OKN) 温度试验(caloric test) 位置性试验(Positional Test) 变位性试验(Positioning Test),一、视眼动系统检查:,二、前庭眼动系统检查:,三、诱发性眼震试验:,四、自发性眼震试验(Spontaneous nystagmus test),评估前庭中枢通路

3、,评估前庭周围通路,自发性眼震试验(Spontaneous nystagmus test),定义:指在自然状态下,无需通过任何诱发措施即已存在的眼震。 结果分析: 无自发性眼震正常 固视出现自发性眼震前庭中枢性异常 固视消除出现自发性眼震前庭周围性异常 注:在明室睁眼条件下,正常人无自发性眼震;在暗室闭眼条件下有近1/3的人有自发性眼震,强度 6/s可能是异常的。,自发性眼震鉴别表,凝视试验(Gaze Test),主要测试受试者眼位维持系统的功能。 方法:分别注视上下左右各20位置靶点,每个位置记录眼动20秒以上。 正常结果:无眼震或仅有SPV6/s的眼震。,凝视试验(Gaze Test),异

4、常结果及临床意义 凝视试验(+)多提示中枢性前庭病变,如小脑绒球、小脑蚓部、基底部及后颅凹病变。 常见异常情况: 1.凝视性眼震(双侧对称) 常见于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小脑萎缩、药物和酒后48小时内等 2.凝视性眼震(双侧不对称)Brun眼震,常见于脑桥小脑角肿瘤,脑干和小脑同时受损产生眩晕引发的眼震。 3.凝视性眼震(单侧) 于自发性眼震鉴别,凝视性眼震固视消除时减弱或消失。,4. 急跳性眼震 定位于小脑或基底核,常见于多发性硬化、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脊髓小脑变性等 5. 周期交替性眼震 常见于颅底枕颈椎结合部病变、多发性硬化等 6. 下跳性眼震 定位于小脑后中线和延髓下段 7.上跳性眼

5、震 定位于延髓、前小脑蚓部的中枢性病变 8.先天性眼震,凝视试验(Gaze Test),扫视试验(Saccade Test),又称视辩距不良试验(Ocular Dysmetria Test),或称定标试验,主要用于评定视眼动系统快速跟踪目标方向的能力。,扫视试验:正常,峰速度 准确度 潜伏期,分析参数及正常结果判断,扫视神经传导通路示意图,潜伏期延长 :常提示额叶或额顶叶大脑皮层、基底核等病变。 慢扫视眼动 :病变定位于基底核、脑干、小脑等中枢部位以及眼动神经及眼肌。 核间性眼肌麻痹:眼内收肌侧内侧纵束病变,常见于多发性硬化。 视辨距不良(欠冲、过冲,侧冲) :多提示脑干、小脑病变。 扑动:多

6、提示脑干、小脑功能障碍。,欠冲,过冲,异常结果分析,异常结果分析,慢扫视眼动 :病变定位于基底核、脑干、小脑等中枢部位以及眼动神经及眼肌,临床常见于药物中毒、橄榄脑桥小脑萎缩、脊髓小脑退行性变、帕金森病、进行性核上性麻痹、Huntington舞蹈病等。 视辨距不良(欠冲、过冲,侧冲) :多提示脑干、小脑病变。其中欠冲常提示小脑绒球病变,过冲多为小脑蚓部病变,侧冲常提示外侧延髓或小脑病变,临床多见于同侧小脑后下动脉闭塞(Wallenberg综合征,向患侧过冲)。 潜伏期延长 :常提示额叶或额顶叶大脑皮层、基底核等中枢部位病变(易受药物及患者注意力分散等因素影响)。 失共轭性眼震:斜视或核间性眼肌

