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主要地形区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5781401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3.3主要地形区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03.3主要地形区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03.3主要地形区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03.3主要地形区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03.3主要地形区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3.3主要地形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3主要地形区(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三节主要地形区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 使学生能在中国地形图上准确指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位置,并能说出各自的边界山脉。2 使学生弄清楚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丘陵的主要特征及它们分布的共同特点。(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学习法比较同类地理事物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的观点。(四)美育渗透点利用有关景观图,结合经典歌词和著名古诗,让学生感受“高原壮阔雄浑;平原坦荡富庶;盆地群山拥抱,物产丰饶;丘陵和缓起伏,名山胜景无数等”大自然的神奇之美,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二、学法指导通过读图、填图、列表比较整

2、理掌握地形区的分布, 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读图、列表比较等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位置及特征。(二)难点我国复杂的自然条件的优势与不足,三大平原的成因。(三)疑点哪个高原是风吹来的 ?1名校名 推荐(四)解决办法通过看课本上的景观图、 课文及有关风光录像片, 加强学生对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直观印象,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弄清每一个高原和盆地平原丘陵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征及其优、缺点。四、教学课时2 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中国地形图,各高原景观图,各盆地地形示意图。 平原景观,丘陵景观图片。六、

3、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地形图, 弄清各地地形区的位置, 引导学生阅读书中插图,让学生自己“看”出各地形区的地表特征,让学生填图,完成课堂作业,使学生对位置分布掌握得准确牢固。最后教师板图,使学生形成整体认识。七、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要求学生弄清楚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丘陵的位置、特征及其自然条件的优势与不足。(二)教学过程【板书】第三节主要地形区第一课时【导人新课】在本章第一、二节里,我们学习了中国地形概貌及主要山脉,现在请同学们回答:我国地势的特点是什么?请同学在“中国地形图”上指出各阶梯的分界线。根据“中国地形图”说出第一、第二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2名校名 推荐

4、【教师点题】我国地形多种多样,有高原、盆地、山脉、丘陵、大陆架等。今天我们重点学习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板书】第三节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教师引导】首先,请大家看各个高原在我国所处的位置。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第二,大家再看各个高原的边界山脉及其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教师引导】看课本上的景观图及课文 ( 还可以给学生看关于四大高原的风光录像片 ) ,观察四大高原有何特点 ?【教师提问 l 在读“中国地形图”时,同学们是否思考过一个问题:我国四大高原在地形特征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补充概括】 海拔较高, 顶部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 边缘比较陡峻的广大地区,就是高原。同学们再观察“中

5、国地形图”。总结一下四大高原的不同点,要求学生讨论后填写表格。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概括补充】青藏高原:雪山连绵,远看是山,近看成川。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峰岭众多,地面崎岖,只有山间的山盆地地势较平坦。【板书】第三节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一、四大高原【投影】四大高原的分布(位置、边界)及主要的特点之表格。【教师引导】为什么各个高原又有着如此大的差别,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呢?3名校名 推荐引导学生看课本第 31 页“读一读”,在解释黄土高原成因的同时,简单介绍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的成因及其它特点,以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求知欲。【教师引导承转

6、】在第一、二阶梯上,除高原外,还有四大盆地。【板书】二、四大盆地【引导学生】指地形图,请学生想象盆地的形态。学生回答。【教师提问】根据地形图,指出各盆地的外围山脉。同时看课本第 32 页各盆地分布示意图,并对照“中国政区图”,判断各盆地所在的省区。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概括补充】【投影】四大盆地的边界山脉、所在省区及主要特点表格。【引导读书】请同学们看课本第3233 页,总结各盆地特点、并填表。【教题概括补充】将表格补充完整。【教师引导】比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的特点。请学生思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分布地区的自然条件如何?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补充总结】大部分高原、盆地地区,或高寒,或沙漠广布,或

7、地面崎岖、沟壑纵横。总之,它们的自然条件恶劣。所以,这些地区目前仍是我国经济相对贫穷落后有待发展的地区; 但由于其自然条件独特, 在近些年也充分展示了发展潜力,如塔里木盆地的石油、柴达本盆地的钾盐、青藏地区的牦牛、内蒙古的畜牧业、四川盆地的农业以及新疆、内蒙、云南等边境地区的边境贸易、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若能加大这些地区的经济、人力投入及交通建设,昔日偏僻、落后的地区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我国新的经济热点地区。 让我们期待那一天的到来。【教师总结】总结本课重点内容。第二课时4名校名 推荐【复习填空】请同学们在发的空白图中填写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界线处的四条山脉的名称。【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

