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质量改进中级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844112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PT 页数:154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师质量改进中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4页
工程师质量改进中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4页
工程师质量改进中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4页
工程师质量改进中级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4页
工程师质量改进中级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师质量改进中级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师质量改进中级课件(1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质量改进(中级),ISO9000八项原则: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领导作用 全员参与 过程方法 管理的系统方法 持续改进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与供方互利关系,一概念* 二步骤* 三组织* 四工具11* 五QC* 六6 *,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 的协调的活动”。 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第一节、质量改进的概念及意义,1. 掌握质量改进的概念: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质量改进与质量控制定义区别- 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一部

2、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比规定更要的要求)。(目的) 目的不同- 质量控制-消除偶发性问题,维持质量。(消除问题) 质量改进-消除系统性问题,达到新水平。 单:消除偶发性问题,使质量保持在规定的水平,是()。A质量策划 B。质量控制 C质量管理D。质量改进,实现手段区别-(措施) 质量控制是通过日常检验、试验调整和配备必要的资源消除异常波动。产品质量维持在一定水平。 质量改进是通过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来增强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联系-(重点) 质量控制重点是防止差错或问题的发生。 质量改进重点是提高质量保证能力。 首先要搞好质量控制,使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然后在控制的基础上进行质量改进

3、,达到一个新水平。 如果没有稳定的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的效果也无法保持。,著名质量专家朱兰的三部曲(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表现了质量控制与质量改进的关系,如图6.1-1所示。,朱兰三部曲示意图,多: 关于质量改进和质量控制,正确的有( .)。 A、质量控制是使产品质量维持在一定水平 B、质量改进是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C、没有稳定的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的效果也无法保持 D、质量控制是以质量改进为基础 E、质量控制是消除偶发性问题,质量改进是消除系统性问题 综合题: 1、质量改进旨在消除( )问题。 A偶然性 B 系统性 C多发性 D 常规性 2、质量改进是通过不断采取()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4、。 A.纠正措施 B.预防措施 C.日常检验 D.试验 3、质量控制与质量改进区别联系有(, )。 A定义不同 B 实现手段不同 C目的不同 D 两者相互联系的 E两者无关联,2. 熟悉质量改进的意义 必要性- 技术 人、机、料、法 顾客要求变化 产品质量要求水平提高(正面理解) 重要性- 投资回报 产品降本、增效、提升质量、延长寿命) 各部门职能、提高工作质量(,第二节、质量改进的步骤和内容,1. 掌握质量改进的步骤。 2. 熟悉质量改进的每一步的内容。 3. 熟悉质量改进的步骤、内容和 PDCA 循环的关系。 质量改进是一个过程-要遵循PDCA循环原则。 四阶段、七步骤。 PDCA循环内容

5、: P策划-制订方针、目标、计划、管理项目等。 D实施-按计划做。去落实具体对策; C-检查-把握对策效果。 A处置-总结成功经验,实施标准化。以后就按标准进行。 - -未解决问题,再循环。,特点: 完整性(完整的包含4个阶段的环) 大环套小环(某一阶段也会存在PDCA小循环) 不断上升的循环(每一循环,产品质量、工序质量或工作质量就提高一步,=质量改进 ),1、PDCA循环,其中C的内容是(D)。 A.总结成功经验,实施标准化 B.制订方针、目标、计划书等 C.按计划做 D.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成果 2、QC小组讨论活动失败的教训,属于PDCA的()阶段。 A.A B.C C.

