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管理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一使命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845019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719.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员工管理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一使命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员工管理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一使命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员工管理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一使命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员工管理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一使命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员工管理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一使命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员工管理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一使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员工管理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一使命(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员工管理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 一使命 员工管理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 一使命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一使命 山东大学人才培养之探索与思考 展 涛 内容提要 : 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面对社会 公众的批评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挑战, 中国的大学管理者和学者在进行着怎样的 探索?山东大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 实力雄厚的综合型大学, 把人才培养放在 “第一使命”的位置上,明确提出了“担承社会责任,培育民族中坚”和“致 力于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的战略目标,经过几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较 为完整的人才培养理念,并构建起“知识学习”和“人格培育”两个体系。 本文的主体部分曾以“担承社会责任,培

2、育民族中坚”为题发表在光明日 报上。 引言:本科教学评估带给我们的收获与思考引言:本科教学评估带给我们的收获与思考 在中国大学被社会关注的众多热点之中,本科教学评估是其中的一个。 2005 年 10 月下旬我们接受了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组织的对山东 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这次评估专家组由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任组 长,厦门大学副校长潘世墨任副组长,专家组成员来自国内十几所大学。评估 给我们带来的触动是非常深刻的, 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乃至学校的全面发展 产生了积极而且将是长远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现问题, 直面挑战一是发现问题, 直面挑战。 尽管我们原来对教

3、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有所 认识,但对问题的把握远没有做到准确和全面。通过迎接评估阶段的“自评” 过程和专家组的检查, 使我们对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了全面和深刻的 认识。就山东大学而言,我们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 在观念上,对人才培养工作 在大学发展中的地位和目标尚未形成全校的高度共识 ; 在制度上,教学工作的 规范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完善 ; 在培养模式上,我们综合型和研究型大学的优势 在本科学生培养中尚未充分发挥和体现 ; 在资源配置上,多校区办学模式带来 的资源有效配置的问题尚未找到理想的方案 ; 在理论研究上,许多人才培养的 探索和创新尚未提炼总结到理论的高度,因而教学获奖成果不突出。这

4、其中, 资源配置和理论研究方面的不足是专家组给我们明确指出的。 可以说, 对人才 培养工作中存在问题我们从没有象现在这样有如此清醒和深刻的认识, 而这样 的认识又成为我们推进今后教学改革的基础。 二是总结经验, 明晰思路二是总结经验, 明晰思路。 本科评估的过程是我们认真总结学校多年来教 学工作的经验和体会的过程, 在自我总结和专家组评估意见的基础上, 我们在 教育理念和教学改革目标等重大问题上形成了共识。 这其中, 本文的核心部分 就是我们在总结学校工作的基础上形成的, 也是我代表学校向专家组汇报的主 要内容。这些鲜明的理念,特别是“培养人才是大学的第一使命” , “致力于培 养中国最优秀的

5、本科生是山东大学的战略选择和长远目标” , “构建人才培养 的知识学习和人格培育两大体系”等,都受到专家组成员的充分肯定,使我们 增强了实现这样目标的自信。 同时, 我们今后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更加明确, 那就是要探索如何在一所规模大, 学科综合, 校园分散的研究型大学中培养出 具有过硬的社会竞争力和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 这样的重点又非常详尽地体现 在我们的“知识学习”和“人格培育”两个体系的构建和内容上。 三是完善制度,推进改革三是完善制度,推进改革。我们是在一边“自评”中一边不断完善制度和 推进改革的, 又在专家组评估意见的基础上明确了今后的整改重点。 本科评估 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我们又

6、根据这个标准和山东大学的实际情况制定了 “教师 本科教学工作规范” ,制定了“本科专业合格标准和优秀标准” ,制定了教师和 学院考核体系和考核办法。 制定制度的过程又是我们深化改革的过程, 因为我 们把教学改革的创新和探索纳入到制度建设的体系之中, 用制度建设推进改革 与创新。 例如, 我们把对教师资格的新要求和对教学方法改革的新要求纳入 “教 学工作规范”之中,把在开放环境下的本科生培养(如第二校园经历) ,在研 究环境下的本科生培养(如国家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对本科生的开放) ,在学 科综合环境下的本科生培养 (如主辅修和双学位) 等方面的探索纳入教务处和 学院教学日常工作规范和职责之中,

