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编号新能源汽车性能试验概论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727715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44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65编号新能源汽车性能试验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365编号新能源汽车性能试验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365编号新能源汽车性能试验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365编号新能源汽车性能试验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365编号新能源汽车性能试验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65编号新能源汽车性能试验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65编号新能源汽车性能试验概论(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木斗智能 1 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性能试验性能试验概论概论 第一节第一节 总述总述 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性能主要包括:汽车性能主要包括: 动力性动力性: 指汽车在良好的路面直线行驶时由车辆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 速度,其评价指标为最高车速、加速能力、爬坡能力、驾驶性、牵引能力等。 操纵稳定性操纵稳定性:指汽车在行驶状态下能否安全按照驾驶员的意愿(操作)完成改变运动方向和 改变运动速度,且遇到外界干扰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的行使能力,评价指标主要 包括转向回正、稳态回转、转向轻便性、蛇形、直线行驶能力等。 制动性能制动性能: 汽车行驶时在短距离内停车与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 以及

2、汽车在长坡时维持一定 车速的能力称为汽车制动性, 其评价指标主要有制动效能、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方向稳定性、 制动距离等。 环境适应性:环境适应性:主要分为乘员热适应性和车辆热适应性 乘员热适应性,主要指汽车空调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其目的在创造室内舒适的气候环境, 保护驾驶员与乘员的身体健康,改善驾驶工作条件,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其评价指标主要 有整车空调系统除霜、除雾、采暖、降温等性能。 车辆热适应性: 主要指整车耐高低温性能及发动机舱、 热排放系统之热管理的情形下车辆使 用能力,其评价指标主要有整车热平衡、温度场热分析等性能。 第二节第二节 动力性试验动力性试验 汽车动力性能是汽车最基本

3、、 最重要的性能之一, 其主要评价指标有: 汽车的最高车速、 汽车的加速时间、汽车能爬上的最大爬坡度。 通过对汽车进行动力性能各项评价指标的测试, 可以知道该车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为 产品改进提供依据; 通过对不同车型进行动力性能试验, 可以知道各个车型的动力性能状况, 为将开发新的车型提供参考数据。 汽车动力性能试验常规试验项目汽车动力性能试验常规试验项目 对于手动档车型,见表 2-1。 表 2-1 手动档动力性能试验常规试验项目 序号序号试验项目试验项目执行标准执行标准 1汽车最低稳定车速试验档GB/T 12547-2009 木斗智能 2 档 2汽车最高车速试验 档 GB/T 12544

4、-1990 档 3汽车加速性 能试验 原地起步连续换档加速性 能试验 GB/T 12543-2009 档加速性能试验 档加速性能试验 4汽车最大爬坡度试验GB/T 12539-1990 对于自动档车型,见表 2-2。 表 2-2 自动档动力性能试验常规试验项目 序号序号试验项目试验项目执行标准执行标准 1汽车最低稳定车速试验D 档GB/T 12547-2009 2汽车最高车速试验D 档GB/T 12544-1990 3 汽车加速性 能试验 原地起步连续换档加速性 能试验 GB/T 12543-2009 D 档加速性能试验 4汽车最大爬坡度试验GB/T 12539-1990 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条件

5、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条件 1.装载质量 : 满载:整车整备质量+厂定最大装载质量(包括试验人员和试验仪器质量) ; 半载:整车整备质量+厂定最大装载质量一半(包括试验人员和试验仪器质量) ,厂定最大装 载质量一半小于 180kg,按 180kg 加载。厂定最大装载质量一半大于 180kg,按厂定最大装 载量一半加载 ; 基准:一名试验员+一套试验仪器(整备质量+100kg) 2.轮胎气压: 试验过程中, 轮胎冷充气压力应符合该车技术条件的规定, 误差不超过 10kPa。 木斗智能 3 3.气象条件: 1).试验时应是无雨无雾天气; 2).相对湿度小于 95 3).气温 040; 4).平均风速小于