8、了我国的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哪级阶梯?学生回答。【教师指图提问】我国的第三级阶梯上主要是哪些地形呢?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三大平原和主要的丘陵。【板书】一、三大平原分布和特点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这三大平原的名称, 请同学们看地图册。 它们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东北平原、 首都北京所在的华北平原、 长江流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它们依山连海,是一条纵贯我国南北的冲积平原带。【读图观察】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看“东北平原示意图”。请同学在黑板前指挂图说明东北平原的位置、范围。学生指图回答。【指导读图】我们继续看这幅图。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约 35 万平方千米。它是由

9、哪几个小平原组成的?学生读图回答,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启发提问】它们的名称有何含义?学生讨论、回答: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 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所携带泥沙冲积而成的,松嫩平原是由松花江和嫩江携带的泥沙冲积而成的, 辽河平原主要是由辽河所携带泥沙冲积而成的。【教师总结】我国东部平原多是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不断堆积而成的,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的地势低洼处常形成沼泽地,请同学们看彩图14。东北平原分布有肥沃的黑土。据测算,黑土的养分比华北平原的褐土要高35 倍。在沼泽地若能采取排水措施 它可变为良好的耕地、 牧场。我国在此已建成了一批机械化农场。昔日“光长野草不长粮”的“北大荒”已变为富饶的“北大

10、仓”,小麦、大豆、甜菜的产量一直居全国第一位。5名校名 推荐【巩固填 】 同学在空白 中填写黑 江、 里江、松花江、嫩江及 河的名称,在 北平原填写 北平原的特征 、肥沃。【 折】我 才提到的 北平原是我国第二大平原,面 30 万平方千米, 同学 看 本插 ,到黑板前指 明 北平原的位置和范 。学生指 回答。【启 提 】 北平原 什么又叫黄淮海平原?学生 、回答。【提 】塑造 北平原的主力又是哪条河流呢?学生回答:黄河,其次有淮河、海河。【教 】 黄河的含沙量 世界各大河之冠, 同学 本第五章、 第三 的“ 一 ”, “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可以知道黄河是塑造 北平原的主力。 有海河的支流永

11、定河、潮白河,它 共同冲 成 北平原。平原大部地区的沉 物的厚度可达上千米。【提 】那么 北平原的地表形 又有什么特征呢? 同学 参看彩 18。学生 回答:一望无 、非常平坦。【教 充 料】 北平原大部分地面坡度 1:4000,如果坐在行 在平原的火 上看日出,就会 一 日从一望无 的麦田尽 升出了地平 。【巩固填 】 同学 在空白 中准确填写 北平原及特征, 并把海河、黄河、淮河的名称填在 上。【教 指 】我国的第三大平原是?学生回答。 江中下游平原面 20 万平方千米, 前面两个平原都小。 看它稍小,它却是工 达、人口众多的繁荣地区。 江中下游平原部分,先 同学 文, 后回答 。 在 同学

12、 本第 34 “(三) 江中下游平原” 文及 3.19 、 3.20 及彩 15。看完后, 投影片中 。【出示投影】 江中下游平原 。6名校名 推荐【提问】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范围?在图 3.19 中,长江中下游平原范围内有哪些河湖?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如何形成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有何特点?学生讨论后回答。请学生指挂图回答问题。【老师问】它北起淮河它南至洞庭湖南部地区。学生指挂图回答问题:长江、汉江、赣江、湘江、洞庭湖、鄙阳湖、太湖的名称。学生回答问题:长江及其支流的泥沙冲积而成。学生回答问题:地势低平,河渠如网。【启发思考】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东北平原有何区别?学生讨论回答:地势更低,河湖更多;纬度位置更低,更热。【出示投影】【教师讲解】长江中下游平原以水田为主,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华北、东北平原以旱田为主,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长江中下游平原具有丰富的水热资源、广裹的平川沃土、众多的河流湖泊,地上水稻、油菜,水中鱼、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