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设计相关问题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5748334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设计相关问题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医院设计相关问题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医院设计相关问题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医院设计相关问题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医院设计相关问题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设计相关问题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设计相关问题ppt课件(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医院设计,方案设计,一、综合医院的基本内容及功能关系:1、基本内容、作用及设计要点、 2、医院的功能关系 3、医院平面的基本组合方式 二、医院的规范要点:,一、综合医院的基本内容及功能关系1、基本内容、作用及设计要点综合医院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公共用房:包括门厅、挂号厅、廊、楼梯、厕所、候药等。其中门厅又可分为一厅式和分厅式。一厅式将挂号、取药、化验交费等均设在入口门厅内。分厅式将挂号、取药、化验交费等分设在两个以上的厅内。,(1)门诊用房:,各科诊室:,外科 妇产科 儿科 五官科等,内科,内科: 1内科病人在门诊病人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一般约占30%,病人神疲行缓,诊室宜设在底层并靠近

2、出入口,最好能自成一尽端,不被他科穿行。 2内科除诊察室外,还应设治疗室,作简单的处置;5070%的病人需化验、X光检查,因而应与医技部分联系方便。,外科: 外科病人多为行动不便者,一般要求在门诊部底层,除诊室还应设外科换药室。,妇产科: 妇产科包括妇科,产科两部分。 产科主要是对产妇进行产前,产后的检查,以及计划生育小手术等。就诊者不属病人。 妇科属病科,病人诊察后还需治疗。因此妇科、产科分室设置为宜。设计要点: 1产科病人行动不便,最好置底层或二层。为使产妇不受其他病菌感染,产科最好在尽端并有单独出入口。2妇科,产科合设时,妇、产病人用的厕所一定要分开,以保证产妇不受感染。,儿科:1儿科一

3、般接诊15岁以下的儿童,通常以婴儿居多数。由于儿童抵抗力弱,故设计中应考虑病儿与成年人隔开,一般病儿与传染病儿隔开。2儿科诊室应设单独出入口,同时在出入口处应设预诊处。以鉴别传染与非传染病儿的就诊路线,保证必要的隔离。3由于隔离的要求,儿科应设单独挂号与小药房,独用厕所与治疗室。4儿科预诊常在入口处设预诊室,在传染病儿即转入隔离诊室。条件许可时设预诊诊室,避免发生交叉感染,五官科眼科诊室:要求光线均匀柔和,耳鼻喉科诊室:大统间小隔断布置 小隔间的布置口腔科:(应注意口腔综合治疗机的上下水管道安装问题),候诊部分: 候诊方式有以下三种,走廊候诊: 中走廊候诊:走廊宽度 为3m左右。走廊局部加宽候

4、诊。走廊尽端加宽候诊。单面走廊候诊,走廊宽度为2.4m左右。 外廊结合庭院候诊。,分科候诊: 候诊室在诊室端部,易管理,但病人候诊不安心。 候诊室在诊室中部,诊病号方便。分科二次候诊: 候诊与诊室在同一侧 双走廊二次候诊。候诊室与诊室不在同一侧。,走廊候诊型式之一:中走廊候诊,走廊宽度3m,走廊候诊型式之二:走廊局部放大候诊,走廊候诊型式之三:走廊尽端放大候诊,走廊候诊型式之四:单面走廊候诊,走廊候诊型式之五:外廊结合庭院候诊,分科候诊型式之一:在端部,易管理,但病人候诊不安心,分科候诊型式之二:在中部,诊病号方便,分科二次候诊型式之一:候诊室与诊室在同一侧,分科二次候诊型式之二:双走廊二次候

5、诊,分科二次候诊型式之三:候诊室与诊室不在同一侧,(2)急诊用房: 用房组成:挂号室及药房 诊查室、治疗室,医护用房,抢救室、观察室,设计要点:1中小型医院急诊科应位于底层,形成独立单元,有单独出入口,明显易找,避免与其它流线交叉。2入口设计应便于急救车出入。室外有足够的回车,停车场地。入口应有防雨设施,并应设有坡道,便于推车、轮椅出入。,3急诊病人中一部分需入院治疗,急诊科与住院处应联系方便。同时急诊科与相关医技部门如手术、化验、X光等应有便捷联系,并要考虑二十四小时连续运营的管理上的方便。,4急科科门厅人流、病种繁杂,易于交叉感染。设计时要合理组织流线,同时要设一定的休息空间,并要考虑备用

