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县平河乡污水处理厂改建工程岩土工程勘察(中间性资料)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45742738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巫山县平河乡污水处理厂改建工程岩土工程勘察(中间性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巫山县平河乡污水处理厂改建工程岩土工程勘察(中间性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巫山县平河乡污水处理厂改建工程岩土工程勘察(中间性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巫山县平河乡污水处理厂改建工程岩土工程勘察(中间性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巫山县平河乡污水处理厂改建工程岩土工程勘察(中间性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巫山县平河乡污水处理厂改建工程岩土工程勘察(中间性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巫山县平河乡污水处理厂改建工程岩土工程勘察(中间性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巫山县平河乡污水处理厂改建工程岩土工程勘察(中间性资料)本中间成果仅供设计参考使用以最终通过审查的成果报告为准本次个拟建物包含计量排放渠、储泥池以及脱水加药间,根据业主提供的平面布置图,并结合相关规范沿拟建物边线、角点等布置钻孔,共布置了5个钻孔,其中控制性钻孔3个,一般性钻孔2个。拟建场地芹菜坝向斜南翼,经野外地质调查,在场地基岩处测得场地产状为35025,裂面平直粗糙,闭合,层面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在基岩露头处测测得场地两组主要裂隙:裂隙:产状23676,裂面较光滑,无充填,裂面张开25cm,一般裂隙间距23m,延伸约26m,结构面结合程度一般,属硬性结构面;裂隙:产状13178,裂面

2、较粗糙,无充填,裂面张开28cm,一般裂隙间距24m,延伸约15m,结构面结合程度一般,属硬性结构面。场地内无断层及构造破碎带通过,主要结构面为层面及以上2组裂隙, 裂隙较发育,地质构造条件简单。1、根据现场地质钻探揭露与现场调查,拟建场地为属构造丘陵河谷地貌,周边未见不良地质现象,现状稳定,覆盖层为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冲洪积层块石土,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中统巴东组泥岩(碎裂岩):(1)素填土:黄褐色,松散-稍密,稍湿,主要由强风化灰岩的碎屑、粉质粘土和砂、灰岩碎块组成,碎屑含量约占有70%,碎块石粒径以50120mm为主,含量约占30%,由污水处理厂修建时,机械抛填所形成,形成时间约3年。

3、本次钻探揭露厚度1.8m(ZY1)5.0m(ZY4),场地内素填土分布较少不作为持力层;(2)块石土:紫红色、灰黄色,稍湿,中密。块石原岩为泥岩,少量灰岩,粒径一般4060mm,个别100mm,总含量约65%。卵石间充填物主要是中沙,少量粉质粘土。中砂粒径一般0.25-0.5mm,分选性好。本次钻探揭露厚度4.8m(ZY5)12.0m(ZY4)角度不整合接触(3)泥岩:紫红色夹浅灰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夹细砂岩,局部夹含铜砂岩,下部及顶部夹泥灰岩,中下部和上部夹风暴潮角砾岩,含植物化石。岩芯极为破碎,岩芯呈碎屑和块状,碎块溶裂之间充填黄褐色粉质粘土,粘土呈可塑状。碎块粒径主要为20mm80

4、m,个别可达110mm,均呈棱角状,总含量约80%。岩芯采取率75%85%,整个场地均有分布。整个拟建场地表层由第四系土层覆盖,基岩顶面坡度大致与原始地形一致,较平缓,一般约28,基岩顶面埋深约为9.7m(ZY1)20.4m(ZY4);据钻探揭露的实际情况,将基岩划分为强风化带及中等风化带。碎裂岩岩体破碎,裂隙较发育,岩芯多呈碎块状,无法准确判断风化带界线。2.拟建建筑物基础形式建议表建筑名称层数结构类型基础持力层建议整平致设计高程后基础持力层埋深(m)基础形式建议计量排放渠/钢硂结构压实填土/板式基础储泥池/钢硂结构压实填土/板式基础脱水加药间1F砖混压实填土/浅基础砖混块石土4.5浅基础砖

5、混强风化或中等风化泥岩(碎裂岩)11.0桩基础注: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3.3-4条规定,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3.岩土设计参数建议(经验值)根据试验成果,综合得出岩土体设计参数(见表3.1-1)表3.1-1 地基岩土力学参数建议值表参 数岩石名称重 度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岩土体抗剪强度指标基底摩擦系数弹性模量变形模量岩体的泊松比Cr(KN/m3)(MPa)(MPa)fak(kPa)(kPa)()(104MPa)(104MPa)压实填土20.1*/140*/28*0.3*压实/块石土22.5*180强风化泥岩

