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级职业生涯规划教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5844251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级职业生涯规划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1级职业生涯规划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1级职业生涯规划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1级职业生涯规划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1级职业生涯规划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级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级职业生涯规划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 级职业生涯规划教案( 一)一、导入精英教育大众化教育2007 年中国教育部网站发布消息,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经过短短数年的艰苦努力,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1000 多美元的条件下,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 走完了其他国家需要三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走完的道路。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如何:1、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自 1999 年高校大幅度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呈现跨越式的发展态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 1998 年的 9%上升到 2002 年的 15%,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2008 年已经达到 23.3%,接受高

2、等教育的人数和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 给大学生就业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2001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 118 万人, 2010 年超过 630 万人。2、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预计 “十二五 ”期间,应届高校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近 700 万人,总量压力有增无减。还有部分毕业生专业背景、就业意愿和岗位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政府 高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就业难的症结所在有这样的说法: 大学毕业即失业。 就业为何这么难?大学生的失业率为何始终居高不下?真的是因为就业岗位太少么? 我国权威 的向阳生涯 CCDM (中国职业规划师)职业规划师专家组研究认为, 正如

3、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分析,就业难并非简单意义上的岗位缺口大, 而是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什么矛盾呢?就是 有的岗位么没人做, 有的岗位人太多。 而造成供需结构性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求职者的个人因素, 大量的求职者难以适应社会需要。 存在于个人求职者身上的问题主要有 :1、定位不清,目标不明。大量的劳动者,包括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市场感到茫然, 不知道要做什么工作,即使找到了工作也做不久, 做不长,工作频繁变动。 这客观上导致了大量的磨擦性失业; (磨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磨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的困难而引致的失业。)2、缺乏核心能力,就业竞

4、争力弱。.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大量求职群体跟不上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要求,专业知识和技能都不能满足岗位所需,永远处于被市场淘汰的边缘;3、工作主动性弱,不热爱自己的职业。相当部分的求职者职业素养太差,对工作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新东方集团创始人之一的徐小平曾说过 “任何人都必须有敬业精神,能把小事干好的人,成功的几率更大。永远不要抱怨工作有多么无聊、渺小,只要开始工作,就有改进、提升和扩充自己的机会。做好手头的工作,是目前中国学生应该树立的一种信仰。 ”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面对个人求职者身上的问题,许多大学生存在很多疑虑, 诸如:我毕业后该干什么?我需要什么样的工作?什么样的工作适

5、合我?我能获得想要的职位吗?这份工作究竟有没有前途? 美国“职业辅导之父”帕森斯说:“选择一种职业的时候,要把握三个因素:准确了解自己;明白在各个领域获得成功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对两部分事实相互关系的准确认识” 。因此, 和大学生就业有关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个词的出镜率也是越来越高了。那么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为什么要做职业生涯规划?如何做好规划?二、职业生涯规划概念1、职业生涯 ,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理想、愿望等连续性的经历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 人生目标的实现过程。 简单地说,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终生的工作经历 ,2、职

6、业生涯规划( Career planning )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社会职业需求相结合,通过对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而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个人主客观条件则主要包括:自己的 兴趣、爱好、能力、职业价值观 等个人内部因素 ,也包括自己所处的时代特点、 社会特点等一些决定职业选择的 外界因素 。生涯设计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 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

7、涯发展方向。怎样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给自己的未来一个完美蓝图?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实用但不能一蹴而就的学问, 需要与大学生活学习同步进行,从跨入校门的那一刻开始,就要准备为将来就业做好铺垫。.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这个调查 是对一群在智力、学历、环境等客观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做过一个长达25 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内容为规划对人生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类人: 27%的人,没有目标;第二类人: 60%的人,目标模糊;第三类人: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第四类人: 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以后的 25 年,他们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8、25 年后,又对这些调查对象跟踪调查,他们的职业和生活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四类人: 3%的有清晰且长远人生规划的人, 25 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为实现目标做着不懈的努力。 25 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的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第三类人: 10%的有清晰短期人生规划者,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征是:那些短期人生规划不断得以实现, 生活水平稳步上升, 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第二类人在另外的 60%中人生规划模糊的人, 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 能安稳地工作与生活,但都没有什么特