6、担架、轮椅等的位置。5急诊科应设独立的挂号及药房。与门诊合用时应设单独窗口。,(3)药房 小型医院药房仅设调剂室与药库两部分: 调剂室:负责调配、收方、发药等,室内应避免阳光直射,墙面、地面宜采用耐洗刷材料。 药库:应避免阳光直射,保持室内干燥及良好的通风条件。,设计要点: 1药房应同时为门诊、住院病人服务,但对门诊病人服务的量大,且由病人取药与当场付款或记帐,因此应考虑近门诊部或置门诊部内,便于病人取药。 2需隔离的病科及儿科最好设置单独取药处,或设隔离取药窗口。,(4)医技用房:检验科:由于检验内容繁多,发展变化较快,可根据医院的规模和特点设置各用房。最基本一般应设有: 临床、生化、细菌检

7、验室。 标本采集室及等候处:为门诊服务。 洗涤消毒室等。,1大型医院的检验科设置应近住院部,在门诊部另设临床(常规)检验室;中小型医院检验科大都设在门诊部,并近内科和急诊部。检验科为带菌部门,应单独成区,使之和其他科室互不干扰。,2临床检验室应设于靠近检验科入口处,以免送标本者进入其他检验室,形成交叉感染。 标本采集室更应设于入口处,并应有足够大小的等候处,避免因病人拥挤而产生交叉感染。,3细菌检验室应设在检验科尽端。 4血液、血清检验室宜朝北,中小型医院可和生化或细菌检验合并于一室,大型医院则宜独立设置。,血库 用房组成:由贮血、配血、清洗、消毒等组成。有采血要求的应增设配液、采血、献血员等

8、候与休息各室。,设计要点: 1小型医院一般不设采血设施,血库可合并于检验科,若有采血者需单独建立。 2血库宜近手术部,不得设在产生放射线用房的上层或下层,亦不得与之贴邻。,3规模较大的血库,贮血与配血宜分室设置,并应经前室进入配血室。 4采血设施应自成一区,献血者应有单独出入口,以减少交叉感染。,机能诊断室 (功能检查科) 用房组成:心电图室,基础代谢测定,超声波检查室和脑电图室。 设计要点:室内地面最好为木地板,心电图室最好没有电屏蔽设施,以排除电波的干扰。,放射科: 用房组成:X光诊断室、登记室、存片室、办公室、暗室、观片室和等候处。 一般在300床以上的医院增高X光浅(深浅)治疗室、更衣

9、、厕所、操纵室、肠胃摄片室、调钡室、CT诊断室、钴60治疗室等。,设计要点: 1应在医院的适中位置,便于门诊、急诊和住院病人共同使用。2诊断室、治疗室要有足够的面积,以安置不同型号的机器。3暗室的进口应设有遮光措施。暗室内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暗室的面积应不小于812M2。,(5)手术部用房 用房组成:1必须配备的用房:手术室、无菌手术室、洗手室、护士室、换鞋处、男女更衣室、男女浴厕,消毒敷料和消毒器材储存室、清洗室、污物室,库房。,2根据需要配备的用房: 洁净手术室、内窥镜室,石膏室、冰冻切片室,术后监护室或苏醒室、医生休息室、麻醉室、麻醉师办公室、男女值班室,敷料制作室、消毒室、麻醉器械贮藏

10、室、备用室,观察或教学室,担架车存放处,家属等候处。,手术室:1手术室平面最小净尺寸:手术室 ABH特大手术室8.105.104.20大手术室5.405.103.90中手术室4.205.103.30小手术室3.304.803.00,2门窗: 通向清洁走道的门净宽不应小于1.10M,(1.20)应采用弹簧门或自动启动门。 通向洗手室的门净宽,不应大于0.80M(0.90),应采用弹簧门。 窗洞口面积与地板面积之比不得大于1/7。,3可采用天然光源或人工照明。设无影灯装置高度不低于33.20M。 4地面、墙面、顶棚等应采用耐冲洗,易消毒的饰面材料。不宜设地漏,如果设应有防污染措施。,宜分散设置,宜

