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淋巴结疾病及其超声表现幻灯片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5853255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淋巴结疾病及其超声表现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常见淋巴结疾病及其超声表现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常见淋巴结疾病及其超声表现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常见淋巴结疾病及其超声表现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常见淋巴结疾病及其超声表现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淋巴结疾病及其超声表现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淋巴结疾病及其超声表现幻灯片(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淋巴结疾病及其超声表现,1,常见淋巴结疾病,一、反应性淋巴结肿大 二、淋巴结炎:急性/慢性 三、结核性淋巴结炎 四、恶性淋巴瘤 五、转移性淋巴结肿大,2,正常淋巴结的解剖,1.正常淋巴结一般呈扁椭圆形,其大小不等,长径约在0.12.5cm之间。一侧隆凸,一侧凹陷。 2.淋巴结门:为淋巴结凹陷处,有血管、神经和淋巴输出管。 3.实质:分周围皮质区中央髓质区 4. 淋巴结的血供:很丰富,小动脉由淋巴门进入13条,形成细长分支,直支多进入髓质,进入皮质的分支细长而直。,3,分布:,浅表:主要分布于人体头颈部、腋下、腹股沟及其他浅表部位。 深部:腹腔及腹膜后(肠系膜、腹主动脉旁等),4,超声观察内

2、容:, 大小; 边界; 形态; 淋巴结门; 回声; CDFI; 淋巴结内钙化和液化情况; 是否融合以及与周边组织的关系,5,超声表现,形态:呈偏长椭圆形,包膜清晰,表面光滑 大小:长径变化较大,一般短径0.5cm。 内部回声:周边皮质呈均匀低回声,中央髓质呈窄条状高回声。淋巴结门位居中或者稍偏一侧。有时门位显示不清。 CDFI检查: 门位血流,血流信号经过淋巴结门部进入。,6,一、淋巴结反应性增生,7,是一种常见的病理改变,由于局部炎症和全身性疾病,使受到病原体刺激的淋巴结免疫活性细胞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性增生。 反应性增生一般局限在包膜内部。,8,声像图表现:,体积:淋巴结增大,一般多为多发性

3、。 包膜:包膜清晰,彼此之间分界清晰 实质回声:周边皮质呈低回声,皮质和髓质均匀性扩大,淋巴结门位居中有时可见髓质及门位消失,原因可能为老年等因素引起髓质和门部脂肪浸润,或淋巴结较小显示欠清,9,CDFI: 淋巴结内血管因炎症刺激数目增多,血流灌注增多,但仍保持正常血管分布形态。称之为“门位血供”,10,二、淋巴结炎,11,急性淋巴结炎: 起病急,病程短,炎症症状明显,淋巴结触痛明显。主要病理变化是变质渗出,同时伴有淋巴窦扩张。 慢性淋巴结炎: 临床症状不明显,往往因无意中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来就诊。病理改变可表现为反应性增生。,12,病例1,9个月患儿,发现双侧颈部肿块13天,发热4天就诊。

4、血常规示:WBC 15.610E9,13,首次检查示: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14,半个月后复查示: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考虑淋巴结炎,左侧最大者考虑合并脓肿,临床穿刺可见脓液,细菌培养见金黄色葡萄球菌 穿刺活检:化脓性炎,15,病例2,患者,男,50岁,发现左侧颈部多发包块3年余,16,17,18,19,三、结核性淋巴结炎,20,属于特殊淋巴结炎症,可为单独颈部淋巴结结核,也可以为全身淋巴结结核。常为多发,也可以单发。 淋巴结内组织形态:表现为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 多聚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结核阳性。,21,声像图表现,二维表现:淋巴结体积增大,形态多呈圆形和类圆形。淋巴结之间可以融合成不规则

5、块状。淋巴结回声为不均匀。可见钙化。早期病变较轻时尚可以见到淋巴结门。病变严重时中央髓质和门位消失。当发生液化时在淋巴结实质内出现无回声区。,22,典型彩色血流表现(CDFI):淋巴结中央无血流信号,在淋巴结周边可以见到环状包绕血流或者断续环状血流信号。在融合淋巴结间隔上可以见到条状血流信号。少数处于病变初期的淋巴结血流分布和反应性淋巴结相似。,23,病例3,1岁男孩,发现腋窝包块2个月,质地较硬,患儿无明显发热。 曾接种结核疫苗,24,左侧腋窝可见两个混合回声团,边界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多个强回声点,未见明显淋巴结结构。内部见血流信号。考虑淋巴结来源肿块,病理:淋巴结干酪性结核,25,

6、四、淋巴瘤,26,是淋巴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男性多见,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国内以5060岁发病率高。主要侵犯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组织,以颈部淋巴结最常见。 分为两类,即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霍奇金淋巴瘤HD,我国以NHL多见。,27,声像图表现,形态:淋巴结显著增大。呈类圆形和圆形。多数为多发,可以局限在一个解剖部位,也可以在多个解剖部位同时发生肿大淋巴结。 回声:皮质所占比例增大,髓质回声消失或者成细线状。门位明显偏心或者消失,特征性回声改变为淋巴结内回声近似无回声的极低回声。(此种病理改变基础为单一成分肿瘤细胞克隆性增生,浸润所致,成分过于单一,声阻抗过于均一所致),28,典型血流改变( CDFI

7、 ):淋巴结内血流信号丰富,红、蓝色血流信号充满整个淋巴结。CDE检查可见门部血管呈粗大主干状,从主干血管发出许多分支伸向髓质和皮质,分布于整个淋巴结。受病程和病变严重程度影响,少数血供可以表现为稀少甚至无血供,29,病例4,72岁女性,发现颈部肿物3月。肿物逐渐增大伴疼痛,在当地医院抗炎后先缩小,后又增大。 电子喉镜发现“右侧扁桃体肿物,30,超声检查考虑淋巴瘤可能,31,五、转移性淋巴结肿大,32,是全身各系统恶性肿瘤转移的主要途径之一 检查时如果先发现典型淋巴结转移瘤,应积极寻找原发灶,33,声像图表现,淋巴结肿大,周边包膜不清晰。淋巴结之间可以融合。形态:呈圆形或者类圆形或者不规则形回声:与原发灶回声类似。呈不均匀低回声或者高回声,内部可见钙化灶(特别是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或乳腺癌转移)。,34,CDFI:转移淋巴结内可以有多血供和少血供,以多血供者多见。多血供者血供多杂乱,失去正常淋巴结的走行。,35,纵横比接近1,淋巴结门结构消失,黑色素瘤腹股沟转移转移,呈“偏心靶环”征,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