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2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课件(共30张PPT)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779398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2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课件(共30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2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课件(共30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2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课件(共30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2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课件(共30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2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课件(共30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2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课件(共30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2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课件(共30张PPT)(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第一课 青春的邀约,第二框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青春期的思维发展,思维的独立性 具有批判精神 富有创造潜力,青春像一座山峰,意味着锐意进取,青春是一张竖琴,弹奏出欢快的乐章,青春像一个书架,没有书的青春是不结果的花儿,解 读 青 春,请你也写出一句青春寄语,青春像水,清澈透明。 青春像火,激情四射 青春像花,灿烂芬芳。,生理发育是青春成长的重要信号,与之相随的还有思想 和精神方面的变化。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虽然生命有时 像苇草一样脆弱,但思想使我们强大。 只有当思想日渐成熟,我们才能真正成长。,一、发展独立思维,1.独立思维的表现,一、发展独立思维,步入青春

2、期,我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发展,对问题开始有更多的见解。 我们的思维逐渐具有独立性,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这是对青春的正确理解吗?,思考,小刚所理解的“酷”是什么?你同意他的说法吗?,小刚的说法是否体现了思维的独立性?为什么?,最近,妈妈发现小刚特别爱穿一些奇怪的衣服,便对他说:“你是一个学生,这样穿可不太好。”小刚不以为然地说:“你知道什么这才叫酷。”妈妈又说了几句,小刚生气地说:“我已经长大了,穿什么是我自己的事情,不用你管!”,独特,穿奇装怪服。,没有。因为思维的独立要求要有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体现在追求服饰的独特上。,2.怎样正确认识独立思维(要求和误区)?P9D3,思维的独立并不等同于一

3、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 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板书设计,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一、独立思维,二、批判精神,三、创造潜力,独立思维的表现? 独立思维的误区?,同学们,在与同学朋友的交往中,我们是凡事有求必应,还是经过思考再做答复?面对不合理的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办?,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在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朱熹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所谓质疑,就是人们在学习或工作中,遇到一些按常规推理或原有思维定式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产生、提出疑问的心理过程。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重大发明发现都始于质疑。

4、因为质疑的过程很可能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因此质疑是一种能力。质疑是我们走向成功的第一块敲门砖。如果没有这块敲门砖,即便有再多的知识,也是没有用的。 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敢于质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人类的宝贵品质,因为问题是科学发现的前提,是新思想诞生的曙光,是创新精神的萌芽。,学 贵 有 疑,关于善质疑的故事,聂利是一个12岁的小学生。一次,他在学校学习了关于蜜蜂用翅膀发声的知识。回家后,他发现家门口有一只停着不动的蜜蜂,仍在发着“嗡嗡”的声音,他便将蜜蜂捉了下来,将它的翅膀折断,而蜜蜂仍在发着“嗡嗡”的声音。他便认识到教科书上的知识是错误的,蜜蜂不是用翅膀发声的。

5、经过实验,他知道了所谓权威并不是绝对正确的,他便将这一观点告诉了许多人,终于,权威人士证实了他的发现。,小 故 事,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在敢于向权威挑战。,1.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在哪里?P10D1,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要 敢于表达不同观点, 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 敢于向权威挑战。,“学贵有疑”: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批判的精神和勇气。,二、培养批判精神,2.思维的批判性的意义? P11D1,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讨解决方案。 批判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寻找我们班具有批判精神的同学:,善于动脑筋,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

6、,敢于向权威挑战,有批判的精神和勇气。,批判不仅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而且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3.如何正确批判:不仅.而且要. 掌握批判的技巧 P11D1+相,01,批判只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攻击他人。 批评是为了表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02,批判的技巧 批判既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质疑、批评,又包括对自己的反思。,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板书设计,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一、独立思维,二、批判精神,三、创造潜力,独立思维的表现? 独立思维的误区?,1.思维的批判性? 2.思维批判性的意义? 3.批判性思

7、维的要求? 批判的技巧?,三、开发创造潜力,青春的我们思维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1.青春创造力的表现。,1.青少年为什么要开发创造潜力? (1)青春凝聚着动人的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可能。 (2)青春的我们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 (3)青春韶华,我们要争当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好少年,这是时代的要求。,鲁班的创造 鲁班,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建筑工程家。鲁班的发明创造很多, 包括木工工具、古代兵器、农业机具、仿生机械等。鲁班被视为技艺

8、高超的工 匠的化身,木工师傅用的手工工具,如锯、钻、刨子、曲尺、画线用的墨斗, 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 鲁班出生于工匠世家。他从小就跟随家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 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发明的每一件工具,都 是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启发,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创造出来的。 作为建筑工匠的祖师,鲁班曾创制云梯,第一个在鲁南山区打出深水 井人们为了表达对鲁班的热爱和敬仰,把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和发明 也都集中到他的身上。有关他的发明和创造的故事,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 民发明创造的故事。鲁班的名字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阅读感悟,创造离不开实践,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

9、,给了我们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我们创造的热情,我们应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鲁班所代表的中国古代工匠精神,是开拓创新的精神,需要一代一代的中国人传承下去。,2.如何开发创造潜力? P12D2 +P13D1,我们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 我们也会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 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三、开发创造潜力,总之,创造离不开实践。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离不开劳动和创造。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3.创造离不开实践。(实践的重要性)P13

10、D1,板书设计,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一、独立思维,二、批判精神,三、创造潜力,独立思维的表现? 独立思维的误区?,1.思维的批判性? 2.思维批判性的意义? 3.批判性思维的要求? 批判的技巧?,1.青春的创造性的表现及原因? 2. 如何开发创造潜力? 3.创造离不开实践(实践的重要性),1.决定我们是否真正长大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年龄的大小 B.外在形象 C.美丽的头发 D.思想和精神状态,D,课堂检测,2一位哲人说过,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虽然生命有时像苇草一样脆弱,但思想使我们强大。只有当思想日渐成熟、独立,我们才能真正长大。你认为初中生的“独立”是指() 不人云亦云 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11、 一味追求独特 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A. B. C. D.,D,3.“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就是思维批判性的表现之一。下列对思维的批判性说法正确的是() 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敢于表达不同的观点 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A. B. C. D.,D,4.人类社会要前进,科学技术要发展,离开怀疑和批判的精神是不可想象的。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 这启示我们青少年在学习中 () 要做到“学贵有疑” 只找缺点,不谈优点 怀疑和批判所有人的结论 需要批判的精神和勇气 A. B C D,B,5.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奥托瓦拉赫起初学习文学和绘画,但是成绩都很糟糕。后来他试学化学,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燃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说明 () A.人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能为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可能 B.每个人只有一种创造潜力 C.创造潜力不会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只有科学家才有 D.关注别人的创造能力,把它复制过来,就变成了我们自己的创造潜力,A,6.王伟对机器人很感兴趣,于是在课余时间专心制作机器人模型,每当遇到困难时,他总是不厌其烦,反复研究实验,经过不断努力,他终于获得了成功。这告诉我们() A.自信是创造潜能的有效方法 B.自信是开发创造力的良好心理基础 C.实践是创造的源泉 D.知识是创造的先决条件,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