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专题9古今中外的重大改革.doc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789891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整理专题9古今中外的重大改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年整理专题9古今中外的重大改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年整理专题9古今中外的重大改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年整理专题9古今中外的重大改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年整理专题9古今中外的重大改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整理专题9古今中外的重大改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整理专题9古今中外的重大改革.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学案专题9】、古今中外的重大改革【课标要求】(1)了解古今中外重大变革的历史背景(2)归纳古今中外重大变革的主要内容(3)分析探讨古今中外重大变革的特点和历史作用。【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罗斯福新政、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调整。2过程与方法:史料解读,问题探究,图表分析。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古今中外重大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资料使用指导】

2、1.本学案 对应创新设计 二轮对点专题二的知识点一(P8)、专题九知识点三(三),(P46)专题十四知识点二(P76)2.请注意:各专题知识点后的规律启示总结、P7 13题。知识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背景及历史影响(1)变法背景政治方面:宗法制破坏a.周王室衰微,周天子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b.诸侯国打着“ ”的旗号进行争霸,战乱不断。c.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发展地主经济。经济方面:土地私有化程度加深a.根本原因: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b.直接原因:私田越来越多,导致井田制逐渐被破坏。改革目的: 。(2)历史影响:不同程度地打击了

3、奴隶主贵族,废除了奴隶制政治经济制度。使新兴地主阶级的地位得以强化,为日后秦帝国的建立、 的确立奠定了基础。2.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历史作用(1)具体内容:军事方面:a.实行 :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b.建立 :将百姓按照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的单位进行编制。经济方面:a.废除井田: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允许自由买卖土地。b.奖励耕织:对努力耕织的人进行奖励, 对 或不事劳作的进行惩罚。c.颁布标准器,统一度量衡。政治方面:a.建立县制:全国划分为41个县,县的令、丞由国君任免。b.严格刑罚:在乡里和军队中推行连坐制度; 还规定 ,强化法律意识。文化方面:采取 的措

4、施,加强思想文化统治。(2)历史作用:商鞅变法推进了秦国社会的发展,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知识点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1) 社会矛盾:民族矛盾: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和 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激化统治危机:北魏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起义不断,北魏统治面临严重危机。(2)有利条件:北魏统一 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社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趋势加强。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1)经济方面;均田制:把国家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承担一定的徭役 和兵役。(2)政治方 面整顿吏治迁都洛阳(3)移风易俗:易服装:鲜卑族一律改穿汉装。改汉姓:

5、鲜卑人原有的姓氏改为汉姓,按门第高低选拔人才,任命官吏。通婚姻:提倡鲜卑人与 通婚。讲汉语行汉制: 3.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1)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北方出现了魏、晋以来空前的繁荣景象。(2)加快了各族人民融合的进程,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3)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的 。(4)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 的繁荣 奠定了基础。知识点三:王安石变法1.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1)社会危机:“三冗”问题:冗官、冗兵、冗费“两积”局面:积贫、积弱(2)有利条件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 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2.王安石变法的内容(1)富国之法:青苗法:a.内容:每年夏秋两收前由政府

6、提供钱和种子,低息贷借给农民,收获后农民按20%到30%的利息率归还钱粮。b.作用:限制了大地主和 对农民盘剥,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募役法:a.内容:由州县政府按每家每户的富裕程度摊派“免役钱”,用来雇人服役。b.作用:保证了农民的 ,限制了官僚地主的特权,增加了政府收入。其他:还包括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2)强兵之法:实行保甲法作用:节省了军费开支,使军队的战斗力有了一定的提高。(3)取士之法:内容:a.改革科举制度,主要是改革科举考试的 。b.批评“ ”制度,选拔人才贯彻择优录用的原则。作用:为变法选拔了一批人才,推动了新法的实行。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1)历史

7、作用:积贫局面的改变: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b.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c.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积弱局面的改善:a.节省了军费开支。b.提高了军队战斗力。知识点四:俄国农奴制改革1.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1)1856年 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农 奴制的弊端。 (2)农奴制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也严重阻碍了俄国工业的发展。 2.“解放”法令 (1)内容:农民无条件地获得 的人身自由。农民通过 得一半土地,另一半土地归地主所有,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些地块。 (2)评价;进步性a. 客观上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国内市场和 ,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b. 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国