7、推进了教学改革的深化, 使山东大学的本 科教学改革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 四是树立自信, 担承使命四是树立自信, 担承使命。 迎接本科评估的过程是我们发现问题和感受压 力的过程,是我们自我剖析和反思总结的过程,又是我们树立自信的过程。经 过评估以后, 我们的管理者和教师对教学工作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 我们对自 己的批评和反思是前所未有的, 我们对人才培养的理念和目标的共识是前所未 有的, 同时, 我们获得的自信心也是前所未有的。 原因是, 我们把问题找准了, 我们把思路和目标理清了, 我们对自己优势也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从这样的意 义上讲, 本科评估对于山东大学来讲是一件里程碑式的工作, 对学

8、校未来几年 的发展将起到深远的影响。 我们知道现在对本科评估有许多的议论,也有不少批评,认为存在“走过 场”的东西和“形式”的东西。我们是这样来看待这个问题的,我们把本科评 估看作是总结和推进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机遇, 评估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最后 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它带给我们的触动和推动。我们也有些老师抱怨,说太繁 琐,工作量太大,但这些主要是因为我们原来的管理不够规范,不够细致造成 的。而且,真正的实力体现绝不在热闹的场面和形式,我们的经验已经充分证 明,没有这样的形式也同样可以取得优秀的成绩。我们非常有信心,对下次的 评估我们无须做多少准备, 因为制度的完善使得评估的一切都成为日常工作中 的

9、部分了。 尽管如此,我们的本科评估还是有一些地方可以改进,可以做得更好。我 有这样几个建议: 一是建立不同层次大学的不同评价标准, 例如应该有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 评估标准 ; 二是建立和启动本科教学的专业评估,这样的评估结果更具有可比 较性,评估的方式也可以简化,而且专业评估应该成为本科评估的重点 ; 三是 评估结果不以简单的得分高低公布, 而是按照成绩公布, 同时把现在的成绩层 次再增加一些(如 A,B,C,D,E),同一层次中不再分名次。这样可以减轻排名 给高校带来的过分压力,也减少大学对分数细微差别的过分关注 ; 四是尽量简 化评估中的程序和环节,明确要求学校不要搞任何形式上的东西。 事

10、实上,接受教育质量的评估是今天的大学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 国家负责,同时接受社会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这样公开透明的评估,也 可以使社会更清楚地了解大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了解大学所进行的改 革探索和取得的进步,使大学自觉地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 一我们的大学教育失缺了什么?一我们的大学教育失缺了什么? 2005 年的教师节里温家宝总理再一次亲切接见看望了教师代表,并指出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当前教育的三大任务之一。 今天的中国, 政府和社会公众 对大学的关注是前所未有的, 而且这些关注中多是批评, 对大学人才培养质量 的批评。 社会公众的批评多集中在学生的人格和素质上, 大学生

11、正在失去那些 曾经拥有的耀眼“光环” ;来自企业界等人才需求方的批评集中在学生的实践 能力上,大学生们远没有所期待的那样“好用” ;科学家的批评则集中在学生 的创新和创造能力上, “会考试”被称为中国大学生的特长,而缺少个性和创 造力被称为大学生的“通病” 。钱学森先生甚至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 展起来, 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 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 大的问题” 。 作为校长, 面对这些批评时的心情是压抑和沉重的, 尽管有时也有委屈和 无奈。 这种关注说明了中国大学所面临的挑战, 说明了大学在中国社会公众中

