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树三观”思想教育活动的讲话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749018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树三观”思想教育活动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编】树三观”思想教育活动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编】树三观”思想教育活动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编】树三观”思想教育活动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树三观”思想教育活动的讲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树三观”思想教育活动的讲话同志们: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依法行政学教活动落实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根据市委的统一安排,经局党组研究,决定在局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以“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主题的思想教育活动。为了把我局“树三观”思想教育活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我局出台了实施方案,经局党组研究确定,今天在此召开动员大会,请大家务必认真领会,按照实施方案的部署和要求,确保教育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下

2、面,我代表局党组就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扎实深入开展“树三观”思想教育活动谈三点意见。一、要充分认识开展“树三观”思想教育活动的深刻意义、明确开展“树三观”教育活动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去年7月份开始,市直机关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机关思想作风教育整顿,市委开展了市直机关作风民主监督评议活动,我局又于今年6月份在全市人事局系统开展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依法行政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学习教育,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律已不严,组织纪律观念不强等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止,但工作指导思想不明确,服务意识淡薄、政策观念不强,好大喜功,工作作风飘浮等现象在我们部分党员干部中仍然存在,有待我们去解决。根据市委统一

3、部署,这次开展的以“树三观”为主题的思想教育活动,就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教育引导全局党员干部树立起正确的群众观、权力观、政绩观。因此,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充分认识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树三观”思想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1、我们一定要站在纯洁党员干部队伍,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这次活动的现实意义及其重要性;2、把这次思想教育活动看作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实现娄底后发赶超、跨越式发展的需要;3、是新时期、新使命对我们党员干部队伍思想政治觉悟提出的更高更严要求的需要;4、是更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树立党政机关新形象,提升我们党的威信与驾驭能力的需要;5、是我们实现人事工作服务经

4、济建设目标,提升我们的思想、政策水平,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创新人事工作思路,完成全年工作任务的需要。这次“树三观”思想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中全会和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精神,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权力观、政绩观,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坚持严以律已、廉洁从政,为全面建设小康娄底提供人事人才保证。这次“树三观”思想教育活动的目的要求是: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努力抓好队伍建设,使党员干部切实做到 “为民作表

5、率、务实谋发展、清廉葆本色” 。重点解决好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学习教育活动,局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思想要有新进步、作风要有新转变、工作要有新推动、发展要有新成效。对群众观、权力观、政绩观要有清楚的把握和正确的理解。关于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员干部在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根本宗旨不能忘,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从而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真正做到心系群众,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忧民之忧、乐民之乐。关于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就是正确对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党的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属于人民,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以民为本,权为民所用,为民掌好权、用好权,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绝不能以权谋私、追名逐利,要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