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中华书局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第16课两晋与南朝拔高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5840871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精选中华书局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第16课两晋与南朝拔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精选中华书局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第16课两晋与南朝拔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精选中华书局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第16课两晋与南朝拔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精选中华书局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第16课两晋与南朝拔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精选中华书局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第16课两晋与南朝拔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1 / 11 最新精选中华书局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三国 两晋南北朝第 16 课 两晋与南朝拔高训练二十六 第 1 题【单选题】 借助年代尺我们可以清晰梳理历史发展脉络,认识某一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仔细阅读年代尺,下列 对时代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发展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繁荣、开放与革新 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危机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 2 题【单选题】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2 / 11 下图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中历史现象导致的后果是( ) A、江南经济的发展 B、北方文化繁荣 C、专制统治加强

2、 D、国家统一完成 【答案】: 【解析】: 第 3 题【单选题】 图 1 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哪一原因( ) 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 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 【答案】: 【解析】: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3 / 11 第 4 题【单选题】 东晋的都城建康在今天的( ) A、南京 B、洛阳 C、开封 D、西安 【答案】: 【解析】: 第 5 题【单选题】 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经济获得迅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C、海外贸易特别发达 D、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 【答案】: 【解析】: 第 6 题【单选题】 南朝在中国

3、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客观上为华夏文明的延续、发展和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 献。下列关于南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B、南朝四个王朝都在建康定都 C、镇守地方的贵族势力很大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4 / 11 D、宋武帝时,发生了大规模叛乱 【答案】: 【解析】: 第 7 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都进行迁都 B、都推行了汉化政策 C、都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D、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 【答案】: 【解析】: 第 8 题【单选题】 A、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B、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C、北人南迁的原因

4、D、淝水之战的背景 【答案】: 【解析】: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5 / 11 第 9 题【单选题】 穿越时空,你对西晋后期大量人口南迁的原因做一次现场采访。在采访的四个人中,回答不符合史实 的是( ) A、王某:北方社会动荡不安 B、李某:南方比较安定 C、张某:为了躲避战乱 D、赵某:经济重心在南方 【答案】: 【解析】: 第 10 题【单选题】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 ) 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良田 种植水稻用绿肥 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 稻麦间种 A、 B、 C、 D、 【答案】: 【解析】: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6 / 11 第

5、11 题【单选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的落后状态。南宋时,苏、湖、常、秀(秀水,今浙江嘉 兴)有 “ 天下粮仓 ” 之美称。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 A、纸币 “ 交子 ” 的出现 B、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C、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D、铁器牛耕的推广 【答案】: 【解析】: 第 12 题【单选题】 根据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共同点,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一个与其相符的战役( ) A、牧野之战 B、长平之战 C、大泽乡起义 D、赤壁之战 【答案】: 【解析】: 第 13 题【填空题】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7 / 11 原因: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

6、地区输送了大量的 _,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_和_,从而使 _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另外江南地区社 会比较安定。 表现:农业:大量荒地被开垦,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兴修了很多_;农业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 进;推广和改进_;实行精耕细作;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_;普遍实行了_,五岭以南地 区还种植了 _;此外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多种经营。 手工业:在缫丝、织布、制瓷、_、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发展。 商业:南朝时的_,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答案】: 【解析】: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8 / 11 第 14 题【材料分析题】 材料解析: 中国是以农立国的世界

7、文明古国。某校七年级同学探讨了“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请你参与同学 们的小组探究,回答相关问题。 【兴修水利工程】 材料一: 【调整统治政策】 材料二: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 役 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引进优良作物】 材料三: 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商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而石榴、葡萄、胡麻、胡桃、胡豆、胡 萝卜等西域物产,也是在汉朝时通过这条商路传到内地的,在中原很多地区得到推广种植。这些作物的引 进,不仅增加了我国农作物的种类,更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历史上的外来作物引进 【采用先进技术】

8、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9 / 11 材料四:东晋南朝时,在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一带开辟出了大量湖田。人们还把北方农作物的栽 培、施肥、牛耕等先进技术与南方水田种植经验相结合,在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则种双 季稻。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都与战国时期秦国在岷江流域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有关,它使成都平原成为 “ 天府之国 ” 。这是什么水利工程?是哪两个人主持修建的? 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次变法的内容?这项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政策是什么? 材料三中新的农作物是通过哪条商路传入内地的?汉武帝派谁两次出使西域?这条商路的开通有何重 要意义? 根据材料四指出,东晋南朝时北方人

9、口南迁,将哪些先进技术带到了南方? 【答案】: 【解析】: 第 15 题【材料分析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 关系趋于和缓。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矛盾篇】 材料一:西晋统治腐朽,向内迁各族人民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这些 暴政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一些少数民族的首领乘机起兵反晋。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10 / 11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上教科书79 页 【战争篇】 材料二:见下图 依据材料一指出“ 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 的原因是什么?在316 年西晋被内迁的哪一游牧民 族灭亡? 根据材料二并所学知识回答,“ 淝水之战 ” 的交战双方分别是哪两个政权?这场战争的特点什么?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三中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措施,并说明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那里的石窟” 指的是哪一著名的石窟? 综上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呈现怎样的特点? 【答案】:无 【解析】: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11 /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