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九中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45823540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38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莆田九中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福建省莆田九中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福建省莆田九中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福建省莆田九中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福建省莆田九中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九中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莆田九中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同步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22 页 期中语文试卷期中语文试卷 题号 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2.0 分)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文人诗心往往相通,陆游曾在某年的“十一月四日”夜阑人静之时“卧听风吹雨” ,梦 见“铁马冰河”;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也曾用“ _ , _ ”来表达类似情怀。 游山西村一诗中,描写村中庆典将近,乐声不断,反映村中民风纯朴的诗句是 “ _ , _ ”。 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情抒景,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 是:“ _ , _ ”。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明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词句是:

2、“ _ , _ , _ ”。 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的名句是:“ _ , _ ” 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 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 _ , _ ” 【答案】【小题 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小题 2】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小题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小题 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小题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题 6】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第 2 页,共 22 页 【解析】故答案为: (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重点字:营

3、) (2)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重点字:鼓)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重点字:遮) (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重点字:雕)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重点字:燕) (6)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重点字:嶂) 该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 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 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游山西村名句: 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4

4、、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1.0 分) 2.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手机是今天人类常使用的现代发明,可以满足生活中的所有需求,改变了人、社 会,甚至世界。作为工具的手机,几乎进化成人类身体的一部分,手机里的信息, 就是一个人社会关系的全部。没有手机的日子,会让人陷入恐惧的深渊。 手机不一定能够满足生活中的所有需求 _ _。 【答案】手机里的信息不一定就是一个人社会关系的全部;没有手机的日子不一定会让 人陷入恐惧的黑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表达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 题目的基本意

5、图以及题干表达的具体意思,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题目是“下面文 段有三处推断出现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文段中“手机里的信 息,就是一个人社会关系的全部”“没有手机的日子,会让人陷入恐惧的深渊”推断存 在问题,由推断的条件,并不一定能得出所推断的结果仿照例句的方式-“手机不一 定能够满足生活中的所有需求”把理由表述出来即可,第一句“手机里的信息,就是一 第 3 页,共 22 页 个人社会关系的全部”,这个可以理解为有些人的人际关系并不一定放在手机里;第二 句“没有手机的日子,会让人陷入恐惧的深渊” ,可以理解为,没有手机的日子也可以 看书来弥补,同样会使人惬意 答案: 手机

6、里的信息不一定就是一个人社会关系的全部 没有手机的日子不一定会让人陷入恐惧的黑暗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 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 还应多练习、多积累 3. 根据下面一段话的内容,就“碎片化阅读”提取关她信息,不超过 60 个字。 网媒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碎片化的浅阅读 已成为当代人阅读的主要方式。人们从微博、微信、头条及其他媒体上获取碎片化 信息,快捷且看似忙碌的阅读使人们倾向没营

7、养的快餐文化,而没时间投入经典作 品的细细研读。加之碎片化的阅读不需要思辨,绝大多数人沉溺于此而忽略了从经 典中提升思维和辨别的能力。 【答案】语段要求提取“碎片化阅读”的关键信息,应结合相关语句提取,第一句表明 碎片化阅读颠覆了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第二句表明其来源,是从从微博、微信、头条 及其他媒体上获取。第三句表明其特点,特点是不需要思辨。注意字数限制。 故答案为: 颠覆了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从微博、微信、头条及其他媒体上获取信息;不需 要思辨。 【解析】本题考查提炼语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提炼语意”就是将内容丰富的 长语段或图表,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或句子。本题要求

8、压缩语段, 注意理清语段内容,提取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注意字数限制。 提炼语意的方法如下: 1分层取舍法。这是提炼语意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步骤是:首先给段 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连缀语句。 2归纳主干法。每一个语段都应该是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展开的,这就是语段的“向心 第 4 页,共 22 页 性”。准确把握语段有这样几种途径:找中心句,一般情况下,中心句会出现在段首 或段尾,如果是新闻,则导语往往就是中心句;组合关键句或短语;用自己的话提 炼概括中心意思。概括内容、主旨,常运用此法。 3定义归纳法。善于用最简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按一定的格式作概括说

9、明。 4提取关键词法。所谓“关键词”是指一段文字中能展现文段主体内容的“词眼”, 提取关键词就是找出主体内容的“词眼” ,即善于提取“核心信息”。提取关键词也要 通过压缩来完成。 三、其他(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9.0 分)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知识或者说科学的确切性。决定了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可以反反复复 地运用,去获得相时确切的 效果。运用知识的人越多,知识的地位就越牢固,由 此形成了一种人类共有的意识形态:知识是有用的,经得起检验,因而值得相信, 值得崇拜,更值得追求。事实上,知识的一确切性”本身,就已经包含了“可以相 信”或“无可 ”的内在因素。例如,“水往低

