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讲义-文学知识拓展:唐诗补遗 部编版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45851433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讲义-文学知识拓展:唐诗补遗 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讲义-文学知识拓展:唐诗补遗 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讲义-文学知识拓展:唐诗补遗 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讲义-文学知识拓展:唐诗补遗 部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讲义-文学知识拓展:唐诗补遗 部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讲义-文学知识拓展:唐诗补遗 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讲义-文学知识拓展:唐诗补遗 部编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唐诗补遗一、导入(5分钟)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千百年来,人们总是把一个朝代的名称“唐”,和一种文学的体裁“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专有名词“唐诗”。【互动】唐代出现许多名传千古的大诗人,咱们也学了很多,那现在就考考各位同学, 唐朝有什么伟大的诗人?对,同学们刚才说的都很好,但是,刚才那几位还只是唐朝诗人中的冰山一角而已。咱们现在来看看,唐诗的规模究竟有多大。清代康熙年间编定全唐诗,收诗 49000 多首。唐代书籍主要靠手抄,八个世纪后尚有近五万首作品传世,说明这些作品经受了时代的考验。日本学者平冈武夫将全唐诗所收作家、作品逐一编号作了统计,结论是:该书共

2、收诗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句一千五百五十五条,作者共二千八百七十三多人。这些诗的作者也相当广泛。上自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和释道倡优,上自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还有外国作者【链接 1】。其中有个人专集传世的便有 691 家(明人统计)。这么多的诗人,就好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光照千古,共同构成了美丽的银河。其中,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大诗人,是最为灿烂夺目的恒星,但是,在这些星星的周围, 也还有许多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们的诗篇同样光耀千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同样不应该被忘却的诗人。【链接 1】阿倍仲麻吕阿倍仲麻吕,入唐后改名晁衡。公元 698 年(日本文武天皇 2 年)生于奈良附近的一个贵族家庭

3、,父船守,官拜中务大辅,位至正五位上。仲麻吕天资聪敏,自幼勤奋好学, 尤其酷爱汉文学。阿倍仲麻吕生活在中国唐朝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威远播的时代。邻国名人学士纷纷来唐学习。日本在大化革新后,学习唐朝先进文化的热情更高。他们不顾当时海上交通的艰难险阻和巨大牺牲,不断向唐朝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公元 717 年,20 岁的阿倍仲麻吕随本国遣唐使团到达长安。其后不久,仲麻吕就入了国子监太学(国子监为当时唐朝最高学府,太学为门下一科),这是教育贵族子弟的高等学府。学生攻读的重点是礼记周礼礼仪诗经左传等经典。毕业后参加科举, 只有少数优胜者才能出仕任官。仲麻吕聪敏勤备,成绩优异。太学毕业后参加科试

4、,一举考中进士。进士是高等文官仕补,它要求深通天下大政,长于诗文,是当时最受尊重的荣誉,因而也是学士们拼力争夺的目标。仲麻吕作为一个外国人,取得进士的桂冠,说明他的学识确是出类拔萃的。酷爱中国文化的仲麻吕,不以自己的成就为满足。为了继续深造,他决心留在长安而暂不回国。仲麻吕的才华很快得到朝廷的赏识。他在政治上步步高升,同时也结实了许多当时著名的诗人。他和唐代著名诗人名士,如李白、王维等人都有密切交往。天宝 12 载(753 年),仲麻吕归国时,传闻他在海上遇难,李白听了十分悲痛,挥泪写下了哭晁卿衡的著名诗篇:“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诗人把仲麻吕比作

5、洁白如碧的明月,把他的死,比作明月沉碧海。因为是明月沉碧海,所以天愁人哭,万里长空的白云,刹时间也变得灰暗阴沉,一片愁色笼罩着天地人间。诗中感情充沛,深刻表达了两人的诚挚友谊,成为中日友谊史上传诵千年的不朽名作。仲麻吕回到长安后看到李白为他写的诗,百感交集,当即写下了著名诗篇望乡:“卅年长安住,归不到蓬壶。一片望乡情,尽付水天处。魂兮归来了,感君痛苦吾。我更为君哭,不得长安住。”仲麻吕和大诗人、尚书右丞王维也有莫逆之交。当他归国前夕,王维赠给他的送行诗送秘书晁监还日该国,充分表达了他们两人的深厚友谊: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九州何处远,万里若长空。向国惟看日,归帆但信风。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6、。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王维还专为此诗写了很长的序文,热情歌颂中日友好的历史以及仲麻吕的过人才华和高尚品德。这是中日两国友谊史的真实写照。二、唐诗分期及主要诗人创作分期代表作家重要作家简介代表作品初唐100 年(618 年712 年)初唐四杰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首,有“诗杰”之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杨炯,初唐四杰之一从军行卢照邻,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初唐四杰之一长安古意骆宾王,字观光,初唐四杰中诗作最多咏鹅陈子昂陈子昂,字伯玉,唐代文学家,诗人登幽州台歌张若虚张若虚,唐代诗人,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吴中四士”春江花月夜盛唐 50 年(712 年765 年)山水田园诗

7、人王维,字摩诘 ,被称为“诗佛”鸟鸣涧、山居秋暝孟浩然,本名不详,字浩然,世称“孟襄阳”,与王维合称为“王孟”春晓过故人庄边塞诗人高适,字达夫,世称“高常侍”,与岑参并称为“高岑”别董大岑参,唐代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昌龄,字少伯,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出塞王之涣,字季凌,盛唐诗人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王翰,字子羽,盛唐诗人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大李杜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称为“诗仙”,盛唐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将进酒望庐山瀑布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盛唐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望岳“三吏”、“三别”唐诗的发展,元明时期

