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doc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835609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2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整理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020年整理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2020年整理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2020年整理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2020年整理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整理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整理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doc(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备课时间:2013-04-07上课时间:2013-4-15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概述肺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2通过测量胸围差,阐述膈肌的运动,感知呼吸时胸廓容积有变化。通过演示实验说明胸廓容积变化与气体进出的关系。通过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变化,分析呼吸与细胞生命活动的关系。(二)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外界气体是怎样进出肺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测量胸围差等活动,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同学之间胸围差的差异,认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和难点外界气体如何进出肺,肺内的

2、二氧化碳如何排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教学准备教师:新鲜的猪肺、多媒体课件、模拟隔肌运动的模型。澄清的石灰水,干净的玻璃管,烧杯,香水,广口瓶。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学 习 内 容学 生 活 动教 师 活 动一、引言: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通过回忆以前的知识思考问题。复习呼吸系统的组成。演示猪肺的通气,提出问题:肺是怎样实现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的?二、解决问题外界气体是怎样进出肺的。探究:1呼吸运动时胸廓容积是否发生变化?2呼吸运动时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3肺容积的变化与吸气和呼气有什么关系? 4为什么肺容积的变化会导致吸气和呼气? 5肺内气体是如何发生变化的?6体内的气体是如何进行交换

3、的呢?学生用双手轻触自己胸侧的肋骨处,做深呼吸,感受自己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变化:深吸气肋骨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深呼气肋骨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缩小。学生实验:测量胸围差,用数据证明胸廓容积的变化。测量方法:三人一组、设计表格,做好记录。为了数据准确,应测定三次,取最大值。下表是某位学生测量结果,此为为例,计算:胸围差=吸气后胸围长度-呼气后胸围长度。状态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静8080.580尽力深吸气时909190.5尽力深呼气时7877.478.2结合测量胸围差的实验结果,分析为什么同学之间的胸围差有差别?学生提出假设: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是有关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学生观察动画,阅读书本相

4、关内容,讨论、交流: 1呼吸运动时,主要哪些肌肉的收缩、舒张引起了胸廓容积的变化?在呼吸肌收缩和舒张时,胸廓容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随着胸廓容积的变化,肺的容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根据探究结果作出假设:肺容积的变化导致了气体的吸入和呼出吗?学生观察实验,思考、讨论问题,得出结论:肺容积的变化导致了吸气和呼气。 肺的容积扩大外界气体入肺 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体排出学生分析、归纳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和过程: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使胸廓扩大和缩小,引起肺被动地扩张和回缩,形成肺内气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才使气体能够进出肺泡。学生实验、观察:四位同学为一组,一位同学按课本实验的图示吹气。其他同学注意观

5、察。 回忆做种子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也见到了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分析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 由于澄清的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后会变得浑浊。甲乙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不同说明了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学生从图中分析出:呼出气体中的氧含量,少于吸入气体中的氧含量;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于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根据呼出的气体中氧减少,二氧化碳增多的数据,推测其原因与体内进行气体交换有关。学生观察课文中的“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图,探究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氧由肺泡进入血液。学生根据图概括肺泡适于气体交换功能的结构特点:肺泡数量多;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

6、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织学生感受自己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变化。1问题:呼吸运动中胸廓是否发生变化?讨论:在吸气和呼气时,你感受到胸廓容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感觉不一定准确,引出测量的必要。师生讨论测胸围差的用具、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在达成共识后,请学生示范操作。使学生明确: 测量胸围差的位置:男生胸前是软尺下缘与乳头上缘平齐,背侧是软尺要在两肩胛骨下角;女生胸前是使软尺经过乳头上方的第四肋骨处; 测量呼气时胸围和吸气时胸围各两次,并计算出两次两者的差值,即是胸围差。2探究呼吸运动时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假设:根据你的感受,对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作出假设。教师做曲肘、深肘动作,启发学生讨论、交流

7、,作出假设: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是有关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演示动画:呼吸运动3、继续探究:肺容积的变化与吸气和呼气的关系演示:用模型模拟隔的运动实验。讨论题: 橡皮膜、两个气球、玻璃钟罩分别代表什么?手向下拉橡皮膜时,气体进入气球还是排出? 橡皮膜回缩时,气体进入气球还是排出?是肺容积的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因为吸气后使肺的容积扩大? 4进一步探究:为什么肺容积的变化会导致吸气和呼气?演示模拟实验:模拟肺容积的变化引起肺内气压的改变 引言:气体在呼吸运动作用下进入了肺,这只是完成外界气体和肺泡内气体之间交换,它不是呼吸的结束,只是呼吸的第一步,只有肺泡内气体与血液间的气体进行交换了,而血液又与组织细胞

8、之间的气体进行交换才是呼吸的实质。那么进入肺泡内的气体与血液之间是怎样进行交换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肺内气体发生的变化。5肺内气体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引导学生讨论:甲乙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不同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环境中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成分对照表(课本45页):通过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成分有差别的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呼吸与细胞生命活动的关系。进一步探究:6体内的气体是如何进行交换的呢?通过香水的扩散作用,启发学生认同一种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至平衡为止。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也是通过扩散作用来完成的。 引导观察课文中的“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图,探究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怎样进行的?