7、麻痹 :多核间性眼肌麻痹多见于多发性硬化、累及脑干的脑血管意外或第四脑室肿瘤等。,平稳跟踪试验(Ocular pursuit Test),主要测试物体在视野中连续运动引起的眼的反射性摆动。,平稳跟踪试验(Ocular pursuit Test),眼动曲线分型: I 型 :正常型,为光滑正弦曲线。 II 型 :正常型,为光滑正弦曲线上附加少量阶梯状扫视波。 III 型 :异常型,曲线不光滑,呈阶梯状,为较多扫视波叠加其上所致。 IV 型 :曲线波形完全紊乱。,平稳跟踪试验(Ocular Pursuit Test),平稳跟踪试验临床意义,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病损均可引起平稳跟踪试验的异常 双向(对称)

8、性的跟踪不良:病变多在小脑、纹状皮质和脑干。 单向(不对称)性的跟踪不良:病变多在同侧枕叶、顶部皮质和额叶,也可见于急性单侧周围性前庭损伤。,视动性眼震试验(Optokinetic Nystagmus Test ),当注视物体向一个方向连续运动所诱发的急跳型眼震。是评估和检查视眼动系统功能状态的重要手段。 正常结果:75%,OKN)是一种生理反射现象,慢相为追踪反射引起由跟踪系统完成,快相为大脑皮层的矫正反射,由扫视系统完成。,诱发的眼震方向与视标运动方向相反。,视动性眼震试验(Optokinetic Nystagmus Test ),异常结果分析: 视动单侧减弱或消失 视动双侧均减弱或消失

9、方向逆反,视动性眼震试验临床意义,OKN异常原因主要是前庭中枢性病变,但前庭周围性病变的急性病损期也可见到OKN异常,视动性眼震试验临床意义,OKN异常原因主要提示前庭中枢性病变,但前庭周围性病变的急性病损期也可见到OKN异常 皮层、间脑、脑干、小脑广泛性病变 脑干、小脑一侧病变 急性单侧迷路病变,位置性试验(positional test),主要检测受试者头部位于不同位置时是否能够诱发出眼震,前庭功能紊乱的重要表现之一。,位置试验(positional test),异常结果判断原则 水平性位置性眼震 垂直性位置性眼震,固视消除时是否存在眼震,正常,中枢病变,某一头位时方向是否改变,至少一个头

10、位 眼震强度6/s,末梢病变 无确切定位,是,是,否,是,否,位置试验病理性水平性眼震的判断原则,一、水平性位置性眼震,否,固视消除时是否存在眼震,正常,中枢病变,至少一个头位 眼震强度9.9/s,是,否,是,位置试验病理性垂直性眼震的判断原则,否,一、垂直性位置性眼震,变位性试验(positioning test),主要用于检测受试者在头位迅速改变过程中或其后短时间内出现的眼震 常用有Dix-Hallpike试验和滚转试验(Roll Test) 诊断BPPV的特异性试验,临床意义 为前庭系或累及前庭系的器质性疾病的客观表现。 一些前庭终器疾病从自发性眼震转变为位置性眼震,表明病情趋于缓解。

11、可提示患耳的前庭功能状态:快向指向患耳激惹状态 快相指向健耳抑制状态 4. 鉴别前庭中枢或外周病变,体位试验,温度试验(Caloric Test),唯一可评定单侧半规管功能的试验 通过将冷、温水或空气注入外耳道诱发前庭反应 根据眼震的慢相角速度SPV来分析反应强弱,评价半规管功能。,温度试验(Caloric Test),分析参数及正常结果判断 1.灌注过程重点分析3个时间段: 灌注开始后1015秒间隔:有无自发性眼震 灌注后6090秒:观察眼震峰反应 固视开始后即刻:是否存在固视抑制,温度试验(Caloric Test),2. 双侧耳冷热试验结果分析参数 以慢相角速度(SPV)作为参数评价一侧

12、半规管轻瘫(Unilateral Weakness,UW或Canal Paralysis,CP)、优势偏向(Direction Preponderance,DP)和固视指数(Fixation Index,FI)。 眼震方向遵循COWS原则。,温度试验(Caloric Test),3. 正常结果 双侧冷热反应适当,大致相等、对称,无CP和DP.参数正常值:CP25%,DP30%,FI60%。 固视抑制:正常人固视抑制(),温度试验(Caloric Test),一侧或双侧前庭反应减弱:一侧减弱几乎都是弱侧耳病损,双侧减弱可见于前庭周围性损害(如双耳病变)或中枢性病变 (眼震)优势偏向(DP):无特

