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

上传人:w****7 文档编号:145830544 上传时间:2020-09-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说”“动”并行,收获真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之感悟内容摘要: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产生,确实向老师提出了挑战,要让它成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途径,让它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让学生喜欢的学科,老师们的意识及实际操作方法是必须讲究的,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要“说”“动”并行,在“说”“动”中获得真知。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创新能力 课程 学生们 “说”与“动”正文:所谓综

2、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实践。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亲身经历,是综合实践活动区别于其它各类课程的根本特点,没有学生的实践,就等于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刚开始上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我跟学生们呆在教室里,就着教科书上的问题一个一个讨论,如上语文课一般。这样做实在是滑稽之极,学生面无表情,教师声嘶力竭;如此丰富的内容,这么博大精深的文化,如果只在这一屋檐下“畅所欲言”而不出去

3、走一走、看一看、做一做,那简直愧对开发这门学科的智者们,也失去了这门学科的真正意义。活动课就是要“动”动手与动脑。当然,“动”的前提就是“说”,“动”了之后还要“说”交流。“说”与“动”的统一,才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上课之道。“问渠哪有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创造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造活动就无法进行。于是,我和学生选择性地确定了几个主题(例如,生活与广告、电与我们的生活等),让他们自由组合成立学习小组去研究,利用课余时间去完成任务。然后,通过课堂交流反馈他们的研究成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理论,实践能力不是通过书本知识的传

4、递来获得发展,而是通过学生自主地运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和方法,尝试性地解决问题来获得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就是学生围绕实际行动的活动任务进行方法实践的过程,是发展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基本“学力”的内驱力。当然,放手让学生去干,可不是让他们去“自生自灭”,老师作为一个指导者,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是很有必要的,只不过有的时候作用显著些,例如帮助解决立项后的操作上的难题;有的时候作用则显得弱些,如当学生进人资料采集点后就是他们展示自我能力、丰富人生阅历储备的阶段,这时的老师,则起辅助作用,也就可以“退居二线”了。广告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生活中无处还见

5、广告。如果能留心观察,就能收集、整理到许多广告。广告语言独具特色,对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有着极强的召唤性。所以培养学生模仿,创作一些广告,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我设计了一个生活与广告为主题的一个综合活动。活动设计如下:1、活动准备阶段。以博采众长为目的,我与学生们融入到生活中去,让他们涉及到各种场所收集第一手资料。2、初识广告阶段。让学生们通过口头交流、汇报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进行资源共享。同时使学生初知广告的形式,传播方式等。3、再识广告阶段。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汇报、总结,使学生更全面的认识广告。如广告的目的,主题和要素等。4、创作广告阶段。在全面了解广

6、告的基础上,让学生或单独或小组创作广告。5、活动延伸阶段。通过“广告设计大赛”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做研究的兴趣,真正让他们在“动”中学,学有所得,学有所乐。以上整个活动过程都围绕学生的“说”与“动”并行的原则。因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更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状况,要革新以书本和教室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不能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当作一门具有系统的书本知识的课程,一个单元一个单元、一课一课地来教,学生一定要有在开放的情境中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眼动不如心动,心动不如行动,学生运用课堂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是实践活动的要旨。 综上所述,脱离“动”的“说”,容易让学

7、生走过场,造成眼高手低,“动”的过程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生命力所在,否则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是难以真正体现的,何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与教学回到学生“说”与“动”的统一中,将学生想的付诸于实际行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开启学生的心智,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和生活融为一体,并且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体现了实践出真知的教育理念。对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存在的脱离实践的问题是大有裨益的,有利于逐步形成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萌发创新意识,让课程落在实处!这也是传统的课程所缺少的,真正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东白湖镇小蔡炬烽参考文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规定综合实践

8、活动中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质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金坛市常胜小学 杨迎春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中,所有的学生都学习着划一的知识,划一的教科书。同一年龄的学生被教师用同一种方法和同一的程序和进度进行教育。学生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往往处于一种接受者,记忆者的角色。 但是,从面向21世纪的现代课程理论来看,应当鼓励学生在自主状态下学习;对于学生而言,真实的生活同样是最好的课程,换句话说,课程应当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应当允许学生选择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独特的方式学习;现代课程应当减少“灌输”,而鼓励学生在探索、发现中学习,并将概念运用于现实生活;也就是说我们要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从单纯知识性的传授到

