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微观经济学第二章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743801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一微观经济学第二章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大一微观经济学第二章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大一微观经济学第二章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大一微观经济学第二章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大一微观经济学第二章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一微观经济学第二章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一微观经济学第二章ppt课件(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假设和理论体系 微观经济学分析的出发点:供求分析 需求理论 供给理论 均衡价格理论 价格弹性理论,2,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一、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的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单个资源所有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也称为价格理论(个量分析) 。 三个层次:单个消费者和生产者单个市场均衡所有市场均衡(一般均衡),3,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经济行为:家庭将有限的收入用于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实现效用最大化;厂商将有限的

2、资源用于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单个经济变量:单个商品的产量、成本、利润、要素数量;单个商品的效用、供给量、需求量、价格。 两个问题 商品市场:消费者需求厂商供给价格产量; 生产要素市场:消费者供给厂商需求价格产量。,4,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传统市场,商品市场,家庭,厂商,要素市场,2,1,3,4,5,6,8,9,5,Figure The Circular Flow,6,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总结: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配置问题。 以价格理论为核心,研究以下内容: 供求理论和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分配理

3、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及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7,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 经济人(理性人rational man):指经济决策的主体(居民、厂商、政府)都是充满理智的,既不会感情用事、也不会轻信盲从,而是精于判断和计算,其行为符合始终如一的偏好原则。 完全信息:即市场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买者或卖者)都对有关的经济情况具有完全的信息。,8,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真正的经济学理论,决不会同最高的伦理道德准则产生冲突。经济学说应该代表公正和诚信,平等地促进所有人,包括最弱势人群的福祉。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

4、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 摘自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的演讲,9,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1、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的研究对象: 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及相应经济变量的总量如何决定及其相互关系。总体经济问题包括经济波动、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等。经济总量有国民收入、就业量、消费、储蓄、投资、物价水平、利息率、汇率及这些变量的变动率等。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一国的经济资源的利用现状如何影响国民经济总体,用什么手段改善经济资源

5、的利用,实现潜在的国民收入和经济的稳定增长,是研究经济资源的利用问题。,10,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以国民收入理论为核心,研究国民收入核算理论(GDP)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分析、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经济增长理论、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等。,11,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12,(1)二者相互补充。微观经济学是在假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研究资源的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配置的情况下研究资源有充分利用问题; (2)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但总体经济行为并非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相加,对微观来讲正确的对宏观未必正确。

6、如降低工资可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厂商利润增加,但收入减少,总需求下降,减少生产和就业。 (3)二者分析方法基本相同(除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外)。,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13,第二节需求曲线,一、需求(Demand)函数: 1、需求:是人们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于某一商品的某种价格,人们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2、分类: (1)个人需求:是单个消费者和家庭对某种商品需求。 (2)市场需求:把商品市场上某一商品所有的个人需求即把每一个可能的价格相对应的每个人需求量相加,便得到该商品的市场需求。,14,需求函数(Demand function),需求函数是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

7、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假定其它因素均不发生变化,仅考虑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即把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只看成是这种商品价格的函数,则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 Qd=f(P) P为商品的价格,Qd为商品的需求量。,15,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商品的需求表是一张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16,需求曲线(Demand Curve),根据上述需求表把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点描绘在图中,连结所有的点,可以绘出一条表示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这个曲线就是需求曲线。,17,法国经济学家古诺,Augustin

8、Cournot(18011877),18,Demand Curve,19,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第一,商品自身的价格。 第二,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第三,消费者偏好。 第四,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 第五,其它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化。,20,第三节供给曲线,一、供给(supply)函数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第一,商品本身的价格; 第二,生产的成本; 第三,生产技术的变动; 第四,相关商品的价格; 第五,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21,供给函数,一种商品的供给量是所有影响这种