13、异性 前庭反应亢进:一侧亢进,多见于一侧前庭周围性 损害。单纯双侧亢进可见于精神紧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温度试验(Caloric Test),双侧前庭反应亢进伴节律失调,见于中枢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如前庭小脑病变) 垂直眼震: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反向眼震: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脑干病变,尤其前庭神经核受累可能性大) 注视抑制减弱(失败):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需排除药物中毒、物质代谢作用、皮层觉醒性低等),前庭中枢性异常ENG结果分析,中枢性自发性眼震 中枢性凝视性眼震 中枢性位置性眼震 视辨距不良 视(平稳)跟踪异常 视动异常 温度试验正常或异常 视觉抑制失败,前庭周围性异常ENG结果分析,

14、周围性自发性眼震 周围性凝视性眼震 周围性位置性眼震 一侧或双侧温度试验减弱或无反应 CP(R/L)20% 扫视、视跟踪、视动试验正常或基本正常,不典型结果分析,一侧前庭反应减弱/功能减退 可见于梅尼埃病,一侧前庭器官病变或第VIII颅神经病变 双侧前庭反应减弱/功能减退 可见于耳毒性药物,双侧听神经瘤,梅尼埃病,有时也见于CNS病变,不典型结果分析,潜伏性眼震凝视、位置试验SPV 6s ,而其它试验均正常。 临床意义不大 视辨距不良 平稳跟踪异常 视动性眼震异常,不典型结果分析,中枢性凝视性眼震 中枢性位置性眼震 周围性位置性眼震 优势偏向临床意义不大,ENG报告提示内容,前庭中枢性异常 前

15、庭周围性异常 混合性异常(前庭中枢性异常前庭周围性异常) 不典型结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前庭中枢性异常 中枢性自发性眼震 中枢性凝视性眼震 中枢性位置性眼震 视辨距不良(水平定标欠射过冲,峰速正常) 视跟踪异常(水平跟踪IIIIV型) 视动异常(视动双侧不对称,视动减振) 温度试验正常或异常(前庭反应减弱或消失,CP异常) 注视抑制失败 前庭周围性异常,脑干梗塞,前庭中枢性异常 中枢性自发性眼震 中枢性凝视性眼震 中枢性位置性眼震 视辨距不良(水平定标欠射过冲,峰速正常) 视跟踪异常(水平跟踪IIIIV型) 视动异常(视动双侧不对称,视动减振) 温度试验正常或异常(前庭反应减弱或消失,CP异

16、常) 注视抑制失败,皮层(额顶枕叶)及基底节梗塞,前庭中枢性异常 如梗塞面积较小可无明显异常。当患者合并内耳或前庭神经损害时可同时合并前庭周围性异常。,良性位置性性眩晕,前庭周围性异常 扫视、跟踪、视动试验正常 周围性自发性眼震、周围性凝视性眼震、周围性位置性眼震 一侧前庭反应减退或消失,梅尼埃病,前庭周围性异常 扫视、跟踪、视动试验正常 周围性自发性眼震、周围性凝视性眼震、周围性位置性眼震 单双侧前庭反应减退或消失或正常。,前庭神经炎,前庭周围性异常 扫视、跟踪正常,视动试验一侧减弱 周围性自发性眼震、周围性凝视性眼震、周围性位置性眼震 单双侧前庭反应减退或消失,眼震优势偏向。,慢性中耳炎、迷路炎、迷路瘘管伴眩晕,前庭周围性异常 扫视、跟踪、视动试验正常 周围性自发性眼震、周围性凝视性眼震、周围性位置性眼震, 健患侧前庭反应减退或消失,眼震优势偏向。,特发性耳聋,前庭周围性异常 扫视、跟踪、视动试验正常 周围性自发性眼震、周围性凝视性眼震、周围性位置性眼震 健患侧前庭反应减退或消失,眼震优势偏向。,脑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