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7编号初中统计与概率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836438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2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77编号初中统计与概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277编号初中统计与概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277编号初中统计与概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277编号初中统计与概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277编号初中统计与概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77编号初中统计与概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77编号初中统计与概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计与概率统计与概率 一、统计的基础知识 1、统计调查的两种基本形式: 普查:对调查对象的全体进行调查; 抽样调查:对调查对象的部分进行调查; 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 个体:总体中每一个考察的对象; 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不带单位) ; 平均数平均数:对于 n 个数,我们把叫做这 n 个数的平均 12 , n x xx 12 1 () n xxx n 数; 中位数中位数:几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时,处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据(或是最中间两个 数据的平均数)叫做中位数; 几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时,处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据(或是最中间两个 数据的平均数)叫做中位数

2、; 众数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 方差方差:,其中 n 为样本容量,为样本 2222 12 1 ()()() n Sxxxxxx n x 平均数; 标准差标准差:S,即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极差极差: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称为这组数据的极差; 频数频数:将数据分组后落在各小组内的数据个数叫做该小组的频数; 频率频率:每一小组的频数与样本容量的比值叫做这一小组的频率; 频数和频率的基本关系式:频率 频数和频率的基本关系式:频率 = 各小组频数的总和等于样本容量,各小组频率的总和等于各小组频数的总和等于样本容量,各小组频率的总和等于 1; 扇形统计图:圆表示总体,扇形表示部

3、分,统计图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每 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360 该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 频数频数 样本容量样本容量 各各 基基 础础 统统 计计 量量 频频 数数 的的 分分 布布 与与 应应 用用 2、 3、 会填写频数分布表,会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频数折线图; 二、概率的基础知识 必然事件: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发生的事件; 不可能事件:一定条件下必然不会发生的事件; 2、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3、概率:某件事情 A 发生的可能性称为这件事情的概率,记为 P(A); P(必然事件)=1,P(不可能事件)=0,0P(不确定事件)1; 概率计算方法:概

4、率计算方法: P(A) = 例如例如 注:对于两种情况时,需注意第二种情况可能发生的结果总数注:对于两种情况时,需注意第二种情况可能发生的结果总数 例 : 袋子中有形状、大小相同的红球 3 个,白球 2 个,取出一个球后再取出一个球, 1、确定事件 事件事件 A 发生的可能结果总数发生的可能结果总数 所有事件可能发生的结果总数所有事件可能发生的结果总数 运用列举法(常用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A 求两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 P = 1 10 袋子中有形状、大小相同的红球 3 个,白球 2 个,取出一个球后放回放回,再取出 一个球,求两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P = 4 25 考点一、平均数考

5、点一、平均数 (3 分)分) 1、平均数的概念 (1)平均数:一般地,如果有 n 个数那么,叫做这 n 个数, 21n xxx)( 1 21n xxx n x 的平均数,读作“x 拔” 。x (2)加权平均数:如果 n 个数中,出现次,出现次,出现次(这里 1 x 1 f 2 x 2 f k x k f ), 那 么 , 根 据 平 均 数 的 定 义 , 这 n 个 数 的 平 均 数 可 以 表 示 为nfff k 21 ,这样求得的平均数叫做加权平均数,其中叫做权。 n fxfxfx x kk 2211 x k fff, 21 2、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1)定义法 当所给数据比较分散时,一

6、般选用定义公式:, 21n xxx)( 1 21n xxx n x (2)加权平均数法: 当所给数据重复出现时,一般选用加权平均数公式:,其中 n fxfxfx x kk 2211 。nfff k 21 (3)新数据法: 当所给数据都在某一常数 a 的上下波动时,一般选用简化公式:。axx 其中,常数 a 通常取接近这组数据平均数的较“整”的数,axx 11 axx 22 。是新数据的平均数(通常把叫做原数据,axx nn )( 1 21n xxx n x, 21n xxx 叫做新数据) 。, 21n xxx 考点二、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考点二、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4 分)分) 1、总

7、体 所有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2、个体 总体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3、样本 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4、样本容量 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5、样本平均数 样本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样本平均数。 6、总体平均数 总体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总体平均数,在统计中,通常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考点三、众数、中位数考点三、众数、中位数 (35 分)分) 1、众数 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2、中位数 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考点四、方差考点四、方差

