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共26张PPT)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732684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共26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共26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共26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共26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共26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共26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共26张PPT)(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总结农业生产经验 强调遵循自然规律 改进农业生产技术,(1)内容,(2)意义,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贾思勰故里山东寿光有关 齐民要术的现代浮雕,材 料 研 读:,齐民要术书影,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想一想,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中国的传统农业生产,其精 髓即在于用地与养地相结 合,集约经营,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要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误农时,因地种植。,顺应天时,裁量地利,根据规律办事,那么用力少而成功却多,如果放纵情欲违背大道,就会劳动而没有收获。,

2、南朝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前人的“_”,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的第_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 数学著作_;历法_;设计制造_,圆周率,二.科学家祖冲之,割圆术,七,缀术,【南朝】,大明厉,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割圆术”-刘徽,从圆内接正六边形起,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它的周长就越接近圆的周长。,隶书,楷书 草书 行书,魏碑体,北魏,秦汉,魏晋,甲骨文,商周,金文,大篆,小篆,秦,商,周,文字的演变:,三、书法、绘画和雕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吾将上下而求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篆书 隶书 楷书

3、 草书 行书,东汉以后,书法成为一门艺术。_和_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_独创楷书书法,后世称他的楷书为_。西晋设置书博士,规定用锺、胡书法作为标准书体。锺繇的代表作_。,三、书法、绘画和雕塑,1.书法之一,锺繇 胡昭,绝世之作,锺繇,锺繇和胡昭,宣示表,宣示表是锺繇写给魏文帝曹丕的一个奏文,内容是劝曹丕接受孙权的归附请求。相传王导东渡时将此表缝入衣带携走,后来传给逸少,又传给王修,王修便带着它入土为安,从此不见天日。,宋刻宣示表原石,故宫博物院藏。仍存的只有刻本,是根据王羲之临本摹刻,始见于宋淳化阁帖宋刻宣示表原石,共18行。,【东晋】“书圣”_。当时人称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_。王羲之的代表

4、作是_。,三、书法、绘画和雕塑,1.书法之二,王羲之,兰亭集序,“飘若浮云,娇若惊龙”,王羲之,晋帝有一次要到北郊去祭祀,让 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啊!虽然这个传说本身有些夸张,但是用以比喻书法功力好和分析问题透彻却十分贴切!,入木三分,小故事:,竹扇题字,有次王羲之到一个村子去。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竹扇在集上叫卖。竹扇很简陋,没什么装饰,卖不出去,老婆婆十分着急。王羲之很同情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

5、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样?” 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就把竹扇交给他。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你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王羲之一离开,老婆婆就照他的话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法,都抢着买。一箩竹扇马上就卖完了。,小故事:,王羲之作品欣赏-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

6、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

7、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北魏】统治者崇尚汉族文化,书法艺术受到重视,流传下来的_,苍劲厚重,粗犷雄浑。,三、书法、绘画和雕塑,1.书法之三,碑刻书体(魏碑),魏碑,2.绘画,【东晋】的_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代表作:_。,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三、书法、绘画和雕塑,顾恺之,顾恺之,女史箴图,女史箴图是顾恺之以西晋著名文学家张华作的女史箴为题材画制的,现存世的为后人摹本。女史,是宫廷中侍奉皇后左右、专门记载言行和制定宫廷中嫔妃应遵守的制度的女官。箴是规劝、告诫的意思。女史箴是教导宫中的女官如何修养自己的生活规范教科书。,洛神赋图,画中所描绘的洛神端庄美丽,时而“凌波微步”;时而飘忽遨游于云端,含情脉脉

8、,仪态万千。,3、雕塑北朝石窟艺术,北朝最著名的石窟有哪些?建在何地?,云冈石窟 山西大同,龙门石窟 河南洛阳,三、书法、绘画和雕塑,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市西郊,现存53窟,佛像5万余尊。 其中第20窟的露天大佛,高13.7米。佛像造型雄伟,面部丰满而柔和,两肩宽厚,是云冈石窟的代表作品。,云冈石窟,位于今河南洛阳市南龙门山,是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开始动工开凿,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诸朝,雕凿不绝。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 共有近11万尊大小佛像,虽经一千多年的风化和上世纪30年代外国掠夺者的盗窃破坏,仍然保持了相当可观的面貌。,龙门石窟,龙门石窟,祖冲之,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贾思勰,齐民要术,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本课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