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情况与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全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844332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DF 页数:44 大小:65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行业情况与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全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冶金行业情况与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全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冶金行业情况与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全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冶金行业情况与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全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冶金行业情况与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全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冶金行业情况与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行业情况与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全(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冶金行业情况与年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全 冶金行业情况与年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全 关于上海市 201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13 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3 年 2 月 2 日上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2013 年 2 月 2 日上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图 1 2008 年以来全市生产总值总量及增速 图 2 第三产业呈现“5、6、7、8”发展格局 图 3 现代金融要素市场体系不断健全 图 4 航运集疏运体系进一步完善 图 5 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深入推进 图 6 外资功能性机构累计数量 图

2、7 智慧城市建设深入推进 图 8 农业设施化和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图 9 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图 10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图 11 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图 12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图 13 切实改善市民居住条件 图 14 大力促进教育改革发展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一、2012 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2 年,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上海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 八大和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 导,围绕上海“十二五”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和年度“五个更加注重” 工作要

3、求,积极应对 复杂严峻外部环境冲击和自身结构调整影响的双重挑战, 扎实推进稳增长、 调结构、 抓改革、 惠民生各项工作, 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在上海取得明显成效, 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有进、 进中提升的态势,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效应进一步显现,完成了本届政府和市十三届人大五 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见表一)。 表一 2012 年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年初目标 全年完成预计 全市生产总值 增长 8%左右 增长 7.5% 地方财政收入 增长 8% 增长 9.2%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进一步提高 60%,比上年提高 2 个百分点 全市生产总值比重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 进一步提

4、高 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 50%以上 50.5% 全市生产总值比重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与国家价格调控目 102.8 标保持衔接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 3%左右 3%左右 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 生产总值比例 每百万人口发明专 450 件左右 480 件左右 利授权数 高技能人才占技能 27%左右 27% 劳动者比重 金融市场交易总额 增长 20%左右 增长 26.3% 现代航运服务业营 增长快于全市服务 增长 8%左右 业收入 业 商品销售总额 增长 15%左右 增长 16.8% 城镇登记失业率 4.5%以内 4.2% 新增就业岗位 50 万个以上 61.4 万个 城市居民家庭

5、人均 增幅力争高于经济 40188 元,增长 10.9% 可支配收入 增幅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 增幅力争高于经济 17401 元,增长 11.2% 可支配收入 增幅 保障性住房新开工 1100 万平方米左右 1292 万平方米 建设和筹措 保障性住房供应 770 万平方米左右 865 万平方米 廉租住房累计受益 对符合条件的住房 新增 0.5 万户,累计达 家庭 困难申请家庭应保 到 9.2 万户,实现应保 尽保 尽保 环保投入相当于全 3%左右 3%左右 市生产总值比例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 下降 3.2%左右 完成年初目标 单位生产总值二氧 进一步下降 进一步下降 化碳排放量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6、化学需氧量、氨氮、二 完成年初目标 削减率 (化学需氧 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 量、氨氮、二氧化 量削减率分别为 2%、 硫、氮氧化物) 3%、3%和 1% 注:1、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率的年度完成情况, 根据国家规定正式数据将由国家统计局和环保部核定后公布;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 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为“十二五”新设指标,目前相关统计口径正在按照国家标准抓紧制定, 尚无正式统计数据。 (一)大力推进结构调整,经济在保持平稳发展中加快转型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有序。 经济增速逐季企稳, 全市生产总值突破 2 万亿元, 一季度、 上半年、 前三季度、全年分别同比增长

7、7%、7.2%、7.4%和 7.5%,本届政府(20082012 年)五年年 均增长 8.8%(见图 1)。地方财政收入逐季回升,全年完成 3743.7 亿元,四个季度分别累 计增长 6.7%、6.8%、7.2%和 9.2%。物价涨幅持续回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2.8%,涨 幅同比回落 2.4 个百分点。 结构调整升级加快推进。三产领先二产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10.6%,增速快于 二产 7.5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总体呈现“5、6、7、8”发展格局(见图 2),金融、信息服 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12.6%和 16.5%。 消费领先投资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7387.3

8、 亿元,增长 9%; 网上商店零售额增长 75.5%,城市居民家庭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比 重达到 3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 5254.4 亿元,增长 3.7%,其中民间投资增长 13.2%。 重点区域支撑带动作用显现。世博园区、虹桥商务区、国际旅游度假区等六大重点功能区域 加快建设(见表二)。上海综合保税区商品销售额、工商税收占全国 110 个海关特殊监管区 域的比重均超过 50%。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集聚各类金融及相关服务机构超过 2100 家,航运 机构超过 1000 家。上海化工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表二 六大重点功能区域加快建设 重点区域 主要进展 世博园区

9、中华艺术宫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馆运营 世博轴综合改造利用项目完成北段商业设施 改建,同时更名为“世博源” A 片区“绿谷”项目、世博酒店群项目前期工作 有序推进 B 片区央企总部项目加快建设 虹桥商务区 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主体工程正式开工 迎宾绿地、地下通道、能源管沟、空中步廊等核 心区一期项目全面开工 虹桥枢纽功能增强,日均客流量超过 60 万人次 国际旅游 迪士尼乐园场地工程建设加快推进 度假区 完成核心区二三期、核心协调区南部规划地块 土地储备前期工作 临港地区 出台临港地区管理办法,实施支持临港地区发 展特别机制和特殊政策 完成管理体制调整,新组建临港地区开发建设 管理委员会和南汇

