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常见疾病幻灯片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5853526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常见疾病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新生儿常见疾病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新生儿常见疾病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新生儿常见疾病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新生儿常见疾病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常见疾病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常见疾病幻灯片(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常见疾病,目标: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与不适症状的预防与护理技能,1,新生儿先天生理现象,1、新生儿胎记 2、新生儿乳房肿大 3、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 4、新生儿童秃 5、新生儿产瘤 6、新生儿乳牙早萌 7、新生儿假月经 8、新生儿马牙,2,新生儿胎记,有些新生儿出生后背部、腰骶部、臀部等处皮肤上有色素斑,俗称胎记。大多数会在26岁自行消失,不留疤痕,极少数会维持到成年,或有病理反应。,3,新生儿童秃,什么是“童秃”? 胎儿在母亲的子宫里发育到5-6个月时,全身就有了浓密的胎毛,以后若脱落过多,出生时就显得头皮光秃秃的,或者稀稀拉拉长着又黄又软的头发,称为“童秃”。其实“童秃”是一种正常现象

2、,宝宝到一岁左右,头发就渐渐增多,到两岁的时候,就和一般宝宝一样浓密乌黑了。,4,头发的生发与遗传有关 从头发的颜色,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东西方人拥有不同的头发。东方人的头发一般为黑色;西方人,尤其是白种人的头发,可以说是色彩丰富。同样,每个新生儿头发的多少是有个体差异的,某些新生儿头发稀疏是生长过程中一种正常的暂时现象。以后的头发生长发育是否乌黑靓丽则很大一部分与父母遗传有关。比如遗传性早秃(hereditary alopecia)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5,“童秃”的头发护理 1.保持头发清洁 有的父母见宝宝头发稀疏,不敢给他们洗头,担心洗头会使原本稀少的头发脱落,使头发更稀少。其实,头发也

3、在新陈代谢:有的生长,有的脱落。在洗头过程中脱 落的头发就有衰老的,因此不必担心。如果长期不洗头,油脂及汗液等分泌物就会刺激头发,引起头皮瘙痒及继发感染,反而要掉更多的头发。 只有经常给宝宝洗头,保持头皮的清洁卫生,才能促进头发生长。洗头时要选用婴儿肥皂或浴液,洗时用手轻轻按摩头皮。但不要揉搓头发,以免头发纠结在一起。最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一般而言,一周洗一次头即可,南方天气热,可多洗两次,但不必天天清洗。,6,2.充足营养 很多人的头发发育不好与营养有关,营养不良缺乏某些营养物质,会使头发软、黄、稀疏。所以要加强全面充足的营养。 3.适当活动,提高体质 经常参加室外活动,适当的阳光照射和新

4、鲜空气,对婴儿身体全面发育有利,对头发的生长也有好处。 4.对于伴随症状的“秃枕”要及时就医 有些婴儿出生时头发颇多,但几个月后,枕部头发逐渐脱落,出现“枕秃”,而且还有多汗、烦躁等现象,除了因仰卧睡觉致压迫性脱发外,还应注意是否有缺乏维生素和钙元素引起佝偻病的可能,如有症状要及时诊治。,7,新生儿产瘤,有的新生儿头部可摸到一个肿起的小包块,这是因为小儿的头通过母亲狭窄的产道时受到挤压,挤压的部位发生皮下水肿所致。水肿部位不定,无一定界限式波动,用手去压有凹陷,可跨越骨缝,出生后数天内会自行消失,此种情况称为新生儿产瘤。 有的新生儿头部摸到的小包块有界限式波动,用手去压无凹陷,不超过骨缝,生后

5、几个月才会消失。这往往发生在难产时,因需要用胎头吸引器或产钳助产,使新生儿受压部位的颅骨骨膜下的血管破坏而出血形成包块,俗称新生儿头颅血肿。一般可自体吸收,短者约2个月,长者可达3-4个月。 不论是产瘤还是头颅血肿都不需要特别的处理,不要揉按,应注意观察包块大小的变化,如变大或皮肤破了均要去医院就诊。,8,新生儿乳牙早萌,在正常的情况下,新生儿的嘴里是看不到长出的牙齿的。但在这个时期,乳牙已经在牙槽里形成,并不断地生长发育着,乳牙的牙冠已经钙化并已接近口腔黏膜。婴儿一般到6个月前后开始出牙, 有个别的新生儿生后不久就有牙齿萌出,医学上称为“乳牙早萌”。,9,正常的乳牙多为下槽牙,这种牙可能是正

