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740967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提供机构:延川县人民医院 机构级别:二级乙等,主题: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执行标准,目录,执行标准背景,执行标准背景机构简介,延川县位于延安市东北部,黄河西岸,是革命老区县。全县辖7镇1街道,163个行政村,总土地面积1985平方公里,总人口19.2万人. 延川县人民医院于1950年7月筹办,同年9月正式开业应诊,称延川县人民卫生院。建院初期有窑洞10孔,平房4间。首任院长由县政府一科副科长刘占良兼任。1951年3月,刘玉峰为首任专职院长。建院初,只设门诊,不设病床。1954年4月22日正式设置住院部,床位增至20张,接受患者住院治疗。建院初仅有医务人员5人,1952年

2、增至19人,1965年34人。当初仅有听诊器、注射器之类医疗器械。1961年9月,改称延川县人民医院。,执行标准背景机构简介,目前我院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政府支持关怀下,已发展为一所集医疗、保健、教学为一体的公立性二级综合医院。现有职工407人,正式职工241人,临聘156人,外聘专家10人。其中:研究生硕士1人,本科146人,大专159人,中专74人,其余38人。专业技术人员264人,副主任医师39人,中级43人。开设有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普外科、骨外科、妇产科、儿科、手术室、急诊科、结核病区、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新生儿室、重症医学室、血液透析室等41个科室,开放床

3、位200张。 拥有东芝16排螺旋CT、德国爱可发CR、日立DR、进口彩超、纤维胃镜、24小时动态心电图、全自动圣湖分析仪、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全自动五分类血球分析仪、眼科手术显微镜、牙科综合治疗床、耳鼻喉电子内窥镜等医疗设备,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的诊疗需求。,执行标准背景执行标准的基础条件,我院共有护理人员114人,其中正式护士25人,聘用护士89 人。本科学历19人,专科78人,中专17人。副主任护师2人, 主管护师27人,护理师27人,护士70人。年龄60后2人,70 后7人,80后57人,90后48人,平均年龄28.45岁。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我院于2011年9月在骨外

4、 科率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区,于2013年在 全院先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区,截止2017年初 全院优质护理服务病区覆盖率100%。,执行标准背景执行标准的基础条件,2016年3月我院全面启动“创二甲”工作,结合医院实际,建立健全职能科室,修订了医院规章制度、应急预案、质量标准,并分解工作任务到科室,落实到个人。护理部以此为契机,成立了考核领导小组、对各项操作规范进行培训、推行、考核、反馈、持续改进。,执行标准背景执行标准的基础条件,以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为例: 2015年8月1日-2016年7月31日,我院总计出院 8891人次;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 2250例次。使用比例 25.3 %;体

5、现出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不足。 分析原因: 1、人: 护理人员:队伍年轻化、基础较差、操作技术经验不足、护理人员态度问题(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操作复杂,维护繁琐) 患者: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增加经济负担。 2、机: 考核激励机制:长期执行平均绩效,缺乏长效考核激励机制。,执行标准背景执行标准的基础条件,多部门协调机制:缺乏与感控科、保洁科之间的协调机制,导致护理人员手卫生执 行不佳。 3、料: 耗材:病房清洁、手卫生、一次性耗材增加,导致科室运行成本增加。 4、法: 培训考核方法:缺乏培训、考核方法。 5、环: 医疗环境:医疗环境差,患者普遍认为医护人员推荐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是为

6、了医院 经济利益,给患者增加经济负担。,执行标准背景执行标准的基础条件,为此我院护理部决定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按2013年11月14日发布WS/T 4332013标准进行培训、考核。,执行标准计划,执行标准计划执行标准的目标、策略内容,成立考核小组,理论培训,操作培训,操作考核,执行标准计划执行标准的目标、策略内容,1、执行标准的目标:提高护理质量、保护患者安全、增加患者满意度、树立医院新形象。 2、执行标准的策略: 1)、建立完善机构组织-成立护理考核小组(由护理部主任任组长、护理部干事任副组长、科室护士长为成员组成考核小组) 2)、设立计划:对标准内容进行培训培训后考核合格临床推行持续考

7、核评价 3)、环境管理标准化:操作时在洁净的环境中完成 4)、人员管理标准化:注册护士、统一服装、仪容仪表整洁,符合护士职业规范 5)、操作过程标准化: 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 6)、考核指标标准化:依据2013年11月14日发布WS/T 4332013标准进行考核。,执行标准过程,执行标准过程执行步骤、内容、流程、实施细节等,执行步骤: 1、成立护理考核小组:由护理部主任任组长、护理部干事任副组长、科室护士长为成员组成考核小组。 2、培训:对WS/T 4332013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标准进行培训。 3、考核、授权:对参与培训的本院注册护士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授权

8、实施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 4、环境管理标准化:保持操作环境(病房)清洁,每日对操作环境消毒2次,并定期进行空气细菌培养,结果达标。 5、人员管理标准化:操作者均为本院注册护士,统一护士服装,衣帽整洁,符合护士职业规范。,执行标准过程执行步骤、内容、流程、实施细节等,6、操作过程标准化: 1)、操作前: (1)、医嘱核对:确认不是临时一次输液。 (2)、查对制度:对患者进行姓名+腕带的方法进行身份识别无误。 (3)、评估患者: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过敏史、药物性质等, 选择合适的输注途径和静脉治疗工具; 评估穿刺部位皮肤情 况和静脉条件。 (4)、用物准备:穿刺针、输液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等应一人

