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7月期末考试学情检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5738955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7月期末考试学情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7月期末考试学情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7月期末考试学情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7月期末考试学情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7月期末考试学情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7月期末考试学情检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7月期末考试学情检测试题(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济南市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7月期末考试学情检测试题(含解析)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霜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且地面温度低于0C时,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如下图。霜冻是指作物生长季节里因土壤表面或植株体温降低到0C以下时,引起作物受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霜冻灾害时并不一定会出现霜,水汽含量少而未结霜被称为“黑霜”,如果有足够水汽,凝结出霜就被称为“白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以下哪种天气条件有利于霜的形成( )A. 微风晴朗的秋冬夜晚B. 微风阴雨的冬春清晨C. 大风晴朗的冬春夜晚D. 大风阴雨的秋冬清晨2. 与黑霜相比,白霜对农作物的危害更小,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黑霜看不见,人们疏于防范,对农作物的危害明显白霜在水汽凝华之前,空气中水汽含量大于黑霜白霜水

3、汽凝华时释放出潜热多,能减缓气温下降的速度黑霜在消融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减缓了气温回升的速度A. B. C. D. 【答案】1. A 2. A【解析】【详解】1.秋冬夜间晴朗有利于地面或地物迅速辐射冷却,微风可使辐射冷却在较厚的气层中充分进行,而且可使贴地空气得到更换,保证有足够多的水汽供应凝结,不利于霜的生成,因此微风晴朗的秋冬夜晚,A符合题意;阴雨天气时云层较厚,夜晚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强,近地面不易冷却,不利于霜的形成,排除B;风速过大时由于湍流太强,使贴地空气与上层较暖的空气发生强烈混合,导致贴地空气降温缓慢,不利于霜的形成,排除C、D。故选A。2.材料信息表明,霜冻灾害时并不一定会出

4、现霜,水汽含量少而未结霜被称为“黑霜”,如果有足够水汽,凝结出霜就被称为“白霜”。黑霜是因水汽含量少而未结霜,人们看不见,人们疏于防范,但低温对农作物的危害明显,正确;白霜在水汽凝华之前,空气中水汽含量大于黑霜现象时,水汽的保温作用较强,因此白霜时近地温度高于黑霜时,导致对农作物的冻害弱一些,正确;白霜水汽凝华时释放出的潜热多,能减缓气温下降的速度,导致对农作物的冻害弱一些,正确;黑霜时未结霜,不存在消融时要吸收大量热量的现象,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霜是接近地层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在地面或近地面的物体上凝华而成的。形成露和霜的气象条件是晴朗微风的夜晚。夜间晴朗有

5、利于地面或地物迅速辐射冷却。微风可使辐射冷却在较厚的气层中充分进行,而且可使贴地空气得到更换,保证有足够多的水汽供应凝结。无风时可供凝结的水汽不多,风速过大时由于湍流太强,使贴地空气与上层较暖的空气发生强烈混合,导致贴地空气降温缓慢,均不利于露和霜的生成。除辐射冷却形成外,在冷平流以后或洼地上聚集冷空气时,都有利于其形成。因此在洼地与山谷中,产生霜的频率较大。在水边平地和森林地带,产生霜的频率较小。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海、湖等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这个沉积体系可以部分或全部沉没于水下。图一为某地扇三角洲示意图,图二为甲处垂直剖面图,反映了甲处T1-T6时间段所形成沉积物粒径变化情况。据此完

6、成下面小题。3. 图中扇三角洲( )形成条件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和水体的顶托作用表层沉积物颗粒由扇顶到扇缘越来越小面积随水体的上升而变大河流分叉多、易改道A. B. C. D. 4. 分析T1-T6时间段甲处河流搬运能力的变化情况( )A. 持续变强B. 持续变弱C. 先变强后变弱D. 先变弱后变强5. 推测T4-T6期间( )A. 河流流域内年均降水量增多B. 河流出山年径流量增大C. 河流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降低D. 河流流域内打坝淤地力度增大【答案】3. B 4. C 5. D【解析】【3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海、湖等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这个沉积体系可以部分或全部沉没于水

7、下,形成条件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和水体的顶托作用,对。表层沉积物随着流速的变小,颗粒物由扇顶到扇缘越来越小,对。面积随水体上升变小,错。河流分叉多、易改道,对。故选B。【4题详解】从甲处垂直剖面图,反映了甲处T1-T6时间段所形成沉积物粒径变化情况,颗粒粒径由下到上先增大后变小,说明河流搬运能力先增强后减弱,故选C。【5题详解】从T4-T6期间沉积颗粒物粒径变小,说明流量变小,流域内降水量减少,植被覆盖率提高,ABC错。流域内打坝淤地力度增大,导致河流含沙量降低,使得河流携带的泥沙粒径变小,D对。故选D。【点睛】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越强,沉积物颗粒粒径大,相反,粒径小。2019年暑期,济南某中学地