8、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 生产方式的转折点。局限性:实质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合法”掠夺,是在保护地主阶级利益前提下进行的。3.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1)经济近代化废除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 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 ,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俄国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2)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建立了地方和城市 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 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3)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开始传入俄国。知识点五: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1.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1)国内因素:幕府统治出现危机政治:天皇没有实权,实行 体制,等级制度森严。经济:实行 政

9、策,资本主义发展受阻。文化:洋学兴起,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知识得到传播,为日本学习西方准备了条件。阶级:社会各阶层尤其是 对幕府不满。外交: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 (2)国际因素:民族危机出现。 年起,美英等西方国家入侵,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机。(1)主要过程:武装倒幕成功,建立了以明治天皇为中心的新政府(2)基本内容政治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b.宣布“ ”,取消等级 身分制和武士阶级的特权。c.制定 ,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经济a.废除 、承认土 地私有。b.重点兴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 发展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c.派使节团出访欧洲,进行考察。d.从创办国营“模范工

10、厂”,到扶植私人企业,大力推进殖产 兴业政策。e.注意 ,成为推进日本 工业化的重要科技力量。文化:大力引进、吸引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推行 。(3)主要特点政治:所有的政治改革都以适应 为出发点。经济:充分利用 的力量发展经济。文化: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旧文化,但并未全盘西化。3.明治维新的历史影响(1)积极作用:推动日本走上了近代化道路 加强了中央集权,并成为亚洲第一个 国家。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摆脱了沦为西方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了 的道路。使日本改变了落后面貌,走上了 道路,成为亚洲最发

11、达的资本主义国家。(2)局限性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确立,随着工业化的深入,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 的对外扩张,给亚洲各国带来深重灾难。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民主权利,形成了带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日本近代天皇制。知识点六、戊戌变法1.维新思潮的兴起 (1)社会背景: 的失败和民族危亡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人心思变,发出“救亡图存”的呼声。 (2)思想准备:19世纪60年代以后,在一些知识分子中产生了 ,19世纪90年代以后,维新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康有为的 和 奠定了变法的思想基础。 等人大力宣传维新思想,在社会上影响很大。(3)思想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1895年,康有为发起“ ”,揭开了变法的序

12、幕。此后,维新派通过 等方式,宣扬变法,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2.百日维新(1)内容类别颁布新法改革旧制政治方面允许官民上书言事(1)改订律例(2)裁撤冗员(3)澄清吏治经济方面(1)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2)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3)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令其自谋生计文化教育方面(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3)准许设立报馆、学会(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军事方面(1)精练陆军,改习洋操(2)添置船舰,扩建海军裁汰旧军 (2)结果1898年9月21日, 发动政变,“戊戌

13、六君子”相继被杀。新政内容除设立 和中小学堂之外,其他措施全部被取消。“百日维新”以失败宣告结束。3.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历史意义和历史教训(1)失败的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力量的弱小和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力量对比悬殊。(2)历史意义: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a.维新思想的传播,起了开阔眼界、解放思想的作用。b.各种社团及新式学堂的创办,促进了近代文化和 的发展。c.新式书局、报刊、杂志等大众传媒的创办使人们的认知空间空前扩大。d.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维新变法运动是一次 运动。维新变法运动是一次救亡图存的 运动。知识点七: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1)

14、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2)主要原因:资本主义固有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3)直接原因: 过度,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 2.表现: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到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影响了所有经济部门,持续时间长达四年,后果 空前严重。3.影响:(1)经济破坏:资本主义世界损失严重。(2)国际关系:各国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 的办法,提高 ,实行货币贬值,国际关系日益恶化。(3)政治危机:法西斯主义开始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 (1)经济危机爆发, 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加剧危机。(2)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总统,首要任务是尽快摆脱经济危机。2.指导思想:国家全面干预经济。3.措施: (1)整顿财政金融:恢复银行正常 活动(2)调整工业生产:通过 等法案。(3)调节农业生产:减少 和农产品产量,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4)实行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