9、 演示肺泡的结构,启发学生思考肺泡结构适于气体交换功能的特点。引导学生小结: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两个过程。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指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总结师生总结归纳呼吸的全过程: 课堂练习:大练习册板书设计: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二、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课后反思:第四章 人体类物质的运输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备课时间:2013-04-08上课时间:2013-4-17课型:新授课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生活经验和观察分析,描述血液成分能力目标:(1)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2)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了解

10、各种血细胞的功能及其病理表现,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3)分组实验及讨论,在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血干细胞及其研究进程,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关爱他人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血液的成分及各自的主要功能2、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3、难点突破:学生课前搜索自己或家人的血常规化验单,研究自身的一些血细胞数目异常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自己寻求血细胞的功能来解惑,使枯燥的血细胞功能溶入生活中去学习。三、教学设计思路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观察演示实验了解血液成分根据血浆成分推断血浆功能分组实验、列表归纳血细胞的种类、结

11、构及区别方法 分析血常规化验单理解血细胞的功能通过知识运用巩固知识关注新闻追踪白血病女孩的事例,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达到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目的。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准备未加抗凝剂的血液(血块)及加抗凝剂的血液2、显微镜、人血永久涂片3、课件PPT流动的组织血液学生准备:收集自己或自己家人的血常规化验单五、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言:我们通过消化系统获得营养,通过呼吸系统获得氧气,是不是只有这些系统需要营养或氧气呢?那么这些营养与氧气是怎样送往全身的?学生思考回答:全身都需要氧气和营养,体内物质是由血液来运输的。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播

12、放课件:1、影片:流动的血液及给病人输血的图片2、血库未能及时送血 产妇失血过多死亡(新闻)3、当我们生病的时候医生常常叫病人先去验血。(书本的插图)提出问题:1、为什么失血过多会导致死亡?2、对失血过多的病人,为什么要及时输血而不是输液?3、为什么通过化验血液在一定程度上检查健康状况或诊断疾病?引入新课:血液教师设疑:血液属于动物体的哪一结构层次?是哪一种组织?为什么说它是流动的组织?学生看到血液流动的情况,意识到它的功能运输物质。学生心灵受到震撼。学生感同身受。积极思考,尝试回答。学生回忆旧知,指出血液是一种结缔组织,它在体内循环流动,运输物质。二、新授课(一)血液的成分播放课件:已经分层

13、的血液问题:含有抗凝剂的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分成了几层?各层是什么颜色?大致比例?它们分别是血液的什么成分?能列表总结血液的成分吗?观察、思考、阅读,得出结论 血浆血液 红细胞 血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二)血浆课件展示血浆成分指导学生观察,让学生根据血浆成分,推断血浆的功能。并强调应该注意血浆中水所占比例。学生注意到血浆中含有90%的水来推断出血浆的功能:运载血细胞及运输物质。(三)血细胞一、血细胞的结构1、组织学生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并讨论血细胞的结构及区别的方法教师巡回指导2、播放课件:课本图片“显微镜下的血细胞”问题:你所观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数量最多的是哪

14、种细胞?你是怎样区别红细胞和白细胞的?为什么看不见血小板?3、组织学生列表比较三种血细胞二、血细胞的功能1、同学们出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血常规化验单,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PPT)在血常规化验单中哪种血细胞数目异常?他有什么病?他的身体有哪些异常表现?对这个病人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治疗或缓解?巡回指导,找出一些典型的单子,投影分析红细胞较少或血红蛋白较少白细胞数目过多(血小板数目异常的单子比较少,可以让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血小板起作用的时候)2、漫画展示三种血细胞功能,引导学生总结三种血细胞的功能。3、除了上述现象,人体还会出现哪些血细胞数目异常现象?。分组实验学生就观察回答学生列表数目大小形态结构特点RBCWBCPLT分组讨论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是贫血病症,容易头晕、乏力、心悸等,应该补充含铁和含蛋白质的食物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