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色彩构成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747753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色彩构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大学色彩构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大学色彩构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大学色彩构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大学色彩构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色彩构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色彩构成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色彩构成是将色彩按一定的原则进行组合,创造适合目的的美色。色彩构成与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一样成为视觉设计的基础课程。,第一章 色彩构成概述,第一节 色彩构成的概念、课程的目的与要求,1、什么是色彩,讲到色彩就必定离不开光。色彩是一种可见光的光波在人的视觉上的一种感觉。,2、什么是色彩构成,一、什么是色彩构成,第一节 色与光的关系,没有光就没有色彩,光是人们感知色彩存在的必要条件,色彩来源于光。光具有波的特征,光反射到眼睛里时,波长不同决定了光的色相不同,能量决定了光的强度. 色彩的形成可分成两种:一种是发光物体发出的光的颜色即光色(太阳光、日光灯),太阳光呈暖色,日光灯呈冷色。另一种是由于光的作

2、用使物体呈现出一定的色彩,我们把前者叫着光色,后者叫着物体色。黑色是因为吸收所有波长的光子,白色是因为反射所有波长的光子。,第二章 三属性、三原色与色彩的混合,光源色、物体色、固有色:,固有色 所谓的固有色应是指“物体固有的物理属性”在常态光源下产生的色彩。,物体色 物体色的呈现是与照射在物体上的光源色、物体的物理特性有关。 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光源下将呈现不同的色彩。,光源色 不同的光源所呈现出来的色彩感觉不一样。如太阳光、日光灯呈现的色感不同。,第二节 色彩的三属性(三要素),1、色相(又叫波长): 就是色彩所呈现的相貌。通常以色彩的名称来体现,如:红、橙、蓝等。,3、色彩的属性 色相:色彩的

3、相貌。,2、明度(又称辉度、光度): 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无彩色中,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有彩色中黄色的明度最高,蓝紫色的明度最低。总的来说,亮色明度高,暗色明度低。,3、彩度(又称纯度、饱和度): 指含有色味的多少程度。如大红彩度高于粉红、暗色。,第三节 三原色、间色和复色,1、三原色 颜料的三原色为红、黄、蓝三色。三色相加为黑浊色。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紫,相加为白光。,色料的三原色,色光的三原色,2、间色(补色) 又叫第二次色。三原色中任何两原色相加即成。如:红+黄=橙,黄+兰=绿,兰+红=紫,a间色是橙、绿、紫,3、复色 又称再间色、第三次色,是由两个间色或一个原色加黑浊色而

4、成。如:橙+绿=黄灰 ,橙+紫=红灰 ,绿+紫=蓝灰。,复色是红灰 、黄灰 和蓝灰,第四节 色彩的表示法,一、牛顿色相环是简单的色彩早期表示方法。,二、色立体表示法 因色彩受多元的要素影响,多元要素的变化可用立体的交叉结构表示,色立体模型的概念是用三维结构表示色彩的色相、纯度、明度变化。,孟赛尔色立体(简称孟氏色立体) 孟氏色标体系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颜色分类和标定法。孟塞尔色立体的特征是借助于三维空间来表现色彩三属性:色相、明度、纯度。垂直轴是明度,周围的圆周是色相,自垂直轴中心延伸的放射线是纯度,中心轴明度从白到黑分为11个等级,其色相环主要有10个色相组成:红(R)、黄(Y)、绿(G)

5、、蓝(B)、紫(P)以及它们相互的间色黄红(YR)、绿黄(G丫)、蓝绿(BG)、紫蓝(阳)、红紫(RP)。,孟赛尔色立体,孟赛尔色立体纵剖面图,第五节 色彩的混合,一、加色法混合,色光三原色相加是明度的增强,所以叫做加色混合。色光三原色相加可以得出:红光+绿光二黄光;红光+蓝光二品红光;蓝光+绿光二青光;红光+绿光+蓝光二白光(彩图4)。这种由原色光相加取得其它色彩色光的方法称为加色混合中的加色法。加色法混色效果是由人的视觉器官来完成的,因此是一种视觉混合。,二、减色法混合,颜料的三原色相加使色彩的明度和纯度都降低了,所以叫做减色混合。红和黄混合成为橙,黄和蓝混合成为绿,蓝和红混合成为紫 。如