6、常的乳牙。由于牙胚离齿黏膜过近而早长出。也可能是正常牙数以外的牙齿。这种牙因为发育不全,牙根没有发育好,或根本没有牙根,常是极早松动的,有脱落吸入气管的危险。因此,不论过早长出的牙齿是否为正常牙齿,只要有松动自动脱落的可能性,就应及早请医生拔除,如不松动但影响吸吮动作,妨碍吃奶,或咬伤黏膜而形成溃疡时,也应拔除,若无任何妨碍,可予保留。如婴儿舌头或母亲乳头被牙损伤明显,可暂停哺乳,或改为汤匙喂乳。舌部溃疡处可涂布龙胆紫,几天后即可自行愈合。如果新生儿嘴里有几个乳牙过早萌出,则有可能与内分泌或遗传有关,应请医生检查。,10,新生儿常见不适症状及护理,1、新生儿腹泻 2、新生儿出生后发热 3、新生

7、儿臀红 4、新生儿吐奶 5、新生儿脐疝 6、新生儿隐睾 7、新生儿眼屎 8、新生儿耳病,11,9、新生儿鼻塞 10、新生儿肛门周围发炎 11、新生儿黄疸 12、新生儿湿疹 14、新生儿红斑 15、新生儿粟粒症 16、新生儿消化不良 17、新生儿呼吸道感染,12,新生儿腹泻,新生儿腹泻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胃肠道疾病 原因: 1、新生儿免疫功能差,尤其是肠道的免疫力就更低,当肠道感染时,没有能力去减弱和中和细菌的毒力。 2、多数因喂养不当(不定时或不定量)、牛奶变质、吸收不良(乳糖或果糖不耐受症)、牛奶过敏等引起大便异常、次数增加。 3、另外,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使消化液分泌

8、减少,也是引起宝宝腹泻的原因之一。 4、喂养过程中护理人员不重视手、乳头、奶瓶、奶嘴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导致。,13,护理: 一、观察大便: 正常大便: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为金黄色,像牙膏一样软,稍有酸臭味,一天大便三四次。人工喂养的孩子,大便为黄色,稍硬,臭味大,偶有奶瓣,每天大便一两次,量较多 。 消化不良便:大便稀薄带水,混有少量粘液,夹杂黄或黄绿色便,呈蛋花样,有酸臭味,或呈大量颗粒状固态物的大便。,14,黏液便:多由肠道炎症引起。大便中掺杂着脓,混有较多的黏液,有腥臭味,每日次数多达10-20次。伴有呕吐、发热、烦躁不安等。 饥饿性大便:大便呈深绿色,量少,黏液多,次数多。 血便:大便中

9、带血液或呈果酱样,多见于肠套叠、出血性肠炎等,应及早送医院。,15,二、调整饮食 不要见到宝宝腹泻就马上禁食。在腹泻大量丢失水分的情况下,禁食会加重脱水和酸中毒。同时,如果进食太少会使宝宝处于饥饿状态,引起肠蠕动增加和肠黏膜消化液分泌过多,加重腹泻。应该适当调整一下喂养方法。 提倡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容易消化、吸收。适当缩短每次哺乳的时间,这是因为母乳的后面部分脂肪含量较高,喂奶前应喂以适量的白开水。人工喂养者将配方奶用白开水稀释一倍,量由少到多,逐渐增多 。乳糖不耐受孩子改喂无乳糖奶粉。,16,三、注意清洁卫生 对人工喂养儿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宝宝使用的器皿一定要每天煮沸消毒一次。 新生儿腹泻

10、主要靠预防,宝宝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然后用软布吸干。如果肛门周围发红可涂抹鞣酸软膏,防止尿布疹及继发感染。同时还应注意勤换尿布,尿布最好用柔软的透气好的纯棉织品。,17,四、服药有讲究 粘膜保护剂如思密达,作用是覆盖在肠黏膜上,吸附病原体和毒素,所以服药要空腹,服药后不要马上进食,同时注意药物与水调和的比例,这样才能起到黏膜保护作用。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等,能调节恢复肠道的菌群,从而控制腹泻。由于这类药是活菌制剂,切不能用热水送服,也不能与抗生素同服,西药与中药也最好分开服用。,18,温馨提示: 1.及时带上宝宝到医院化验检查大便,明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腹泻,从而正确用药。 2.患

11、腹泻的宝宝要注意腹部保暖,可用毛巾包裹腹部或热水袋热敷腹部,同时让宝宝多休息。 3.大便次数多,每次量多,小便少,孩子精神差等及时到医院就诊。,19,新生儿出生后发热,原因: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对外界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差。 当呼吸、皮肤及大小便丢失水分超过了喂哺新生儿所得的液体量时,天气干燥与炎热,或室温过高、保暖过度时,均可使新生儿体内水分丢失过多,如补充供给不足,即可致发热,20,症状: 新生儿脱水热多发生于出生后2-4天。新生儿可表现烦躁不安及啼哭,但一般情况尚可。无感染中毒症状,体温可突然升高,有时可达39-40度,体重可下降,前囟稍凹陷,口唇粘膜干燥,皮肤弹性较差,尿量减

