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最新编写)(最新编写-修订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5726639 上传时间:2020-09-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最新编写)(最新编写-修订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最新编写)(最新编写-修订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最新编写)(最新编写-修订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近日,重新对人名的名义这本长篇小说进行了重温,对剧中的情节和人物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理解,我想根据这本小说并结合我自身的日常工作,谈几点深刻的体会,以助于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不断的规范自己、提醒自己、反省自己。人名的名义绝不仅仅是一部反腐小说,是对中国目前政治生态的写照,情节和人物刻画大部分来自现实生活。十八大以来,各党政机关和企业单位延续秉承着高压的反腐态势,加强对权利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任有部分不收手,顶风作案的腐败人员,该部剧一针见血的阐明了中央的反腐决心。令人拍手称快。剧中一个负责国有资产开发审批的处级官员赵德汉,在上任两年内

2、,利用手中职务便利,买豪宅、收巨款。赵德汉本来可以成为一名公正廉明的好官,是什么原因最终让他走向巨贪的深渊呢?是“社会环境”和“制度”。当一个地方的整治生态变成了官商勾结、物欲横流,不守规矩的时候。我们不能指望每个人都像陈岩石一样出淤泥而不染。要在这复杂的社会中操守静心,个人既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也要有法律制度的约束。“懒政、庸政”害人害己。不贪不腐、“心怀宇宙”的干部也是对人民和企业伤害极大的。关键时候“难得糊涂”,唤不醒的“装睡人”。孙连城有两场戏显出了这个特性。李达康借视察信访局提醒孙连成改建窗口的时候,其实孙连成心知肚明,但因为经费“困难”,就装糊涂。后来李达康知道窗口“仍旧”,在电话

3、中大骂孙连成,他也是装委屈,说确实没有领会领导意思,“只是反应比较迟钝”而不是心中没有百姓。其实在他心中百姓的事算什么,可以糊弄就糊弄,糊弄不了了,意思一下,能向领导有个交待就完成任务,因为他自己很干净,又不想仕途再有作为,混混得了。这样的无担当、不作为的人怎么能成为“公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如何能当好“父母官”?艺术来源于生活。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孙连城有很多,有的干部对工作“不冷不热”,以为只要不给脸色就行;有的干部对工作“不急不慢”,以为只要不推托就行。这样孙连城式干部给干部队伍形象造成了极大的负责影响!不管在什么岗位,我们都应该以一颗真心对待工作,要做清醒着的人,做有担当的职

4、员,做企业需要的人。要让我们党员干部重新树立起信心,不能光靠中央的反腐,更要靠我们千千万万的党员干部一点一滴的付出真心!通过观看这部反腐倡廉警示电教片,可以说使自己在思想上有一个震撼,在认识上有一个提高,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方向更明确了,准则更清晰了,要真正做到时刻不忘自己的人生理想,不断加强自己的人生观改造,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修养,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正如剧中的革命老同志陈岩石说:“做人,就不能愧对天理良心,作为共产党人不能背叛自己的理想信念。”党员干部要始终抓住“永不背叛灵魂”条主线,不叛离当初入党的铮铮誓言,不愧对国家的培养和信任,不负人民的热切期望,才能将腐败拒之门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