6、D D.P 3、QC小组在验证问题原因时,制订了验证计划,按照计划实施验证,检查验证的结果,并将经验纳入企业质量改进指南。实际上,这也是一轮PDCA循环,体现了PDCA()的特点。 A.改进上升 B.大环套小环 C.持续不断 D.每个阶段都不能少,多:下列关于PDCA的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阶段进行规划、申请、提交项目等 B第二阶段按计划实地去做,去落实具体对策 C第三阶段实施标准化,以后就按标准进行 D第四阶段对策实施后,把握对策的效果 E第四阶段总结成功的经验,实施标准化以后就按标准进行 第一阶段是策划:制定方针、目标、计划书、管理项目等; 第二阶段是实施:按计划实地去做,去落实

7、具体对策; 第三阶段是检查:对策实施后,把握对策的效果; 第四阶段是处置:总结成功的经验,实施标准化以后就按标准进行。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转下一轮PDCA循环解决,为制定下一轮改进计划提供资料。,七步骤:1、选择课题2、掌握现状3、分析问题原因4、拟定对策并实施,1、选择课题=改进的机会(P) 围绕六方面质量/成本/交货期/安全/激励/环境 QCDSME 活动内容:问题背景损失数据目标值负责人资金预算改进计划 注意事项:目标值:根据充分、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挑战性。,5、确认效果6、防止再发生和标准化7、总结,2、掌握现状(有效工具调查表)(P) 活动内容:抓住问题特征(4要点)时间/ 地

8、点/ 种类/ 特征; 调查角度:人 /机 /料 /法 /测 /环 (5M1E); 现场收集数据中没有包含的信息 (日本:现场、现物、现实),依照数据。 注意事项:把握问题现状有效工具:调查表。 信息: 1、去现场收集数据中没有包含的信息 2、般来说,解决问题应尽量以数据为依据,其他信息供参考。 3、现场的数据中未包含的信息,为解决问题提供灵感,找出思路,找到突破口。,3、分析问题原因(P) -设立假说,验证假说的过程(两个假说) 目的:设立假说(选择可能的原因), 验证假说(找出主要原因,核实原因和结果是否存在关系) 工具:设立假说:因果图 验证假说:排列图、相关及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统计手段

9、 区别(步骤):活动内容 多:质量改进活动中,分析问题原因是一个()的过程。 A.拟定对策并实施 B.掌握现状 C.设立假说 D.验证假说,设立假说:1.收集可能原因的全部信息(利用掌握现状阶段信息),2.整理信息(画因果图),3.剔除无关因素,4.重新整理余下的因素(重画因果图)。(只包含可能的原因) 注意事项:因果图-具体所有因素都假设为问题原因。无关紧要舍掉、越小越有效。验证假说:1.已有因果图(可能原因)重新收集数据、到现场、问题再现(如果条件允许)。2.核实因果关系(原因对问题的影响)有无和大小,3.排列图,找出主要原因。 注意事项: 有效工具排列图、相关及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统计手

10、段)。 讨论决定缺乏科学性。 再现性问题:1条件允许,2要缜密地进行3.问题一致,具有同样的特征,4. 再现质量问题是验证假说的有效手段。但要考虑制约条件。,日本玉川大学著名质量管理专家谷津进教授曾将质量改进这几个步骤的活动形象地用图6.2-4表示出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质量改进的步骤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的几个阶段可用下图表示出来,图中的(Z)是_,(B)是_,。 a.整理原因 b.验证假说 c.掌握现状d.判断原因 思考层面: 提出问题 (B) 制订对策 现实世界: 调查实情 (Z),4、拟定对策并实施(P 和D) 原因分析出来以后,就要制定对策,加以实施。 1、活动内容 将现象的排除

11、(应急对策) 与原因的排除(永久对策)严格区分开。 采取对策后,尽量不要引起副作用,如果有副作用,应换一种对策或消除副作用。 准备多个对策方案,选择参加者都能接受的方案。 2、注意事项 对策有三种:一是去除现象(应急对策);二是消除引起结果的原因,防止再发生(永久对策);三是隔断因果关系。 采取对策常会引起别的问题,必须对对策进行广泛的评价。 采取对策,做到通力合作。 存在几个对策方案时,民主讨论不失为一个选择。,2. 注意事项,5、确认效果(C) 活动内容: 使用同一种图表,将采取对策前后的质量特性值、成本等指标进行比较。 改进的成果用金额表示可以引起企业经营者重视。 列举所有效果。 注意事

