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范生的就业现状谈师范生的培养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781244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3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师范生的就业现状谈师范生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从师范生的就业现状谈师范生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从师范生的就业现状谈师范生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从师范生的就业现状谈师范生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从师范生的就业现状谈师范生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师范生的就业现状谈师范生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师范生的就业现状谈师范生的培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师范生的就业现状谈师范生的培养从师范生的就业现状谈师范生的培养 从师范生的就业现状谈师范生的培 摘 要:师范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曲折上升的过程。改革开放以后,受高校扩招大潮和 国家对师范生培养政策扶持的影响,以及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平衡、科教文卫事业全面发展 的需求,师范生的培养和就业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之产生的是高等教育形势的变化 和就业形势的严峻。为缓解师范生就业区域失衡及结构性失衡的弊病,国家出台了一系列 的鼓励措施,高校也在积极探索和改善培养的方式,为此从师范生的就业现状来探讨当前师 范生的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师范生 就业 培养 自科教兴国战略提出和国家“十一五”

2、教育规划制定实施以来,师范生的培养和教育问题 日益成为社会关注和学界讨论的焦点,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中小学师资缺乏、部分教师 待遇地位低下等问题成为了国家大力发展国民教育道路上的绊脚石。为加强师资队伍的建 设,从源头上抓好教师队伍的建设,国家在师范生的培养上加大了扶持力度,颁布了一系列的 措施,引导师范生投身基层教育。因此,对师范生就业现状的分析和培养方式的研究有助于 更加深刻的理解国家的长期规划,有效地探讨高校师范生培养的应尽之事,缓解师资缺乏、 教师素质不高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师范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变化 师范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可最早追溯到春秋时期,孔子“坐而论道”开启了师范教育的先河,

3、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强调了师范教育的意义和地位。可以说,师范教育在我国具有深厚 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内涵。然而,现在我们所说的师范教育却是萌发于封建旧时代向新民 主主义时代转变的曲折历史过程中,它的发展也如历史的进程一样蜿蜒。 1.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 我国现代师范教育最早是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起源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新 中国成立以后,为满足中等及以下教育对教师的需求,借鉴苏联的模式对教育体系进行了改 造,初步形成了以独立设置的各级各类师范学校为主体,多渠道、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 的师范教育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师范教育的建设,师范教育的地位被提 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4、。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把发展 师范教育和培训在职教师作为发展教育的战略措施”。在政策的引导下,我国逐渐建立了独 立封闭的师范教育体系,在经济水平不高,教师职业吸引力不强的情况下,有效的保证了师范 生的稳定就业及可靠收入,解决了基础教育的师资问题。1999 年起,国家出台了“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计划,对教师的选人用人机制进行了改革,提 出了“实行教师聘任制和全员聘用制,加强考核,竞争上岗,优化教师队伍”,将偏远地区的中小 学教师的需求改善列为了重要内容,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选用门槛。 2.师范教育的新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进

5、一步深入,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来自文化 层面的发展要求也日益强烈,教育需求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是就业市场 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教育层次逐步提高。据统计,2010 年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类毕业生总数 将超过 60 万,而整个教育系统提供的用人需求不足 30 万1。为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 次,一些城镇中小学开始合并,学校资源的整合使师资队伍出现了溢满的现象,师资需求减少 。另一方面,高校合并和扩招的步伐也从未停止,使得师范专业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这“一增 一减”的变化给师范生就业的市场带来了猛烈地冲击。与此同时,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工作已 近收尾,教育需求逐渐向高层次

6、转移,对师范毕业生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技能的要求也更加严 格,使教师需求从以前的总量紧缺向结构性不均衡转变;二是师范教育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 。普通高校开办了师范专业,师范院校引入了非师范专业,使高校在专业结构、学科结构方 面逐渐融合,专业特点不再凸显,职业技能教育日渐削弱,教师的专业技能培养力度不够。三 是师范教育政策变化。随着就业买方市场的发展,原来由政府包分配、包就业的计划调节 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选择,传统的“师范生”已经不复存在。 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及变化表明,不管是政府调控,还是市场自主选择,师范教育的根本 目的都是服务于国民教育、大众教育,其变化是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的。

7、二、师范生培养及就业现状 师范教育在发展变化渐渐影响了师范生的培养方式,也给师范生的就业环境带来了改 变。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师范生培养的扶持力度,作为师范生培养重要 基地的高校也不断地探讨培养方式,在扭转师范生就业择业观念、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做 功夫。 1.国家加大调控力度,重点扶持师范生培养和就业 2006 年起,国家实行了“特岗计划”和“免费师范生培养”等政策,从招生源头、培养过程 及就业选择上加以调控。首先,“特岗计划”在“公开、公平、自愿、择优”的原则下,选拔毕业 生赴西部“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特岗”教师在生活、进修等方面 享有一定的优惠政策