6、果改变三原色的混合比例,还能得到其它不同的颜色。但减色法混合的原理只是为颜色的混合提供了一个规律,在实际应用中,仅用三原色调配一切颜色是难以办到的 。,三、空间混合,颜料的混合除了直接调和和分层罩合外,还有通过小色点的聚合而造成色错觉的办法,被称为颜料的空间混合。这种由不同的色在人眼内部直接混合产生新色的现象,实际上是一种通过颜料的特定混合方式来达到加色混合效果的错觉现象。,第三章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处理好对比与调和的关系,是组织好色彩使其产生美感的关键 。为了掌握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规律,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色彩的对比和调和,以及对比和调和的种种表达方式。,一、什么是对比与调和,当两种以上的色彩放

7、在一起,能比较出清晰可见的差别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就产生了对比效果。各种色彩的形状、位置、面积、色相、纯度、明度、生理与心理效应的差别构成了色彩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越大,对比效果就越明显,缩小或减弱这种差异,对比效果趋向缓和,亦即调和效果产生,所以色彩的对比和调和可以看成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形成对比效果的“差异”是绝对的,所谓调和则是相对的。,二、色彩对比与调和的关系,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是互为依存的矛盾的两个方面,离开了任何一个都无法单独成立,色彩的对比与调和之间存在着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依存的关系,对比太强会产生刺激,太调和了会显得平淡乏味。所以,色彩实践中运用对比手法时要特别注意找到调和

8、因素,反之,在用调和手法时不能忽视辅以恰当的对比,因此,色彩运用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的关系。,第一节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有多种类别。从色彩性质来分有:色相对比、纯度对比、明度对比;从色彩的形象来分有:形状对比、面积对比,位置对比、虚实对比、肌理对比;从色彩的生理与心理效应来分有:冷暖对比、轻重对比、动静对比、胀缩对比、进退对比、新旧对比;从对比色数来分有:双色对比、三色对比、多色对比、色组对比、色调对比;另外还有同时对比、连续对比等。现就主要的对比类型加以具体的阐述。,一、色相对比,色相对比是由色相间的差别造成的对比。色相对比关系的强弱,可以色相在色相环上距离与角度来表示。以2

9、4色相环为例,任选一色作为基色,则可把色相对比分成邻近色、类似色、中差色、对比色与互补色等多种类别。,1、邻近色对比 在色相环上是与基色相接之色。从色相环上可以看出,邻近色之间在色相上差别很小,是最微弱的色相对比。如以邻近色作配合就会感觉单调,必须借助明度、纯度对比的变化来弥补色相感之不足。,以黄色为基色与左右相邻的两色为邻近色对比,借助明度、纯度对比的变化来弥补色相感之不足,2、类似色对比 在24色相环上指间隔1516,相差23色之色。如红与橙、橙与 黄等。 类似色比邻近色的对比效果要明显些,类似色相之间含有共同的色素,它既保持了邻近色的单纯、统一、柔和,又具有耐看、明确的优点。但要在明度或

10、纯度上求变化,不然亦会流于单调,还可以用小块对比色或灰色作点缀以增加变化与生气。,以黄色为基色,与左右两色的对比为类似色对比,3、中差色对比 在24色相环上指间隔60 120,相差47色之色。如红与黄、红与蓝、蓝与绿。它的对比效果间于类似色与对比色之间,因色相间差异比较明确,色彩的对比效果比较明快。,以黄色为基色,与左右间隔60 120色的对比为中差色对比,4、对比色对比 对比色,在24色相环上指间隔120170,相差711色之色。色彩对比效果鲜明、强烈,具有饱和、华丽、欢乐、活跃的感情特点,容易使人兴奋、激动、但也易产生不协调感。,以黄色为基色,与其左右分别相邻7-11色的对比为对比色对比,

11、5、互补色对比 互补色是色相环中处于180的两色。补色对比是色相对比中最强的一种对比,使色彩对比达到最大的鲜明度。从三原色看,补色关系是一种原色与其余两种原色产生的间色的对比关系,一般来说只有三对,即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补色对比强烈可以用来改变单调平淡的色彩效果,但是处理不当极易造成杂乱、刺激、生硬等弊病。,以黄色为基色,在色轮上处于180的紫色与其对比为补色对比,二、明度对比,明度对比是指色彩间深浅层次的对比。由于色彩的明度概念包括着两个内容:一是指同一种色之间的明度差,一是指不同色彩之间的明度差,所以明度对比也包含了相当丰富的内容。,同种色明度变化,高明调:具有优雅明亮的感觉 中明调:具有柔和稳定感 低明调:具有沉静,厚重感,同种色彩明度渐变构成练习,4、冷暖对比:色彩的知觉度对比。暖色指:黄、黄橙、橙、红橙、红和红紫色。冷色指:黄绿、绿、蓝绿、蓝紫和紫色。,不同的色彩也存在着明度差,色轮中黄的最亮,蓝紫色最暗,不同种色彩明度对比构成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