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第8讲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精练)(教师版)

上传人:瑶*** 文档编号:145726782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9.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第8讲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精练)(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第8讲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精练)(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第8讲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精练)(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第8讲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精练)(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第8讲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精练)(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第8讲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精练)(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第8讲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精练)(教师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高考考点扫描高考一轮考点扫描真题剖析逐一击破第8讲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真题演练】-对接高考 ,洞悉体能1(2020浙江卷)有文献记载:“用薄铁叶剪裁 ,长二寸、阔五分 ,首尾锐如鱼形 ,置炭火中烧之 ,候通赤 ,以铁钤鱼首出火 ,以尾正对子位 ,蘸水盆中 ,没尾数分则止 ,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椀(碗)于无风处 ,平放鱼在水面 ,令浮其首 ,常南向午也。这种人工磁化方法见载于( )。A武经总要B梦溪笔谈C萍洲可谈D梦粱录【答案】A【解析】“长二寸阔五分 ,首尾锐如鱼形”“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 ,平放鱼在水面 ,令浮其首 ,常南向午也”可知 ,这是指南鱼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北宋初年

2、(1044年)曾公亮主编的武经总要介绍了指南鱼的作法 ,A正确;梦溪笔谈记载的是指南针的磁化及使用方法 ,排除B;萍洲可谈是中国宋代记述有关典章制度、风土民俗及海上交通贸易等的笔记体著作 ,并未记载指南鱼磁化方法 ,排除C;梦粱录是宋代吴自牧所著的笔记 ,是一本介绍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 ,未涉及指南鱼磁化方法 ,排除D。2(2016上海卷)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 ,而且泽被远西。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 ,“?”处应填入A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B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C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D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答案】A【解析】首先我们来看材料中给出的时间1

3、3-14世纪。这段期间中国处于宋元时期 ,排除C选项。13世纪末给出了马可波罗的经历 ,说明这件事情发生在这之前。此事件又发生在造纸术传入境外之后 ,因此可以排除B选项。材料中出现了造纸、印刷术、指南针 ,说明和四大发明有关 ,因此选择与火药有关的 ,而且与时间相符合。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3(2018全国卷)明朝中期以后 ,京城及江南地区 ,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 ,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 ,胸无墨、眼无丁者 ,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4、【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明朝中后期 ,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 ,不论老童、低秀才还是没有怎么读过书的人 ,都以“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 ,这一现象说明书籍在人们的生活和日常交往中影响较大 ,体现出当时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D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只是是书籍的普及 ,不能得出学术文化水平的高低 ,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士大夫地位的提高及经世致用的思想 ,故排除B、C。4(2014江苏卷)据叶德辉书林清话 ,五代后唐时 ,在宰相冯道主持下 ,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 ,至真宗景德二年 ,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

5、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 ,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答案】C【解析】材料中“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真宗剧增至十万”、“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 ,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的信息 ,说明当时雕版印刷应用比较普遍 ,故应选C。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是毕昇发明的;B项材料中主要论及雕版印刷 ,未涉及活字印刷;材料中并没有说明全部是官方刻书 ,当时应该有民间刻书 ,故D项错误。5(2010全国卷)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 ,名为宋文者 ,多是

6、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 ,不可流布 ,而雕印之人 ,不知事体 ,窃恐流布渐广 ,传之虏中 ,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 ,妄行雕印文集 ,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答案】D【解析】题中多次出现“雕印”一词 ,说明当时雕版印刷术比较普及 ,由此可排除A项;再由题中信息主要涉及宋人“议论时政之言” ,并不足以说明当时北宋与契丹的关系 ,C项亦可排除。B项有较强的迷惑性 ,但由“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 ,妄行雕印文集 ,并不得货卖”可知当时宋朝政府并未对书籍出版业进行有效的管理;而由“大

7、于朝廷不便”的信息 ,可知如当时“议论时政之言”广为流传的话 ,则对宋朝政府的统治会带来不利影响。故D项为正确答案。6(2014天津卷)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 ,以利天下。尧命四子 ,敬授民时。舜命后稷 ,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 ,要在安民 ,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D农业技术的重要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 ,题干中“盖神农为耒耜 ,以利天下 ,尧命四子 ,敬授民时 ,降命后稷 ,食为政首”的信息表明神农、尧等对农业的重视 ,“诗、书所述 ,要在安民 ,富而教之”的信息体现了儒学的农本思想 ,故A项正确

8、;BC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排除。【模拟考场】-沙场点兵 ,百战不殆1(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明代后期 ,士大夫王徵和德国传教土邓玉函共同编译了奇器图说。王徵强调西方机械“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 ,引入力学知识是为了使读者理解器之所以然 ,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赞述。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重实用轻理论的科技理念盛行 B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日益普及C科技交流缩小了中外技术差距 D中西科技都以服务民生为目标【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可知 ,明代后期我国科技重实用的特点 ,材料“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赘述”体现轻视理论的特点 ,故A项正确;材料只

