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背】初级茶艺师理论考试复习题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5794945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背】初级茶艺师理论考试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必背】初级茶艺师理论考试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必背】初级茶艺师理论考试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背】初级茶艺师理论考试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背】初级茶艺师理论考试复习题(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初级理论复习题初级理论复习题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 (A)不属于培养职业道德的主要途径。 、努力提高自身技能 、理论联系实际 、努力做到“慎独” 、检点自己的言行 2. 茶艺服务中与品茶客人交流时要(D) 。 、态度温和、说话缓慢 、严肃认真、有问必答 、快速问答、简单明了 、语气平和、热情友好 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真诚守信的基本作用的是(D) 。 、有利于企业提高竞争力 、有利于企业树品牌 、树立企业信誉 、提高技术水平 4.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工作和劳动中应遵循的与(C)紧密相联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总和。 、法律法规 、文化修养 、职业活动 、政府规定 5. 茶

2、艺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就是指(A) 。 A、遵守职业道德原则,热爱茶艺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B、精通业务,不断提高技能水平 C、努力钻研业务,追求经济效益第一 D、提高自身修养,实现自我提高 6. 职业道德是(B)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人们在家庭生活中、人们在职业工作和劳动中 、人们在与人交往中、人们在消费领域中 7 . 下列选项中, (C)不属于培养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途径。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强化道德意识 、提高自已的学历水平、开展道德评价 8. 关于劳动者权利表述错误的是(B) 、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劳动者有权不服从工作安排 C、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获得劳动

3、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9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权益纠纷时可以与经营者协商和解、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可以向 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C)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与消费者多方解释、采用赠送、打折等方式解决 、消费者索取赔偿 、可以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经营方为避免争执,做出退让并给予免单 10经营单位取得“卫生许可证”向(D)申请登记,办理营业执照。 、工商税务局 、商标事务所 、卫生防疫站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11.在县级以上地方主管监督食品卫生法的机构是(B) 。 、地方人民政府、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 、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部 12 神农本草是最早记载茶为(C)的书籍。 、食用 、礼品 、药用

4、、聘礼 13. 擂茶在宋代为(A)之称。 、茗粥 、米粥 、豆粥 、菜粥 14. ( D)茶叶的种类有粗、散、末、饼茶。 、汉代 、元代 、宋代 、唐代 15. 宋代(D)的主要内容是看汤色、汤花。 2 、泡茶 、鉴茶 、分茶 、斗茶 16点茶法是(B)的主要饮茶方法。 、唐代 、宋代 、明代 、清代 17. 清代出现(B)品饮艺术。 、信阳毛尖茶 、乌龙功夫茶 、白毫银针茶 、白族三道茶 18. (D)在宋代的名称叫茗粥。 、散茶 、团茶 、末茶 、擂茶 19. 第一部茶书的书名是(C) 。 、 补茶经 、 续茶谱 、 茶经 、 茶绿 20 . 六大茶类齐全的年代是(B) 。 、明代 、清代

5、 、元代、汉代 21. 世界上第一部(D)的作者是陆羽。 、药书 、农书 、兵书 、茶书 22宋代(C)的产地是当时的福建建安。 、龙团茶 、栗粒茶 、北苑贡茶 、蜡面茶 23唐代饼茶的制作需经过的工序是(B) 、煮、煎、滤、炙、碾、罗、蒸、春、煮、烤、烫、切 24 大观茶论的作者是(B) 。 、蔡襄、赵佶、丁谓 、陆羽 25宋代豆子茶的主要成分是(B) 。 、玉米、小麦、葱、醋、茶、黄豆、芝麻、姜、盐、茶 、高粱、薄荷、葱、蜜、茶、花生、大米、橘、酒、茶 26休宁松萝茶,其创制时期是在什么时代( B ). 、清代 、明代、民国时期 、宋代 27唐代诗人卢仝作有一首著名茶诗是(B) 。 、 谢

