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大一]考试重点A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5738612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化学][大一]考试重点A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亲,该文档总共9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析化学][大一]考试重点A》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化学][大一]考试重点A(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总 复 习,答疑时间和地点,总复习,内 容,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第三章误差及数据处理 第五章 酸碱滴定 第六章 络合滴定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 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第一章概论,滴定分析:基准物、标准溶液、 待测物含量计算 分析方法分类:,掌握内容:,按试样用量及操作规模分: 常量、半微量、微量和超微量分析,按待测成分含量分: 常量分析(1%), 微量分析(0.01-1%), 痕量分析(0.01),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切乔特采样公式:QKd2 缩分,掌握内容:,了解内容:,各种样品采集和分解方法,误差和偏差:定义、表示、 计算、来源、减免方法、

2、相互关系,有效数字及其计算:位数确定、取舍、运算,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可疑数据的取舍 、 t 检验法、F检验法、置信度和置信区间,掌握内容:,第三章 误差及数据处理,P45 公差 P45 误差的传递 P68 标准曲线的回归分析,不做要求:,第三章 误差及数据处理,1 基本概念 (1)真值( xT ) (2)平均值 (X) 2 准确度和精密度,3.1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准确度: 测定结果与真值接近的程度,用误差衡量。,精密度: 平行测定结果相互靠近的程度,用偏差衡量。,3 误差,绝对误差E : 测量值与真值间的差值,E = x - xT,相对误差Er : 绝对误差占真值的百分比,Er =E/xT

3、 = (x - xT )/xT100,4 偏差,d = x - x,偏差d : 测量值与平均值的差值,绝对偏差 di:测定结果与平均值之差 相对偏差 dr:绝对偏差在平均值中所占的百分率,平均偏差: 各单个偏差绝对值的平均值,相对平均偏差dr :平均偏差与测量平均值的比值,标准偏差:s,相对标准偏差:RSD,以百分率表示又称为变异系数 CV。,(n-1) 表示 n 个测定值中具有独立偏差的数目,又称为自由度f。,当测定次数趋於无限多时,称为总体标准偏差,用表示:,为总体平均值,在校正了系统误差情况下,即代表真值; n 为测定次数。,总体标准偏差,5 系统误差与随即误差,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

4、方法误差: 溶解损失、终点误差用其他方法校正 仪器误差: 刻度不准、砝码磨损校准(绝对、相对) 操作误差: 颜色观察 试剂误差: 不纯空白实验 主观误差: 个人误差,具单向性、重现性、可校正特点,随即误差: 又称偶然误差,不可校正,无法避免,服从统计规律,性质:时大时小,可正可负。,3.3 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分析工作中实际能测得的数字,包括全部可靠数字及一位不确定数字在内,1 有效数字,有效数字运算中的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成双、禁止分次修约,加减法: 结果的绝对误差应不小于各项中绝对误差最 大的数。 (与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一致) 乘除法: 结果的相对误差应与各因数中相对误差最大 的数相适应

5、 (与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一致),pH pM pK,3.3 数据处理,2 总体和样本 (1)容量为n的样本平均值x (2)总体平均值 n时, x ,1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一般了解),(3)单次测量的平均偏差 (4)总体标准偏差,(5)样本标准偏差 s,(6)平均值的标准偏差(了解) 有限次测量,无限次测量,(7)平均值的平均偏差 (了解),3 少数数据的统计处理,(1) t 分布,t 分布曲线随自由度 f 而变,当 f 时,t 分布趋近正态分布。 置信度(P)表示测定值落在( )范围内的概率 t,f (2)平均值的置信区间,4 可疑数据取舍,(1)4d法 偏差大于4d的测定值可以舍弃 步骤:

