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敷设作业指导书(电气)(最新编写-修订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5733868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1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缆敷设作业指导书(电气)(最新编写-修订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缆敷设作业指导书(电气)(最新编写-修订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缆敷设作业指导书(电气)(最新编写-修订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电气电缆敷设 作业指导书 项目部 年 月 日 2 目录 1. 编制依据 2. 工程范围 3. 工作内容 4. 施工条件 5. 施工准备 6. 施工工艺流程图 7. 施工步骤 8. 质量标准 9 职业安全健康和环境因素风险控制计划 10. (RCP) 3 1.编制依据 1.1 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图及技术文件。 1.2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气装置篇)。 1.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4 GB 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附条文说明) 1.5 DL 5009.1-2002电力建设安全操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 1.6 制造厂提供的图纸与技术文件

2、1.7 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公司技术标准(工艺规程)等。 2.工程范围 2.1 电缆敷设:汽机电缆敷设;锅炉电缆敷设;灰库电缆敷设:化水等 辅助厂房电缆敷设;电除尘电缆敷设。 2.2 防火封堵:全厂热控电缆防火封堵。 3. 工作内容: 3.1 电缆敷设 : 核对电缆,检查路线。合理选盘,绝缘检查,架设电缆盘。敷设, 核对,整理,固定电缆,穿保护管; 3.2 防火封堵; 4.施工条件 41 电缆桥架、保护管、线槽施工完毕,清理干净,验收合格,电缆网络节点 的编号喷涂清晰、正确; 42 涉及的盘箱柜安装完毕并验收合格; 43 电缆隧道、沟道、支架施工完毕,并清理干净,至验收合格; 44 固定电缆的紧

3、固件安装完毕,并验收合格; 4. 5 防火封堵前电缆敷设自检验收完毕。 46 电缆由支架或桥架上盘柜前的过渡架构已正确安装,并验收合格。 5. 施工准备 5.1 根据电缆敷设清册认真核对一、二次接线设计、变更图纸。编制正确的电缆 敷设清册。 5.2 正确理顺所有电缆的敷设路径、层数。与其它单位共同使用的路径,应协商 确定。 5.3 电缆敷设路径的施工区域照明充足,通风良好;整个路径通畅无阻,高空作 业需搭设脚手架。 4 5.4 检查电缆桥架、支架、电缆保护管等有无漏装或错装现象。 5.5 起重工和架子工必须持证上岗或经培训合格。脚手架搭设完毕并经安检人员验 收合格。 5.6 工作区域孔洞应封堵

4、,电缆沟及夹层应无积水无杂物。 5.7 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有关规范、规程、图纸及有关文件、资料,并进行安 全技术交底。 5.8 准备好电缆盘支架,锯弓,扎丝(带)等。 5.9 准备好临时电缆标志牌和胶带 6. 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工艺流程图 7.施工步骤(作业程序、操作规程) 7.1 电缆敷设前的准备 7.1.1 电缆的分层:技术人员应根据下列原则,参照电缆敷设路径的实际情 况,确定电缆的分层。 7.1.1.1 电缆在桥架、支架上应分层布置,从上至下分别为动力电缆、控制 电缆、信号电缆。 7.1.1.2 电缆在普通支架上,不宜超过 2 层;桥架上不宜超过 3 层。 7.1.1.3 交流三芯电

5、力电缆,在普通支架上不宜超过 1 层 ; 桥架上不宜超过 2 层。 7.1.1.4 交流单芯电力电缆,应布置在同侧支架上。当按紧贴的正三角形排 列时,应每隔 1m 用扎丝扎牢。 7.1.2 电缆的检查: 核对图纸 编制清册 检查路径 检查电缆 施工准备搭设脚手架 人员组织 工具准备 安全交底 敷设电缆 工艺自查 施工记录 清理现场 电缆搬运 验收 技术交底 5 7.1.2.1 工地一级不能擅自进行电缆代用。若需要代用时则必须遵照有关材 料代用审批程序进行。 7.1.2.2 仔细核对:到货电缆型号、电压、规格与设计一致,电缆的出厂合 格证和铭牌齐全;包装和电缆无损伤,封端完好;参照下表,选用合适

6、的摇表鉴 定电缆绝缘是否合格。 电缆额定电压(KV)161035 控制电缆1 聚氯乙烯电力电缆4060 聚乙烯电力电缆100012003000 绝缘 电阻 (M ) 交联聚氯乙烯电力 电缆 100012003000 7.1.3 电缆运输时要防止电缆盘在车上滚动。电缆盘不得从车上直接推下。 滚动电缆盘的地面应平整,破损的电缆盘不得滚动。 7.2 电缆敷设的基本原则 7.2.1 电缆盘架设应平稳牢固,盘边缘与地面不得小于 100mm。电缆应从盘 上方引出。 7.2.2 敷设电缆时,电缆允许敷设的最低温度,在敷设前 24h 内的平均温度 以及敷设现场的温度,控制电缆为-10,电力电缆为-15。 7.