6、尚书惠蜡面茶 、 走笔谢孟柬议寄新茶 、 喜得建茶 、 谢人惠茶 28斗茶起源于( B ) 、汉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29. 茶艺的主要内容是(B) 。 、表演和欣赏 、泡茶和饮茶 、种植和加工 、精制和营销 30. 广义茶文化的含义是(C) 。 、茶叶生产 、茶叶加工 、茶叶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茶叶的物质及经济价值关系 31.茶艺的三种形态是(B) 。 、营业、表演、议事 、品茗、营业、表演 、营业、学艺、聚会 、品茗、调解、息事 32茶的精神财富被称为(A) 。 、狭义茶文化、广义茶文化、市井茶文化、乡野茶文化 33茶道的基础是(B) 。 、茶俗、茶艺、茶道、茶仪 34茶道精神

7、是(C)的核心。 、茶生产 、茶交易 、茶文化 、茶艺术 36在下列选项中, (C)不符合热情周到服务的要求。 、留意宾客细小的要求、婉言拒绝宾客赠送的小费 、宾客之间谈话时,要侧耳细听、工作中不与其他服务员聊天 3 37宾客进入茶艺室,茶艺师要笑脸相迎,并致亲切问候,通过(B)和可亲的面容使宾客 进门就感到心情舒畅。 、轻松的音乐 、美好的语言 、热情的握手 、严肃的礼节 38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从(A)的上升是生理上需要到精神上满足的上升。 、喝茶到品茶 、以茶代酒 、将茶列为开门七件事之一 、喝茶到喝调味茶 39雅志、敬客、行道是(B)的三个主要社会功能。 、瓷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竹文化

8、 40茶点大致可以分为干果类、鲜果类、糖果类、西点类、 (C)类五大类。 、糕点类、传统小吃类 、中式点心类 、咸点心类 41茶树性喜温暖、湿润,在南纬(B)与北纬 38间都可以种植。 、50 、45 、40、38 42茶树适宜在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以酸碱度 PH 值在(C)之间为 最佳。 、6.57.5、5.56.5、4.55.5、3.54.5 43茶树性喜温暖、湿润,通常气温在(B)之间最适宜生长。 、10-18 、18-25 、25-30 、30-35 44绿茶的发酵度:0。故属于不发酵茶类。其茶叶颜色翠绿,茶汤(D) 。 、橙黄 、橙红 、黄绿 、绿黄 45不同季节的

9、茶叶中维生素的含量最高的是(A) 。 、春茶 、暑茶 、秋茶 、冬片 46茶叶保存应注意温度的控制,维生素的氧化及(B) ,茶红素的氧化聚合都和氧气有 关。 、茶褐素 、茶黄素 、维生素 、茶色素 47红茶的呈味物质,茶黄素是茶汤(A)的决定成分。 、刺激性和鲜爽度 、浓醇和鲜爽度 、刺激性和醇厚度 、刺激性和甘鲜度 48乌龙茶属青茶类,为半发酵茶,其茶叶呈深绿或青褐色,茶汤呈蜜绿或(D)色。 、绿 、浅绿 、黄绿 、蜜黄 49红茶、绿茶、乌龙茶的香气主要特点是(D) 。 、红茶清香,绿茶甜香,乌龙茶香 、红茶甜香、绿茶花香、乌龙茶熟香 、红茶浓香、绿茶清香、乌龙茶香甜 、红茶香甜、绿茶板栗香

10、、乌龙茶花香 50茶叶保存应注意水分的控制,当其水分含量超过 5%时,就会(C)。 、增进品质、提高香气、加速变质 、促进物质转化 51鉴别真假茶,应了解茶叶的植物学特征,叶面侧脉伸展至离叶缘(D)向上弯,连接上 一条侧脉。 、1/4 处、2/4 处、1/3 处、2/3 处 52判断好茶的客观标准主要从茶叶外形的均整、 (A) 、香气、净度来看。 、色泽 、滋味 、汤色 、叶底 53 “色绿、形美、香郁、味醇”是(C)茶的品质特征。 、信阳毛尖、君山银针、龙井、奇兰 5 55清香高长,汤色清澈,滋味鲜浓、醇厚、甘甜,叶底嫩黄肥壮成朵是(C)的品质特点。 、六安瓜片、君山银针 、黄山毛峰 、滇红

