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20年六年级上册数学4.1圆的周长教案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45740906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2020年六年级上册数学4.1圆的周长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冀教版2020年六年级上册数学4.1圆的周长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冀教版2020年六年级上册数学4.1圆的周长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冀教版2020年六年级上册数学4.1圆的周长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冀教版2020年六年级上册数学4.1圆的周长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冀教版2020年六年级上册数学4.1圆的周长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2020年六年级上册数学4.1圆的周长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圆的周长教学设计基本信息:报送市课题圆的周长教材授课教师姓名单位指导教师姓名单位指导教师姓名单位【设计思考】圆的周长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三年级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并在本单元初步认识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初步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的开始,也是后面学习圆的面积以及今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的基础,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已经理解了周长的含义,并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圆的周长可通过直观演示、实际操作的方法进行教学。但圆是曲线图形,是一种新出现的平面几何图形,特别是圆周率这个概念也较为抽象,探索圆周率的

2、含义以及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是教学难点,学生不易理解。可以“绕一圈量”“放在尺子上滚”,让学生体会“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测量多个圆形物品的周长和直径,计算出它们的比值,对结果进行比较,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这是一个“不完全归纳”的过程。【学习目标】1.理解圆的周长的意义,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理解圆周率的意义。2.掌握圆的周长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3.经历操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动手操作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和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4.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所作的贡献,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习重

3、点】推导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学习难点】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教学流程图】步骤大致用时教学操作流程导入2分钟情景引入,出示学习目标演示10分钟学生上台演示两种测量方法操作7分钟小组同学分工合作测量,教师让同学把测量结果分享到大屏幕。探究11分钟利用EXCEL计算出不同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练习10分钟根据学习目标进行练习,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课件出示,教师谈话。师:动物王国正在举行运动会,一只梅花鹿和一只小山羊分别在正方形和圆形的跑道上赛跑,猜一猜谁跑的路程长?2.复习正方形的周长。课件出示正方形,问:正方形的周长与边

4、长有什么关系?3.导入新课。教师谈话:圆的周长你会计算吗?这节课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圆的周长。【设计意图:正方形周长是进行圆的周长概念教学的基础,教学中进行类比思维,促进了知识的迁移。创设小动物比赛这个情境是为了突破教材,以学生兴趣作为出发点,使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充满了热情和渴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二、探究新知(一)理解概念,引发猜想。1.教师提问。师:圆是由什么围成的图形?什么叫做圆的周长? 2.学生思考。3.指名回答。4.引发猜想。(1)圆的周长可能跟它的什么有关系?(2)猜一猜: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几倍?(二)动手测量,验证猜想。(1)启发思

5、考。教师谈话。师:可以怎样验证猜想?你有什么好建议?学生思考。全班交流。(2)测量方法演示。教师谈话。师:圆的周长是一条曲线,如何测量出一个圆的周长?学生思考后,上台演示。集体评价。播放视频,介绍测量方法。要求:边观看边思考,动手测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设计意图:通过个别学生的展示,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3)小组合作,动手实践。课件出示操作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两人互相配合,测量出每个圆的周长和直径,然后算出每个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填入表格里。(提醒学生:要有科学精神,注意测量时数据的准确性,量得的数据以厘米作单位,保留一位小数)圆周长(

6、单位:cm)直径(单位:cm)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圆1圆2圆3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指导。教师适时让各小组长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输入电脑。(4)小组汇报。(5)教师利用EXCEL计算出不同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6)观察数据,全班交流。教师谈话。观察表格,上面不同大小的圆,不管是大圆还是小圆,大部分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并思考。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测量,再填写观察表格,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了动手操作及计算得出结果的成功体验。而且把不同圆的有关数据,通过EXCEL表格呈现出来,更有利于学生观察比较。】(三)介绍圆周率。1.教师谈话。师:其实很早就有人研

7、究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发现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都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固定不变的。为什么刚才算出来的都不同,是因为测量时有误差。到底是3倍多多少?请同学们自学课本63页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看完这段话,你懂得了什么?2.学生自学。3.全班交流。4.教师小结。小结:任意一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这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 “”来表示。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为了计算方便,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四)推导公式。1.教师谈话。师:知道了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等于圆周率,如果知道圆的直径或半径,你会计算圆的周长吗?怎样算?2.学生思考。3.同桌交流。4.指名回答

8、。5.教师小结。我们从“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可以推导出“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也可以推导出“圆的周长圆周率半径2”.6.用字母表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1)师: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 用d表示直径,用r表示半径,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用字母怎样表达?(2)学生尝试写公式。(3)指名学生,教师板书。(4)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三、巩固运用(一)回应情境,解决问题。1.教师谈话。2.学生独立解答。3.展示学生作业,全班订正。【设计意图:再次回到小山羊和梅花鹿比赛的情境中,运用新的知识解决问题,首尾呼应,使整节课完整有序。】(二)进一步理解圆周率。1.出示判断题。2.学生思考并回答(要求说出理由)。3.师生评析。(三)解决问题。 1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集体订正。四、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C4a 3倍多一些圆的周长直径 圆周率 () 3.14 圆的周长 圆周率直径 Cd C2r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