8、已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阶段的说法。中唐 70 年(766 年835 年)元白诗派元稹,字微之,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运动”,与白居易并称“元白”行宫、菊花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卖炭翁长恨歌赋得古原草送别刘禹锡刘禹锡,字梦得,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乌衣巷韩孟诗派孟郊,字东野,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其名,人称“郊寒岛瘦”游子吟贾岛,字浪(阆)仙,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被称为“诗奴”题李凝幽居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评价他“文起八代之衰”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

9、、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江雪晚唐 70 年(836 年907 年)小李杜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与李商隐合称“温李”无题、锦瑟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过华清宫【知识点总结】唐诗分期及主要诗人初唐:初唐四杰盛唐:“李杜”、“王孟”、“高岑”、“边塞二王”中唐:“韩柳”、刘禹锡、白居易晚唐:小李杜(一)初唐时期与陈子昂1.初唐诗坛初唐:自唐高祖开国至唐玄宗以前,是唐诗发展的奠基时期。早期的诗歌发展延续六 朝(南朝)的诗歌风格,出现了一大批围绕在皇帝周围的宫廷诗人。题材范围主要是应制咏物(应皇帝之命写一些歌咏某个事物的诗)

10、,歌功颂德,个人情感等,题材较为狭窄,追求华丽辞藻、对仗工整。直到被称为“初唐四杰”的四个人出现,才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互动】初唐四杰是哪四个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包括初唐四杰在内的一批中下层文人的崛起,为改变当时的诗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从宫廷走向关山和边塞, 通过自己的诗作抒发愤激不平之情和壮烈的怀抱,拓宽了诗歌题材。如杨炯的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他们的诗,开始走向广阔的人生,书写自己胸中雄伟的志向抱负,以激扬豪迈的格调,为唐初诗坛吹进一股新风。诗中表现了青年人不甘寂寞,想投笔从戎,到边疆建功立业的热望。宁可做个低级军官(百夫长), 也不想

11、作书生老死窗下。2.陈子昂继初唐四杰之后,初唐另外一位重要的诗人是陈子昂。(1)简介陈子昂(公元 661公元 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有陈伯玉集传世。(2)生平青年发奋陈子昂小时候很聪明,少年时代特别希望仗剑天涯、行侠仗义,所以那时候并没有读 什么书,后来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因为击剑伤人,给自己带来了麻烦,所以决定弃武从文。这时候起,陈子昂下定决心,要读书就一定要读出个名堂来。他开始谢绝一切友人的拜访和娱乐活动,整天待在书屋里,钻研经史,没出几年就看了许多书,学识十分渊博,甚至超过了自己的父亲。高宗调露元年(67

12、9 年),怀经纬之才的陈子昂,出三峡,北上长安,进入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并参加了第二年科举考试。【互动】大家猜他考中了没有?答案: 没有。他这次更发奋了,回到故乡金华山研读,“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赅览(没有不完备地看过的)。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为他后来革新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永淳元年(682 年),学有所成的陈子昂,再次入京应试,但是当时的他仍没有什么名气。通过“摔琴”一事【链接 2】得以扬名。不久,684 年举进士。政治生涯陈子昂生活于唐高宗和武则天时代,其主要政治活动是在武则天时期。咱们都知道,武则天是一个能干而又野心勃勃的女人,她的梦想是当一个女皇帝,这在一个男

13、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是很难实现的。武则天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克服了重重阻碍。她一掌权,就开始打击贵族,扶持庶族地主(出身为平民的地主)势力,为他们打开了入朝做官的大门。而且,她还不拘一格,广开才路,大刀阔斧地破格提拔人才,以巩固自己的统治。这也给地位低微的陈子昂提供了一个机遇,使他有机会进入仕途,登上政治舞台。所以,陈子昂对武则天是忠心耿耿,坚决拥护武则天称帝。青年时期的陈子昂政治热情一直很高。“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不久唐高宗病逝于洛阳,武则天执掌朝政,议迁梓宫(皇帝、皇后或重臣的棺材)归葬乾陵(位于长安)。陈子昂闻后,上书阙下加以谏阻,指出关中地区频遭灾荒,百姓流离失所,如护灵柩回京,不仅

14、沿途骚扰百姓,供应困难;修筑陵墓要征发徭役,必将耽误农业生产,一旦民不堪命,铤而走险,奋起反抗,都是令人忧惧的。洛阳乃形胜之地,莫如就地安葬,何必舍近求远。武则天读奏章后,虽未采纳他的建议,但见其文采词藻,叹为“奇才”,在金华殿召见了他。他貌不出众,应对敏捷,慷慨陈词,武后擢升其为麟台正字(麟台即秘书省,典司书籍),旋迁右拾遗(给皇帝咨询、建议的官员,字面意思:拾起皇帝的遗漏)。而后随武攸宜东征契丹,反对外族统治者制造分裂的战争,多次进谏,未被采纳,却被斥降职。其时,他写下许多诗篇,反映边地人民的痛苦,抒发报国壮志无法实现的悲愤。他要求有诗歌比兴寄托,有政治社会内容,如感遇三十八首,感遇诗不是一时一地之作,内容颇为丰富,反映了较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思想感情。其中如“苍苍丁零塞”、“朝入云中郡”篇,反映北方边塞战士和人民的苦难。“丁亥岁云暮”篇反映并批评武后准备开凿蜀山经雅州道攻击生羌,“圣人不利己”篇批评武后崇拜佛教,大兴土木,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链接 3】,“贵人难得意”、“翡翠巢南海”等篇,以较曲折的方式讽刺武后滥施刑罚,使臣僚不得善终。冤死狱中圣历元年(698),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链接 4】。今天射洪县城古城墙名为“子昂城”,街道有“伯玉路”等名称实为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