9、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一、什么是科学素质? 科学素质从结构层面上看,应该有这样几个方面:科学的知识、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精神(包括态度和情感)。其中,科学的精神是科学素质的核心。科学的方法可以发现规律、创造知识。但它们都必须于依赖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而科学的世界观、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精神一旦具有,将终身促使人去勤奋地学习,去创造性地探索,甚至为追求真理而献身。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先从培养他们的科学方法入手,进而初步确立科学的精神,丰富科学的知识我认为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 但是,在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时候,课程性质与结构的缺陷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这种教育理念的转变,许多学科性

10、课程陈旧和先天性缺损。因此,我一直希望有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可以利用学生在各个学科课程学习到的知识形成合力,在研究某一个问题时体验人类在探究自然与社会规律时所用的科学方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向学生介绍当代最重要的科技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最终我选择教授“综合实践活动课”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验过程 在上述思想指引下,我从上学期起,就开始实施了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 第一环节,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丰富学生的认识。 这一环节实际上包括了上学期活动课教材中的“认识动物”、“地球的水资源”等内容。在教学中,我充分发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资料,讨论,写发言稿,上台演讲。并找到

11、了一些相关的音像资料,象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等组织学生观看。通过这样的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勇气,培养了合作精神,教会了学生一些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懂得了怎样去找材料,例如从报刊、电影甚至于电脑网络中收集;怎样去处理,综合这些材料,怎样在交流和讨论中得到结论等。 第二环节:指导学生实验,了解科学的实验方法 这一环节包括:“鸡蛋的认识”、“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等内容。在教学时,先组织学生学习实验要完成的几个小课题;对照书上提供的各个小课题的实验方法,小组内讨论,选择一种可行的方法,总结出实验步骤再开始实验。在实验时要求学生记录实验的过程,结果,小组的结论等。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初

12、步了解了科学实验的环节、步骤;认识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先要有明确的目的,选择可行的方法,得到结论。 第三环节:认识我们身边的事物,学会生活 这一环节包括:“身边的建筑”“家庭的经济”等内容。在讲授“家庭的经济”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得到数据,大家对这些数据进行比较讨论;学会科学消费。,在讲授“身边的建筑”这一内容时,邀请社会上的人士,来校介绍同学们生活小区的建筑规划,增进学生对社会,家庭的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懂得了怎样收集科学数据。 上面几点,是我在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的一些尝试,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有所帮助。 1

13、.扩大了学生视野,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完成过程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以社会的主人的眼光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它也使学生在这种活动中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以及对社会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2.增强了学生的科学意识。 学生在实验、讨论的过程中,了解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 3.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性的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提供了机会。有些同学学习成绩很不理想。但是这些同学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自主学习方式中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无论是参加讨论,还是完成实验,他们都是以积极主动参与者的姿态出现,表现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未能表现出的潜能与学

14、习动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教师要有新的教育思想 这是一门活动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活动性、创造性是课程的灵魂,要使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首先就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选择,要有真正的民主意识。 2.要有较高的科学素质。 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质教育,我们的教师自身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情感、科学的方法等方面是否达到了要求?不能要求我们的教师本身就是科学工作者,但是也不能设想我们自身没有科学的兴趣,没有对新兴科学技术了解的愿望,就能激发出学生科学的情感。应该看到,全面的科学素质教育在我们过去的教育体制中并没有相应的位置。因此对教师科学素质的要求也

15、不是很容易达到的。 3.要认真在总体上设计活动课。 要使活动课达到实效性,必须充分准备。老实说每节综合实践活动课资料的准备都要耗费我相当长的时间,这门课程是一个综合性相当强的课程,有时所准备的资料相当难找。 综上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当前为实施素质教育新开的一门课程,要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还需要我长期不懈的努力实践。浅议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角色的定位金坛市常胜小学 颜晓芸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它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点。而习惯于学科教学的教师在它面前有些束手无策,由于指导教师对“课程”的认识不到位,导致了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应发挥的角色作用或过于强势,或模糊弱化。那么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以什么角色出现?又将起哪些作用呢?一教师是参谋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的非学科性课程。它要求活动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因此我们在活动的开始就要把活动的“策划权”下放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关注那些自己所关心的人或事,用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去研究那些贴近自己生活的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