6、 3ms,阵风不得超过 5m/s; 5).侧风小于 2ms。 4.试验道路(性能路) :应在清洁、干燥、平坦的,用沥青或混凝土铺装的直线道路上进行。 道路长 23km,宽不小于 8m,纵向坡度在 0.1以内。 5.汽车最高车速试验在试验场高速环路上进行试验; 汽车最大爬坡度试验在试验场标准坡上 进行试验。 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及数据处理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一)最低稳定车速试验(一)最低稳定车速试验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 1.测试距离为 100m; 2.在车速稳定(车速变化范围小于 1km/h,同时要求车辆传动系不抖动)后,测试出车子行 驶 100m 的时间; 3.要求试验往、返各

7、进行一次,并且往、返试验路段应尽量重合; 4.完成 100m 测试后,快速踩下加速踏板,发动机不应熄火,传动系不得发生抖动,汽车能 平稳地加速行驶。 试验数据处理:试验数据处理: 1.根据两个方向测出来的行驶 100m 的时间,算出平均时间,然后计算出两个方向的最低稳 定车速的平均值; 2.计算公式:V=S/T。 (二)原地起步连续换档加速性能试验(二)原地起步连续换档加速性能试验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 1.要求起步时,变速器置于该车的起步(I 档)档位,起步时发动机转速应为该车型发动 机最大扭矩对应的转速(如在发动机最大扭矩对应的转速起步时,车辆出现轮胎打滑,应适 当降低发动机转速,使车辆处

8、于打滑的临界点时起步) ,当发动机达到最大功率转速时,力 求迅速无声地换档(换档后立即将油门全开) ,直至该试验车在该试验路段所允许的车速; 2.要求试验往、返各进行一次,并且往、返试验路段应尽量重合。 木斗智能 4 试验数据处理:试验数据处理: 对两个方向测出来的时间和距离分别进行平均并绘制曲线图,如图 2-1。 图 2-1 (三)最高车速试验(三)最高车速试验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 1.试验测试距离为 200m; 2.在车速以最高的稳定车速行驶通过预定测试路段过程中,测试出车子行驶 200m 的时间; 3.试验往返各进行一次。 试验数据处理:试验数据处理: 1.根据两个方向测出来的行驶 2

9、00m 的时间,算出平均时间,然后计算出两个方向的最高车 速的平均值。 2.计算公式:V=S/T。 (四)最大爬坡度试验(四)最大爬坡度试验 试验准备:试验准备: 1.试验测试距离为 10m; 2.试验坡道选定:根据厂方提供的该车型最大爬坡度,选择适当的坡度。 非越野车爬坡试验方法非越野车爬坡试验方法 : 1.试验车使用最低档,如有副变速器也至于最低档,将试验车停在接近坡底的平直路段上; 2.试验车停于坡底,按正常状况起步,起步后将油门全开进行爬坡; 3.测试并计录汽车通过测试路段的时间及发动机转速; 4.爬坡过程中监视各仪表(如水温,机油压力)的工作情况;爬至坡顶后,停车检查各部位 木斗智能

10、 5 有无异常现象发生,并做详细记录。如在厂定最大总质量状态下,第一次爬不上,可进行第 二次,但不超过两次; 5.在厂定最大总质量状态下,爬不上厂方规定的坡度,测量停车点(后轮接地中心)到坡低 距离,并记录爬不上去的原因。 6.如没有厂方规定的坡度,可增减装载质量或采用变速器较高一挡( 如档)进行试验,再 按式(2-1)中折算为厂定最大总质量下,变速器使用最低档时的爬坡度。 越野车爬坡试验方法:越野车爬坡试验方法: 1.试验车变速器使用最低档,分动器亦置于最低档,全轮驱动,停于接近坡道的平直路上; 2.起步后,将油门全开进行爬坡;当试验车处于坡道上时,停住车辆,变速器置于空档,发 动机熄火 2

11、min,再起步爬坡; 3.测量并记录通过测试路段的时间及发动机转速; 4.爬坡过程中监视各仪表的工作状况,爬至坡顶后,检查各部位有无异常现象,并做详细记 录。 试验数据处理:试验数据处理: 1.坡度计算公式: 最大爬坡度: )sin(sin 1 实 实 实 a i i G G a l a a m (2-1) 式中: m a试验时的实际坡度(度) ; 实a G汽车实际总质量(kg) ; a G汽车厂定最大总质量(kg) ; l i最低档总速比; 实 i实际总速比。 2.爬坡的平均车速: V=36/t(km/h) (2-2) 式中:t通过测试路段的时间(s) 。 试验结果评价:试验结果评价: 1.