7、2.3 电缆敷设时,必须统一指挥,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施工安排时应集 中成批进行,尽可能避免零星敷设,以利于电缆排列整齐,避免零星造成交叉紊 乱。 7.2.4 电缆敷设操作时,应逐根进行,做到边敷设边整理边固定的方法。前 一根电缆敷设达不到质量要求时,不得进行下一根电缆的敷设。做到每一天完工 后应进行检查验收,如果达不到质量要求,不得进行第二天的电缆敷设。 7.2.5 电缆应按敷设前规划好的路径敷设。敷设时应消除电缆的内部应力, 解除其扭曲现象后方可敷设。 7.2.6 电缆敷设应按设计、规范要求做到排列整齐,层次分明,不混放,不 交叉。 7.2.7 电缆敷设应避免有中间接头。必须有接头时,接头

8、处线芯应采用中间 6 接管或绞接锡焊,要求焊接牢固,且不承受机械应力,接头处应防水处理,满足 电缆的绝缘要求,作好有关位置记录并挂标志牌。另电力电缆接头的布置应符合 下列要求: 7.2.7.1 并列敷设的电缆接头,其接头位置宜相互错开。 7.2.7.2 电缆明敷时的接头,应用托板托置固定。 7.2.7.3 直埋电缆接头盒外面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保护盒。 7.2.8 电缆敷设应避免交叉。若交叉不可避免时应进行成排电缆交叉,不允 许少量的几根电缆来回交叉,且每一处的交叉点只允许交叉一次。交叉应置于较 隐蔽处。 7.2.9 电缆进入同一处设备的弧度应一致,并绑扎成排。 7.2.10 电缆弯曲半径应符合

9、规范要求。电缆应有足够的备用长度,以补偿因 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变形。 7.2.11 电缆拐弯处应排放整齐,弧度一致。 7.2.12 电缆排放不允许有绞扭,电缆换层应顺畅、美观。如有扭曲现象的地 方,应予以矫正,并缩小绑扎间距,重新绑扎。 7.2.13 电缆的固定 7.2.13.1 电缆敷设统一用有塑料护套的扎丝绑扎,不得采取多种形式的固定 方法。特殊地方可以使用塑料扎带。 7.2.13.2 垂直敷设或超过 45 度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桥架每隔 2m 处须固定。 7.2.13.3 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首尾两端及转弯、电缆接头的两端处;直 段每隔 5m 处都须固定。 7.2.13.4 电缆

10、保护管前后、 控制盘前 300400mm 处、 接线盒前 150300mm 处、端子排前 150300mm 处的电缆均需有单独的固定点。 7.2.13.5 电缆绑扎完毕,多余扎丝(带)必须剪掉。 7.2.14 电缆敷设完毕后,应符合下列标准:纵看成片,横看成线。引出方向 一致,弯度一致,余度一致,松紧适当,相互间隔一致,每根电缆首尾两端标志 牌都应齐全(敷设电缆时可打印临时标志牌用胶带缠于电缆两端及中间接头处)。 7.2.15 盘内电缆标志牌统一用打印机打印在塑料标牌上,文字大小统一规 7 定。 7.2.16 按敷设顺序(先敷设集中的,再敷设分散的,然后敷设短的) ,另编 清单,供实际敷设时使

11、用。清单内列出每根电缆的编号、型号规格、起点、终点、 长度和路径。 电缆敷设施工记录 序 号 电缆 编号 电缆型号规格长度起点终点 线缆标 数起点 线缆标 数终点 备注 技术员: 施工负责人: 7.3 电缆敷设的其它要求 7.3.1 电缆敷设区域的温度不应高于电缆的允许长期工作温度;对于普通型 电缆与热管道保温层外表面平行敷设时其间距应大于 1000mm;交叉敷设时应大 于 500mm。当条件限制时,应采取隔热防火措施。 7.3.2 电缆保护管的内径宜为电缆直径的 1.5-2 倍。 电缆保护管弯成的角度不 应小于 90,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管子的弯 头不应超过 2