12、项: 确认何种程度上防止质量问题再发生 对策未出现预期结果,是否按计划实施?(是,说明对策失败,重新回到“掌握现状”阶段) 计划是否有问题?,6、防止再发生和标准化 (A) 纳入质量文件,防止重复发生 活动内容:确认5W1E,将其标准化,制定成工作标准 宣贯标准 培训教育 注意事项:纠正措施必须标准化的原因: 1.没有标准化容易出现同样问题, 2.标准可以培训员工 7、总结 (A) 改进效果不明显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予以总结 活动内容:总结本次活动的情况,顺利完成与未完成的 找出遗留问题 考虑解决问题的下一步怎么办 注意事项: 质量/成本/交货期/安全/激励/环境-质量改进长期性 解决遗留问题

13、,多: 1、为抓住问题的特征,质量改进的掌握现状的步骤中需要调查的是()特征等要点。A对象 B时间 C地点 D种类 2、质量改进中,采取对策后没有出现预期效果时,应该考虑以下中的()情况。A是否按计划实施 B是否将现象与原因的排除区分开C是否按5W1H实施 D是否计划有问题 3、解决质量问题采取对策时,如果引发了其他质量问题(副作用),应(。)。 A消除副作用 B. 不再解决该问题 C换一种对策 D. 考虑是否分析的原因不正确 E忽略副作用 4、解决质量问题时,制定对策并取得成效后,为了防止质量问题再发生,必须做到()。 A再次确认5W1H的内容,并将其标准化 B进行标准的准备与传达 C找出遗

14、留问题 D实施教育培训 E建立保证严格遵守标准的质量责任制,单: 1、为防止外部空气中的粉尘影响产品灵敏度,企业建立了洁净车间,要求员工换洁净衣服,这些对策属于(D)。A去除现象 B消除引起结果的原因 C应急对策 D隔断因果关系 2、“实施教育培训”是()步骤的活动内容。 A拟定对策并实施 B确认效果 C防止再发生和标准化 D总结 3、()是建立假说的有效工具。 A因果图 B控制图 C坐标图 DPDCA循环 4、()是表示作业顺序的一种方法。 A导入新标准 B3W1H C作业层次的标准 D4W1H,第三节、质量改进的组织与推进,1. 了解质量改进的组织形式 员工个人改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

15、团队改进: QC小组、六西格玛小组 自下而行方式,群众性: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QC小组 自上而下方式、管理层推动六西格玛管理 2.熟悉质量改进的组织与管理 质量委员会(管理层),为改进项目配备资源,由高级管理层的部分成员组成 质量改进团队/质量改进小组/QC小组(实施层),具体实施项目(临时性组织,组长/组员),改进的组织分两个层次,1、质量改进的组织有不同层次,具体可分为( AB )。 A质量委员会 B质量改进团队 C质量管理部门 D质量检验部门 E生产车间,1)质量委员会基本职责;由高级管理层部分成员组成。 推动、协调质量改进工作并使其制度化。 主要职责制定质量改进方针/参与质量改进/配备资源/对成绩进行评估并给予公开认可 2)质量改进团队职责(临时性组织) 组长:完成改进任务/组织开会/做好备忘录和报告等准备工作/保持联系/编写报告 组员:分析问题/分析别人建议/提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将措施标准化/参与各项活动,单: 1、质量委员会的基本职责是()。 A改进工作质量 B监督管理 C推动、协调质量改进工作并使其制度化 D提高生产效率 2、()是上层管理者参与质量改进最基本的方式。 A参与质量改进团队 B参与质量委员会的工作 C参与下级或基层员工的活动 D参与质量监督小组 3、质量委员会通常由()组成。 A企业董事长和部分董事 B企业高级管理层部分成员、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