12、少,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其他疾病,供给足量水分后体温迅速下降。,21,护理: 1、增加母乳次数,在每次先哺母乳后,喂温开水或10%葡萄糖水,不定时喂,每次量约510ml,补充水分后,体温很快恢复正常。对母乳分泌不足的 ,需以牛奶补充。 2、合理地给新生儿穿衣,被褥不要盖的太厚,根据体温情况可将衣服、包单松解。,22,3、物理降温。用温水浴、头部冷枕、湿敷。 4、必要时静脉补充液体,补充5%或10%葡萄糖半小时后体温即会下降。对发热的新生儿,要特别注意观察体温变化,每2小时左右查一次体温。如经上述处理,温度仍持续不退,或孩子精神不好,吃奶差,就应立即送医院就诊。 5、接种疫苗出现的暂时性发热,

13、不必特殊处理,行物理降温。但要密切观察,如出现体温过高,应该及早就诊。,23,新生儿臀红,臀红在医学上称为尿布疹或尿布皮疹,是新生儿常见的皮肤病。多发生在包尿布的部位,表现为与尿布接触部分的皮肤发生边缘清楚的鲜红色红斑,呈片状分布。严重时其上可发生丘疹、水疱、糜烂;如有细菌感染可产生脓疱。有时可蔓延到会阴及大腿内外侧。 臀红主要是由于大小便后不及时更换尿布、尿布未洗净、对一次性纸尿裤过敏或长期使用塑料布致使尿液不能蒸发,婴儿臀部处于湿热状态,尿中尿素氮被大便中的细菌分解而产生氨,刺激皮肤所致,有臀红存在时,小儿在大小便后都会刺激局部皮肤,因而哭闹不止,非常痛苦。,24,护理: 1、首先选用尿布

14、要注意用细软、吸水性强的纯棉布,最好用白色或浅色的旧床单、被里和棉毛衫、裤制做尿布。如发现小儿对一次性纸尿裤过敏应立即停止使用。不要用深颜色的布料,尤其是黑、蓝色的新粗布,这种布不易吸水,而且容易擦破小儿的皮肤。 2、尿布要勤换洗,每次尿湿后应立即更换。换下的尿布放入盆中,用肥皂和开水烫洗,清水漂洗,太阳下晒干。 3、每次大便后,用温水冲洗臀部及外阴部,并轻轻擦干,涂上些爽身粉(已有臀红不能用)和消毒过的植物油,对于腹泻的小儿更要注意。 4、不要用塑料布包在尿布外面,以利于水分散发,减少对皮肤的刺激。,25,5、已经发生臀红时,应保持新生儿局部干燥,暂时不要用尿布包裹,让患处皮肤尽量在温暖干燥

15、的空气中,能在太阳下爆嗮几分钟最好。不要用肥皂洗,应于换尿布后在患处涂上鞣酸软膏或消过毒的植物油。有糜烂时可将患儿伏卧,用普通的40瓦灯泡照射,距离30-50厘米,每次30到60分钟,使局部干燥。照射时需要有专人守护,避免烫伤。 6.若有感染及时到医院就诊。,26,新生儿吐奶,新生儿吐奶是一种常见现象,因为宝宝的胃呈水平位,容量小,连接食管处的贲门较宽,关闭作用差,连接小肠处的幽门较紧,而宝宝吃奶时又常常吸入空气,奶液容易倒流入口腔,引起吐奶。婴儿的消化道功能在3个月以后逐渐发育成熟,所以3个月前的宝宝容易出现吐奶现象,特别是新生儿时期,3个月后这种吐奶的现象就会逐渐缓解。,27,护理: 1、

16、采用合适的喂奶姿势:尽量抱起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身体处于45度左右的倾斜状态,胃里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肠,这样会比躺着喂奶减少发生吐奶的机会。 2、喂奶完毕一定要让宝宝打个嗝:把宝宝竖直抱起靠在肩上,轻拍宝宝后背,让他通过打嗝排出吸奶时一起吸入胃里的空气,再把宝宝放到床上,这样就不容易吐奶了。,28,3、吃奶后不宜马上让宝宝仰卧,而是应当侧卧一会儿,然后再改为仰卧。喂奶量不宜过多,间隔不宜过密。 4、宝宝吐奶之后,如果没有其他异常,一般不必在意,以后慢慢会好,不会影响宝宝和生长发育。宝宝吐的奶可能呈豆腐渣状,那是奶与胃酸起作用的结果,也是正常的,不必担心。但如果宝宝呕吐频繁,且吐出呈黄绿色、咖啡色液体,呕吐量多,呈喷射状,或伴有发烧、腹泻等症状,就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了 。,29,新生儿脐疝,“肚脐眼”突出,医学上称为“脐疝”,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缺陷。婴儿出生后,脐部是一个先天性薄弱点,凡是腹腔内压力增高的原因都能使脐疝外突, 例如咳嗽、打喷嚏、哭闹等 ,小儿安静 或平卧时, 突出的肠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