6、求异常值(Qu)以外数据的平均值和平均偏差 如果Qu-x 4d, 舍去,(2)Q 检验法 步骤: (1) 数据排列 X1 X2 Xn (2) 求极差 Xn - X1 (3) 求可疑数据与相邻数据之差 Xn - Xn-1 或 X2 -X1 (4) 计算:,若Q Q表 舍弃该数据,(3)格鲁布斯(Grubbs)检验法,(4)由测定次数和要求的置信度,查表得G (5)比较 若G计算 G 表,弃去可疑值,反之保留。 由于格鲁布斯(Grubbs)检验法引入了标准偏差,故准确性比Q 检验法高。,基本步骤: (1)由小到大排序:1,2,3,4 (2)求和标准偏差s (3)计算G值:,5 显著性检验,b. 由

7、要求的置信度和测定次数,查表,得: t表 c. 比较 t计 t表, 表示有显著性差异,存在系统误差,被检验方法需要改进 t计 t表, 表示无显著性差异,被检验方法可以采用。,t 检验法 平均值与标准值()的比较 a. 计算t 值,查表(自由度 f f 1 f 2n1n22), 比较:t计 t表,表示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数据的平均值比较, 计算值:,a 求合并的标准偏差:,检验法,按照置信度和自由度查表(表), 比较 F计算和F表,计算值:,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掌握内容:,指示剂: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常用指示剂(甲基橙、甲基红、酚酞)、选择,基本理论:分布曲线(理解)、质子条件、 H+浓度计算(简

8、化计算)、缓冲溶液,滴定曲线:规律、特征、计算、条件,计算:pH计算、含量计算,规律:突跃长短与c和K均有关,计算:所有的计量点计算和单元酸突跃计算,会判断能否滴定、有几个突跃,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滴定误差 应用:铵盐、混合碱,不做要求:,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P113:活度常数和浓度常数 P128: 对数图解法 P135:缓冲容量 P139:离子强度的影响 P148:滴定弱酸的终点误差 P149:多元酸和混合酸的滴定误差 P157: 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ai = i ci,(1)活度a :表现出来的有效浓度,活度系数 :反映离子间作用力大小的校正系数,1 离子的活度与活度系数,5.1 溶液中

9、的酸碱反应与平衡平衡,离子强度I:离子在溶液中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2 溶液中的酸碱反应及平衡常数,(1)酸碱定义:凡是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是酸; 凡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是碱。 (2)酸碱反应:反应的实质是质子转移。 (3)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 a.水分子的质子自递反应,Kw= H3O+ OH- =1.010-14,c.弱碱的解离反应及平衡常数 A- + H2O HA + OH-,HA A- + H+,b.弱酸的解离反应及平衡常数,(3)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A- +H2O HA+OH-,d.共轭酸碱对的平衡常数,Ka Kb = Kw,pKa + pKb = pKw= 14.00,HA A-

10、 +H+,e.多元酸碱的解离反应,pKb1 + pKa3 = 14.00 pKb2 + pKa2 = 14.00 pKb3 + pKa1= 14.00,物料平衡 (Material (Mass) Balance): 各物种的平衡浓度之和等于其分析浓度。,电荷平衡 (Charge Balance): 溶液中正离子所带正电荷的总数等于负离子所带负电荷的总数(电中性原则)。,质子平衡 (Proton Balance): 溶液中酸失去质子数目等于碱得到质子数目。,3 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及质子条件,质子平衡 溶液中酸失去质子数目等于碱得到质子数目。,质子条件式(PBE),(1) 先选零水准 (大量存在,

11、参与质子转移的物质), 一般选取投料组分及H2O (2) 将零水准得质子产物写在等式一边,失质子产物写在等式另一边 (3) 浓度项前乘上得失质子数,1 酸度和酸的浓度,酸度:溶液中H的平衡浓度或活度,通常用pH表示 pH= -lg H+,酸的浓度:酸的分析浓度,包含未解离的和已解离的 酸的浓度 对一元弱酸:cHAHA+A-,5.2 酸碱组分的平衡浓度及分布分数,2 分布分数,分布分数:溶液中某酸碱组分的平衡浓度占其分析浓 度的分数,用 表示,“” 将平衡浓度与分析浓度联系起来 HA HA c HA , A-= A- c HA,分布分数一元弱酸,HAc,=,Ac-, 仅是pH和pKa 的函数,与