12、的影响, 说明了大学所背负的期待和压力。 我们今天的大学教育失缺了什么? 我们今天的大学生失缺了什么?是创造能力?是实践能力?是以社会责任心 为核心的人格培育?在社会的关注中我们应该审视自己, 直面挑战, 我们必须 用行动做出负责任的回答。 其实,中国大学相对于国外大学而言,最大的比较优势在学生,特别是本 科生。尽管我们的基础教育存在不少的问题,但是我们的学生资源是优秀的, 甚至可以说,优秀生源是中国大学的第一优势。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我们的 教师,我们的管理队伍,我们的综合科研水平等其他方面,如果和国外优秀大 学相比,我们的差距明显。中国的大学生有很多自己的优势,知识基础厚实, 学习刻苦,勤

13、于钻研。就山东大学而言,我们每年的新本科学生都是成绩优秀 的中学毕业生,他们不是没有创造的天性,不是没有激情,不是没有进取心, 入学后他们甚至以罕见的刻苦用功而“出名” ,我相信他们和哈佛、耶鲁那些 世界名校的新生站在一起时毫不逊色。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若干年之后,大 学或者研究生毕业之后, 如果他们再和那些世界名校的学生站在一起时, 他们 不再那样充满自信,我也对他们不再那样充满自信,至少整体上是如此。这样 的现实更让我们这些大学的管理者, 我们的大学教师感到责任重大。 在中国大 学教育的质量问题上, 在大学生的培养问题上, 面对挑战和压力的首先是我们 的校长和教师。我们必须在教育理念、培养

14、模式等各个方面推进改革,而这其 中教育理念的创新最为重要。 二让我们的理念率先一流二让我们的理念率先一流 一流大学是今天中国的“热词”之一,一流的校园,一流的设备,一流的 大师,如此等等,所有这些的背后似乎都是一流的投入。其实,有一个“一流” 是无须投入即可获得的,而且这个“一流”又可以说是所有一流的基础,那就 是一流的教育理念,走在时代前列的教育理念。 让我们在理念的层面上分析一下, 造成人才培养中那些问题存在的因素是 什么呢?我们不再重复经常谈论的投入不足, 我们也不再重复时常抱怨的社会 环境浮躁, 我们把批评的目光放在我们自己的教育理念上, 看一看以下几对 “矛 盾”与“不适应”: 1大

15、学与社会:大学“以我为中心”还是社会需要为导向? 大学“以我为中心”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我为中心”的惯性思维和制度 依然明显而顽固地存在着, 这就造成了大学发展与社会需求的不适应。 大学的 发展也不能以社会市场需求作为唯一的导向, 大学要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还要 引领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创造。 山东大学把自己在今天这个时代的使命确 立为 : 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培育民族中坚,服务社会发展,探求科 学真理,引领文明进步。所以,我们的结论是,大学培养人才应该着眼于三个 方面 : 面向社会市场需求,适应科技发展需要,引领文化传承和知识创新。而 这其中社会需求决定着绝大多数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

16、, 至少在现阶段是这样的,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培养的学生都要直接进入社会竞争的环境中, 不管他们的职业和志向如何。因此,毫无疑问,社会竞争力是人才质量的直接 检验。 2大学、教师与学生:培养模式的单一化与学生成长的个性化、成才模 式的多样化,学校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还是学生成长为中心? 尽管以学生为中心已经成为我们官方文件和我们自己口头表述的常用观 念,但其实我们对“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解还远远没有到位。关爱学生就是以 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向学校提出的要求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远远不止如此。 我认为, 以学生为中心应该是以学生成长为中心, 以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作为我 们工作的目标和改革的方向。人才的成长过程和方式都是个性化和多样化的, 我们找不到一种简单的模式, 找不到一种最佳的模式。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为学 生的个性化成长创造更为宽松的空间,更多的机遇,提供更充足的营养,以让 我们的学生有自由舒展的空间和机会。 按照这样的观念去审视自己, 我们发现, 我们教学的方式和管理方式需要革命性的改变, 因为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中几 乎到处都是整齐划一。 这样的模式不是激发和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