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施工图设计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45742702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9.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施工图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施工图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施工图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施工图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施工图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施工图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施工图设计(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沙坪坝区青木关镇关口片区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施工图设计(终定稿)目 录1前言- 1 -1.1任务由来- 1 -1.2项目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及坐标- 1 -1.3 规划设计主要结论- 1 -1.4设计依据- 2 -1.5工程特征表- 2 -2概述- 4 -2.1工程规模- 4 -2.1.1高坪五社(竹林沟)采石场- 5 -2.1.2水泥厂采石场- 9 -2.1.3高坪一社(罗家槽)及三河采石场- 12 -2.2工程布置及治理工程- 16 -2.2.1设计原则- 16 -2.2.2工程布置及治理工程- 16 -3治理工程设计- 18 -3.1设计指标- 18 -3.1.1治理工程安全等级

2、- 18 -3.1.2治理工程设计工况及结构设计基准期- 18 -3.1.3治理工程设计目标- 18 -3.1.4治理工程设计参数- 18 -3.1.5设计技术标准- 18 -3.2分项工程设计- 19 -3.2.1截排水沟- 19 -3.2.2蓄水池、沉沙池- 19 -3.2.3绿化工程- 20 -3.2.4安全防护工程- 22 -3.2.6危岩、浮石清除- 22 -3.3工程量- 23 -4工程监测设计- 24 -4.1工程监测的任务和目的- 24 -4.2监测设计依据与原则- 25 -4.3监测工程设计- 26 -5施工组织设计- 27 -5.1施工条件- 27 -5.2施工顺序- 27

3、 -5.3施工布置- 28 -5.4施工技术要求- 28 -5.4.1截排水沟- 28 -5.4.2蓄水池- 29 -5.4.3绿化工程- 29 -5.4.4安全隔离网- 29 -5.4.5危岩、浮石清除- 30 -5.5施工安全技术专项措施- 30 -5.6施工工序及工期安排- 31 -5.7施工管理及保护措施- 31 -5.8环保规划设计- 33 -6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效果评价- 36 -7结论与建议- 38 -附图:图号图名比例尺张数1-11-3排水、蓄水工程+安全防护设计总平面图1:10003张1-41-6绿化设计总平面图1:10003张1-71-9施工图设计总平面图1:10003张2

4、-120剖面图1:50020张3-13-5大样图1:505张附件:1、 委托书及合同;2、 勘查报告专家意见;3、 项目规划设计认定意见;4、 项目规划设计概算批复;5、 施工图设计预算书。- 3 -沙坪坝区青木关镇关口片区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施工图设计(终定稿)1前言1.1任务由来2019年3月,我院受沙坪坝区青木关政府委托,承担了沙坪坝区青木关镇关口片区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调(勘)查、规划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工作。项目调(勘)查报告于2019年3月29日通过了由业主组织的专家组审查;规划设计于2019年5月21日通过了由重庆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组织的专家组审查,2019年6

5、月21日,总站依据修改完善的规划设计出具了项目认定意见。在此基础上,我院进行了该项目的施工图设计工作。1.2项目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及坐标本项目工作区位于沙坪坝区青木关镇南侧缙云山片区,处于沙坪坝城区东北侧,行政区划属于沙坪坝区青木关镇关口村,临近有渝遂高速、重庆绕城高速,交通便捷。项目地属青木关镇关口村管辖,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61724,北纬293859;直角坐标为:X=3284171.351,Y=35625270.107(平面2000坐标系,黄海高程系)。1.3 规划设计主要结论(1) 沙坪坝区青木关镇关口片区废弃采石场位于重庆主城四片肺叶之一缙云山片区,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始于上世纪8

6、0年代,现已关闭。为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对废弃矿山进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是必要的。(2) 青木关镇关口片区废弃矿山主要由高坪一社(罗家槽)采石场、高坪五社(竹林沟)采石场、水泥厂采石场及三河采石场组成。(3) 本次设计基于“生态修复为主,工程治理为辅”的理念方针,结合业主后期复绿规划及相关意见,因地制宜,采取“危岩体清除+排水、蓄水工程+复林、复园工程+安全防护”的防治措施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的综合治理。通过综合治理后,可恢复林草地1.22104m2(约18.30亩),可恢复园地5.29104m2(约79.35亩),清除危石约

7、0.06104m3。(4) 规划设计施工工期为12个月,总投资概算批复为727.3万元。(5) 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近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的通知(渝国土房管2018518号文)相关规定,严禁矿山企业借治理恢复的名义从事矿山开采、对外销售矿石等违法活动。(6) 整个设计、施工过程中须加强“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的理念,在施工过程中不断的修正和优化设计方案,以便达到更好的矿山恢复治理效果。1.4设计依据(1) 委托书及合同;(2) 调(勘)查报告;(3) 规划设计报告及认定意见;1.5工程特征表表1.5 工程特征表工程位置项目地处重庆市沙坪坝区青木关镇关口村。气象水文工作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

8、年平均气温18.4;夏季日极端最高气温44.5(2006年8月21日),冬季极端最低气温为-3.1(1975年12月15日)。区内大气降水形式以降雨为主,偶见冰雹及降雪,区内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078.65mm,最大降雨量1544.8mm,最小降雨量740.1mm,日最大降雨量可达100mm。降雨量集中分布在7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0%左右。通过现场调查及收集相关水文地质资料表明,矿区及其周边无常年性流水以及河流、水库等水体分布,仅背斜核部岩溶槽谷有季节性冲沟,区内冲沟纵坡度为10%25%,冲沟切割深度为210m,这类溪沟与一些横向沟谷衔接,构成矿区地面水排泄网络。区内水文条件简单。地质