6、24.6*/300*/0.30*/中等风化泥岩26.2*6.5*4.2*1400*436*29*0.50*/表3.1-2 地基岩土力学参数建议值表参 数岩石名称水平抗力系数比例系数m水平抗力系数裂隙1结构面裂隙2结构面层面M30砂浆,岩体与极限锚固体粘结强度标准值CCC (MN/m4)(MN/m3)(kPa)()(kPa)()(kPa)()(KPa)压实填土14*/30*中等风化泥岩/60*35*14*40*15*40*14320*取值说明:1、据钻探揭露、强风化基岩岩体较破碎;中等风化泥岩岩体较破碎;拟建场地内中等风化泥岩单轴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为6.5Mpa(经验值),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为4

7、.2Mpa(经验值);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中表3.2.2-1划分岩石坚硬程度等级,强风化、中等风化泥岩属极软岩类。泥岩为中厚层层状结构,岩体较破碎。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中表3.2.2-3确定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强风化、中等风化泥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类。2、填土形成的边坡土体性质指标提供如下:天然重度:22.0kN/m3(经验值);饱和重度20.5KN/m3(经验值);天然内聚力c:0kPa,天然综合内摩擦角:28;饱和内聚力c:0kPa,饱和综合内摩擦角:25;建议填土的压实系数0.95。承载力由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压

8、实填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暂取140kPa(压实系数达到0.97以上)。3、强风化泥岩:fak =300kPa(经验值);4、基岩中等风化带:结合地区经验及场地岩体完整性确定浅基础下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岩体较破碎取折减系数r为0.20)。中风化泥岩承载力特征值:4.2MPa0.20=840KPa。5、其余岩土参数请参考上表;4.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水力特征等因素判定,场地内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孔隙水赋存于地表第四系素填土层中,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大气降水多以地面径流的方式向场地低洼处排泄,排泄条件好。赋存于场区泥岩的构造裂隙和强风化带的风化裂隙中,裂隙水主

9、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及表层松散层孔隙水的下渗补给。泥岩属隔水层,且场地属丘陵区,有利于自然排水,地下水相对较缺乏。裂隙水在表层接受补给后,顺裂隙向地势低洼地段迳流,具迳流途径短,就地补给,就近排泄的特点。勘察施工期间,钻孔施工结束后抽干钻孔内施工用水,经24h水位观测,所有钻孔均为干孔,表明勘察时场地地下水贫乏。根据分析,在雨季大气降水直接汇入场地,场地内将存在临时性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未来基础施工时应考虑临时性地下水对施工的影响。5施工建议1、场地内基坑开挖施工时,无外倾结构面时,可采用坡率法放坡处理,临时放坡坡率可取:回填土取1:1.25,块石土取1:1.00,强风化灰岩取1:0.75,中风化

10、灰岩可取1:0.50; 2、填土地坪应进行碾压夯实处理以防地表不均匀沉降,压实系数不应低于0.94。 3、拟建场地竣工后,其周边应修建排水系统,严防地表水大量汇聚场地,避免对地基及基础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加强地基沉降观测。6结论及建议 1、拟建工程建筑物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故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2、场区内未见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区域稳定,场地内土层稳定,场地岩石地基稳定,适宜建筑。 3、加强施工验槽和现场检验,若发现不良地质作用(条件),应及时通知勘察、设计、监理等,到现场及时处理解决问题,确保建(构)筑物的安全。4、 基坑施工土层段应作好临时支护措施,防雨水与地表水流入坑中,施工期间应配备小型抽水、排水设备,抽排基坑中的积水,确保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基坑挖好后应立即封底浇注。5、 地基与基础施工时,建议加强岩石的取样工作,验证地基承载力;当基坑深度达到设计深度时,应通知勘察和设计单位及相关质检部门人员经验槽确认后,及时浇注;3. 场地的人工填土施工前先翻挖现有填土再分层碾压或分层强夯,应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6.3节的规定。压实填土的承载力及变形参数可由现场静载试验确定。采用卵石土作持力层时,建议作静载试验或试桩试验以确定其地基承载力及设计参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公路与桥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