9、一用一 灭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不重复使用,并选择合适的穿刺针。 (5)、无菌操作: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并进行手卫生。,执行标准过程执行步骤、内容、流程、实施细节等,2)操作中: (1)查对制度:再次对患者进行姓名+腕带的方法进行 身份识别无误。 (2)取舒适体位,解释说明穿刺目的及注意事项。 (3)选择穿刺静脉,皮肤消毒,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8cm, 应待消毒液自然干燥后再进行穿刺。 (4)穿刺点上方扎止血带,绷紧皮肤穿刺进针,见回血后可再 次进入少许,送外套管入静脉,退出针芯,松止血带。 (5) 选择透明或纱布类无菌敷料固定穿刺针,敷料外应注明日期、 操作者签名。 (6)输液过程中,应定时巡视

10、,观察患者有无输液反应, 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渗出等表现。,执行标准过程执行步骤、内容、流程、实施细节等,3)、操作后: (1)、告知患者穿刺部位出现红、肿、胀、疼痛等异常不适时,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2)、整理用物、记录、手卫生。 (3)、输液过程中,应定时巡视,观察患者有无输液反应,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渗出等表现。,执行标准过程执行步骤、内容、流程、实施细节等,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维护及拔除: 1、经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注药物前宜通过输入生理盐水确定导管在静脉内。 2、给药后宜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如果遇到阻力或者抽吸无回血,应进一 步确定导管的通畅性,不应强行冲洗导管),然后

11、用导管容积加延长管容积2倍的生理 盐水正压封管。 3、每日观察无菌透明敷料、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的完整性,若穿刺部位发生渗液、渗 血时应及时更换敷料;穿刺部位的敷料发生松动、污染等完整性受损时应立即更换。 4、外周静脉留置针每72小时更换一次。,执行标准过程执行步骤、内容、流程、实施细节等,督查、考核中发现的问题: 1、护理人员不能够按照操作流程进行规范操作,简化流程,不严格执行无菌 技术操作原则及手卫生。 2、穿刺成功率低。 3、留置针使用时间短。 4、患者不愿意使用留置针输液。,执行标准过程执行步骤、内容、流程、实施细节等,分析原因(qcc): 人: 护士经验、技术不成熟,操作不能保证一次性成

12、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降低了满意 度;护士宣教不到位,导致留置针使用时间短;患者及家属觉得留置针费用高,不 愿意使用。 机: 考核、监督机制不健全。 料 材料:不同的厂家使用不同的材料,留置针质量的区别,直接影响留置针使用时间 的长短 法 操作方法:护士操作不符合流程、方法不正确,影响穿刺成功率 环 环境:环境不清洁,不符合无菌技术操作要求,执行标准成效,执行标准过程执行步骤、内容、流程、实施细节等,提出改进措施及实施方案: 1、护理部加强护士的培训,建立护理部科室护士长考核机制;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 2、感控科督促护理人员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保洁科负责保持病室清洁整洁、药剂科负责留置针质量。 落

13、实、考核: 护理部每季度对全院护士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的培训、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个人年终考评成绩当中。 改进评价: 护士能够按照操作流程规范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穿刺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执行标准成效执行标准的目标完成情况,自2016年8月1日-2017年7月31日,我院出院7997人次,严格按照2013年 11月国家卫计委颁布的WS/T 433-2013 执行标准完成外周静脉留置针4397例次(数据来源:药库、药房),使用率55%。,执行标准成效执行标准前后的相关数据对比,2015年8月1日2016年7月31日的每月静脉留置针出库量、患者满意度、护理操作技术考核与2016年8月1

14、日-2017年7月31日对比结果: 使用率与2015年8月1日-2016年7月31日相比,上涨29.7%,执行标准成效执行标准前后的相关数据对比,执行标准成效执行标准前后的变化和进步,1、护理质量方面:护士工作量减轻,有利于护理工作者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去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2、医疗安全方面:大大减少了输液外渗的几率,对于急危重患者的抢救非常有利 赢得了第一时间。 3、患者满意度方面:减轻患者每日穿刺的疼痛,患者满意度提高 4、医院社会效益方面:医院社会评价提高,执行标准体会,执行标准总结 执行标准过程中的难点等,人员问题: 资质问题:护士队伍年轻化,技术经验不足。 能力问题:护士大多是

15、专科学历,基础较差,穿刺成功率低。 态度问题:护士心理不重视,寻求捷径,不按流程、步骤进行操作。 机制问题: 缺乏长效考核机制:长效考核机制执行困难。 缺乏多部门协调机制:护理部、感控科、保洁科等多部门协调困难。 耗材问题: 洗手液会增加科室耗材,护理人员转变观念困难,感控意识淡薄,手卫生依存性差,穿刺成功率低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执行标准总结 执行标准过程中的难点等,环境问题: 当前医疗环境问题:文化的差异、人格的差异以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期待造成护患 关系紧张,这种关系的实质是满足患者的需求,所以在护理中,护理人员应该加强 与患者的沟通,拥有正确的服务观念,平等的对待患者,加强业务水平,提

16、高专业技 能。,执行标准总结 管理/执行的经验等,无以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先进的标准,没有严格的标准化管理,便没有高质量的医疗行为。 通过对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推行,有力的提高了我院护 理质量、保护了患者安全、增加了患者满意度、提升了医院社会效益。 促进了我院“ 创甲”工作的开展,使我院护理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今后,将进一步 把执行标准推向深入,执行标准化将成为提升我院医疗安全、医疗质量的有力保证。,欢 迎 大 家 莅 临 美 丽 延 川,梁 家 河,梁家河,乾 坤 湾,版权声明,本案例版权归提交机构,以及本次活动的主办机构、协办机构、媒体支持机构共同所有,详见版权授让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