12、 试验车辆以匀速的状况爬上坡,说明此时以接近车子的爬坡大爬坡能力; 木斗智能 6 2. 试验车辆以加速的状况爬上坡,说明这种载荷状态下还不是车子的最大爬坡能力, 需要加载进行爬坡; 3. 试验车辆以减速的状况爬上坡,说明这种载荷状态下还不是车子的最大爬坡能力, 需要减载进行爬坡; 4. 试验车辆以未能爬上坡,说明这种载荷状态下还不是车子的最大爬坡能力,需要减 载进行爬坡。 第第三三节节 汽车操纵稳定试验汽车操纵稳定试验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研究,是与汽车车速的不断提高分不开的。早期的低速汽车,还谈 不上操纵稳定性问题,最早提出操纵稳定性问题,是在具有较高车速的赛车上。后来,随着 车速的不断提高,

13、在轿车、 大客车和载重汽车上也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如: 飘、 贼、反应迟钝、晃、丧失路感、失去控制等问题。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标准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标准 1)GB/T 6323.11994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 蛇行试验 2)GB/T 6323.21994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 转向瞬态响应试验(转向盘转角阶跃输入) 3)GB/T 6323.31994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 转向瞬态响应试验(转向盘转角脉冲输入) 4)GB/T 6323.41994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 转向回正性能试验 5)GB/T 6323.51994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 转向轻便性试验 6)GB/

14、T 6323.61994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 稳态回转试验 7)GB/T 6323.12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 转向盘中间位置操纵稳定性试验 8)QC/T 480-1999 汽车操纵稳定性指标限值与评价方法 9)GB/T 12549 汽车操纵稳定性术语及其定义 1 1 稳态回转试验稳态回转试验 1.1在试验场地上,用明显颜色画出半径为 15m 或 20m 的圆周。 1.2接通仪器电源,使之预热到正常工作温度。 1.3试验开始之前, 汽车应以侧向加速度为 3ms 2的相应车速沿画定的圆周行驶 500m 以使轮胎升温。 1.4驾驶员操纵汽车以最低稳定速度沿所画圆周行驶,待安装于汽车纵向对称面

15、上的 车速传感器在半圈内都能对准地面所画圆周时,固定转向盘不动,停车并开始记录,记下各 变量的零线,然后,汽车起步,缓缓连续而均匀地加速(纵向加速度不超过 0.25ms 2) ,直 木斗智能 7 至汽车的侧向加速度达到 6.5ms 2 (或受发动机功率限制而所能达到的最大侧向加速度、 或 汽车出现不稳定状态)为止。记录整个过程。 1.5试验按向左转和向右转两个方向进行,每个方向试验三次。每次试验开始时车身 应处于正中位置。 中性转向点的侧向加速度值 an,定义为前、后轴侧偏角差与侧向加速度关系曲线上,斜 率为零处的侧向加速度值。在所试的侧向加速度值范围内,未出现中性转向点时,an值用最 小二乘

16、法按无常数项的三次多项式拟合曲线进行推算。该值越大越好。 不足转向度 U,按前、后轴侧偏角差值与侧向加速度关系曲线上侧向加速度值为 2 m/ s 2 处的平均斜率(纵坐标值除以横坐标值)计算。该值越小越好。 车箱侧倾度 K.,按车箱侧倾角与侧向加速度关系曲线上侧向加速度值为 2 m/ s 2处的平 均斜度(纵坐标值除以横坐标值)计算。该值越小越好。 2 2 转向回正试验转向回正试验 分为低速回正试验和高速回正试验。 2.1低速回正性能试验 2.1.1在试验场地上用明显的颜色画出半径为 15m 的圆周。 2.1.2试验前试验汽车沿半径为 15m 的圆周、以侧向加速度达 3m/ s 2的相应车速,行 驶 500m,使轮胎升温。 2.1.3接通仪器电源,使其达到正常工作温度。 2.1.4试验汽车直线行驶,记录各测量变量零线,然后调整转向盘转角,使汽车沿半 径为 151m 的圆周行驶,调整车速,使侧向加速度达到 40.2ms 2,固定转向盘转角,稳 定车速并开始记录,待 3s 后,驾驶员突然松开转向盘并做一标记(建议用一微动开关和一 个讯号通道同时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