11、贴邻相关手术室。 换鞋、更衣室: 应设在手术部入口处,使其成为清洁区与污染区的分界线。一切设施必须杜绝外部的污垢带入手术部内。,洗手室:,设计要点: 1应近外科病区,最好与外科病区同层,手术监护室或苏醒室宜与手术部同层。2不宜设于首层,设于顶层者,应对屋盖的隔热、保温、防水等采取严格措施。,3要自成一区,不得有穿越交通。平而布置应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区的要求。 一般分为无菌区、清洁区、非消毒区。最好设计成单方向通过式。入口处应设卫生通过区,换鞋处应有防止洁污交叉的措施, 4应减少突出物,所有阴阳交用宜做成圆角。,(6)住院部用房:组成关系图: 住院部由 :出入院处: 出入院办公室(包括登记、

12、结帐、财务)卫生处理室(包括接诊室、理发室、浴室、 洁衣室、污衣室) 探望病人管理处、小卖部等。 护理单元 : 必须配备的用房:病房、重病病人与医护人员盥洗室、浴厕、污洗室、护士室(站)、治疗室、医生办公室、男女更衣室、男女值班室、库房、配餐室、开水间。 根据需要配备的用房:监护病房、重点监护病房等等。,设计要点: 1出入院处应设在住院处的入口处,且有单独出入口,同时必须设有交通广场和停车场,便于车辆直达门口。大门及走道宽度必须适应担架及推床通行。又必须有明显标志,以方便住院病人与急诊病人转入病房,以及病人家属问讯。,2卫生处理室的各室相互关系应按流程布置,避免往返导致交叉感染。 3各护理单元

13、之间可用电(医)梯、楼梯、走廊(道)及坡道等联系,但不应有穿越交通贯穿任何一个护理单元。医梯轿厢平面尺寸不小于1.622.60m,主楼梯梯段宽度不应小于1.65m,其平台净宽大于2.00m。,4.护理单元平面布置力求功能合理、洁污分清,病房应位于朝向、通风、采光最佳状态,具有良好的室内外环境。 护士室(站)位于适中位置,使护理路线短捷,便于护理。 浴厕、污洗既要方便病人使用,又要减小其噪声对病房的干扰。,5.病房门应直接开向走道、不应通过其它用房进入病房。门的净宽不得小于1.10m,门扇应设观察窗。/ 在自然通风条件下,病房的净高一般在3.203.40m,不得低于2.80m。窗洞面积与地面面积

14、之比不得小1:7。/病区内一般为3床病房和6床病房混合排列,个别可为4床和8床混合排列。病房内病床应平等采光窗排列布置。,(7)行政办公用房。 (8)辅助用房:营养厨房、洗衣房、太平间等。,2、医院的功能关系:医院功能关系示意:,门诊部 急诊部或急救中心医疗区 住院部医技区(兼教学、科研区)后勤供应区,综合医院功能分为三大区, 病人出入口 医护人员出入口 后勤供应出入口 尸体出口,按功能分区设置出入口:,3、医院平面的基本组合方式: 分散式 集中式 混合式,标准单元组合式,分散式:,集中式 :,混合式之一前后行列式,混合式之二前后行列避免阳光遮挡,混合式之三枝状布置,标准单元组合式,二、医院的

15、规范要点:参见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1、总平面(1)功能分区合理、洁污路线清楚,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2)建筑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3)应保证住院部、手术部、功能检室等处的环境安静;,(4)病房楼应获最佳朝向;病房的前后间距应满足日照要求,且不宜小于12m。(5)应留有发展或改、扩建余地。(6)应有完整的绿化规划;(7)对废物的处理,应作出妥善的安排,并应符合环境保护法令,法规的规定。,(8)医院出入口应不少于二处,人员出入口不应兼作尸体和废弃物的出口。(9)后勤供应区位于医院基地的下风向。(10)环境设计:应充分利用地形、防护间距和其它空地布置绿化,并应有供病人康复活动的专用绿地;应对绿化、装饰、建筑内外空间和色彩作综合处理。,(1)主体建筑的平面布置和结构形式,应为今后发展、改造和灵活分隔创造条件。,2、建筑设计:,(2)电梯:.四层及四层以上的门诊楼或病房楼应设电梯,且不得少于二台。.当病房楼高度超过24m时,应设污物梯。.供病人使用的电梯和污物梯,应采用“病床梯”。.电梯井道不得与主要用房贴邻。(3)三层及三层以下无电梯的病房楼以及观察室与抢救室不在同一层又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