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检测卷: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5780392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9.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检测卷: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测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检测卷: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测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检测卷: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测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检测卷: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测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检测卷: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测试卷解析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选择题(共10 小题) 1如表是我国1985 2008 年人口流动统计表,表中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流动农民工总数 19851990 年2118 万 19922000 年 12900 万 2008 年 14041 万 A农村自然灾害的影响B改革开放深入发展 C城镇建设发展的需要D农村人多地少引起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道路是在党的哪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的()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其中

2、“一 个中心”是指() A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D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 4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的会 议是() A中共十四大B中共十五大C中共十六大D中共十七大 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邓小平针对()提出来的 A经济体制改革 B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 C对外开放 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 是指() 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 D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7用“春天”来形容上个世纪80 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 各行各业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 A春播的田野上,父子兄妹聚在一块承包的田里精耕细作 B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振奋人心 C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引人注目 D美丽的海港城市厦门,有各地客商、民工来去匆匆 8我国城市经济改革的重点是() A户籍改革B加强城市建设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国有企业改革 9中国现代史上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五四运动 10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

4、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 个中国”,它是35 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 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B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C开放沿海14 个港口城市 D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二填空题(共5 小题) 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判断对错) 12邓小平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判断对 错) 13从 1985 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判断对错) 14目前,我国拥有经济特区最多的省份是省,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15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是(会

5、议);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 想是在(会议)。 三辨析题(共1 小题) 16在 1997 年的中共“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被写入了党章,并形成了以邓小平为 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判断对错) 四解答题(共2 小题) 1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 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 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 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78 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作出了把党和 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6、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党的八大上分析和指出当时我国国内主要任务是什么?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内容上体现的一条主线是什么? (2)这两次会议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各有什么指导作用? (3)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什么思想路线? 18阅读下列材料判断: 事件时间内容备注 农业社会主义 改造 20 世纪 50 年代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 主义改造, 实行农业生 产合作社。到1956 年 底,全国 90%以上的个 体农户参加了 到 1956 年底,对农业、手 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 改造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制 度基本确立。 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 20 世纪 80 年代包

7、产到户,包干到户。到 1984 年底,实行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户已占 全国总农户的95%以上,推 动农村生产力发展。 提醒注意:从材料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横线内划“A”;违背了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 思的,请在横线内划“B”;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横线内划“C”。 (1)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的改造即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在我国安徽凤阳小岗村试行。 (3)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都是我国为发展农村经济所 采取的正确措施。 (4)到 1956 年底,全国只有极少数的个体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5)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家庭联产

8、承包责任制都是20 世纪 80 年代实行的。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 小题) 1【分析】本题以我国19852008 年人口流动统计表为依托,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化运动。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逐步转向市场化,同时也不断被卷入 全球化,形成一个以资本主导的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经济模式。伴随着改 革开放的升入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相对收入水平的不断下降,大批农村人 口进入城市与非农业部门寻找工作机会,城市中流动农民工总数不断增加。据我国 19852008 年人口流动统计表可知,表中流动农民工总数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是改 革开放深入发展

9、。 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改革开放 的成果和意义。 2【分析】本题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中共十二大。 【解答】 1982 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 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 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党 的重要会议的相关史实。 3【分析】本题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 本点”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中共十三大的

10、相关史实。 【解答】 1987 年,在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并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 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 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 奋斗。可将其简单归结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党的十三大根据他 的设想,做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

11、识记党的重 要会议的相关史实。 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共十四大在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1992 年中共 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解答】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过程可知,1982 年中共十二大提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7 年中共十三大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三 步走战略; 1992 年中共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997 年中共十五 大确立了它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故选: A。 【点评】注意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和指导思想的区别 5【分析】本题考查四项基本原则 【解答】 1978 年底,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12、经 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 产阶级自由化问题,又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故选: B。 【点评】重点识记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与影响 6【分析】本题考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 【解答】据所学知,1978 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 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 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 折,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拉开序幕。 故选:

13、B。 【点评】党的历史上的重要会议是考查的重点,应准确记忆这些会议的内容及意义。 7【分析】主要考查对对外开放的扩大等考点的理解。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上海浦东的开放与开发发生于1990 年, 此后中国政府进入 “开 发浦东”的实质阶段,浦东成为上海经济的引擎,亦被誉为中国三个增长极之一, 地区面貌日新月异。A、B、D 反映的内容是我国上个世纪80 年代的中国改革开放的 内容。 故选: C。 【点评】对我国改革开放的不同阶段采取的不同措施及表现要准确把握。 8【分析】本题考查了城市经济改革的重点国企改革。 【解答】从1985 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故选: D。 【点评

1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城市经济改革的 重点国企改革。 9【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解答】“文革”结束后,思想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重点掌握真理标准 问题的讨论的内容和意义 10【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开放沿海14 个港口城市的举措识记我国开放沿海港 口城市的相关史实 【解答】题干的关键词是“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1984 年, 大连、秦

15、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 州、湛江、北海等14 个沿海城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城市。这就意 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 故选: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重点掌握我国的对外 开放格局 二填空题(共5 小题) 11【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理解和掌握 【解答】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的工作 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了以邓 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

16、化建设的新时期因此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答案: 【点评】解答本题需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12【分析】本题考查邓小平相关知识。 【解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后,邓小 平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82 年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 1992 年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1997 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 想。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 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总设计师。 故答案为: 。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邓小平相关知识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邓小平的主要功 绩并对其进行正确评价。 1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改革。 【解答】从1985 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对 所有制、政企分开和分配制度三方面的改革。 故答案为: 。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城市改革的内容和作用。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