12、个。 7.3.3 三根以上电缆出桥架时用小槽盒引至设备,两根以下用电缆保护管引 至设备。 7.3.4 严禁电缆在油管路的下方平行敷设和在油管路接口的下方通过。 7.3.5 电缆、电缆保护管管应避开人孔、吊物孔、窥视孔、防爆门及易受机 械损伤的区域,且不应影响设备和管路的拆除。 7.3.6 电缆直埋时,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 0.7m。在引入建筑物或 绕过地下建筑物处,可浅埋,但应采取保护措施。 7.3.7 电缆穿管应无积水,且无杂物堵塞。穿电缆时,不得损伤护层。 7.3.8 电缆敷设记录应清晰、齐全。 7.3.9 当天施工完毕,及时收回杂物余料,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8 8、质量要求及质

13、量控制点 备 注 序号检验项目性质质量标准 签 证 班 组 工 地 质 检 监 理 1型号规格符合设计 2外 观无凹瘪、损伤 3绝缘电阻符合规范 平行敷设500 4 电缆与保 温距离交叉敷设500 电缆与导管150200 5层间距离 电缆与电缆150200 控制电缆10 电缆外径 聚氯乙烯绝缘 电力电缆 10 电缆外径 多芯15 电缆外径 6 电缆弯曲 半径 交联聚氯乙烯 绝缘电力电缆单芯15 电缆外径 7电缆与非保温热表面距离1m 8电缆排放主要整齐,无交叉、扭绞 9电缆分层符合设计 施工技术记录 电缆敷设为 H 点 10敷设记录主要清晰,齐全 11标志牌齐全,清晰 12屏蔽电缆与一般电缆分

14、层符合设计 13电缆排列主要整齐 14电缆拐弯弧度排放一致 垂直敷设每个支架上 水平敷设首尾两端 在保护管段保护管前后 在控制盘前300 400 在接线盒前150 300 在端子排前150 300 15 电 缆 卡 固 定 位 置 电缆拐弯及分支在拐弯(分支)处 16螺栓附件齐全 施工技术记录 电缆敷设为 H 点 9 9.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文明施工措施 9.1 严格遵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和公司、工地的各项安全施工制度,服 从各级安全人员的检查、指导。 9.2 坚持每天的站班会制度,确保安全文明施工。 9.3 脚手架必须由持证的专业人员施工,脚手架必须牢固、可靠安全,经安全员 验收合格后

15、才能使用。上脚手架时应从专门搭设的扶梯上下。上脚手架后必须扎 好安全带,安全带应挂在上方牢固可靠处。在高空敷设电缆应扎好安全带,衣着 应灵便,衣袖裤脚应扎紧,应穿软底鞋。电缆敷设时,不应损坏电缆沟、隧道、 电缆竖井和人井的防水层。 9.4 有交叉作业的地方,要防止高空坠物,电缆起吊时,钢丝绳应捆扎牢固,下 方严禁站人,施工人员进入带电区域施工时,应先办理工作票,采取安全隔离措 施,并设专人监护,方可进行施工。电缆通过孔洞管子或楼板时,入口侧应防止 电缆被卡或手被带入孔内,出口侧人员不得在正面引接。拐弯处敷设电缆,人应 站在电缆外侧。放电缆时严禁生拉硬拽,防止电缆打弯拧绞。桥架上的电缆、外 露电

16、缆应防止被他人动火烧伤。附近有人动火时,应及时进行警告。 9.5 遵守施工用电管理制度,各种材料、工具的传递应符合安规规定,不准采用 抛掷方式,不准高空坠物,坚持文明施工。临时打开的隧道、沟道入口应设遮拦 或标志,收工时应封闭。 9.6 施工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做好文明施工工作。 10. RCP 表 1 公司公司 职业安全卫生危险控制计划(职业安全卫生危险控制计划(RCP) 编 码: 1559 编号: 工程项目: 机组号: 作业过程/活动: 电气电缆敷设 共 3 页 第 1 页 控制序 号 危险 代码 危 险 点 描 述拟采取危险控制措施 方法时机 实施单位 或部门 实施人 (签字) 检测单位 或部门 检测人 (签字) 1 高压带电区域作业发生误入 带电间隔,金属物体靠近高压 带电体,直接或感应触电 作业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现场明确各种标 志,设立警告牌,严格遵守工作票制度,作 业前做好作业设备的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