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件 (37张)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730421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件 (37张)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件 (37张)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件 (37张)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件 (37张)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件 (37张)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件 (37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件 (37张)(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相关史事,河南开封大相国寺,宋朝以前的贸易制度,宋朝以前,政府实行封闭式的坊市制度和夜禁制度,住宅区被划分为“坊”,各坊之间以围墙相隔,一切商业活动必须在政府指定的“市”进行 到了晚上开始夜禁,坊门和城门随之关闭,居民禁止出入,市内买卖活动停止,一.繁华的都市生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瓦子,一.繁华的都市生活,宋代蹴鞠铜镜,瓦子,适应市民百姓口味的文娱活动不断繁荣发展,城市中出现了大型的休闲娱乐场所瓦子,瓦子,在瓦子中,街头艺人在空地上用绳子、栅栏或布障围起来,形成一块比较固定的演出场所,称为“勾栏”,是瓦子中最吸引人的中心,瓦子,勾栏中上演着百姓喜爱的节目,如歌舞、傀儡

2、戏、皮影戏、说书、讲史、猜谜、相扑、杂技、踢球、斗蟋蟀等等,瓦子大兴,是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多彩的集中体现,北宋都城东京人口最多时达百万以上,城内商业店铺林立,最繁华的商业区昼夜经营,清明上河图,北宋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生动反映了东京城内城外和汴河两岸商贩云集、交易繁忙的景象,清明上河图(局部),相关史事,河南禹县宋代墓葬的歌舞散乐壁画,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包好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集市、繁华市区、勾栏瓦舍等场所进行演出。杂剧形成于宋代。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市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元朝南北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为广大

3、民众所喜爱。,宋元时期的杂剧,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舞蹈,吹笛 击节板,吹口哨,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一些节日的习俗,如春节的燃放鞭炮相互,元宵节的挂彩灯、划旱船、端午节的吃粽子、赛龙舟等,一直流传至今。,欢乐的节日,相关史事,宋代称春节为元旦,俗称年节、新年,最受重视。元旦前几天,人们就洒扫庭除,准备过节。除夕之夜,人们姓要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阖家围炉而坐,饮酒唱歌,直到天明,称为“守岁”。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大街上搭彩棚,摆满各色货物,歌馆、舞场挤满了人,连妇女也出来游乐。,宋代演艺明星,一批演艺明星也应运而生,戏剧女主角

4、丁都赛曾在御前演出,而且演出形象还被摹画成砖雕流传下来,二、宋词和元曲,词是宋代最具特色的文学体裁,1、宋词,(1).词的产生,词最晚出现于唐代,是民间流传的一种新体诗歌,能够配乐演唱,作者可以按照不同的曲调来创作填词,故称“曲子词”。词的句式有长有短,语言通俗浅近,题材贴近生活,更适合自由抒发个人情感,(2).宋词的流行,随着北宋社会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各种公私宴饮需要歌舞助兴,酒楼、瓦子等场所的娱乐表演更是需要大量的新词曲,词于是日益流行,在市民阶层的欢迎和文人士大夫的参与下,大批词作名篇不断涌现,出现了各种风格的流派,(3).宋词名家,北宋苏轼拓展了词的题材范围,词作意境高远,豪迈雄浑,开

5、创了豪放词派,苏东坡小像,苏轼,苏轼代表作品,3.宋词名家,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际 前期作品多写生活情趣,真挚自然,清新淡雅 北宋灭亡后,她的词作中充满了背井离乡、中年丧夫的忧伤,反映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李清照,李清照,李清照代表作品,如梦令,3.宋词名家,靖康之变给宋代社会带来了巨大变故,文学创作也受到影响 南宋辛弃疾的词风慷慨奔放,充分表现出他“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气概和爱国情怀,辛弃疾,辛弃疾,辛弃疾代表作品,破阵子,2、元曲,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元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元代杂剧作家有2

6、00人左右,剧目600种左右,现存的有150多种。,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关汉卿,他一生创作许多剧本,流传至今的有10多种,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与关汉卿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关、马、郑、白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三.元曲,2.关汉卿,关汉卿像,窦娥冤,马致远(约1251年-约1321年至1324年间),字千里,晚号东篱 ,大都(今北京)人, 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郑光祖(公元1264年?),字德辉,汉族,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人,现存周公摄政、王粲登楼、翰林风月、倩女离魂、无塩破连环、伊尹扶

7、汤、老君堂、三战吕布等八种。其中,倩女离魂最著名。,现存周公摄政、王粲登楼、翰林风月、倩女离魂、无塩破连环、伊尹扶汤、老君堂、三战吕布等八种。其中,倩女离魂最著名,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汴梁(今河南开封)人,晚岁寓居金陵(今江苏南京),终身未仕。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天净沙秋等。,王实甫(1260年-1336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三、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

8、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这部史书300多万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资治通鉴这一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在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课后习题,1.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哪座城市商贸繁荣的景象( ) A.临安 B.长安 C.汴京 D.澶州 2.(2016湖北咸宁)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 ) A.市 B.瓦子 C.勾栏 D.邸店,B,C,课后习题,3.以下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词派的是( )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辛弃疾 A. B. C. D.,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