10、新城镇 全年招商引资超过 150 亿元、增长 43%,完成 固定资产投资 180 亿元、增长 16% 重点区域 主要进展 前滩地区 前滩地区总体规划编制完成,着力打造世界 级中央商务区 开发建设全面提速,市政道路、河道改造、国 际学校等项目开工建设 黄浦江两岸 中外文化合作交流重要项目 “东方梦工厂” 正式落户徐汇滨江地区 虹口北外滩国际航运服务业稳步发展,集聚 各类航运企业 3530 家,获交通运输部“航运 服务总部基地”称号 吴淞邮轮码头、上海国际客运中心全年接待 邮轮出入境游客 35.8 万人次,增长 51.4% 企业帮扶力度不断加大。 贯彻落实国家和本市鼓励引导民间投资、 支持中小微型

11、企业健康发 展各项政策,大力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聚焦减轻税费负担、拓宽融资渠道、优化发 展环境(见表三) ,多管齐下加大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型企业帮扶力度,促进实体经济健康 发展。 表三 企业帮扶力度不断加大 主要领域 主要内容 减轻税费负担 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以及个体工商户、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 标准,延长减半征收小微企业所得税政策,对符 合产业发展方向但面临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予 以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 对小微企业免征税务发票工本费、企业注册登 记费等 12 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拓宽融资渠道 在上年“三个 10 亿元”基础上新增 20 亿元,累 计安排 50 亿

12、元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用于强化融 资担保、信贷风险补偿、投贷联动 开展市级财政国库资金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公开 招标,鼓励商业银行扩大小微企业信贷规模 累计批准设立 101 家小额贷款公司,审核通过 80 家融资担保公司,设立 3 家持牌小企业专营 机构,3 家小微企业专营分行、114 家专营支行、 9 家村镇银行相继开业 组建成立中小企业上市促进中心,成功发行中 小企业私募债券;累计发行 7 只中小企业集合 票据,共融资 22 亿元 优化发展环境 国家工商总局出台支持上海创新转型发展 18 条 政策,本市出台工商 28 条政策措施,在企业登记 注册、市场准入、监管模式等方面开展创新探索 启动中小企

13、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完成 1000 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推动区县将服 务网络下沉至街道乡镇和主要园区 全年新设私营企业 1.1 万户,注册资本达到 207.5 亿元,分别增长 8.1%和 40.4% (二)全面推进“四个中心”建设,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升 国际金融中心资源配置功能进一步增强。现代金融要素市场体系不断健全(见图 3),全年 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 528.1 万亿元, 金融市场直接融资额达到 3.9 万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 长 26.3%和 34.9%。金融机构加快集聚,中国银行上海人民币交易业务总部、银联国际有限 公司和平安航运保险运营中心落户上海, 国内规模最大人民币

14、国际投贷基金赛领基金正式设 立;全市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企业累计达 51 家,占全国 1/4。金融创新步伐加快,白银期 货挂牌上市,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正式启动,首只跨市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 产品和首只跨境 ETF 产品发行上市。 国际航运中心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 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重要突破, 启运港退 税、洋山港保税船舶登记、期货保税仓单质押融资、国际中转集拼等试点启动实施,单机单 船融资租赁试点顺利推进,租赁资产规模超过 25 亿美元。航运服务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 口岸进出口货物“通关单无纸化” 全面推广,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正式启用。航运集疏运 体系进一步完善(见图

15、 4),上海港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浦东机 场货邮吞吐量连续四年保持全球第三;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达到 42.8%,比上年提高 1.7 个 百分点。 国际贸易中心集聚辐射效应进一步显现。 制定出台本市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 商务部 与上海部市合作机制进一步深化。 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主体工程顺利开工, 国际贸易技术 标准服务中心、常年展示交易中心等平台建成运营,一批国别商品中心正式开业。出台实施 本市稳定外贸政策措施,试点建立贸易便利化“一站式” 服务中心,国际贸易结算中心外汇 管理试点企业扩大到 50 家, 全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 4800 亿元。 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

16、额 53795.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8%;关区进出口总额 8013.1 亿美元,占全国 1/5;预计服务 贸易进出口总额 1480 亿美元左右,增长 15%左右,占全国 1/3(见图 5)。 总部经济加快集聚发展。 制定出台本市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 鼓励外商设立研发中心 等政策意见,全年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50 家、投资性公司 25 家、研发中心 17 家,累 计分别达到 403 家、265 家和 351 家(见图 6)。央企和民企加快集聚,中国商飞公司、中 化集团等一批央企总部项目落户世博园区,一批民营企业总部落户上海。 (三)着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自主创新成效持续显现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制定实施本市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意见和“十二五” 专项规划, 发布新一轮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 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领域重点项 目加快推进(见表四),大规模集成电路、物联网、云计算等 11 个专项工程启动实施。设 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累计安排落实专项资金 30 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超过 100 亿元。发挥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带动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