9、环境工作区位于缙云山条状山体顶部岩溶槽谷区,属低山岩溶地貌,地形东西两侧高,中间相对较低,区内最高点位于西侧斜坡坡顶处,高程+571.10m,最低点位于工作区南侧,高程+340.0m,相对高差241m,地形坡角一般1535。工作区出露地层简单,由新到老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Q4el+dl)、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第四段(T1j4)、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第三段(T1j3)、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第二段(T1j2)、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第一段(T1j1)。区内岩体结构类型为薄层状中厚层层状结构,区内裂隙较发育,并发育有少量溶蚀裂隙,分别如下:地层产状为28034623

10、34,区内存在小型断层及次级褶皱发育。区内岩体中主要发育两组构造裂隙:产状70977577,结构面粗糙,裂隙宽1-5cm,泥质充填,一般延伸25m,部分贯穿坡体,间距0.53m;产状31-3580-85,结构面粗糙,裂隙宽0.52cm,少量泥质充填,裂隙间距13m,延伸长25m,部分贯穿坡体。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版)(GB50011-2010),场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动反映谱特征周期值为0.35s。矿区为低山岩溶地貌,地形坡角一般1535,矿区开采最低标高+395m位于当地

11、侵蚀基准面(约+177m)以上,区内地形有利于地表水排泄。区内主要由石灰岩和第四系土层组成,根据地下水的物理性质、水力特征及赋存条件,地下水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岩溶裂隙水两种类型。矿区地表水、地下水贫乏,对矿区开采的影响小,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采取措施危岩体清除+排水、蓄水工程+复林、复园工程+安全防护2概述2.1工程规模本次治理的关口片区废弃矿山主要由高坪一社(罗家槽)、高坪五社(竹林沟)、水泥厂及三河采石场4个废弃矿山采区组成(图2.1)。各矿山规模特征如下:丰文街道三河采石场采石场关口村高坪一社(罗家槽)采石场关口村水泥厂采石场关口村高坪五社(竹林沟)采石场图2.1 矿山位置关系卫星

12、图2.1.1高坪五社(竹林沟)采石场根据现场调查及勘查报告,高坪五社(竹林沟)采石场主要存在6段边坡(BP1BP6),边坡皆为切向或反向坡,无顺向坡,但部分边坡存在外倾裂隙,坡度总体比外倾裂隙缓,外倾不临空,边坡整体稳定。高坪五社(竹林沟)主要地质灾害问题为局部陡峭段或岩体悬空部分存在外倾临空带、坡面破碎带和危岩问题。(1)边坡稳定性问题根据现场调查,高坪五社采石场主要存在6段边坡(BP1BP6),边坡皆为切向或反向坡,无顺向坡,但部分边坡存在外倾裂隙,坡度总体比外倾裂隙缓,外倾不临空,但局部陡峭段或岩体悬空部分存在外倾临空,边坡下方目前已被封闭,无直接威胁对象,详见表2.1.1-1表2.1.

13、1-1 边坡(BP1BP6)概况及稳定性分析边坡编号边坡概况赤平投影分析稳定性分析BP1岩质边坡,平面形态成直线型,该段边坡长约86.5m,高度约为517m,坡度约5060,坡向约198,典型剖面见6-6剖面图。切向坡,无外倾结构面,裂隙2和裂隙3交线在坡外,整体稳定,但受爆破开采作业影响,坡面存在少量松动岩体,在暴雨风化作用下,坡面可能出现局部小规模掉块塌落。岩体分类为类,破裂角为63,等效内摩擦角为60。BP2岩质边坡,平面形态成直线型,该段边坡长约67m,高度约为525m,坡度约5565,坡向约103,典型剖面见1-1剖面图。反向坡,存在一组外倾裂隙2,但边坡整体坡角比外倾裂隙缓,不存在

14、整体滑移,边坡整体稳定。局部悬空段外倾临空,加上曾经受爆破开采作业影响,在暴雨风化作用下,坡面可能出现局部掉块塌落。岩体分类为类,破裂角为63,等效内摩擦角为60。BP3岩质边坡,平面形态成折线锯齿型,该段边坡长约129m,高度约为1755m,坡度约6570,坡向约126,典型剖面见2-2、3-3剖面图。反向坡,存在一组外倾裂隙2,但边坡整体坡角比外倾裂隙缓,不存在整体滑移,边坡整体稳定。边坡中部和顶部部分悬空段外倾临空,在暴雨风化作用下,悬空段坡面可能出现局部顺裂隙滑移破坏。层面与裂隙2交线倾向坡外,坡面可能出现局部小规模掉块塌落。岩体分类为类,破裂角为63,等效内摩擦角为60。BP4岩质边坡,平面形态成折线型,该段边坡长约65m,高度约为4055m,坡度约6075,坡向约56。反向坡,边坡整体稳定。裂隙2和裂隙3交线倾向坡外,以及受爆破开采作业影响,坡面存在少量松动岩体,在暴雨风化作用下,坡面可能出现局部小规模掉块塌落。岩体分类为类,破裂角为63,等效内摩擦角为60。BP5岩质边坡,平面形态成折线型,该段边坡长约36m,高度约为4055m,坡度约6070,坡向约107,典型剖面见4-4剖面图。反向坡,存在一组外倾裂隙3,外倾裂隙3在此处较不发育,且边坡坡角比外倾裂隙缓,不存在整体滑移,边坡整体稳定。裂隙2和裂隙3交线倾向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公路与桥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