8、,大大吸引了师范毕业生到基层中小学任教,有效缓解了中西部欠发达 地区农村的中小学教师总量缺乏问题。其次,国家自 2007 年开始实施“免费师范生”政策,在 北师大、华师大等 6 所部属重点院校进行试点,对免费师范生进行定向培养,并给予师范毕 业生定编定岗、在职培训方面的优惠,提高了师范专业的吸引力,缓解了就业需求结构性失 衡的状况。但是同时也面临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特岗教师的“回城”问题、免费师范生的“ 二次就业”问题、在职培训问题、客观上形成的择业机会不对等问题等。2010 年的, 有代表提出进一步完善师范生就业政策,消除强制性因素,转而以引导、激励为主,在考研等 方面继续加大调控的力度,为

9、师范生提供更多的保障。 2.政策变化导致就业市场变化,给师范生就业带来了冲击 师范专业毕业生投入开放的就业市场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其表现主要有:一 是国家允许非师范专业学生通过考试取得教师从业资格,这为非师范生抢占教师岗位制造 了可能,比如上海中学就曾表示原意招收复旦大学等知名院校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因为他 们既具有教师从业资格,又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二是对于国家师范生的就业政策由原来的 高校联系单位对接变为了现在的教育机构统一组织考试,使师范生就业遇到了“逢招必考”的 尴尬局面;三是教育机构严格把持用人权利,一些没有自主人事权力的学校招聘教师难,许多 学校招聘人员时出现了“高额薪酬

10、不抵一个编制”的状态,而一些有用人权力的学校却在逐年 提高“门槛”,从本科生向研究生转论文联盟 www.LWlm.CoM 变。这些变化使得师范生就业 时需要应对更强大的外部竞争压力、来自招考单位不确定的变数以及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归 属感缺失等问题。 3.学生自身缺乏职业责任和专业认识,就业选择盲目 对专业的认识和自身的职业责任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就业取向。由于我国基础教 育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造成了教 师职业待遇的差异,一些师范专业学生对于教师职业考虑过多的是国家资助政策、薪资待 遇等;另外,由于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职业技能教育偏少,对所学专业

11、的认知度不够,对就业形 势分析不足,没有形成正确的择业观,自我评价过高,往往将职业理想错误的定位为在东部高 收入地区任教,对学校的条件、工作环境等要求过高,而忽略了教师职业本身崇高的道德理 想和社会意义,自身就业压力也因此进一步加剧 三、加强师范生教育的对策分析 要加强师范生的教育,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专业认识、具备必要地专业素质、获得更好 的综合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标准,作为主要培养基地的高校需要在课程结构调整、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主动联系和争取就业机会等方面着手。 1.明确培养目标,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正确的培养目标是制定培养计划、确保培养过程不出现偏颇的保障。20 世

12、纪 90 年代 ,全国高校普遍掀起了合并大潮,一些学校盲目追求大学排名,不停地吞并一些规模小、办学 效益差的学校,许多高校都设置了师范专业,师范院校同样也出现了“去师范”化现象。盲目的 扩大规模带来的问题是学科定位不明确,使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参差不齐。高校应当充分认 识自身的优劣势,对于培养的师范生给予明确且合理的定位,同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就业观 引导,使学生的自我评估符合客观实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观,避免就业过程的盲目和 趋从。 2.调整课程结构,加大职业教育,帮助学生优化知识结构 课程结构设置是否合理决定了学生应有的技能是否全面,是否具有一定的就业竞争力 。免费师范生政策出台以来,代

13、表全国师范教育最高水平的 6 所部属高校开始纷纷调整具 有自身特色的课程结构。以西南大学为例,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史教育、学科教育 、专业发展教育、教师教育、实践教学、自主创新的课程体系,以优质的师资为保障,构建 了全面的教学系统。与西南大学相同,其他 5 所高校的课程基本上都增强了实用性、创新 性和政策性的内容,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树立专业信心,提高职业技能。 3.加强素质教育,丰富第二课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师范专业毕业生面对开放的就业环境时,综合素质的缺乏是一大不利因素。因此,在面 对众多的专业课程和职业课程的情况下,高校还应当充分的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给学生提 供更多自主选择的活

14、动,为学生提供新鲜的资讯和锻炼的平台。一是自行组织开展“说课”竞 赛、开展普通话、板书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立足讲台的技能;二是邀请有丰富经验的名师 进校园,讲授课堂实践教学经验;三是抓好用好社会实践平台的作用,利用暑期“支教”、帮扶 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到讲课实践中,从而获得更多锻炼的机会。 4.做好追踪服务,积极联系用人单位,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积极联系就业单位要实行“两步走”的方式,第一步,要积极联系就业岗位,为毕业生提供 更多的选择;第二步,要联系就业单位,对已经毕业的师范生进行追踪,根据用人单位的意见及 时调整培养计划,使师范生教育更加的市场化,使学校对师范生的培养更加有针对性。 注:本

15、文第二作者李德平为河海大学在读博士生,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创业 教育的研究。 课题项目:本论文是 2008 年东华理工大学教改课题“师范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创新培养 方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德平.马克思主义创业教育的人性观解读J.社会科学家,2009,10. 260 万毕业生 30 万岗位,师范生就业供需矛盾突出 . 3周奋.师范生就业现状透析J.文教资料,2007,6. 4陈凡,吴跃文.部属师范院校免费师范生培养特色分析及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 ,2008,1. 5李岚清.优先办好师范教育,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打好基础J.中国高等教育 ,1996,11. 6袁景.谈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