12、酸的分析浓度c无关,对于给定弱酸, 仅与pH有关,H+n,=,0,H+n + H+n-1Ka1 +Ka1 Ka2.Kan,H+n-1 Ka1,=,1,H+n + H+n-1Ka1 +Ka1 Ka2.Kan,=,n,H+n + H+n-1Ka1 +Ka1 Ka2.Kan,Ka1 Ka2.Kan,HnAH+Hn-1A- H+HA(n+1)- H+An-,1 一元强酸碱溶液,强碱(NaOH):,H+ + cNaOH = OH- 最简式: OH- = cNaOH,H+ = cHCl + OH- 最简式: H+ = cHCl,5.3 溶液中H+的计算,强酸(HCl):,一元弱酸HB Kaca10Kw,

13、ca/Ka 100 :,(最简式),2 一元弱酸(碱)溶液,一元弱碱(B-),3 多元弱酸(碱)溶液,二元弱酸(H2A),Ka1ca 10Kw,ca/Ka1 100,0.05,4 两弱酸(HA+HB)溶液,5 弱酸+弱碱(HA+B-)溶液,c 10 Ka1,pH = 1/2(pKa1 + pKa2),(1)酸式盐 NaHA,6 两性物质溶液,(2)弱酸弱碱盐 NH4Ac,Kac 10Kw,c 10 Ka,若ca 20H+; cb 20H+, 或ca 20OH-; cb 20OH-,最简式,5.4 酸碱缓冲溶液,camol/L HA+ cbmol/L NaA,5.5混合酸碱体系,强酸(HCl)

14、+弱酸(HA) 强碱(NaOH) +弱碱(B-) 忽略弱碱的离解: OH- c(NaOH) (最简式),忽略弱酸的离解: H+ c HCl (最简式),两弱酸(HA+HB)溶液 弱酸+弱碱(HA+B-)溶液,酸式色 碱式色,5.5 酸碱指示剂,1 酸碱指示剂作用原理,变 色 范 围,变色范围,H3O+=KaHIn/In- pH=pKa-lgHIn/In-,变色范围:,pH=pKa1,5.6 酸碱滴定原理,1 强酸碱滴定,2 一元弱酸碱的滴定,弱酸准确滴定条件:cKa10-8,pHep与pHsp尽可能接近,4. Ka1/Ka2105,cKa110-8,cKa210-8, 二元酸不能被滴定。,3

15、多元酸碱滴定,1. Ka1/Ka2105,且cKa110-8、cKa210-8, 则二元酸可分步滴定,即形成两个pH突跃。,2. Ka1/Ka2105,cKa110-8、cKa210-8 第一级离解的H+可分步滴定。,3. Ka1/Ka2105,cKa110-8、cKa210-8 不能分步滴定,形成一个pH突跃(突跃由第二级离解的H+决定)。,5.8 终点误差,终点误差:指示剂确定的滴定终点 (EP)与化学计量点 (SP) 之间存在着差异(pHeppHsp) ,使滴定结果产生的误差,用Et表示。,强酸强碱滴定,第六章 络合滴定法,掌握内容:,EDTA性质:弱酸(在强酸介质中为六元酸) 配位性质

16、(M:Y=1:1),滴定曲线:一般了解,M与Y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K稳、YH、 M 、 K稳、滴定的适宜pH,指示剂:变色原理、具备条件、常用指示剂(铬黑T、二甲酚橙)、封闭、僵化、选择,滴定的应用:直接滴定、返滴定、置换滴定、间接滴定等,第六章 络合滴定法,掌握内容:,混合离子的滴定:分别滴定的条件、控制酸度法、掩蔽法,滴定条件,掩蔽法,滴定计算:,络合掩蔽法(了解 ),沉淀掩蔽法(了解),Ca2+、Mg2+混合液中Ca2+的含量测定,氧化还原掩蔽法(了解),Fe3+、Bi3+混合液中,Bi3+的含量测定。,第六章 络合滴定法,不要求内容:,P183:金属离子缓冲溶液,M + Y = MY,6.1 络合平衡常数,1 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