9、别的成绩。第一类人:是那些没有目标和规划的人, 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生活状况很不如意,经常处于失业状态。 调查者因此得出结论: 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成功,在一开始仅仅是一种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规划,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 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 未来的人生道路一片空白,需要你去填充,灿烂与否,绚丽与否,取决于你的人生规划,你的选择。所以哈佛大学的 这项研究表明:只有 3-4%的人能获得成功,秘诀就是及早明确职业生涯目标且始终坚持。 大学生涯是整个人生的重要阶段, 如果说大学毕业后应迅速起飞的话

10、, 那么大学时期就是毕业起飞的助跑期 。我们在座的每名同学都应该对自己的大学期间有一个正确的思考和规划。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自我定位、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明确自己的方向,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从而能够科学规划学习、生活和未来的职业选择,最终达到全面发展。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意义(必要性)针对日趋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对大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不但可以提升大学生就业率,.从长远来看对大学生个人的发展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据一项对北京人文经济类综合性重点大学大学生的调查显示, 大部分学生对自己将来的职业没有规划: 对自己将来如何一步步

11、晋升、发展没有设计的占 67.2%;有设计的占 32.8%,而其中有明确设计的仅占 4.9%。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对自己的发展规划不明确,不能运用职业设计理论, 规划未来的工作与人生发展方向, 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就业的提前准备和准确定位, 甚至影响对工作的适应性。 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势在必行。1. 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是适应就业形势的需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 “大众化” 阶段 , 失业或一时找不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 , 而高等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在现实社会中获得就业能力、掌握谋生手段、 奠定未来发展的基础。 这就要求学校对学生的升学就业、 职业规划和人生发展给予全面

12、的教育和正确的指导 , 使学生及早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 , 减少就业、创业活动中的盲目性 , 克服在择业过程中的错误认识 , 使学生理性地规划人生 , 尽早适应社会职业岗位的要求 , 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成功率。可以使大学生在社会中尽量发挥自己的才能,提升自己的价值。2. 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是帮助大学生明确大学阶段发展方向的需要在大学学习过程中 , 有很多大学生呈现出集体“学习无意识”和“考研无意识”。对部分已经实现了上大学目标的学生来说 , 他们对自己的下一个目标、对大学阶段的发展方向感到很迷茫 , 因而 , 有的人上网聊天、打游戏或谈情说爱 , 糊里糊涂地度过大学四年的美好时光

13、 ; 有的人则把前途压在考研上 , 四年学习时光都花费在考研复习上 , 忽视了自己的职业能力培养 , 使得他们有了研究生学历仍然就业困难。因此 , 有必要在大学生特别是在大一新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 使大学生明白在大学的每个阶段、 每个年级应该学习什么、 怎样努力 , 从而端正学习态度 , 激发学习动力 , 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3. 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是适应社会职业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深入 , 经济产业化使得职业的分工更加细致 ,产业内容不断更新 , 同一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具有了不同的内涵 , 其对人才的要求也益加专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

14、求越来越高。大学生要想在今后的社会中有一席之地 , 必须提前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 适时调整自己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 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 , 以适应社会职业发展的需要。4. 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充分认识自己,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一个有效的职业规划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 相关研究表明: 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与其职业兴趣相吻合, 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 80%一 90%,并能长时间地保持高效率的工作;反之就只能发挥.全部才能的 20%30%,还容易感到厌倦和疲劳。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可以通过专业的职业测评来确定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 个性特点天

15、赋能力、缺陷、性格、气质、兴趣等影响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充分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剖析自己的个性特征,弄清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应该干什么、 适合干什么。 从而慎重考虑所选的职业是否与自己的性格、 职业兴趣相符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5. 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建立科学的择业观,减少择业的时间面对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 大学生毕业时容易走向两个极端 : 一是盲目自信,只考虑自身的需要, 对求职单位和职业有盲目的要求; 另一种是纯粹的现实主义心态,缺乏主动择业的观念, 认为“只要社会需要的就是我们要选择和考虑的” 。这些与科学的择业观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科学的择业观倡导的是建立在知己知彼基础上的“人职匹配”,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建立这种观念。盲目就业和择业的直接后果是人职不匹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