11、工夫红茶 4 56汤色艳亮,香气鲜郁高长,滋味浓厚鲜爽,富有刺激性,叶底红匀嫩亮是(D)的品质 特点。 、六安瓜片、君山银针 、黄山毛峰 、滇红工夫红茶 57新茶的主要特点是(C) 。 、条索紧结 、滋味醇和 、香气清鲜 、叶质柔软 58信阳毛尖内质特点是(C) 。 、汤色碧绿、滋味甘醇鲜爽 、清香幽雅、浓郁甘醇、鲜爽甜润 、内质清香、汤绿味浓 、香高馥郁、味浓醇和、汤色清澈明 亮 59.皖南屯绿内质的品质特点是(D) 。 、汤色碧绿、滋味甘醇鲜爽 、清香幽雅、浓郁甘醇、鲜爽甜润 、内质清香、汤绿味浓 、香高馥郁、味浓醇和、汤色清澈明亮 60皖南屯绿外形的品质特点是(D) 。 、外形扁平光滑,

12、形如“碗钉”、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茸毛披露 、外形细、圆紧、直、光、多白毫 、外形匀整,条索紧结,色泽灰绿光润 61.“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是(D)的品质特点。 、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安溪铁观音、云南普洱茶 62西湖龙井外形的品质特点是(A) 。 、外形扁平光滑,形如“碗钉” 、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茸毛披露 、外形细、圆紧、直、光、多白毫 、外形匀整,条索紧结,色泽灰绿光润 63 “两叶抱一芽,平扁挺直不散、不翘、不曲,全身白毫,含而不露”是(A)的品质特 点。 、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安溪铁观音、云南普洱茶 64.“芽头肥壮,紧实挺直,芽身金黄,满披白毫。 ”是(C)的品质特点。 、

13、黄山毛峰 、六安瓜片 、君山银针 、滇红工夫红茶 65茶叶(B)是衡量茶叶采摘和加工优劣的重要参考依据。 、新、匀、净、纯 66 香气清雅,滋味甘醇,汤色黄亮悦目,保持了金银花固有的外形和内涵是(D)的品 质特点。 、滇红工夫红茶、云南普洱茶、云南沱茶、金银花茶 67. 汤色清澈,馥郁清香,醇爽回甜是(C)的品质特点。 、云南普洱茶 、滇红工夫红茶 、云南沱茶 、金银花茶 68安溪乌龙茶茶艺(B)时使用的主茶具是白瓷盖瓯。 、喝茶、泡茶、闻香、尝味 69. 鉴别真假茶,应了解茶叶的植物学特征,嫩枝茎成(C) 。 、扁形 、半圆形 、圆柱形 、三角形 70. 引发茶叶变质的主要因素有(C)等。

14、、CO2、氮气、氧气、氦气 71. 茶叶保存应注意光线照射,因为光线能促进植物色素或脂质的(D)加速茶叶变质。 、分解、化合 、还原、氧化 72茶叶保存应注意温度的控制。温度平均每升高(C) ,茶叶褐变速度将增加 3-5 倍。 、6 、8 、10 、12 73茶树扦插育苗繁殖后代的意义是能充分保持母株的(B) 。 、高产和优质特性、性状和特性 5 、抗性和高产特性、优质特性 74乌龙茶类中(C)叶底不显绿叶红镶边。 、武夷水仙、闽南青茶、白毫乌龙、凤凰单枞 75福建、广东、台湾主要生产制做的茶类是(B) 。 、绿茶、乌龙茶、黄茶、红茶 76高山茶与平地茶有明显识别,下列不属于高山茶特征的是( B ) 。 、白毫显露、叶底硬薄、条索肥硕、香气高 77 ( B)按鲜叶原料的茶树品种分为大白和小白两大类。 、绿茶、白茶、茉莉花茶、珠兰花茶 78 六大类成品茶的分类依据是(D) 、茶树品种、生长地带、采摘季度、加工工艺 79炒青、烘青、晒青是(A)按干燥方式不同划分的三个种类。 、绿茶、红茶、青茶、白茶 80 黄茶按鲜叶老嫩不同,分为(D)三大类。 、蒙顶茶、黄大茶、太平猴魁、信阳毛尖、黄大茶、洞庭茶 、黄金桂、黄小茶、都匀毛尖、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 81 基本茶类分为不发酵的绿茶类及(B)的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