9、是王徵和德国传教士邓玉函共同编译奇器图说的个例 ,无法体现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普及” ,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中外技术差距缩小 ,排除C;材料信息不能体现中西科技的目标 ,排除D。2(2020吉林省高三一模)战国产生了丝织品和竹简、木简 ,西汉有了纸张 ,文字的存在形式直接以手写形式出现 ,汉字书写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把文字的书写工作从文物形式制作工艺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中解放了出来 ,成为独立的书法行为。在书写时可以追求简捷和随意 ,并融入书者的思想感情或个性化的东西及艺术审美的要求。材料说明了A文字载体的变革促进了书法发展 B中国书法开始成为有意识的创作行为C字体简化推动了文化

10、教育的传播 D科技进步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普及【答案】A【解析】从丝织品和竹简、木简 ,到纸张 ,这体现的是汉字书写载体的变化 ,这是书法独立的条件 ,由此使得汉字的书写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故A项正确;材料主旨是书写载体的变化促进的书法的发展 ,因此书法开始成为有意识的创作行为不符合材料主旨信息 ,故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汉字简化 ,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书法艺术的发展普及 ,故D项错误。3(2019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月考)圣经只能由圣职人员阅读 ,一般信徒无法阅读到圣经。然而在1456年古腾堡(Johann Gutenberg)在美茵兹(Mainz)的印刷厂印刷了一本拉丁文圣经 ,使这一情况

11、得到了改变。据此可知A宗教改革后不再需要神职人员 B印刷圣经的出现导致宗教改革C印刷术推动了宗教改革的进行 D美茵兹是德国宗教改革的中心【答案】C【解析】印刷厂印刷了一本拉丁文圣经之后 ,一般信徒无法读到圣经的情况得到了改变 ,而宗教改革的结果之一就是一般信徒皆可读到圣经 ,也就是说印刷术为宗教改革的进行提供了条件 ,故选C。4(2019天津市天津中学高三月考)中国在隋唐时期就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宋朝毕昇又发明活字印刷术。但是宋元时代的活字书籍“一本难求” ,古代中国并没有实现活字印刷术对雕版印刷术的取代。这主要是因为A社会审美观的影响 B官营作坊垄断活字技术C社会需求的多样性 D缺乏市场经济

12、利益推动【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 ,活字印刷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多种类书籍的印刷上 ,而中国古代在自然经济的环境下 ,人们对书籍种类的需求是有限的 ,古代中国并没有实现活字印刷术对雕版印刷术的取代 ,主要是因为缺乏市场经济利益推动 ,D项正确。因为缺乏市场经济利益推动 ,古代中国并没有实现活字印刷术取代雕版印刷术 ,与社会审美观无关 ,排除A。B项营作坊垄断活字技术与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不符 ,排除。题干强调因为缺乏市场经济利益推动 ,古代中国并没有实现活字印刷术取代雕版印刷术 ,与社会需求的多样性无关 ,排除C。综上所述 ,本题正确答案选D。5(2020甘肃省兰大附中高三月考)齐民要术

13、强调 ,种葵应“近州郡都邑有市之处 ,负郭良田三十亩” ,种芜菁要“近市良田一顷” ,种胡荽要“近市负郭良田一亩” ,种红蓝花也要“负郭良田一顷”。这一农学认识主要源于A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B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C精耕细作农业的探索D农业商品化生产实践【答案】D【解析】由材料“近州郡都邑有市之处”、“近市”、“负郭”等信息可知 ,齐民要术认为农业的发展需要靠近市场 ,以增加收益。这一认识实际上体现出对农产品商品化发展的这一现实认可 ,D选项符合题意;中国古代社会以小农经济为主 ,A选项说法错误 ,排除;材料未涉及农业技术水平提高 ,B选项排除;精耕细作指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14、,材料未涉及 ,C选项排除。6(2020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其他)唐六典中记载:“按摩博士掌教按摩生 ,以消息引导之法 ,以除人八疾:一日风 ,二日寒 ,三曰暑 ,四日湿 ,五日饥 ,六日绝 ,七日劳 ,八臼逸。”材料反映了唐代A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医疗体系B中医按摩疗法注重实用功效C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中医依赖D中医理念和治疗领先于世界【答案】B【解析】唐代唐六典中记载 ,按摩人员用“消息引导”法 ,努力消除风、寒、暑、湿、饥、绝、劳、逸等八类疾病 ,反映了当时中医按摩疗法注重实用功效 ,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唐代“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医疗体系” ,A项错误;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中医依赖”与材料内容不符 ,C项错误;中医理念和治疗“领先于世界”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D项错误。7(2020内蒙古自治区高三三模)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十世纪) ,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 ,发机飞火 ,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可以说明A唐代战争时使用突火枪 B唐末军事上已使用火药C火药促进了地理大发现 D唐代火药已经传入欧洲【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唐哀帝时(十世纪)发机飞火 ,烧毁该城的龙沙门”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这是在用文献证明唐朝末年火药已经开始应用在了军事上 ,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