10、处流”作为一种知识, 不只天它的 确切性经得起生活的考验,更让人看到或想到位势高低落差。确信一旦有水流过, 绝对不会从低处流向高处。可见,“确切性”就是某种相信、信赖甚至于信仰的别 名。基于此,()他们相信知识、运用知识和追求知识。他们清楚地知追,与 确切性”为敌,是不可能胜利的,也是很 的。 神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其自然和社会历史的复杂原因。它以人类无法证实也无法证 伪的精神活动,构造了一个超然的思想体系, 出了一个极致完关的理想世界和超 现实的终极善者,譬如上帝。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_ A预设质疑荒唐推演 B预期置疑荒唐推演 C预期质疑荒诞推算 D预设置疑荒诞推算

1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_ A不只是它的确切性经得起生活的检验,更让人在看到或想到位势高低落差时,确信 一旦有水流过,绝对不会从低处流向高处。 第 5 页,共 22 页 B它的确切性不只是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在看到或想到位势高低落差时,更让人确信 一旦有水流过,绝对不会从低处流向高处。 C它的确切性不只是经得起生活的检验,更让人在看到或想到位势高低落差时,确信 一旦有水流过,绝对不会从低处流向高处。 D不只是它的确切性经得起生活的考验。更让人在看到或想到位势高低落差时,确信 一旦有水流过,绝对不会从低处流向高处。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址恰当的一项是 _ A在知识

12、或科学领域里聚柒的求知者是为数众多的 B聚集在知识或科学领域里的求知者是为数众多的 C为数众多的聚集的求知者是来自知识或科学的领域 D知识或科学领域里,聚集了为数众多的求知者 【答案】【小题 1】B 【小题 2】C 【小题 3】D 【解析】(1)预设:预先设置,指的是说话者在说出某个话语或句子时所做的假设, 即说话者为保证句子或语段的合适性而必须满足的前提。预期:预先期待,是对未来情 况的估计。根据语境,是指去获得相时确切的预先期待的效果,应用“预期”。排除 AD。 质疑 : 心存疑惑,主观反对,提出意见,有“质问”意,不能与“无可”等搭配。置疑 : 心存疑惑,提出疑问,能与“无可”搭配。根据

13、否定句的语境,应用“置疑”。排除 C。 荒唐:(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地步。也指(行为)放荡、不加节制。多 用于形容人的思想、行为。荒诞:极不真实,极不近情理。侧重在虚妄、不真实。令人 难以置信,多用于形容故事情节等。 推演:推断演绎。推算:形容根据已有的数据计算出有关的数值。 (2)A语序不当,“不只是”要放在“确切性”之后;B搭配不当,“确切性”不 能和“考验”搭配;D语序不当同 A 项,搭配不当同 B 项。 (3)联系后句“他们相信知识、运用知识和追求知识”的“他们”代指“求知者”, 应承接 “聚集了为数众多的求知者” , 要使整个文段保持叙述主题的一致性, 必须将 “知 识或

14、科学领域”放在前面,“求知者”放在后面。 第 6 页,共 22 页 答案:(1)B (2)C (3)D (1)本题考查理解和辨析近义词语的能力。要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 题时根据语境分析看是否使用合适。 (2)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 以辨别错误类型的句子,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结构来辨明错 误类型,同时结合语感以及一些常见语病的特征进行判断。 (3)本题考查句子归位,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要注意结合语境进行探究,注意表述 的先后对应与叙述对

15、象的一致性。 常见的辨析病句常方法有: 1、梳理枝干法。即用语法分析的方法,依次检查句子的主干和修饰部分。 2、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看句子是否合于语言习惯。可与语法分析配合使用。 3、造句类比法。对语感判断或语法分析仍吃不准的句子,可仿原句的结构造一个日常 用的句子,比较得出结论。 4、逻辑分析法。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等方面考虑句子是否得当,句间关系、前后 顺序等是否合理。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9.0 分) 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杂感 陆游 雨霁花无几,愁多酒不支。 凑凉数声笛,零乱一枰棋。 蹈海言扰在,移山志未衰。 何人知壮士注,击筑有余悲!注壮士:此处指

16、荆柯。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首联一景一情,上句雨后萧条之景烘托下句酒难消的忧愁悲愤,定下基调。 B额联借凄凉笛声喻人民哀怨声,借棋局喻朝政混乱、国家日受宰割的局面。 C尾联借壮士荆柯击筑悲歌无人能识,抒发了诗人内心慷慨激愤的爱国情怀。 D本诗前两联主要写景,后两联主要抒情,和他的游山西村的写法迥异。 第 7 页,共 22 页 诗的颈联用典历来为人称道,请加以赏析。 【答案】【小题 1】C 【小题 2】 【解析】(1)C“壮士荆柯击筑悲歌无人能识”理解错误,应为“没有人能理解壮士 荆柯,只有他的好友高渐离的击筑声依然让人感到悲凉”。 (2)“蹈海言犹在,移山志未衰”字面意思:想要蹈海的话还在耳边回荡,移山的志 向依旧没有消去。诗句中应该是藏了两个典故: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