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练习:专题12 标点符号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821835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复习练习:专题12 标点符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复习练习:专题12 标点符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复习练习:专题12 标点符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复习练习:专题12 标点符号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复习练习:专题12 标点符号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复习练习:专题12 标点符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练习:专题12 标点符号(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2:标点符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中国画是融中国哲学思想、美学精神、绘画理念于一体的民族艺术。20世纪以来,新的文化思潮和艺术观念不断对中国化领域产生冲击,画家们既要突破传统观念推陈出新,又要继承传统发扬光大中国文化精神,( ),也造就了当今画坛的各种风格。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有着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特殊性。为历代画家崇尚与传承,其伟大而完整的绘画体系,成就了一代代宗师。然而,也正是这千百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事实上,单凭笔墨功力,是无法成就作品艺术灵魂

2、的,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受,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者,应该以笔墨激扬时代精神,让中国画在多元共融的艺术格局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18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B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C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D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答案】B【解析】

3、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文中“长跪不起”并非实指,而是虚指,指一些画家对绘画准则的虔诚遵守,这里的引号,有表述特殊含义、需要强调的作用。A项,“之”的引号,有突出强调火把的形状的作用。B项,“厚障壁”并非实指厚厚的墙壁,而是虚指父子之间存在厚厚的隔阂。引号的作用是表述特定含义。C项,“形神兼备,充满生机”,引号是引用话语的作用。D项“文明”,引号是表示讽刺或嘲笑的作用。分析可知,B项引号的作

4、用符合要求。故选B。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近两年,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可谓亮点突出。该节目以博物馆为主题,以文物为线索,每件文物绑定一位与之气质相符的嘉宾,他们或娓娓道来地讲述文物的历史,或扮成古人演绎国宝故事,串联起国宝的前世今生。近两年来,该节目收获了大量粉丝。许多观众表示,从国家宝藏中看到了文化自信。【甲】近期发布的中国文化综艺白皮书显示,在关于“文化综艺节目的什么要素最吸引你”的调查里,“精神内涵”“价值导向”成为受访者的首选,选择“节目创新性”的比例也接近六成。【乙】白皮书还显示,相比娱乐综艺,观众对本土原创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满意度更高据此,不少业内

5、人土认为,文化类综艺迎来了最好的时代。【丙】有导演认为:文化类综艺节目传达“硬知识”并不需要站在娱乐节目的对立面,而是需要借鉴娱乐节目,找到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硬知识”软化,确保节目的文化表达流畅而轻快。来源:学,科,网Z,X,X,K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 B乙 C丙【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的使用。解答此类题目,要掌握常用标点的使用方法,熟悉常用错误,再进行比对。本题B项,乙处,“白皮书”属于特定称谓,应该使用引号。故选B。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周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又曰:“生生之谓易。”阴阳相生,生生不息,此之谓易。独阳不成,独阴

6、不长,二者在抗衡与交融中,互相汲取自身赖以成长的滋养。(甲)世间一切事物,莫不由其内部刚柔、翕辟、动静、开合等对立双方的交感、搏击和消长而得以形成、发展和变化。这种“生生不息”的思路和视角形成了中国古代哲学独具特色的本体论及宇宙观,进而影响并渗透到文艺创作的审美理念之中。(乙)如果说,周易仅仅描述了天地生生之德,那么中庸则将生生之德抽象为“诚”:“诚者,天之道也。”诚之本意是言行一致、真实无欺,此性恰与天道运行的秩序性相吻合。(丙)兰亭序之殊胜之处使在于一任真情实感喷薄而出,不回避、不含糊,不故弄玄虚或故作超凡脱俗,以一片至诚示人。金圣叹为其至诚之心所打动,遂慨叹王羲之为“古今第一情种”。1文

7、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而B吻合C故弄玄虚D慨叹来源:学&科&网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答案】1B2C【解析】1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此类题目要准确把握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结合语境具体分析,然后做出判断。B项,应为“契合”。“吻合”是完全符合之意,“诚之本意”与“天道运行的秩序性”只是契合。故选B。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

8、号。C项,丙处,“不回避”与“不含糊”间应使用逗号。故选C。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甲)中国的文化传统历来尊崇一个整天吟唱“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的怀才不遇者,而对每个早晨在肉市操刀解牛的庖丁置之度外。“君子远庖厨”,“怀才不遇”确实使中国一代又一代指望“三顾茅庐”的知识分子丧失了操作能力,关于这种心态,古往今来的学者以及他们的著述都没有涉及过。(乙)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是对毛遂自荐的嘲笑,是对自作多情的反感,是对敢为天下先的恐惧。怀才不遇仅是一个假动作,为争待遇的一切黑暗动作都要以“怀才不遇”来掩饰。由于一个社会普遍地采取守株待兔的姿势,所以主动出击打到的兔子也