8、理兴趣小组到千佛山风景区开展研学旅行。下面是一位同学的研学日志:“7月15日,天气晴。天蒙蒙亮,我们就来到了千佛山脚下.在游览三清观时恰好看到了日出,我们记录下了日出方位和日出时间.我们还认真记录了沿途植被生长情况和不同海拔高度的气温值.在山顶附近,我幸运地发现了一块三叶虫化石.”下图为千佛山景区等高线和主要景点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研学当天,同学们观察到的日出方位和日出时间可( )A. 正东6:00B. 东南7:10C. 东北5:20D. 东北7:107. 研学旅行日志显示,甲地植被长势明显好于周边地区。同学们对此进行了原因探究,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 )A. 位于山地东坡,热量

9、条件较好B. 位于迎风坡,降水多C. 位于山脊,光照充足D. 位于山谷,土壤墒情较好8. 三叶虫空前繁盛的地质历史时期( )A. 地球上开始形成小规模的陆地B. 大规模海水人侵古陆地,有些古陆地变成了浅海环境C. 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D. 冈瓦纳古陆解体,出现古大西洋和古印度洋【答案】6. C 7. D 8. B【解析】【6题详解】材料显示,研学当天的日期为7月15日。该日北半球昼长夜短,日出的地方时应在6::00之前,日出方位为东北;济南位于东经11700,与北京时间(东经12000)仅相差12分钟。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7题详解】图中甲处等高线弯曲且凸向海拔高处,为山谷

10、;山谷较周围地势低,易汇集水流,土壤墒情较好,利于植物的生长。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8题详解】三叶虫空前繁盛的地质历史时期为早古生代。在远古海洋中三叶虫的生活环境从浅海到深海非常广,因此三叶虫空前繁盛的地质历史时期,有大规模海水入侵古陆地,有些古陆地变成了浅海环境,B正确;地球上开始形成小规模的陆地应在太古代晚期,A错误;成煤时期为新生代,C错误;冈瓦纳古陆解体,出现古大西洋和古印度洋,出现在中生代,D错误。故选B。下图示意某城市功能分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影响该城市外部形态呈条带状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A. 地形和矿产B. 河流和风向C. 地形和河流D. 地形和铁路10.

11、 该城市拟建一钢铁工业区,图中最适宜的地点是( )A. B. C. D. 【答案】9. C 10. D【解析】【9题详解】读图可知,该城市外部形态沿河、沿地形平坦地区伸展,周边山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市南北延伸。故该城市外部形态主要受制于河流、地形。C对。矿产和风向对城市形态分布影响较小,AB错。铁路为南北延伸的与城市空间形态走向不同,D错。故选C。【10题详解】读图可知,地靠近煤矿及铁路,燃料丰富,运输方便,同时,位于城市最小风频上风向,对城区环境影响较小,所以适宜布局钢铁工业,故选D。宁夏贺兰县的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是在传统的稻田养鱼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于一体的立

12、体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它利用光、热、水、土、肥等自然资源,形成了人们所必需的优质稻米和名优水产品等物质财富,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最大化。下图为宁夏贺兰县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 该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所生产的稻米品质优良的原因是( )光照强,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有机质积累多化肥、农药使用少污染少大量引用贺兰山冰雪融水,灌溉水质好A. B. C. D. 12. 该模式的社会效益是( )A. 增加了农产品种类,提高了产量和品质B. 稻、鱼(蟹)共生,减少了污染C. 加入传统文化要素,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D. 增加了就业机会,推动当地减贫事业的发展【答案】11. A 12. D【解

13、析】【详解】1.该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于一体,充分利用光、热、水、土、肥等自然资源,发展立体高效生态农业。图中显示,贺兰县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晴天多,水稻生长期白昼时间长,因此光照强,光合作用强,因此所生产的稻米品质优良,符合题意;当地气候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因此所生产的稻米品质优良,符合题意;该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发展立体高效生态农业,化肥、农药使用少,环境质量好,因此所生产的稻米品质优良,符合题意;图中显示,贺兰县临近黄河,贺兰山海拔高度不大,水汽来源少,提供的冰雪融水有限,其水稻种植的水源主要来自黄河,而不是大量引用贺兰山冰雪融水,不

14、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2.该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生产模式,主要生产优质稻米和名优水产品,增加了农产品种类,提高了产量和品质,但这不是社会效益,属于经济效益,排除A;该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生产模式,稻、鱼(蟹)共生,减少了污染,但这属于生态效益,不是社会效益,排除B;该模式加入传统文化要素,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但这不是社会效益,属于经济效益,排除C;该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生产模式,增加了就业机会,推动当地减贫、脱贫事业的发展,社会效益明显,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

15、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北部,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太湖流域。良渚古城遺址的外围水利系统,由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山前长堤等人工堤坝遗址与相关的山体、丘陵、孤丘以及天然溢洪道等自然地形组成。良渚先民堆坝使用的材料是“草裹泥”(用河中的荻草,将一块块淤泥像包粽子那样包起来,再用芦苇条绑扎牢固)。草裹泥会被运输到山谷,一层层堆叠在洪水的冲击面,最后在草裹泥上覆盖黄土,专家们把这种工艺叫做“心墙”。下图为良渚外围水利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 古城外围水利工程的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