8、 (3 分)分) 1、方差的概念 在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 21n xxxx 差。通常用“”表示,即 2 s )()()( 1 22 2 2 1 2 xxxxxx n s n 2、方差的计算 (1)基本公式: )()()( 1 22 2 2 1 2 xxxxxx n s n (2)简化计算公式(): )( 1 2 22 2 2 1 2 xnxxx n s n 也可写成 2 22 2 2 1 2 )( 1 xxxx n s n 此公式的记忆方法是:方差等于原数据平方的平均数减去平均数的平方。 (3)简化计算公式(): )( 1 2 22 2 2 1

9、 2 xnxxx n s n 当一组数据中的数据较大时,可以依照简化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将每个数据同时减去一个与它们 的平均数接近的常数 a,得到一组新数据,那么,axx 11 axx 22 axx nn 2 22 2 2 1 2 )( 1 xxxx n s n 此公式的记忆方法是:方差等于新数据平方的平均数减去新数据平均数的平方。 (4)新数据法: 原数据的方差与新数据,的方差相等,, 21n xxxaxx 11 axx 22 axx nn 也就是说,根据方差的基本公式,求得的方差就等于原数据的方差。, 21n xxx 3、标准差 方差的算数平方根叫做这组数据的标准差,用“s”表示,即 )()

10、()( 1 22 2 2 1 2 xxxxxx n ss n 考点五、频率分布考点五、频率分布 (6 分)分) 1、频率分布的意义 在许多问题中,只知道平均数和方差还不够,还需要知道样本中数据在各个小范围所占的比例的 大小,这就需要研究如何对一组数据进行整理,以便得到它的频率分布。 2、研究频率分布的一般步骤及有关概念 (1)研究样本的频率分布的一般步骤是: 计算极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决定组距与组数 决定分点 列频率分布表 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2)频率分布的有关概念 极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频数: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 频率:每一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数(样本容量 n)的比值叫做这一小

11、组的频率。 考点六、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考点六、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 (3 分)分) 1、确定事件 必然发生的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时,在每次试验中必然会发生的事件。 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有的事件在每次试验中都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件叫做不可能的事件。 2、随机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放声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 考点七、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考点七、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 分)分) 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 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我们利用反复试验所获取一定的经验数据可以预测它们发生机 会的大小。要评判一些游戏规

12、则对参与游戏者是否公平,就是看它们发生的可能性是否一样。所谓判断 事件可能性是否相同,就是要看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否一样,用数据来说明问题。 考点八、概率的意义与表示方法考点八、概率的意义与表示方法 (56 分)分) 1、概率的意义 一般地, 在大量重复试验中, 如果事件 A 发生的频率会稳定在某个常数 p 附近, 那么这个常数 p m n 就叫做事件 A 的概率。 2、事件和概率的表示方法 一般地,事件用英文大写字母 A,B,C,表示事件 A 的概率 p,可记为 P(A)=P 考点九、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率之间的关系考点九、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率之间的关系 (3 分)分) 1、确定

13、事件概率 (1)当 A 是必然发生的事件时,P(A)=1 (2)当 A 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时,P(A)=0 2、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率之间的关系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0 1 概率的值 不可能发生 必然发生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考点十、古典概型考点十、古典概型 (3 分)分) 1、古典概型的定义 某个试验若具有: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构有有限多个;在一次试验中,各种结果发 生的可能性相等。我们把具有这两个特点的试验称为古典概型。 2、古典概型的概率的求法 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 n 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 A 包含其 中的 m 中结果,那么事件 A

14、 发生的概率为 P(A)= n m 考点十一、列表法求概率考点十一、列表法求概率 (10 分)分) 1、列表法 用列出表格的方法来分析和求解某些事件的概率的方法叫做列表法。 2、列表法的应用场合 当一次试验要设计两个因素, 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 果,通常采用列表法。 考点十二、树状图法求概率考点十二、树状图法求概率 (10 分)分) 1、树状图法 就是通过列树状图列出某事件的所有可能的结果,求出其概率的方法叫做树状图法。 2、运用树状图法求概率的条件 当一次试验要设计三个或更多的因素时, 用列表法就不方便了, 为了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 果,通常采用树状图法求概率。 考点十三、利用频率估计概率(考点十三、利用频率估计概率(8 分)分) 1、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在同样条件下,做大量的重复试验,利用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到某个常数,可以估 计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2、在统计学中,常用较为简单的试验方法代替实际操作中复杂的试验来完成概率估计,这样的试 验称为模拟实验。 3、随机数 在随机事件中,需要用大量重复试验产生一串随机的数据来开展统计工作。把这些随机产生的数 据称为随机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