9、商品供给量的因素的函数。如果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仅考虑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即把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只看成是这种商品价格的函数,则供给函数可以表示为: Qs=f(P) 式中,P为商品的价格,Qs为商品的供给量。,22,二、供给表与供给曲线,商品的供给表是一张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供给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23,供给曲线,根据上述供给表把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的组合点描绘在图中,连结所有的点,可以绘出一条表示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曲线,这个曲线就是供给曲线。,24,第四节供给曲线的共同作用,一、均衡(equilibrium)的含义 均衡最一般的意义是指

10、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均衡分析又分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是用来分析单个市场、单个商品的价格与供求关系变化的一种方法。一般均衡分析是用来分析市场经济体系中所有各个市场、所有各种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关系同时发生变化的一种方法。,25,二、均衡价格的确定,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P S E D,26,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E),也被称为市场出清(market clear)的状态。,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 需求曲线的移动 需求量变化

11、是指,假定其它条件都不变,由产品价格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是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移动。 需求变化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它由整条需求曲线表示。例如收入变化。,27,需求量变化,28,需求变化,29,P2,B,Q2,P,Q,P,0,P1,A,Q1,Q,P,D,需求量的变动,Q2,D1,D2,Q3,C,0,需求的变动,Q,P,D0,P1,B,需求曲线的移动,30,Shifting Demand Curves,31,. 供给曲线的移动,供给量变化是指,假定其它条件都不变,由产品价格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是沿着同一条供给曲线移动

12、。 供给变化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它由整条供给曲线表示。供给变动是供给曲线的移动。,32,供给量变化和供给变化,33,P1,P2,P3,P,Q1,Q2,Q3,Q,S,A,B,C,P,Q,S0,P1,Q1,Q2,Q3,A,B,B,C,S2,S1,0,0,供给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供给曲线的移动,34,、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先分析需求变动的影响。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 再分析供给变动的影响。在需求不变的情况

13、下,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35,需求的变动,供给的变动,、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36,D2,S2,Q2,P2,B,Q1,D1,S1,P1,C,D0,S0,Q0,P0,A,Q,P,供给与需求同时变动,A点,供给与需求均衡点; B点,供给与需求同时增加,产量增加,但价格不定; C点,供给与需求同时减少,产量减少,但价格不定。,、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37,供求定理:,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

14、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供求定理说明的是一般商品的规律,如果是特殊商品,则其价格与需求之间可能不是呈现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如古董、珠宝。 如果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化,那么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是难以肯定的,这要结合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具体情况来决定。,38,供求定理:,在特定的情况下,还有一些低档商品,常常会出现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价格降低,需求量反而减少的现象。 19世纪英国统计学家吉芬发现,在1845年爱尔兰发生大灾荒时,土豆的价格上升了,而人们对它的需求增加了,土豆价格下跌时,对它的需求也下跌。这一发现后来被称为“吉芬效应”,具有该反常特性的商品被称为“吉芬商品”。,39

15、,价格决定理论小结,40,第五节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一、经济理论与经济模型 经济理论(Economic Theory)是在对现实是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对现实的经济事物进行的系统描述。 例如产品价格与需求量和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居民收入与需求量及其变动之间的关系等等,都可以通过经济理论加以描述和解释。,41,第五节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经济模型(Economic Model)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例如,均衡价格的形成。 经济理论总是通过经济模型加以描述。经济模型可以分为几何模型

16、(Graph Model)、数学模型(Equation Model )和文字模型(Word Model ),它们同样都可以说明和解释经济理论。,42,第五节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Q510P (P0 ,Q0) 用文字模型则可以表示为:“鸭蛋价格从0.3元/个下降为0.2元/个 ,某人对鸭蛋的需求从2个增加到 3个。”,43,二、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在经济模型中,内生变量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是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它是模型建立的外部条件。 参数是指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也可以理解为可变的常数,被看成外生变量。,44,例如,求解均衡方程式。,已知: Qd = 800100P Qs = - 400 + 200P Qd Qs 求:均衡价格P和均衡数量Q。 模型中,内生变量为P和Q,外生变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