9、就不再是兔子。(丙)一个人一旦主动出击、毛遂自荐,往往被人看不起;因为如此得来的兔子与待遇无关。在这种传统看来,待遇必须是“三顾茅庐”而遇,才名正言顺,人的尊严和成就感才会获得满足。1这段文字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置之度外B关于C仅是D守株待兔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三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答案】1A2C【解析】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结合词语的情感色彩、适用对象以及具体的语境进行排除。题中,“置之度外”,意为放在考虑之外,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放在心上,而文中是说中国的文化传统历来对操刀的

10、庖丁是鄙夷的,语境中是“鄙夷,嗤之以鼻”之意,所以使用“置之度外”与语境不合。“关于”,介词,引进某种行为的关系者,组成介词结构做状语或定语;“仅是”,仅仅是;“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这三个都使用正确。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先要把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然后结合句子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正误。题中,C项,“一个人一旦主动出击、毛遂自荐”中顿号使用错误,此处的顿号应改为逗号,“顿号”是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而此处“主动出击”和“毛遂自荐”是两个举动,属于两个分句,故应使用逗号。故选C。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

11、题。甲在信息时代,史学研究需要秉持什么样的态度?如何提升研究质量?怎样开拓史学研究新领域?诸如此类问题,非常值得探讨。乙毋庸置疑,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史学研究带来了很大便利:文献检索极其方便,可以快速检索到大量资料;珍本图籍的数字化,对学者穷尽资料意义重大;研究从抄写卡片变为下载资料,省时、省事,等等。但是,搜集史料的方便并不意味着写论文出专著就易如拾芥了。丙如果没有严肃的治史态度、而是“玩”史学,就不可能有传世之作,更不可能达到全新的史学研究境界(纵通观察历史的境界)。对于数字化史料,我们首先应注意史料的准确性,对数字化史料需辨别讹误,仔细核对,其次要增强理解史料的能力。如果对数字化史料未加细致

12、思索,就难以理解史实并把握其实质,更谈不上厚积薄发。最后要致力于田野调查。史学研究者不宜忽视田野调查,当然研究古代史也同样需要。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易如拾芥B辨别C厚积薄发D当然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答案】1D2B【解析】1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理解词语时,要特别注意联系语境理解;另外还要具备一定的辨析词语的能力,主要从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语意等几个方面考虑。A易如拾芥: 容易得如同拾芥子一样。比喻事情极容易办成。此词句中用于否定句,说明写论文出专著并非易事。运用正确。B辨别:指对不同的事物在认识上加以区别。此处用

13、来对文史资料中讹误进行区别。运用正确。C厚积薄发: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此词句中用于否定句,表示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就不能办好事情。这里使用正确。D当然:表示对某一行为的确认或肯定;表示就是这样、应当这样。此处与下文的“同样”语意重复,使用不当。故选D。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乙句标点错误,“省时、省事,等等。”“省事”后面应为分号,因为这里前面有三个语句是并列关系,与“等等”也构成并

14、列关系。故选B。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各题。(甲)在建设新中国的征程中,无数科学家以身许国,前赴后继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用自己的青春、血汗甚至生命,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强大夯基立柱。(乙)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这一个个耀眼的名字如暗夜星辰,在一穷二白、积贫积弱的中华大地上点亮了科技之光、铺就了科技强国之路。在他们的感召和引领下,无私奉献、甘于清贫,一心只为科技报国,不计个人得失,成为一代代中国科学家的优秀精神特质。时至今天,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人民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这些物质依然在许多人身上熠熠生辉。(丙)但是,它们不应成为对科技从业者们的“道德绑架”和“刻板成见

15、”,我们不能空谈“情怀”(以身许国)而不谈受益。当下我们应祛除科技领域的陈规陋俗,完善激励机制,回报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奉献了青春和血汗的可爱可敬的科学家们,进而激发科技创新的强大能量。1文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前赴后继B熠熠生辉C祛除D进而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答案】1C2B【解析】1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首先明确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A项,前赴后继: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结合“无数科学家以身许国”“做隐姓埋名人”分析,使用正确。B项,熠熠生辉: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结合“这些物质依然在许多人身上”分析,使用正确。C项,祛除:除去疾病、疑惧、邪祟等。与后文的“陈规陋俗”不能搭配,可改成“除去”。D项,进而:继续往前,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回报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奉献了青春和血汗的可爱可敬的科学家们”“激发科技创新的强大能量”分析,使用正确。故选C。2本题主要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点号表示口语中不同长短的停顿,标号表示书面语言里词语的性质或作用。句末点号用在句末,表示句末停顿和句子的语气,包括句号、问号、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